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闹着要与他离婚。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一下子将马车夫打入了五里雾中, 

半天摸不着头脑。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问妻子闹离婚的缘由,妻子余怒未消 

地说:“晏子是齐国的当朝相国,学问名望在各国诸侯大臣中间有口皆碑, 
如雷贯耳。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车上,仪表端庄,态度谦和,思想深沉, 

令人起敬。而你只不过是给他驾车的一个马车夫而已,却在车上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自以为多么了不起,在赶车时竟不把路人百姓放在眼中。像你这 

样胸无大志的人,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呢?所以,我要与你离婚!” 

妻子的一番数落,使马车夫发现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顿感羞愧万分, 
无地自容。他从此以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不仅勤奋好学,而且 

谦虚谨慎,终于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妻子的谅解。 

马车夫的变化引起了晏子的注意,他好奇地探询其中的奥秘。马车夫坦 

诚地将妻子的批评和自己的决心和盘托出,令晏子十分感动。他不仅欣赏马 

车夫的妻子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境界,而且赞佩马车夫知错即改、从善如 
流的精神。后来,晏子果然在齐国国君的面前,推荐这位马车夫做了大夫。 

马车夫的故事说明:只有无知无志之人才会盲目骄傲,而勇于正视自身 

的缺点并能认真加以改正的人,一定会有出息。 

郢书燕说 

一天夜里,楚国京城郢都的一个人在家给燕相国写信。因为烛焰偏低, 

飘忽不定的烛光夹着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显得有一点昏暗,所以这郢人对 

侍者说了一声:“举烛。”明灯高照,写信就看得清楚了。谁知他在烛光不亮, 

心中犯急,脑子里想着“举烛”,嘴里念着“举烛”的时候,竟然不知不觉 
把“举烛”二字也写到信里去了。过后他没有检查就把信交给了侍者。 

燕相国收到那郢人的信以后,反复看了好几遍。他始终觉得信中的“举 

烛”二字非常费解。久闻四海之内唯楚有才,难道这就是一种莫测高深?燕 

相国想到这里,忽然灵机一动。他若有所悟地说:“举烛的意向是崇尚光明, 

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会推举光明磊落、才能出众的人担当重任。照这样看, 
郢人致书突出‘举烛’二字,其用意原来是为我献策!” 

燕相国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十分高兴。他以相国的政见为 

原则,广招贤士,从而使燕国政通人和,日益强盛。 

燕王根据燕相国对“举烛”一语的解释为依据来治理国家,固然是一件 

好事,但是燕相国置郢书的真意而不顾,则是一个坏习气。如今做学问的人, 

很多人都有燕相国的这种习气。 

邯郸学步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别有风度,他 

们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那姿势特别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 

年决定要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上盘缠,跋涉 

千里,专程赶到邯郸一心要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 
他来到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得他都发了呆,不知该怎样迈 

开步子。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年龄和这位燕国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样子 

实在令人羡慕。于是等那人走过,燕国青年便跟在他后面摹仿,那人迈左脚, 

燕国青年也迈左脚,那人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迈右脚,稍一不留心,他就搞 

乱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紧张,哪还顾得了什么姿势。眼看那人越走越远,燕 
国青年渐渐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个年纪稍大的 

人,他又跟在别人身后一步一趋地学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观看, 

有的人还捂着嘴笑。几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腿疼,但学去学来总是学不像。 

燕国青年心想,学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来走惯了的老姿势和步法, 

于是,他下决心丢掉自己原来的习惯走法,从头开始学习走路,一定要把邯 
郸人的步法学到手。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越学越差劲,不仅连邯郸人的走法 

没学会,而且还把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带来的盘缠已经花 

光,自己一无所获,他十分沮丧,于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来 

是怎样走路的,竟然迈不开步子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 
那样子好不狼狈。 

看起来,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没学到别人的,反而连 

自己原有的也给丢了,真是大可不必。 

人穷志不短 

春秋时候,吴国的公子季礼一人出外漫游。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正 

走着,忽然发现不知谁遗失的一串钱躺在路中央。季礼想把钱拾起来,但又 

觉得弯腰去捡钱有失身份,这种事不应该由我这样的贵公子去做。他一边想 

着一边朝四面张望,看有没有人走过来。 
刚巧,当时正有一个打柴的人担着柴禾从前边过来了。季礼心想,叫这 

人把钱捡去,他一定会十分感激,他挑的那两捆柴还未见得值得这么多钱哩。 

等那打柴人走到跟前,季礼看清了他身上竟然还穿着冬天的皮袄,而眼 

下正是初夏5月,虽还不十分炎热,但穿着皮祆也是够呛的,季礼认为这 

人一定很贫穷,让他把钱捡去正好。 

于是季礼大声朝打柴人喊道:“喂,你快来把地上的钱拾起来。” 

打柴人一看季礼那个样子,感到很生气,他把镰刀往地上一扔,摆着手, 

朝季礼瞪大眼睛说:“你是谁?凭什么居高临下看不起人?我既然能在炎热 
的夏天穿着皮袄去打柴,难道我会是个贪图钱财的人吗?” 

