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弦涤谝炒笱АP梁ジ锩螅紊轿鞫级窖治降墓宋省C窆逼诶尾普砍ぁ⑿姓撼ぁ⒅醒胍凶懿玫戎埃枪倭抛时镜拇砣宋铩:蟾懊蓝ň樱∈庞谂υ肌!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三部分张宗昌:报复咬坏皮靴的野狗 张宗昌 军阀张宗昌很讨厌新闻记者,原因是记者写文章的时候,常对他冷嘲热讽。 1925年夏天,张宗昌率部驻扎南京。某日他与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卢永祥之子卢筱嘉闲谈时,侍卫手持一张名片进来,报称某王姓记者请见。 张宗昌看过名片后,皱了皱眉头,冷冷地说:“切了吧!” 侍卫出去后,过了半晌进来报告:“已将那记者枪毙了。” 卢筱嘉闻言大惊,问:“为什么杀他?” 张宗昌若无其事地回答说:“那记者的名片上,光头衔就列了十几条,足见他绝不是个好人,所以还是切了的好。” 某日,张宗昌正阅兵时,一条野狗突然闯入阵前,将他的皮靴咬裂,坐骑也被啃得鲜血直流。侍卫一拥而上把狗打跑后,惊魂未定的张宗昌竟因他们没把狗打死而大发雷霆,不但每人鞭笞数十下,回到督都府后,更下令全员出动打狗,打死后大家吃肉。一时间,大街小巷里,警察士兵手持大棍,遇狗就打,没多久狗尸遍地,张昌宗也因此被称为“狗肉将军”。 张宗昌到山东时,碰上几个月不下雨的大旱灾,当地百姓于是请他向老天爷祈雨。张宗昌本不信雨可以祈求得来,但不好违逆民意,所以还是命人在龙王庙前设祭坛。 到了祈雨那天,他果然出现在龙王庙坛前,但他既不拈香,也不祭拜,而是走到神案前,照着龙王像左右开弓,搧了几记耳光,同时恶狠狠地骂道:“妈个巴子!你不下雨,看害得老百姓多苦!”骂过后,径自坐上汽车离开,让在场围观的民众个个惊骇莫名。 不过,打骂归打骂,天上仍是晴空万里,了无下雨迹象。张宗昌怒不可遏,又叫炮兵团搬来十九门大炮,排列于龙王庙前,并下令齐向天空轰击。但一阵胡乱轰炸后,雨还是没下来。 张宗昌(1881—1932) 字效坤,山东掖县人。幼年时家境清寒,随母乞讨,曾当过土匪。辛亥革命爆发后,率土匪百余人投靠山东民军都督胡瑛,后转任上海光复军团长。 张宗昌于1913年投靠冯国璋,并被任命为师长。后来,他改投靠张作霖,先后任旅长、副军长、军长、苏皖鲁三省“剿匪”司令等职。1925年被段祺瑞任命为山东军务督办,但搜括百姓,残害人民。北伐战争爆发后,所部被白崇禧收编。1932年由日本返国时,被刺杀于济南车站。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三部分马君武:用法文书写求婚信 马君武 清末民初,广州女医师张竹君在自己开的医院里设福音堂,除了传教布道外,更定期举办演讲会,阐述新知,讨论时事。由于她身材高挑,长得又漂亮,加上能言善道,个性活泼开朗,因此吸引许多知识分子前往聆听,马君武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当时张竹君已与一位广东富绅之子卢少岐交往密切,两人虽未公开表态,但已情投意合。不过马君武不管这些,竟用法文写了一封词藻典丽、情深意挚的求婚信,让张竹君大为感动,一时左右为难。 “影后”胡蝶这样的三角恋情持续一段时间后,张竹君认为自己必须做出决定,否则彼此都很痛苦。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马君武,告诉他自己现在暂不考虑结婚的问题,同时勉励马君武不要为婚姻所累,应致力于革命工作。马君武对这段初恋一直念念不忘,后来梁启超请他为《新民丛报》写文章时,他便写了一篇《张竹君传》,对她推崇备至,文末还附七绝二首,表达他对张竹君的爱慕。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以致东北地区转瞬间为日本攻陷,引起全国哗然。而统领东北的张学良不在当场调度指挥,更是被交相指责,痛批其只知沉湎酒色,不顾东北安危。为此,马君武写下《哀沈阳》的诗讽刺张学良: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管弦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其实那时张学良因恶性伤寒在北平协和医院治疗(北京在北伐成功后,一度更名为“北平”),他既不能与佳人共舞,更不认识知名女艺人胡蝶。然而马君武虽因听信谣言而将莫须有的事情写入诗中,但东北沦陷是事实,张学良不抵抗也是事实,因此他并没有遭到批评与指责。 马君武(1881—1940) 原名道凝,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改名马和,字君武,广西桂林人。民国建立后,历任交通部长、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等职。曾先后旅日、法、德等国,研究化工与农业,并首创中国无烟火药,为近代教育家、科学家。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王宠惠:专爱在朋友家白吃白喝 王宠惠 著名法学家王宠惠,生性吝啬小气,并且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袁世凯内阁之王宠惠(后排右二) 据他的好友罗文干表示,王宠惠即便已贵为司法总长,但家里还是不聘厨师,早餐自己随便吃一点,午、晚饭则到朋友家去,尤其晚餐更是如此。 