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李立强看来,未来他们家的主要盈利,也就是需要关注倾斜的几家企业,无疑就是曙光建筑公司,凤凰酒厂,还有红灯笼奶粉厂。
而在李逸帆心里,这三家企业,他也确实是相当看重的。不过这时候他心里还有其他的投资项目可行,而这个项目。就是现在还为数不多的加油站。
这几年国内的两大石油巨头,都在迅速的扩张,不过他们目前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在海外到处的拉关系,找油田,大批量的进口石油,来满足国内的市场。
而在加油站方面,他们虽然是有心经营,但是却是力所不及,不能够做到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这时候正是他们最欢迎民资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而这两年随着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个级别的城市,对于加油站的需求程度,也是几乎达到了一个求贤若渴的地步。
就拿现阶段的滨城而言,整个滨城的辖区内常住人口二百多万,外来人口一百多万,而十年之后,这个数字将会达到六百万,可是现在滨城整个市区之内的加油站的数量,却不过寥寥,整座城市连带着郊区算下来,恐怕也不超过十座。
有时候有车一族为了给自己的车子加点油,甚至要跑出去几十公里,而那些农村地区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为了给车子加油,甚至不得不跑出来上百公里。
跑上这样的距离,来给车子加点油,来回路上的损失就可想而知了,而现在整个滨城地区,甚至可以说整个省内,对于加油站的需求,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度紧张的时候。
上面的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一两年之内,就打算大手笔的将加油站的建设像民间资本开放,可是目前民间的资本,对于进入这个新开放的领域,却还抱有疑虑的态度,毕竟华国石油和华国石化,可是出了名的名声不佳的巨头,你建了一个加油站,人家给你供油不及时,到时候你还是抓瞎,所以在这个领域刚刚开放的时候,其实民间资本对于进入这个领域,并不是很踊跃,还不像后世那样,大家争着抢着来进入这个行当,跑马圈地的摸样。
之前他在京城和海蒂就讨论过这点,虽然海蒂也很愿意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她的资金,就算加上了李逸帆的资金,也很有限,并不足以覆盖全国的范围,而他们的这些资金,当然首选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首先要去那些经济比较发达富裕的地区,比如珠三角,比如长三角地区,至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北省地区,则难免会空闲一段时间。
而在北省这边,民营加油站的兴起,事实上也是在2003年下半年左右才开始全面兴起的,而这个时候如果进入这个领域,无疑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上赢得先机。
刚刚老爸兴冲冲的想要扩建正阳酒店,结果却被李逸帆兜头泼了一盆冷水,然后又把话题给转移到企业的改制整形上面,虽然他也接受了李逸帆的想法,认为李逸帆说的没错,可是这时候还是难免有点情绪低落。
不过当李逸帆告诉了他这个新的投资方向,并且告诉他,等到调查团来他们这里调查完毕,给他们家提出意见,他们形成集团化,就可以进军到这个加油站的投资领域之后,李立强的情绪又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确实啊!儿子,这现在加个油也太费劲了,咱们家的那几辆车你也知道,都是油老虎,烧起油来,那是一个赛一个,要是用得狠的话,几乎一个礼拜就得加一次油,可是咱们这附近是市中心,根本就没有加油站,加一次油得跑到三十多公里外去,这一来一回就是六十公里,真是太不方便了,而且光这路程就费多少油,你不知道,我每次去加油,都得排队老半天,哪里有很多跑运输的大车在加柴油,那个费劲,就别提了,他们比咱们还惨,有的更是跑了上百公里来加油的…”
李立强可是深知目前加油不方便之苦,而且李逸帆一提起这个加油站的兴建计划,他就觉得非常的可行,绝对是个赚钱的行当。
“不过儿子,为啥要非得等到咱们的家族企业集团化了之后,才能开始进行这个计划呢,为啥不现在就开始呢?”
李立强觉得儿子有点太谨慎了,这个计划明明是个好计划,为什么要拖到非得集团化了之后才执行呢?
“哎呦,我的老爸,你以为这加油站就是这么容易搞定的吗?首先要是没有华国石油的同意,你这加油站能搞得起来吗?首先你必须得从人家那里拿到批号,征得人家的同意才行,而且咱们不出手则以,这要是一出手,那可就是要覆盖全省的,而覆盖全省的商业行动,你不觉得可以等到杨叔叔高升的事情确定下来之后才开始的好吗?一方面在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上, 杨叔叔可以帮咱们疏通一番,另外一方面,咱们的加油站正好在杨叔叔上任之后,全部建成, 也算是给杨叔叔送上一份贺礼…”
典型的官商勾结的思维,典型的给杨玉河送政绩的做法,不过这个想法,却得到了李立强的大力赞同。
“嗯,看来之前,还真是我太着急了。”
“那好,既然这件事这样定了,咱们就找个时间,开个家庭会议,把之前说的集团化的事情,和家里人都说一下吧。”
“嗯,也不用等了,就明天吧,我这就去给你姐夫打电话,他现在可忙得很,要是不早点通知他,到时候他肯定没空!”
