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徐辉祖却没有回答因为他对太孙殿下的举止也感到不解在朝堂之上为了救刘三吾等人所作所为还能被大臣们接受。可是接下来的举动就让知情人感到有些迷惘了。
就在皇上重新颁布监国诏书准皇太孙奉天殿理政的那几天从内廷里传出一个风闻皇上以郭宁妃之兄郭英涉及不法为由将暂摄六宫的职责交与了李贤妃署理虽然未将其打入冷宫但是失宠已经是不可避免。
而且就在当天内廷进行了一次清洗大约有三百余名太监、宫女被调拨至户部的宝钞提举司作为囚工取而代之的则是有皇太孙由东宫借调的内宦、宫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所换掉的除了几个太监领之外基本都是皇帝的随身近侍。
这一举动不但是像徐增寿这样的有心人士就连一向忠于朝廷的徐辉祖等人也感到十分忧心皇太孙这是什么意思?看看近两个月的动向皇太孙被授命全权署理朝政在此之前一个疯一个失踪的元勋国公就那么突然的出现在京师之中而且直接就要接掌京畿之兵在他的眼里平日温而儒雅的皇太孙骤然显得深不可测起来。
可能很多人的想法和徐辉祖都是一样的想到这里徐辉祖定了定神又嘱咐了弟弟要注意去陕西之后的事情后便让他离去了。待到人去屋空徐辉祖倚窗而立望着碧绿的湖水思绪万千。
其实他有很多话没有给弟弟讲因为他熟知徐增寿的脾性自己说的多了肯定一转眼他就全写信给燕王知晓那个外甥朱高炽又要来烦扰自己了而且自己说的多了渐渐也算是有了把柄落入燕王的手中对于徐家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长子他从十余岁就随父亲一起在外磨砺看事情远远比弟弟透彻许多其实在太子病逝后弟弟的举止他已经看在眼里在某个时候也曾经暗示过但是徐增寿根本不听他说。
但是从近几个月生的事情徐辉祖用他敏锐的触觉感到了一些什么皇上为什么要力挺郭英身为左军都督府主事都督的他曾经做了一番推算突然想到郭英除了是宁妃娘娘的哥哥、永嘉公主的公公外还有一个很少人注意到的身份那就是辽王朱植的岳父再从这一点联想到一些事情。
洪武三十年正月左军都督杨文被派到辽东“训练军马仍督屯种”同时还奉命为建藩广宁的辽王建造王府。
而辽王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却是恰巧是太子去世而立皇太孙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就藩辽东成为镇守辽东的亲王。这次杨文奉命“督辽东诸卫士缮治之增其雉堞以严边卫。”
“增其雉堞以严边卫。”
防卫谁?高丽不可能李成桂刚刚请封了国号自顾且不暇还用的着大明操心吗?防卫蒙元残余也不可能前面还有燕王、宁王在挡着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皇帝在洪武二十六年已经对燕王起了戒心至少是已经感觉到燕王的势力太大已经不放心了。而洪武三十年年初派左军都督杨文去辽东练兵屯种更是皇上的戒心有上升了一个层次。
通过这些推断就很好解释了皇上这是在善后为皇太孙善后而主要的目标就是燕王但是弟弟犹自未觉他又不能把这些道理解释给弟弟听否则燕王知道后再提前准备那自己可就是罪无可赦了。
既然是皇上一直在为太孙殿下善后就算是太孙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皇上依旧要死保郭英那就证明了皇帝传位之心十分坚决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包括弟弟徐增寿在内可是为什么还要执着于燕王呢?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但是徐辉祖依旧没有移动半步借着夕阳的余晖出神的看着书楼上下的一草一木。
魏国公府是皇上赐予徐家的在莫愁湖畔依水而建把京城数一数二的胜景整个都包了进去。而他现在所处的书楼在外人眼里也有一个称呼叫做“胜棋楼”。
据一个老仆说在徐辉祖还在襁褓之中时有一次皇上召见父亲下棋而且要求拿出真本领来对弈父亲只得硬着头皮与皇帝下棋。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胜负正当皇上连吃父亲两子而自鸣得意时父亲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奏道:“请皇上细看全局。”
仔细一看才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皇上一高兴便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的庄园一起赐给了徐家那庄园就是现在的魏国公府而那座楼便是他现在所处的书楼。
旁人都称之为“胜棋楼”但是徐家不敢无论下棋之事是真是假直接称呼为“胜棋楼”那就是对皇上的不敬更何况父亲一向待人宽厚家中仆人也尽用一些在战场上伤残的士卒所以在府中人的眼里威望甚高关于胜棋一说也许是家人出于对父亲崇拜而杜撰的也说不定。
总之坊间传言不可尽信想到坊间传言徐辉祖的眉头不由一跳突然想起他偶然听说的一种传言来难道弟弟的执着和这个有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京师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关于父亲之死相传皇上鉴于父亲功高震主害怕其在军中的威信无人能比所以赐了一大碗烧鹅给父亲吃。
而父亲因为对烧鹅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烧鹅。但皇帝所赐又不能不吃。结果在涕泪交流之下把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之後全身溃烂而死。另一说法是徐达患了背疽之疾不能吃鹅;皇上偏赐烧鹅父亲体会圣意就把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而死。
吃烧鹅不一定死但皇帝赐烧鹅就是赐死。所以还有人说父亲吃完鹅没有死于是服毒自尽了。
反正怎么传都是父亲是被皇上给害死的为此弟弟徐增寿和小妹妙儿都曾经追问过徐辉祖但是徐辉祖能说些什么呢?父亲生背疽是不错但去世于北平而那时皇上在京师怎么赐烧鹅去世之前徐辉祖曾经受皇命去探望过不过这些解释在深受传言毒害的弟弟、妹妹眼里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徐辉祖很明白传言从哪里来的父亲去世于北平难道当初已经就藩的燕王会不知道详情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传言和《三国志》里的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而后者体会到曹操意思后自杀身亡的典故同出一辙但是如果要是作为藩王的朱棣说了同时在表示意思愤慨那就是另外一种分量了。也难怪弟弟、妹妹深信不疑连自己这个大哥的话也不放在心上。
对于这种态势徐辉祖感到十分的不安想通了皇上是在为皇太孙善后而皇太孙的威望又在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自己是不是也该为徐家筹谋一下未来呢?
