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医杂着-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后目动切牙
  属性:惊后目微动及切牙,固为肝虚,亦虚中有热。虚者,血不足;热者,气有余。水不足无以制火,而火动故也。但牙床属胃,脾胃虚而有热,亦见微咬,不可专归肝肾。当以补脾为主,加黄连、芍药、川芎,便是泻肝气、补肝血也。生地黄凉心血,故导赤散宜用之;熟地黄补肾血,故地黄丸宜用之。凡肝肾虚症见者,于脾胃药加地黄可也。或以目札、切牙为肝肾虚,专服地黄丸,岂不泥膈生痰,适有以妨于脾胃也。
  愚按前症亦有肝热生风,风入于目,目系牵动,则目连札;热入于目,筋脉拘紧,则目直视。若面赤仰卧,摇头切牙,此则心热之所致也。又当别其虚实∶肝实则泻青丸,虚则地黄丸;心实则导赤散,虚则粉红丸;若脾胃虚热,补中益气汤加芍药、山栀,以实脾土、制肝木;若肝肾虚热,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生肝木。
  奚氏女,六岁,忽然发惊,目动,切牙,或睡中惊搐,痰涎壅盛,或用化痰、祛风等药益甚。余曰∶面青而见前症,乃属肝木克制脾土,不能摄涎而上涌也。当滋肾水、生肝血,则风自息而痰自消矣。遂用六味丸而愈。
  一小儿,患前症,痰涎自流,用惊风之药,其症益甚,脾胃益虚。视其面色痿黄,口吐痰涎。用六君子、补中益气而愈。
  卷之五
  小儿好睡
  属性:小儿时时好睡,乃脾虚困倦也,不必用温胆汤。睡中惊动不安,是心血虚而火动也。盖心虚则惊动,宜清心、安神、养血、降痰。又胸膈有痰,亦作惊动;又脾胃有伤,郁滞不清,亦惊动不安。此又脾胃与痰所致,非由心血也。宜消食、化痰,食去痰除,则补脾胃。
  愚按前症若因心脾气虚有痰,宜用参、术、茯苓、五味以补心气;当归、芍药、枣仁以养心血;橘红、半夏以开痰滞。若脾肺气虚,胸膈有痰,用补中益气汤以补中气;用胆星、天竺黄以化痰涎。若因饮食停滞而作,用四君子汤以健脾胃;用山楂、神曲以消饮食。若因脾虚而好睡,用五味异功散以补脾气;当归、芍药以生脾血。若因母饮酒致儿醉好睡者,以甘草、干葛煎汤解之;不应,用四君子汤。
  杨永兴子,七岁,停食吐泻后好睡,睡中兼惊,久治不愈。余曰∶好睡是脾气虚困也,善惊是心血虚怯也。盖心为母,脾为子也,此心火不能生脾土。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丸加鹿茸治之而愈。
  卷之五
  出痘发搐
  属性:小儿若因出痘而生惊搐,不必治惊。若身热、耳冷、 冷,疑似未明,古方服升麻葛根汤;痘已出及出完,调理气血。只根据丹溪痘疮法,分气血虚实,看红紫淡白、稠密稀疏,及参时令用药。常以脾胃为主,虚寒用陈文秀温补法,实热用解毒法,全在活法通变。
  愚按小儿痘疮,未出则补托之,已出及出完则调理之。更当察色、听声,辨其多寡、表里、虚实而治之,庶不有误。世皆宗丹溪、钱氏、陈氏三家之论,又必会而通之,与时宜之,不致胶柱而鼓瑟也。窃谓黑陷、耳冷、切牙、吐泻者,乃脾土虚败,寒水反来侮土归肾之恶候也。用百祥丸泻之,急以四君子、丁香、陈皮、木香、浓朴、炮姜,以温补脾土,身热饮水,黑陷复起,十救一二。盖此症因脾土虚败,寒水乘侮,故陈文秀先生云,若治寒水于既侮之后,何不保脾土于未败之先?此发前人之未发,救后世之误妄。况痘疮发出、成脓、收靥,即痈疽起发、腐溃、生肌,皆脾土元气使然。若黑陷、寒战、切牙、泄泻、喘嗽,即痈疽阳气脱陷、寒气内淫之阴症,急用异功散,倍参、、归、术、姜、附温补脾胃,不可泥其日期,而行解毒、托里等法。但见其虚弱,便宜滋补脾胃,以顾收靥。观丹溪先生治一叟,发热而昏倦,其脉大而似数,与参、 、归、术、陈皮大料,二十剂而痘出,又二十剂而脓泡成,身无全肤,又六十剂而安,其义可见。
  卷之五
  益黄散治病
  属性:益黄散治脾胃虚冷,故用丁香暖胃,二皮理胃、消食化痰,诃子涩肠胃、止泄固气,甘草和中,仍加白术为当。若非虚冷,泄泻清白及无食积者,去青皮、丁香,加白术、茯苓可也。温胆汤除痰止吐,加白术、芍药、黄连,便是制肝补脾之药。
  愚按益黄散乃温补脾胃之剂也。若呕吐。腹痛、泄痢清白,口鼻气冷者,乃寒水反来侮土也,宜用钱氏益黄散。若因热药巴豆之类,或因暑热、伤乳食,损其脾胃而成,吐泻口鼻气热者,乃胃中气虚风热也,宜用东垣安胃散。
  卷之五
  伤风流涕
  属性:小儿八岁以下无伤寒,虽有感冒伤风,鼻塞、流涕、发热、咳嗽,以降痰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败毒,非幼稚所宜。或冒轻者,不必用药,候二、三日,多有自愈。
  愚按前症若手足冷,或腹胀,脾虚也,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若腹胀,或气喘,肺虚也,用四君子汤加柴胡、升麻。经云肺主气而司皮毛,肺虚则腠理不密,外邪易感。凡发表之后,其邪既去,用补脾肺以实其表,庶风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后,热嗽不退,复行发表,多变坏症。