第二天中午,李逸帆一家人就齐聚到了正阳酒店八楼的一件包房里,先是进行了会餐,李逸帆还特意的逗了逗小外甥女,吃完了之后,一家人就来到了楼上早就留出来的总统套房里,开始了家庭会议。
“……就是这样,我觉得咱们的家族企业,已经到了不能不改的时候了,不能在这样的盲目发展下去了,这也是我和逸帆的共同想法,怎么样?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听听。”
老爸家长式的作风,把昨天他和李逸帆商量好的想法跟在场的人一说,在场的人根本就没提什么意见出来。
毕竟如今的这份家业,可以说几乎都是来至于李逸帆的资金,和他的点子,要是没有他,就根本没有今天的大家,老妈当然不会反对儿子的一件,而一心想要走仕途的大哥,对于家里的产业,更是不怎么关心。
至于大姐和大姐夫就更不用提了,他们俩都是厚道人,而且他们更清楚他们今天这样的生活是怎么来的,靠谁来的,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反对老爸和李逸帆的任何意见,于是整合家族资源,将家族企业集团化的提议,就很顺利的通过了。
472章 邮轮
盛夏的莲花乡满眼的葱绿,而且这边的温度,好像比滨城更加的凉爽宜人。
李逸帆老早就开着车,来到了这里,而他那个堂哥比利,则是已经泡在这里有好几天了,前两天接到了李逸帆的电话之后,比利不得不从北棒那边的温柔乡跑了过来,已经在这边蹲点蹲了好几天了。
这几天正好没有下雨,加上天气一直不错,莲花谷里的建设工作,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不得不说李铁拐确实是个很有力的乡长,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就把这莲花谷的三通一平的工作给做完了。
现在每天都有无数的大型工程车辆和运货的卡车,来往于莲花乡于莲花谷之间,不过就是二十多里地的距离,这里却已经成了莲花乡最为繁忙的一条公路线。
李家人的投资是已经砸了下来了,而这些来往的货车司机也让莲花乡的经济跟着繁荣了起来,各种沿街的小饭店,现在几乎是处于天天客满的状态。
这可是让莲花乡的税务所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乐得睁不开眼睛了,连带着莲花乡不少的村民也跟着沾了光,赚了不少,总之现在是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莲花谷里的工程项目干的也是热火朝天,这里干活的施工队,是大姐夫帮忙从滨城找来的,而施工队的一些技术活一般都是他们自己完成,而边角料的力工则主要是雇佣的莲花乡的人员,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刺激了莲花乡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莲花谷里第一期完成的就是,凤凰酒厂的二期扩建工程。因为要使用离这里还有十里地之外的桃花谷里的泉水来酿酒。而且还面临着产能方面的巨大压力。所以这个项目是最先完工的。
当然这也和这个酒厂所需要的特殊性建筑不多,要求不高有主要的关系,不过考虑到酒厂外形的美观,李逸帆和秦明亮商量了一番,还是加大了投资力度,从酒厂的盈利里面,抽出了一百来万,给这个酒厂进行了深度的包装。用的都是好材料。
修建的好的发酵池,更好的储存灌装设备,现在这个酒厂的二期扩建工程,基本已经竣工,只剩下一些边角料的活还没有做完,不过就算彻底的完工之后,也不会立刻的投入使用,一来是因为和桃花谷那边的输水管道还没有完工,二来也是因为这酒厂因为使用了一些比较新型的材料,所以味道比较大。
建好了之后。李逸帆和秦明亮商量,打算先放置三个月。让这里的味道散去之后,才开始投入使用,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一个搞不好,因为这些化学原料,影响了未来出产的酒的质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莲花谷里的另外一个项目,温泉度假旅馆,现在也基本建成了一半,地基已经打好,一些选好的温泉泉眼,也基本被单独划分出来,并且顺着温泉池进行了装修,一座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聚集的小型酒店,现在已经拔地而起,修到了四层楼的高度,预计封顶要十八层高,拥有客房二百套。
而在温泉度假村的另外一边,则是已经建好的直通山顶的观光缆车,这观光缆车可是这次投资的大头,甚至比一些小型的基础建设的项目还要费钱,不过因为要搞滑雪场的缘故,这个缆车虽然比较贵,最后李逸帆还是咬着牙上马了。
缆车从莲花谷西坡的脚下直奔山顶而去,这里被设计为滑雪场的最低端,从山顶滑下来之后,可以直接乘坐缆车,在上到山顶,而将来在北面耳朵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