关于王宠惠揩油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四种: 一、王下午公事忙完后,到某位朋友家中,坐到六七点还不走,主人只好留他吃饭。此时他还假客气说:“时间尚早,还是回家吃吧!”主人再三挽留,他就不客气地说:“有啤酒吗?有酒我就在这里吃。” 二、在朋友家待到用餐时刻,若朋友未开口留他吃饭,他就邀请朋友出去上馆子吃,并表示他要请客,此时主人自然会不好意思,留他在家里用餐。 三、若朋友不明就里,或者识破他的“诡计”,当真与他一同上馆子,那么当吃完要付账时,他就会走在最后面,让别人抢着掏钱出来。 四、有时朋友们上馆子不与他客气,吃完先走,留他付账。这时他也有一套应变方法,就是一拍口袋,故作意外地大喊:“你们回来,我忘记带钱了!” 这四种方法,屡试不爽,谁都对他没办法。 常被王宠惠“白吃白喝”的朋友,包括罗文干、黄晦闻、周诒春、顾维钧、蒋梦麟等。 王宠惠某次在欧洲参加一个宴会,一位贵妇问他:“听说你们中国人结婚,都凭媒人撮合,彼此先不认识。这怎么做夫妻呢?应该像我们这样,经恋爱而结合,才会幸福美满。” 王宠惠微笑着回答道:“我们的婚姻,像一壶冷水放火炉上,由冷而渐热,以至于沸腾。夫妻间初时冷淡,但相处日久,情就浓了,所以少见离婚。你们刚好相反,结婚时像一壶滚热的水,婚后就慢慢冷却了。你们的离婚案之所以如此多,恐怕问题正在这里。” 王宠惠(1881—1958) 字亮畴,广东东莞人,出生于香港。光绪二十六年(1900)毕业于北洋大学,并出国深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继又取得英国律师资格。民国建立后,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外交总长、司法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为著名法学家。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宋教仁:袁世凯最忌讳的人 宋教仁 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由于坚持责任内阁制,同时拒不接受大总统袁世凯的贿赂收买,引发袁世凯的杀机,亟欲除之而后快。 《民权报》为宋案增刊1913年3月20日晚间10点40分左右,宋教仁在上海准备搭火车至北京。就在他和几个送行者走进检票口,刚伸手去取收票员剪过的车票时,突然一声枪响,众人只见一个黑衣矮汉子窜逃而出,同时宋教仁用手摸着自己的右腰,大叫说:“我中枪了,有刺客!” 送行的于右任、黄兴等赶紧手忙脚乱地将他扶至车站外的停车场,并找来一辆汽车,迅速送往离此最近的沪宁铁路医院。路上,宋教仁神智清醒,且似乎意识到自己性命不保,开始低声吩咐后事。及至医院医师紧急开刀,取出子弹后,才发现子弹上有毒,此后病情逐渐恶化,终于在3月22日清晨4点多,带着满腔不甘与不舍之情,慢慢地断了气。 宋教仁死前并不晓得杀害他的凶手是谁,但他自知没有仇人,只有政敌。他作梦也想不到,政治上的争斗最后竟会演变成暗杀行动,并且幕后主使者就是大总统袁世凯。 宋教仁遭袁世凯派人刺杀身亡后,孙中山特地从日本赶回上海参加公祭,并作了两副挽联,其一曰: 三尺剑,万言书,美雨欧风志不磨,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数十年季子舌锋,效庄生索笔; 五丈原,一抔土,卧龙跃马今何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洒几滴苌弘血泪,向屈子招魂。 其二曰: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而黄兴的挽联,则道出袁世凯不断残杀革命党人的恶行,并直指宋教仁即为其所杀: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宋教仁(1882—1913) 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光绪三十年(1904)与黄兴等成立华兴会,旋因起事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入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1912年出任法政局局长,并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力倡责任内阁制。后为袁世凯所忌,遭暗杀身亡。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蔡锷:借尿遁来逃离北京 蔡锷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实现称帝的野心,对在边地拥兵自重,护国第一军司令蔡锷 且与他理念不甚相合的云南都督蔡锷耿耿于怀,于是将他调至北京,就近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