季礼一听打柴人的话,心里不免有几分敬意,连忙向他道歉说:“实在 

对不起,是我错看了人,请不要见怪!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打柴人鄙夷地朝季礼淡淡一笑道:“你这人见识短浅,只会从表面上看 

问题,还那么盛气凌人,我有什么必要对你说出我的姓名呢?”说着,打柴 
人头都没回,也不再理睬季礼,拿起镰刀,对地上的钱连看都没看一眼就走 

了。 

季礼看着打柴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惭愧不已。 

有些人常常凭自己的浅薄见识去衡量别人,实在未免有点“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了。 

蚂蚁看大鰲 

古时候,东海里面住着一只大鰲 (ao)。这只大鰲身形非常巨大,让人 

看了惊叹不已,它头顶着蓬莱仙山,在浩瀚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玩。它的 
举动非常壮观,飞腾而起的时候,一直冲入九霄,水柱喷涌直上,水花直溅 

到方圆百里的地方;它潜入水中的时候,巨浪翻滚,涛声震天,海中卷起巨 

大的漩涡,这样的奇特景象简直叫人叹为观止。 

有一群红蚂蚁住在蚁冢上,整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没有见过什么世面。 

有一只去外面旅行的红蚂蚁听说了这只大鰲的情形,心中很是向往,就回来 
对蚂蚁们说:“听说东海有只大鰲,行动时的奇观举世无双,我们也去见识 

见识吧!”蚂蚁们听了,觉得这确实是个开眼界长见识的好机会,就高兴地 

答应了。 

蚂蚁们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东海边上。它们日等夜盼,只希望能亲眼 

一睹大鰲的风采。足足等了一个多月,大鰲都一直没有露面,蚂蚁们想见到 
它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急切。 

蚂蚁们实在等得有些灰心了,就商量着想回去了。正当它们准备离开的 

时候,突然天昏地暗,刮起了一阵狂风,海面上掀起万丈高的巨浪,浪涛相 

撞的声音如雷鸣一般震人耳鼓。蚂蚁们差一点被风刮跑,它们挣扎着大声喊 

道:“要小心哪,恐怕大鰲就要出现了啊!” 
过了几天,风渐渐停息,海水也恢复了以前的宁静。远远望见海天相接 

的地方慢慢升起了一座大山,它的顶端已没入了空中的云团甲,有时候向东 

边飘移,有时候又向西边飘移。 

这时候,蚂蚁们禁不住议论纷纷。它们说:“跑了这么多路,又等候了 

这么多天,原来也不过如此呀。大鰲头顶仙山就好比我们头顶着米粒;它在 

海里游动、停息还不是就如同我们在蚁冢里爬行和休息。只不过程度有所不 

同罢了,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枉费我们的力气千里迢迢来看它了!” 

蚂蚁们竟然把大鰲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它们微不足道的行为相提并论,实 
在是有眼不识泰山。我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少一份骄傲;多一点不断 

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满自足的惰性。 

满奋畏寒 

晋朝初年,有个名叫满奋的人,长得身材高大魁梧,似乎体格十分健壮。 

其实满奋非常怕冷,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他总是穿得多多的,还缩着脖子 

笼着双手,恨不得整个人都缩到衣服里面去。他家里从深秋时候便生起炉子 

来烤火,一到冬天,他更是成天都坐在炉火边,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一个深秋的早晨,夜里刚下过霜,屋顶的瓦片上,树的枝干上,都铺了 
厚厚的一层霜。狂风呼啸,黄叶在风中旋转、飞舞,寒意逼人,直侵入人的 

骨髓。 

即位不久的晋武帝派人来宣召满奋马上入宫去议事。满奋忙不迭地穿上 

一件又一件厚衣服,一出府门就赶紧一头钻进了蒙着厚厚的轿帘的轿子中去 

了。 
到了宫中,晋武帝让满奋在靠南的位置上坐下,然后就开始和他商谈朝 

政。说了一会儿话,晋武帝忽然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