现在的徐家也正处于风雨飘零的紧要关头除了自己坚决继承父亲的遗志效忠于皇室正统之外另外的几个兄弟呢?
二弟徐添福少年时得病不治而亡三弟徐膺绪素来不问政事现在授尚宝司卿基本很少参合政事最让徐辉祖头痛的就是四弟徐增寿和燕王走的太近了如果燕王别无他想还好说但是可能吗?从种种迹象上表明燕王此人绝不会甘居人下其志不小。
姐姐徐贞静已经嫁做了燕王妃二妹徐锦儿也嫁做了代王妃从塞王的角度上看代王和燕王的关系密切除了藩王的兄弟之情外肯定和他们姐妹之间的情谊也脱不了关系再加上增寿和妙儿。
徐辉祖这才现徐家的大半基业都押在燕王身上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万一燕王自不量力非要行那不忠不义之举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说父亲一生谦虚处世、对皇上忠诚不二又不贪不占生活上谨小慎微所创出的庞大家业岂不是马上就要随着而灰飞烟灭了。
那可是灭族之灾啊徐辉祖骤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行父亲的心血怎么也不能毁在自己的手里无论怎么也要保住徐家的安全。
徐辉祖暗暗下着决心仔细思量着自己该如何应对黑暗笼罩了整个书楼也犹自未觉在那一团漆黑中紧紧攥着双拳久久的也没有松开作为一家之主虽然才三十岁的他已经明白该如何取舍个人的存亡对于整个家族的安危来讲简直可以忽略不提但是这个决定又真的让他十分痛心。
~~~~~~~~~~~~~~~~~~~~~~~~~~~
正文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帝的心
梅雨季节中难得的晴天。御花园内姹紫嫣红牡丹芍药争芳斗艳杜鹃山茶各展英姿丁香醉人、海棠绰约、绣球簇燃、紫藤翩翩。招惹得蜂蝶浪至清风徐来太液池中的流泉叮当碰撞银花四溅清涟中飘忽浮沉的游鱼嬉戏追逐。
巨大的假山边矗立着八角朱亭飞檐翘角金龙吐珠。亭内宽敞明亮地下铺着厚厚的猩红色的羊毛毯子。每扇宽大的雕花格子窗下摆着檀木茶几并两张铺着绣垫的靠背椅正对门的一面墙上九条彩绘浮雕龙栩栩如生。
九龙壁下摆一张黄龙大金椅两旁铜鹤昂踩着九级铺着红毯御阶的最上层。这是皇帝宫中惟一奢华的场所是朱元璋与皇后、贵妃等御花园游憩之地皇储及宗室往往在这里聆听上谕极少数元勋宿将、朝廷大员也是三生有幸才能得到皇帝恩宠诏见于此。
今日则有些特别皇上召见的是一个山野之民而且除了几个在在远处听候召唤的太监外。并没有其他人作陪。
王绂明初大画家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元至正二十二年生无锡人。幼年聪明好学十岁已能作诗十五岁游学邑庠为弟子员。他尤喜绘画曾师法吴镇、王蒙、倪瓒等画坛大家。明洪武十一年被征召进京不久便回乡隐居。洪武二十三年后因朝廷追究胡惟庸逆党事被累放到山西大同充当戌卒。
由于他和解缙的关系不错而解缙也非常敬佩王绂的才华就向皇太孙举荐说是以王绂之才充当戌卒是有辱斯文正巧朱允炆在入宫给请安时朱元璋表示想画像的念头朱允炆当时没有做声让解缙征求王绂的意见如果愿意那就可以召其回来。
未曾想到王绂没有犹豫立即就答应了很出乎朱允炆的意料他本来想到用这种方法拒绝解缙因为解缙此人有才是有才。但是容易得意忘形一旦得势很容易的就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在朱允炆后世历史中朱棣之所以赐死解缙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可不想把一个人才给因宠爱而捧杀。
但是没有想到王绂如此果断不知道是因为在山西太苦急于脱困还是胸有成竹大家为他捏一把汗只恐他进宫容易出宫难。因为过去几十年里曾有几位被召进宫画御容的画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