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啊,建奴的野战本事还是相当不俗的,而且熟悉辽东的气候、地理环境,再加上关宁军从中帮忙,局面和当初的遵化之战比起来可是要有利多了,放眼望去本该安放在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全都不见了踪影,说不定已经被祖大寿他们安放在了合适的地点,准备用来对付宋军的火炮,看样子如果出城决战的话,李悠所率领的刘万大军恐怕就要面临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了。

只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离开了宁远城抵御寒风的城墙,关宁军又能在野外坚持多久呢?而在此次入关之中没有多少收获、给他们供应粮草军械的晋商集团又被李悠连根拔起,建奴现在又有多少粮食可供出征的大军使用呢?

眼下双方都有要尽快决战的理由,但是都不肯按照对方的节奏行事,建奴和关宁军想要尽快把李悠逼出城去,进入自己的伏击地;而李悠却想再等一段时间,继续消耗建奴的粮草,等他们疲惫之时再行决战。

“大汗,如今军中的粮草已经不多了,而那大明的皇帝却呆在宁远城里迟迟不肯出兵,要是再等下去,咱们恐怕就要断粮了啊!”岳托向皇太极奏道。

“此事不用担心,祖大寿他们比咱们更着急,他们有的是粮食,派人去向他们要一些就是,就跟祖大寿说,要是他们不给,咱们这就撤兵回沈阳去。”皇太极现在将祖大寿的心思捏的死死地,知道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放弃这个唯一的生机,所以干脆将供应粮食的希望家拖到了祖大寿的身上。

反正谅他们也不敢不给,拿出这些粮食他们就保存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若是此战获胜,他们依旧可以占据辽东,享用数百万两的辽饷;要是皇太极走了,他们就要独自面对李悠的怒火,不仅是他们自己,恐怕连他们的家族也会被李悠连根拔起。

无奈之下,祖大寿等人只好答应了皇太极的要求,一车车的粮食从关宁军的营寨中运了出来,送到建奴的军营之中,这两支互相征伐多年的死敌在这一刻竟然比友军还要关系密切,若非亲眼得见,恐怕谁也不会相信这一幕吧?

第879章 粮食

“咱们缺粮,明国的皇帝也缺粮,现在宁远锦州一带的粮食都被祖大寿他们带走了,当地的百姓总是要吃粮的,明国的皇帝可不能不管他们。乐…文…( 【】)”收到了粮草,皇太极也安心了不少,他出言给八旗的旗主贝勒们打气,“想要供养如此多的百姓可不容易,就明国皇帝带来的这些粮食是怎么也不够用的,若是从京城调集粮草,就如今明国皇帝把朝堂闹得天怒人怨的样子,怕是不容易调来,所以咱们只需耐心等待,等到明国皇帝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兵的时候再以八旗铁骑衔尾追击,则定可大胜。”

“大汗英明,只是这次祖大寿送来的粮食也吃不了几天。”岳托迟疑道,现在八旗的粮草供应全都依靠关宁军,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放心,关宁军现在绝不敢从总作梗,祖大寿、袁崇焕他们知道明国的皇帝是绝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唯有让明国皇帝大败,他们才有一线生机,在此之前咱们要什么他们就得给什么,如若不然咱们就退回沈阳去,看他们如何应对明国皇帝的愤怒。”皇太极对祖大寿他们的心理摸得极准,“咱们败了还能退回到白山黑水之间,虽然日子苦了些,但总归能活下去,可祖大寿他们若是败了,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陛下,京城距离此地路途遥远,征集粮草也需要时间,在这么下去恐怕京城的粮食还没有送来,咱们的粮草就消耗光了。”宁远城中,卢象升也隐晦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朝中留守的那些官员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李悠顺顺利利拿到粮食的。

事实也是如此,李悠要求朝廷调运粮草的圣旨送到京城之后,京城文武百官皆不断诉苦,迟迟不肯拨付粮草,事情紧急试着不敢耽搁,只得向王洽、张之极以及镇守京营的岳云等人求救,希望他们能够先拿出一些粮草来撑一阵儿。

“父亲,如今朝廷百官皆推三阻四,不肯及时拨付粮草,如今陛下的使者找到咱们门上了,究竟该如何处置,还请父亲示下。”张之极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向躺在病榻上的张维贤求助,历经三朝屹立不倒的张维贤如今已经是病入膏肓,眼看着没几天了,但是他的经验依旧不是张之极这样的年轻人能比的。

“若是一年前,我绝对不会让你掺和到此事中去,因为那时候的陛下。。。。。。”张维贤艰难的摇摇头,没有把大逆不道的话说出口,“可去年以来我竟然看不透陛下了,陛下的行事之果决竟让我想起了太祖和成祖。。。。。。”