  吴江史玄年子,伤风,用表散化痰之药,痰盛咳嗽,肚腹膨大,面色 白。此脾土虚不能生肺金也。
  余用六君子汤加桔梗,一剂顿愈。至三日前症仍作,鼻中流涕,此复伤风寒所致。用前药加桑皮、杏仁、桔梗而愈。
  史少参季子,喘嗽,胸腹膨胀,泄泻不食,此饮食伤脾土,而不能生肺金也。用六君子汤,一剂,诸症悉愈。
  史木川子,六岁,感冒咳嗽,发散过度,喘嗽,不食,用六君子汤加桔梗而愈。时四月,随其父巡视耕种,忽发寒战,仍复咳嗽,或用发表之剂,痰中有血。余曰∶此成肺痈也。次日吐痰兼脓,用桔梗汤而愈。后元气未复,大便似痢,或用五苓、黄连、枳实之类,痰喘、目札、四肢抽搐。余曰∶此脾气败而变慢脾风也。辞不治,果然。
  卷之五
  惊搐等症误用药饵
  属性:小儿或因惊搐,或变蒸,或食积,或寒热往来,误服解表、泻利之药,伤损脾胃,气血难以发生,面黄肌瘦,目动,切牙,发稀,足弱不能行步。此属胃虚,非肝肾也,当长缓调理,复全胃气可也。
  愚按药饵偏胜之味,脾胃非所宜也。况小儿之疾,多因乳食不调,寒温失节,亏损脾胃元气,根本不固,而邪得以致之。亦有因乳母六淫、七情、饮食、起居所致。苟不明其本末、辨其缓急,而误用峻厉之药,重伤脾胃生生之气,变症百出,促其夭亡,谁之咎也?丹溪先生《慈幼论》言之详矣。
  卷之五
  风斑及脚指常肿
  属性:小儿身常发风斑及脚指常红肿,此脾经风热也。用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加鼠粘子、酒炒黄连,为末服之;亦用防风、白芷、薄荷、黄连、黄芩、黄 、黄柏煎汤,避风而浴。
  愚按前症若因脾气不足,湿热下注,宜用参、 、归、术以补脾气;升麻、柴胡以升阳气;茯苓、泽泻以导湿热。若因食郁内热,宜用四君子汤以健脾胃;山楂、神曲以消饮食;山栀、川芎以清肝热。若因风邪收敛腠理,或浴出见风而患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以补元气,加芎、芷、羌活以散风邪。洁古先生云∶斑发于肤外而多痛,疹隐于肤内而多痒。大抵安里之药为主,发表之药为佐。
  一小儿,瘙痒,发热,体倦,少食。此脾肺气虚,外邪相搏。先用消风散二剂,随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芍药而愈。
  一小儿,患此作痛,热渴,服发表之剂,其症益甚,形气倦怠,脉浮而数,此邪在经络,误散表而损其真也。用人参安胃散、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小儿,作痒,发热,用犀角消毒散,顿作吐泻,此邪气上下俱出也。其疹果消,勿药自愈。
  一小儿,阴囊赤肿,余作胎毒治之而瘥。后患发热、痰喘等症,诊其母有郁火血热,用解郁凉血之药,子母俱服而愈。又患吐泻,小便赤涩,两目 动,视其寅卯关脉赤,此属风热。用柴胡清肝散加钩藤钩、木贼草,一剂即愈。
  一小儿,腿如霞游走不定,先以麻油涂患处,砭出恶血,其毒即散,用九味解毒散,一剂而安。
  一小儿患之,外势虽轻,内苦便秘。此患在脏也,服大连翘饮,敷神功散而瘥。
  卷之五
  小儿无补肾法
  属性:小儿无补肾法,盖禀父精而生,此天一生水,化生之源,肾之根也。此根日赖脾胃乳食水谷长养,男至十六而肾始充满;既满之后,婚媾妄用亏损,则可用药补之。若受胎之时,禀之不足,则无可补;禀之原足,又何待于补耶?
  愚按小儿行迟、齿迟、解颅、囟填、五软、鹤膝、肾疳、齿豁、睛白、多愁,凡此皆因禀受肾气不足,当以六味地黄丸加鹿茸补之。若因精气未满,而御女以通,多致头目眩晕、作渴、吐痰,或发热足热、腰腿酸软,或自汗盗汗、二便涩痛,变生诸疾,难以名状。余常用六味、八味二丸及补中益气之剂加减用之、无不奏效。
  一小儿,九岁,解颅,足软,两膝渐大,不能行履,属肾禀不足。用六味丸加鹿茸,三月而能步履。
  一小儿,十四岁,肢体倦怠,发热,晡热,口干作渴,吐痰如涌,小便淋沥,或面目赤色,身不欲衣,此亦禀赋不足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前丸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而御女,大小便道牵痛,服五苓散之类,虚症蜂起,与死为邻。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小儿,十三岁,内热,晡热,形体倦怠,食少,作渴,或用清热等药治之,虚症悉具。余以为所禀怯弱,用六味丸加鹿茸补之,不越月而痊。盖古今元气虚实不同故也。
  卷之五
  拟定诸方
  属性:治小儿肝经火旺,目睛频动,痰气上升,或壮热惊搐,面色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