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球年龄只有一亿年左右+推翻进化论-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结果是石头房子的年龄有几十亿年,居然和地球的年龄差不多,而实际上这栋房子可能只建了几十年。现实生活中要考察一栋房子的年龄,人们不会用放射性测量法去测量,更好的方法也许是通过观测房子横梁上集灰的厚度或者房子被侵蚀的程度来推断房子的年龄。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地质学家们热衷于用放射性测量法测量地球的年龄呢?这些都是进化论惹的祸。实际上在进化论流行以前的十九世纪,历史上的确有不少大科学家使用地球上沉积物的厚度、大洋盐度的起源、热力学原理等三种方法来推断地球的年龄,三种独立的方法得到的一致结果是地球年龄约一亿年,比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法得到的结果几十亿年普遍要小得多,一亿年左右的地球年龄让达尔文的进化论犯了愁,因为这个时间对于进化论假说的物种进化是不够的,而放射性测量法出现以后,得出地球年龄有几十亿年,正好迎合了进化论,所以二十世纪的进化论者极力推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来测量地球年龄。可是到了现在的二十一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假说已经漏洞百出,这个地球年龄的测量方法也得重新审视了。一.用放射性测量法测量年龄的八个大笑话

碳…14年代测定法的矛盾,这个测量法是用来推算有机体或曾经是生物一部分的物质之年代:

在刊物上发表的各种科学文章, 用碳…14推算出来的年代,,到底有多可靠呢? 许多科学家认为用这种方法计算年代非常可靠, 像瑞士生产的钟表那么精确。 不过, 让我们客观地思考几个例证, 来看出这个方法的可靠性, 其实大有疑问。

(1)仍然活着的软体动物, 居然被碳…14年代测定法认定有2;300年之久, 这些资料刊载于 1959年12月11日《科学杂志》第130期;

(2)1970年3月7日, 《自然杂志》(Nature)第225期报道, 曾有人以碳…14年代测定法, 对英国一座古堡的迫击炮所含的有机物质进行推算。 这个古堡的历史有787年, 可是用碳…14年代测定法却推算出7,370年;

(3)经过防腐保存的海狗死了30年, 碳…14年代测定法却断定它有4;600年之久, 这是1971年《美国南极杂志》(Antarctic Journal of the United States)第6期的报道。

(4)1984年, 《科学杂志》(Science)第224期, 第58…61页中指出, 在美国有一群科学家用碳…14年代测定法推算一只活生生蜗牛的外壳年岁, 结果是那只蜗牛已有27;000岁。

其它放射性测量法的矛盾,这些测量法是用来推算无机体或无生命的物质之年龄:

(5)用放射性测量法来推算化石, 地球岩层或地球本身的年代, 并不像我们所听到的那么准确可靠。 例如1968年7月15日在《地球物理研究专刊》(Th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第73期报道, 大约在200年前于夏威夷的水中所形成的火山岩, 曾以钾…氩法推算其年代, 结果显示它为1亿6千万年至30亿年前形成的岩石。 这类例子多不胜数。 这足以证明放射性测量法所推算出来的年代, 与实际形成的年代, 有非常离谱的差距。1976年12月, 在《国家地理杂志》里报道有关由强生(Donald Carl Johnson)所发现的一些人体骸骨。 他把这副人体骸骨称为〃露西〃, 认为〃露西〃就是猿与人之间非常可信的关连。 第801页指出, 这副骸骨大约有300万年之年龄。 这年代的确定是就此化石周围的火山岩, 采用钾…氩法推测而来的。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将两百年年龄的火山岩误认为亿万年年龄的测量方法,居然被进化论者用来确定〃露西〃骸骨的年龄,妄图证明存在着人与猿之间的过渡形态。而这个〃露西〃居然被称为〃人类祖母〃,真是一大笑话。

(6)放射性测量法有许多缺乏一致性的地方, 叫人置疑其准确性与可靠性。 例如, 阿波罗11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土壤, 科学家曾用四种不同的放射性测量法推算其年代, 但却产生了四种不同的结果: (1) Pb207…Pb206法 = 46亿年; (2) Pb206…U238法 = 54亿1千万年; (3) Pb207…U235法 = 48亿9千万年; (4) Pb208…Th232法 = 82亿年。 从同一个地点取回的月球岩石, 用钾…氩法的方式推算, 年代则为23亿年。 再用另外五种不同的方法推算, 又得到五个不同的年代。 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这些资料曾在 1970年1月30日《科学杂志》(Science)第167期上发布。
(7)此外, 科学家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来推算阿波罗1丅6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 其结果是由70亿年至180亿年的差距。 负责研究的科学家认为这些年代都不正确, 因为这些样本含铅量过高。 过后, 他们将这些样本以酸性处理的方法, 把铅去掉, 推算的结果为38亿年, 这样的结果才较可以考虑接受。 这是1973年1月30日《科学杂志》(Science)第916页上的报道。

