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a5的好人系列6极端自我就是王简体中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马斯洛的说法,一个人若还没有满足他下层的需求,他就没有欲望追求上层的需求,一个人的追求就是一层一层的往上升,直到最高境界的「自我实现」。
但是,马斯洛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只顾自己,不顾家人的潦倒男人
曾经有个人,他的生活非常潦倒。他在一家公司做简单的文职,薪水低微。你如果去到他的公寓,你会看到房子里挂着刚洗好的衣服,很凌乱。房子里的家具也很简陋,环境邋遢。但你会看到他坐在桌边看书,口中叼着一支劣质雪茄,一手还抱着自己初生的孩子。这个人除了在办公室上班,其他的时候都在家里看书。
他在看甚么书呢?
是他个人喜爱的书,这些书的题材都关于他追求的个人嗜好,而这些嗜好跟赚钱没一点关系,但他恰恰就很沉迷其中。
你可能会和许多人的想法一样,认为一个有了孩子家室的男人,在一个这么潦倒的环境中,应该要面对现实,暂时把兴趣阁在一旁,想办法去多赚点钱,不应该花时间去理会自己的嗜好。
但,这个男人却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痴迷着他最爱的兴趣。
若我们是他朋友,可能会劝骂他:「你多少岁了?怎么一点都不实际?难道你不爱你家人?为甚么你不赚多点钱来改善家人生活?你不想照顾他们吗?为甚么没钱你还这么痴迷你的兴趣?你都不为家人着想吗?你怎么可以这么自私?」
这个潦倒的男人是谁?
从最低层次跳到最高境界
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
他还未写出「相对论」前,就住在那所破落的公寓,在一家专利权注册公司上班,赚着微薄的薪金糊口。那段潦倒的生活时间很长,但他还是照旧很沉迷的研究着他从小到大都感兴趣的物理学。而且,他还突破了马斯洛的说法:「下层需求满足了,才能追求上层。」
爱因斯坦当年只是满足了最下层的需求─「生存」。
但他是从最下层,直接跃进最顶层的「自我实现」,在一个仅维持生计的环境,继续着他对物理学的乐趣。其他层次的马斯洛需求,如「自信」、「被认同」等,就在他发表了「相对论」后,自然而然得到满足。
但这些其他层次的需求,对他来说,只是额外的,因为他老早就已经「自我实现」。普通人只看到爱因斯坦的外层,以为他发表了「相对论」才「自我实现」。如果你看深一层的话,你会发现他在小时候就开始爱上物理和数学,他在最潦倒的时候就已经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已经是「自我实现」了。
「没有我,全人类会死」的家庭观念
爱因斯坦的这种沉迷当然值得赞扬,但很多人往往会想:「我上有父母,旁有伴侣,下有兄弟姐妹,就算有一门会让我沉迷的学问,我又怎敢沉迷?因为我要照顾他们,让他们开心生活。」
这就是我们华人文化的死结:原来家人、伴侣的任务就是要阻碍我们的成长,束缚着我们的发展。
权谋法则
华人「普通家」有很天真的伟大情怀,认为自己是人家的「唯一」开心泉源。
这种人有一种「没了我,全人类会死」的想法。
我认识一个受过情暴的女生,她跟着一位打她、骂她、用她的钱、住她的地方的男人。这男人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最没用的男人,但这个女生会很认真的跟我们讲:「没有了我,他会死的。」
当然她所指的死是比喻而已,而不是照字面的意思。她认为这个男人没有了她,他的人生就会崩溃。
我告诉你,通常这些口中讲「我不能只是为了自己,我还要照顾家人」的朋友,他们的家人也不是被照顾得特别好。这种想为自己又想兼顾家人的做法,最终会两头不到岸。
一个不在家的好男人
多年前在马来西亚有一个大型演讲大会,邀请了本地和国外的演讲嘉宾。其中一位很有名气的台湾讲师(姓林的),在讲台上大讲全方位人生的概念。
他说他一年演讲三百场,常不在家,所以他就用了一些方法来维持夫妻关系。例如:他若那一天要出国,临走前会跟太太说他挂念她,接着在去机场的路途中,会再摇一通电话给老婆,到了机场又一通,飞到国外机场时又一通挂念电话,他讲得蛮幽默的,全场哄堂。他说这样才有办法把家庭、太太的关系兼顾得好。
过了不久,有另一位女讲师(台湾名作家施寄青)上台,她是当天唯一一个让我聚精会神去听的演讲嘉宾。其中我很欣赏她的地方是她肯讲真话。她有一句话很过瘾:「我平常要演讲,又上电视台,又要办工作坊,又写稿。整天下来,回到家时可能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疲惫不堪。你说我还有心情张开大腿来夹着老公吗?所以哦,林老师,你说你一年有三百天在演讲,别跟我讲你把家庭照顾得很好。」
权谋法则
