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勇气去处理某些重大危机的人。”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注释】圣人地位虽然居于人民之上,人民却不感到压抑;领导人民在前,却没给人民带来妨害。武王曾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败,生之而勿杀,与之而勿夺,乐而而勿苦,喜之而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宜也。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者也。〃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注释】推:推崇,爱戴。不厌:不厌弃。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郑板桥诗曰:〃衙斋夜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若是如此以百姓心为心者,怎会不受到民众的拥戴。
所以,治理国家,只要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以,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为善。〃
孙中山说:〃我们是为国民而存,而不是国民为党而存。〃得民心者得天下,故以天下众人之意为意者,谁能与其争焉?舜戒禹道:〃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意译
江海之所以能为一切河川溪流所汇往,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为百川所聚会。
因此,为政者要管理人民,必须不师心自用,而应唯民意是听;要领导民众,必须把个人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后。
所以,圣人地位虽然居于人民之上,人民却不感到压抑;领导人民在前,却没给人民带来妨害。
因此,天下的人民都乐于拥戴而不厌弃他。
因为他不与人民之意愿抗争,所以天下无人能和他争。
(第二节)见素抱朴,民风淳朴
原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注释】美丑和善恶都是相对的、比较的概念,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天下如果没有〃美〃,就不会有〃丑〃。没有〃善〃,就不会有〃不善〃。纯朴之世,人们不知有丑恶,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顺其自然,行当行之道而不认为是美、善,纯粹发乎本性而已。
有无相生,善恶相成。立美善之名显于前,必有丑恶之名见于后。人们好名心切,争美善之名生怕落后,避丑恶之名唯恐不及,绝对化的形名观念意识逐渐将会使人离质尚文逐末忘本。人们对事物形名的关注,使之忽略了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虚名遮掩了实质,成见替代了思考,人们良心的真知被混淆,以致有百伪美善混杂其中而不知,有百真丑恶隐藏其间而不觉。
禅让,可谓美名,而魏文晋武假之;恤民,可谓善行,而陈氏厚施假之,谦恭下士,可谓美德,王莽假之,此即所谓恶与不善。巨奸大滑还往往利用宣传,利用权势把自己、把自己的理论、把自己的行为确定为美、善,并且炮制出各种〃当然对〃和〃可恶罪〃,来掩护自己蒙蔽人民。例如,英明、伟大、神圣、革命、左派、积极、忠贞、坚定、勇敢、爱国等等美名,对立双方都争相自冠之;长毛、拳匪、康党、共党、乱党、赤匪、共匪、北大派、走资派、保皇派、美帝、苏修、资本家、地富反坏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落后、背叛、教条主义、修正主义等等丑名都争相给对方乱扣之。
那些“当然对”者和他们的言行难道就一无所非?那些“可恶罪”者和他们的言行难道就一无所是?这些善恶之名就如同京剧里的红白脸谱,人们往往依世俗成见,天真的认为红脸者即是忠臣,所作所为皆是〃当然对〃,白脸者即是奸臣,所作所为皆是〃可恶罪〃,以为这无庸置疑,以致若干年后觉悟时方感叹〃当年好困惑!〃鲁迅说:〃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漫谈】道德和伦理价值,只是一种社会制定或认可的行为。它无非是人们所制定的一种契约,是主观任意的,而且往往因观点、立场、时空等等种种客观因素而截然不同。它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所以很难正确的判定对或错。《淮南子》中说:〃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而道德价值往往容易被〃大伪〃所利用,成为造孽作恶的借口。
【漫谈】邓小平南巡讲话中说:“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漫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曾是一个时期媒体上的口头禅,当然是宣扬这是善行了,但益于局部为害整体的地方保护主义也就应运而生,四处泛滥,流祸不止。后来一个时期,又有各种能人志士走红媒体,所谓思路能改革创新,行动能大刀阔斧,有能力、有魄力,开拓了能人经济。但紧接着,各地强迫农民的逼种逼养之风也随即盛行开来,结果导致了很多劳民伤财。这些现象的前后发生,难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老子所谓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难道不应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忌戒?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注释】相生:相互产生。相成:相互形成。相形:相互对照。相倾:相互显对。相和:相互配合。相随:相互跟随。
万物生于有形,而有形又生于无形;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不断变动和演化,是在产生和消灭。事有难易,虚心应物,因势利导,则难亦将为易;逆性悖理,率意而为,则易亦将成为难。长和短是相形而见,高和下是相对而显,音和声是相配而和,先和后是相邻而随。这些都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美与恶、善与不善之相因,也是如此。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注释】处无为之事:处虚心应物的不造作事端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以身作则的无言教化。
圣人深明自然运化之机,知晓左右人们行为的不是对他们的说教,而是他们经常耳濡目染的景象,故而使自己的行为附合于道,循理应物,处顺应自然不任意妄为之事;则天行化,行正己正人之不言之教。使人民处于浑厚的淳朴风气之中。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名而善性存。婴儿生,无教师而能言,是因与能言者相处。所以,化世育人,上如标枝,引而不发,民如野鹿,似影随形。以致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行为端正而不知可谓善。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万物作而不辞:顺应自然,不造作事端。有:占有。恃:自恃。弗居:不自居。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造就适宜万物生长的大环境,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妄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它有功不居,所以它的功绩不会失去。
意译
天下人若皆知某些事物可誉之为美,对另些事物认定可恶的成见也相对产生,结果将会是不美;若皆知某些行为可誉之为善,对另些行为认定不善的判属也相对形成,结果将会是不善。
所以,有和无是相互产生,难和易是相因形成,长和短是相形而见,高和下是相对而显,音和声是相配而和,先和后是相邻而随。
因此,圣人顺应自然,为无主观施为之事,行正己正人之不言之教,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妄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他有功不居,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原三章 不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注释】尚:祟尚、看重。贤:贤能,贤德。尚贤:标榜贤良,崇尚有为。乱,紊乱。
不尚贤,并非是不任用贤能,而只是不标榜不宣扬而已。难得之货,是指难以得到的东西,凡指钱财金玉之类;倘若宝贵这些东西,则民众也爱其物而患其无,以至去盗。不见可欲:见,呈现、炫耀的意思;可欲,可引使欲望膨胀的东西;贪欲可抑而不可纵,不宣扬、不炫耀可引使人们欲望膨胀的东西,可使人们的心性不紊乱。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样人们就会身心健康,社会也就会安定。
【漫谈】老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