(8)库克博士(Dr。 Melvin Cook)是研究铀衰变成铅这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 他发现铅并非如〃假设〃所说, 只从铀衰变而来。 他应用中子反应(Neutron reaction)修改了放射性测量法。 结果, 一块曾被测定为6亿高龄的质寒武纪时代石块(Cambrian Rock), 经修定测试后, 只有数千年的年岁。

总结:

不同的放射性测量法对同一块石头的年龄, 都有不同的答丅案, 其差异介乎几百年至几十亿年。 进化论者只选那些合乎他们理论的数字。 支持进化论的斯达腓(W。 Stansfield)诚实地指出: 〃明显地, 放射性测量法虽然一向受人信赖, 它们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年代测量法。 用不同方法测量地层, 常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没有一个长期绝对可靠的辐射钟。〃

总括来说, 用放射性测量法来推算化石、地球岩层或地球本身的年代, 并不像我们所听到的那么准确可靠。 作为聪明的读者,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 去怀疑这些年代的可靠性。 在下面, 我们将看到大多数其它的地球年代推算法, 都一致表明地球是〃年轻的〃(大约只有数千万年至一亿年左右), 而并非像进化论者所说的45亿至50亿年之久。
二、三大独立方法证明地球年龄只有一亿年左右

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法这种方法得到的地球年龄严格来说只是构成地球的岩石年龄。如果地球并不是现在科学家们认为的是从星际气体汇聚而成,而是由太空中的大块岩石通过某种机制聚合而成,那么岩石的年龄就可能与地球年龄大相径庭。就好比我们用测定房子的基石年龄来推断一座房子的年龄一样,得到结果肯定比房子的实际年龄要大得多。更好的方法也许是通过观测房子横梁上集灰的厚度或者房子被侵蚀的程度来推断房子的年龄。对于地球年龄也一样。实际上历史上的确有不少大科学家使用地球上沉积物的厚度、大洋盐度的起源、热力学原理等三种方法来推断地球的年龄而且得到的结果比放射性同位素法得到的结果普遍要小得多,三种独立的方法得到的一致结果是地球年龄约一亿年。

(1)最早尝试用科学方法探究地球年龄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哈雷。他提出,研究大洋盐度的起源,可能提供解决地球年龄问题的依据。爱尔兰人John Joly于1899年认为海水刚形成时是淡的,是陆上来源的矿物质使之变咸,由此可以根据每年流入的矿物质总量和海水总含盐量计算出地球的年龄(八千万到一亿年)。品尝一下海水的味道,我们会发现它又苦又咸,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盐份的缘故。海水中的盐被认为是陆地的降雨冲刷地表面,最终将溶解的物质带入大海的。人们 已经知道海水中的总含盐量是1。6亿亿吨,而每年流水由陆地搜刮走的盐份是1。6亿吨。这样,用后一个数去除前一个数,就可以得到地球的年龄,结果是1亿 年。

(2)大名鼎鼎的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William Thomson,也就是后来的开尔文勋爵)计算出地球年龄约为一亿年。开尔文是19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在漫长的生涯里(他活到1907年,享年83岁),他写了661篇论文,总共获得69项专利(因此变得很富裕),在物理学的差不多每个学科都享有盛誉。 其中,他提出一个方法,后来直接导致制冷技术的发明;设计了绝对温标,至今仍冠以他的名字;发明了增压装置,使越洋发送电报成为可能;还对海运和航海作了 无数改进,从发明一个深受欢迎的航海罗盘,到创造第一个深度探测器。这些只是他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他在电磁学、热力学和光的波动等理论方面的成果同样是革命性的。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格拉斯哥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开尔文是当时最具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采用当时已知的热力学原理来计算地球的年龄。1862年,在为一本名叫《麦克米伦》的通俗杂志写的一篇文章里,根据对来自地球内部的 熔岩流的观察以及以往对深部矿床的开采经验,开尔文知道地球的内部比地表要热得多。因此,他期望通过观察地表和地内的温度差别(即所谓地温梯度)来推测地 球的形成年龄。他假定地球的初始状态是一个温度约为3850oC的熔融体。因此,他的计算结论是约需1亿年的时间才能使地球达到现在的地温梯度值。这一时间即被他视为地球的年龄。 

(3)有一位知名地质学家叫做约翰·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他的估算方法是先测量出正常情况下剥蚀的速率,从而得到沉积岩石的形成速率(因为沉积岩石的〃原料〃正是来自于流水风沙对于已有岩石的剥蚀),再利用地质图计算所有沉积岩石的总厚度,一除即知(得数是九千六百万年)。当然,他也知道这样的估算很粗糙,但是毕竟是独立于冷却法的新思路。验证科学结论时,同一思路得出同样结果不足为奇,不同思路得出结果相仿那才叫好结果。

实际上历史上的确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