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 

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说:“我并不是惋惜丢了一只羊。 

我是从这件事联想到探求真理也与这些歧路亡羊一样,如果迷失了方向,也 

会无功而返啊。”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 

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 

欹器的启示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 

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在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qi)器。 

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 

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 

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 
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 

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 

 “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 

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 

正地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 
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界上哪里会有太满而 

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借用敬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 

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从而告诉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凡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刻舟求剑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 

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 

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 

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 

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 

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 

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 
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 

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 

众人的讥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 
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其父善游 

一天,有个人走到江边,老远就看到一个汉子抱着一个婴儿,正要把他 
抛到江里去。婴儿大声哭着、叫着,吓得用双手紧抓着汉子的衣襟挣扎着不 

放。 

这时,围上来一群人。有人指着那汉子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汉子 

说:“我要把他放到水里去让他自己游水。” 

那些人都感到十分诧异。其中一个人指着汉子说:“这么小的婴儿怎么 
会游水呢?把他一丢进水里不就会没命了吗?”那汉子满不在乎地说:“这 

个孩子的父亲十分擅长游泳,水性很好,因此孩子的水性肯定也好。把他扔 

到江里去,我们正好可以欣赏小孩子游泳。” 

听了那汉子的话,人们都摇头。其中有个人斥责汉子说:“你这人也太 

混账了!他父亲擅长游泳,这孩子难道也肯定擅长游泳吗?我问,你父亲擅 
长什么?” 

汉子回答说:“木匠。” 

那人又问:“你也会木匠吗?”汉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也擅长木匠。” 

那人问:“你生下来就擅长木匠吗?”汉子说:“是长大后跟随父亲学的。” 

那人说:“这就是了。你父亲擅长木匠,你不可能生下来就会木匠,而 

是后来学的。你怎么能要求这个婴儿生下来就像他父亲一样会水呢?像你这 

样办事情,也真是太荒谬了!” 

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 
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 

扛竹竿进城 

有一个鲁国人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去卖。当他走到城门口时便犯愁 
了,因为他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将竹竿扛进城去。把竹竿竖起来进城门吧,竹 

竿比城门高出一截;把竹竿横起来拿着走吧,竹竿比城门又宽出一截。他横 

着、竖着比划了半天,搞得满头大汗,就是进不了城门。 

这时,一个老头经过城门。他看见那人愁眉苦脸的样子,非常自信地走 

过去对他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一生经历的事情比你多。既然是竹 
竿长、城门小,你为什么不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呢?那样不就变成竹竿短、 

城门大,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城了吗?” 

拿竹竿的人听了非常高兴,说:“太好了。” 

于是他找来锯子,将竹竿锯成两段,然后进了城门。 

可是,这个卖竹竿的人在城里转了一天,竹竿就是卖不出去。因为他没 
想到,锯短的竹竿虽然是扛进了城,但是由于其用途不大,无人问津,所以 

几乎成了废品。 

这则寓言既讽刺了鲁国人的愚蠢可笑,更嘲笑了那个自以为见多识广、 

喜欢乱出主意、好为人师的老头。正是类似这老头的一些人的瞎指点,使许 

多好事都办糟了。 

宣王之弓 

齐宣王有个特点,喜欢听别人对他说恭维话。齐宣王爱好射箭,他喜欢 

听别人说他不论多强硬的弓都能够拉开。其实,齐宣王自己拉的弓,拉开时 
所用的力气还不到三石。 

齐宣王射箭时,常常向身边的大臣们表演拉弓。他身边的近臣们为了奉 

承自己的国君,一个个都是先拿起宣王的弓,站好姿势,故意拉起来试试。 

这些近臣们在试弓时有意地做出很认真的神情,装出拼命地使出全身之力的 

样子:闭住嘴,鼓满两腮帮,将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站在那里,再 
慢慢地将弓拉到半满时故意停一下子就松开手。他们都说统一调子的话:“这 

张弓好厉害!真是强劲极了。如果没有九石的力气是别想将它拉开的。”“那 

还用说,这么强的弓,除了大王您以外,是没有人能够拉开的。”“世界上像 

大王这样能拉这么强硬的弓的人是很少有的。”……听了这些特别顺耳中听 

的话后,齐宣王的心里感到特别舒服,心里乐滋滋的,甜甜的,比蜜还要甜。 

这样,齐宣王所拉的弓虽然只需用不超过三石的力,但是他一辈子都认 

为他拉的弓,没有使出九石的力是拉不开的。 

拉开这张弓只用三石的力就可以了,这是实际;而用九石的力,则是徒 
有虚名的啊!齐宣王只喜欢虚名,却不知道他的实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喜欢听奉承话。听到奉承话、 

恭维话就沾沾自喜的人必被人耻笑。 

邾君为甲 

古时候,在现今山东省邹县一带曾有一个国名为邾(zhu)的小国。这 

个国家的将士所穿的战袍,一直用帛为原料。 

因为用帛缝制的战袍不结实,所以邾国有个名叫公息忌的臣属向邪君建 

议说:“做战袍还是以丝绳作原料为好,战袍耐用的关键之一在于缝制必须 
严实。虽然用帛缝制的战袍从外观上看也很严实,但是由于帛本身不大结实, 

我们只需一半的力气就可以把它撕开。如果我们先把丝绳织成布,再用丝绳 

布制作战袍,即使你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撕它,也不能把它撕破。” 

邾君觉得公息忌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担心一时找不到这种原料,因此对 

公息忌说:“缝制战袍的人上哪儿去弄那么多的丝绳布呢?”公息忌回答说: 
 “只要说是国君想用丝绳布,老百姓还有生产不出来的道理吗?”邾君看到 

改变却国多年沿用的以帛做战袍的传统并不困难,于是说了一声:“好,就 

按你的想法去办吧!”随后邾君下令全国各地的官府立即督促工匠改用丝绳 

布做战袍。 

公息忌知道邾君的政令很快就要在各地施行起来,所以叫自己家里的人 
动手去搓丝绳。那些因为公息忌在君王面前露了脸而妒忌他的人,看到公息 

忌家里的人又走在别人前面搓起丝绳来了,于是借故到处中伤他说:“公息 

忌之所以要大家用丝绳布制作战袍,原来是因为他家里的人都擅长制作丝绳 

的缘故!” 

邾君听了这种说法以后很不高兴。他马上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地立 
即停止丝绳布的生产,还是按老规矩用帛做战袍。 

邾君不注意搓丝绳和提高战袍质量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仅以一些流言蜚 

语来决定政策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通过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判断 

一个人的言行是否正确,不能以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