“父亲,您的意思是?”张之极似乎抓到了一丝头绪,但仍然下不了决心。

“你去帮着在朝堂上周旋一二,看看那里有粮食先调拨一些。。。。。。若是。。。若是实在没有的话,把咱们庄子上的存粮先借给陛下。”张维贤压上了英国公府的身家,“若是以前,我就算粮食堆在谷仓里要烂了也绝不会借给朝廷,因为我知道就算你拿出来一百万石粮食,经过朝堂上那些官员的盘剥,真正能用到的实处的怕是连五万石都不到,而且还落不下任何好处;但现在不一样了,以陛下之英明,定会记得咱们英国公府的好处,这些粮食只要运到宁远,也会如实放到士兵手中,这批粮食定能帮助陛下解决关宁军和建奴,只要这一战胜了,陛下的威望就会彻底压过朝廷上的文官。。。。。。到时候,我大明必将迎来剧变,你只要抱紧了陛下的大腿,就又能保住我英国公府二百年的富贵。。。。。。”

张维贤断断续续的把其中的厉害分析给张之极听,之后张之极拿出了浑身的本领来帮助使者征集粮草,甚至还拿出了自己家中的存粮,再加上王洽、岳云等人的帮助,总算凑了一批数目可观的粮草准备运往宁远。

“此次运粮需要万分小心。”岳云提前得了李悠的指示,对大明官员的节操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为了防止在运送途中有人破坏,他派出了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兵马,并且对那些随行的民夫也是严加盘查,曹化淳、骆养性也拿出了东厂和锦衣卫中最擅长察言观色、监视监督的人手加入到运粮队伍之中。

可就算如此,一路上也是风波不断,有民夫想要趁着夜色点燃粮车的,有沿途的关卡拦路不肯放行的,甚至还有假扮成土匪的大明官兵试图拦路打劫的,为了应对这些事情,折腾的押运粮草的官员狼狈不堪。

“这还是我大明的土地么?”他忍不住出这样的感慨,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大明的士绅,大明的军队,大明的官府,可是为什么这些人竟好像是把他们当做敌人一般?巴不得他们赶不到辽东。

“呵呵,不过是有人不愿意见到咱们把粮食送到辽东,帮助陛下获胜罢了。”跟随使者回京的李自成冷笑道,“这些大明的官员早就烂掉了。”他在陕西可是亲眼见过李悠是怎么样收拾当地的贪官污吏的,要是陛下此战获胜,接下来恐怕就要对付京城和其他地方的官员了吧?既然这样,他们拼死阻挠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这些人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等陛下大胜还朝,自会好好收拾他们。”一旁的曹变蛟出声应道,他虽然是武将出身,可是由于明末文贵武贱的传统,也没少受这些官员士绅的欺凌,对他们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在京营、宋军、东厂、锦衣卫等的齐心协力之下,历经了千辛万苦,突破了重重阻挠,终于将这一批的粮食送到了宁远城中,当地的百姓和李悠所率军队面临的粮食危机总算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李悠这边危机解除,而关宁军和建奴那边却是耗不下去了,他们的粮草虽然还够用,可其他物资却是日渐稀少,再加上天气越来越冷,逼得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勾引李悠出城决战。

第880章 出战

“陛下,建奴大军已经离开营地,似乎有进攻其他城堡的打算。”这段时间里李悠也查清楚了关宁军和建奴的下落,他们安营扎寨的地方相距不远,互成犄角之势,无论进攻他们之中任何一方的营寨,侧面都会暴露在另一方的攻击之下,所以李悠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人监视他们的动向,关宁军给建奴提供粮草的事情也完全落入了他的眼中,只等此战获胜之后就会和祖大寿他们算总账。

“哦?他们不敢来攻打宁远城,就去骚扰其他城堡?”宁远锦州防线可并非只有这两座城池,其间还有大小不一的各式堡垒,按道理说这些堡垒里面应该有充足的粮食和火药弹丸,以及大军驻守,可是现在这些都被关宁军给带走了。

“这是想引诱咱们出击啊。”卢象升很快猜出了建奴的打算,他们这是想将城中守军引诱出城,引入到对他们有利的伏击地点,然后聚而歼之。

“他们若是留在营地之中,我们或许还不好应对,可是既然出来了,就别想着回去。”就现在建奴的实力,出征时可没办法将那些重达千斤的大炮全都带上,关宁军同样如此,这样一来就等于削弱了对宋军和新军的最大威胁,李悠有绝对的信心击败他们,“传朕的旨意,收拢所有兵马,准备出城将这些建奴彻底解决。”

建奴和明军打了多年的交道,似乎已经将他们进攻、明军防守当成了思维惯事,其实在遵化城下也算是这种模式,恐怕他们很难想象明军竟然会主动出击寻求和他们进行野战吧?而如今李悠手下的宋军和新军和之前的那些明军已经是大不一样,他们拥有足够的实力在野外击败建奴的军队。

“末将愿为先锋!”此言一出,卢象升、曹文诏等人纷纷请命,根本没有其他明军那般怯战的心思,反而将其视为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不急,等打听清楚敌军的虚实再说。”如今从传来的消息中,只知道建奴派遣一队万余人的军队准备攻打某处堡垒,但随行的将官是谁,麾下的兵马构成,其他建奴大军还有关宁军又是什么动态尚不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