「自我」的强者不迷信两边兼顾,他们一就是不在乎家庭,再不然就是把家庭拉进他的事业。
其实,就像一个超级大忙人跟我讲:「跟伴侣维持关系,最重要是Quality time,有素质的在一齐,而不是在一齐的时间有多久Quantity。」
我通常会判断这个人在讲废话。
全方位就是没方位
「普通家」之所以会停留在普通的境界,就是他们迷信了「平衡人生」。
换句话说,又要赚钱,又要美满的感情生活,又得照顾健康,又想旅游增广见闻,又想发展自己的嗜好,又要有很多朋友,又要享受休闲,最好还加多个心灵上的修养。
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常常见朋友联络感情。但是见朋友风花雪月的时候,你就不能做个人进修了。
你又要健康,就表示你每个星期起码要有三次以上的运动,每次是二十五分钟以上,吃喝都要控制。换句话说,你应酬朋友的时候,就不能跟他们一齐大鱼大肉、大烟大酒的享受了。
你又很想赚钱,所以常为钱打拼,但你打拼时你又想起家人的重要,因为现在你牺牲了陪孩子或陪伴侣的时间。
你又想要自由,又想得天下。你拼命的去夺天下时,又想起追求心灵上的喜悦感也很重要……
我只看到一个结论:一开始就甚么都想要的人,通常最后甚么都得不到。
权谋法则
撇开运气,人生所有的成就,皆来自专注;所有的突破,更来自沉迷式的专注。
平衡的人生最痛苦
最后的结果,他们真的很「平衡」,因为每一方面就只做到那一点点的成绩。财务,健康,家庭,男女关系,朋友等,全部都不上不下,饱又饱你不死,饿也饿你不亡。
其实这种「半桶水」的境界是最痛苦的,因为大部份人都有成功的梦想,但做了二十年后还是每个桶子都「半桶水」,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彻底失败的人可能会比你更快乐,因为他老早的就认了命,没有压力。
所以,台湾的严长寿总裁就曾经说过这些大部份的「普通家」,想成功但得不到,心灵就会开始不平衡,制造更多的社会问题。他给的建议很值得玩味:他提倡用宗教和艺术的熏陶,来平衡这些人的心灵。
更诡异的换句话说:精神鸦片。
权谋法则
自古以来,政治家为维持社会稳定,大都鼓励宗教的弘扬。
毛主席当年的做法,就是以一个新的精神鸦片,代替所有旧的精神鸦片。
不过,如果你想脱离「普通家」的魔咒,我鼓励你要有「狠心」。
为自己而狠心
一开始就狠狠的专注,你的成就不可能就只有「半桶水」。你别苛求所有的桶都满,你有一个「满桶水」的话,就恭喜你了。至于其他的桶,只要有一点点水就算了,别放太多的期待。
如果因为一桶的水满了,而间接的带动到另外两个桶变成半桶或四份三满,这就是你额外的收获(Bonus)。
所以,在你需要「狠心」的时候,「自我」的性格就能帮到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界线是甚么,就会了解要把精力和资源先投资在哪一个桶上。
权谋法则
「自我」的人行事一定是先为了自己。
抛家弃子的伟人
这一种狠狠先为了自己的作风,乍听起来好像很自私,但是,不要忘记在强调无我的佛教,其教主当年就是为了自己(「自我」)的理想,抛弃了父、母、妻、子,逃出皇宫去修行。按照常理来说,他岂不是既不孝又无情?这个人够不够自私?
钟丽缇主演的《色戒》(不是汤唯的那一套),她就在戏尾时抛出了一个公案:「每个人都记得佛陀,多少个人会留意他的妻子耶输陀罗?抛妻弃子的行为是男人才做到,女人是做不到的。」
记念文:
我是在北印度Dehra Dun一个佛教图书馆的食堂看这情色电影,而且是和女出家人一齐看,还用我写这本书的计算机看。别误会是我要她看,是她自己要看,我还劝阻她,说这电影有性爱镜头,但她还是要看。所以,当电影播到有性爱镜头时,我就很不愿意的把光盘转快,越过性爱镜头,害我没看到三场床戏。很他妈的不甘愿,特书此为念。(Jan 20; 2009)
但是,如果佛陀当时顾虑到爸爸、妈妈、老婆等人的想法,多出了一点的同理心,佛教可能就不会出现在世上。
当年的刘备,在乡下与几个策略伙伴(桃园三结义)决定要打江山的时候,他是一个没钱的人。你说他当时有没有本事先安顿他的母亲,然后才出去闯?
没有。基本上,如果用华人的价值观来判断,我们就会骂这个人不孝了。据三国的记载,他的母亲叫他放心的去打他的江山,不需要挂念她,她会照顾自己,这种母亲才叫是真正的家人。
题外话:
李老师当年抛下家人、女友、朋友到香港修行三年,为的就是自己。江老师旅居加拿大九年,隐瞒着父母,在国外十年寒窗,为的就是自己。当年,我们都没有「要先照顾家人」的想法,但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家人都被安顿好。
除非一个「自我」行者是出生在一个有钱的家庭,而且父母又是那种「真正的家人」,看到你有某方面的专长时,会全力支持你去专注。
如果不是,你若不狠心,就会被被华人的家庭价值观或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