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为什么要骗你?”
老刘头忽地站起来,惊喜道:“我要赶紧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可是你们日后再犯怎么办?”房遗爱的声音不带一丝烟火气,却直接将老刘头的兴高采烈全部浇灭。
老刘头直视房遗爱的眼睛:“我可以向大人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房遗爱不敢看老刘头的眼睛,他知道这个老人是认真的,但是他不能把事情放在一句虚无缥缈的承诺上。
“我自然相信老刘头的人品,但是我不相信其他人。所以我们需要事先说好,免得以后我难做,您也难做。”
老刘头点了点头:“不知大人准备怎么办?”
房遗爱将话与老刘头耳语一番,老刘头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满怀心事地离开了。等到老刘头回到村庄,那些人看见老刘头一脸苦涩的模样就知道了事情的结局。其他在这里做工的几千人心里也是蒙上了一层阴霾。
三日后,一大队人马朝着刘家村赶来,有人认出这是刺史府的人马。立即有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同时心里还有一丝忐忑,生怕这是来宣判死刑!
令人惊讶的是,房遗爱竟然也亲自来了,房遗爱挥手让人把上次偷挖盐池的人带上来。“这三个人现在被无罪释放。”
只是人群并没有多少喜悦,虽然这三个人放了但是和大家又有什么关系?有人在人群中壮着胆子问道:“大人,咱们的盐场还开不开了?”
房遗爱扫了一圈,发现众人都是一脸期盼。房遗爱一脸严肃:“海盐这件事情是我提出来的,我当初离开长安的时候向陛下下过保证,一定会做好海盐这件事情,可是没有想到海盐还没开始,已经有人想要偷挖盐池自己制作。”
房遗爱的话令众人脸上都是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采,显然想要自己制作海盐的人不在少数,只是没有提前开始而已。
“陛下震怒,我当初的信誓旦旦竟换来如此结果!而我这将近一个月时间没有来就是在和陛下通过飞鸽传书沟通,陛下责问我可曾知道盐的重要性?盐是大唐对付草原人的利器。若是百姓为了发财私自生产盐,这些私盐必定会流往草原,流往大唐的敌国!到时候多少大唐士兵因此无辜丧命!你能否能够担待起这个责任?”
众人似乎已经知道结局,有些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当初的想法而后悔。
房遗爱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向陛下恳求,百姓之所以会这样做还是因为百姓穷,若是陛下治理有方,根本就不会有这中事情发生!”
众人的脸色更是难看,当今陛下因为山东隋末之乱受损太重,多次减免赋税,而房遗爱说的话更是让他们羞愧!
“起初陛下不许,但是我以官位作保,陛下终于答应再给我一个机会!”
众人眼睛都是一亮,莫非事情真有转机?若真有转机,一定要为房大人立上长生牌位,****供奉,这便是此刻众人心里面的真实感受!
“你们之所以想要制作私盐,无非是认为这样会比做工挣的钱多!可是你们却没有想过盐一直是官卖,你们私自弄出来的盐卖给谁?卖给其他登州百姓吗?人家就不会生产吗?或者跑到其他地方去卖,人家又凭什么买你的盐?话再说过来就算有人铤而走险收购你们的盐,你以为你能卖出什么高价钱?既然知道你是私盐必定拼命压价。你还不一定有做工赚的钱多,而要是被官府抓住你卖私盐必定进牢房,不知划不划的来?”
房遗爱这一番话不知道把多少人说的两腿发软,有小心思的人都是想着能够挣钱,谁又想过这么多事情?
房遗爱的语气一转:“但是本官理解你们的心思,谁不想多挣些钱。所以我便提出来一个新计划,将盐场分配给你们个人,每个人都有确定的生产份额,有固定工钱,但是只要你们生产的超过划分的份额,就有赏钱,就是说你们生产的越多赚的越多。以前你们是给官府做工,那现在你们就是给自己做工了!”
房遗爱话音一落,人们顿时掀起欢呼声,许多人跪地声呼大人英明,他们自然明白房遗爱的意思,以后他们就相当于盐场的半个主人了,不用拿死工钱那该有多开心。
“但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有一个人再敢做私盐,则全体盐工工钱降一成,令举报办私盐这有奖,不知各位可有异议?”
“没有,大人就应该这样做!”
“大人,您就瞧着吧,绝对没有人办私盐。”
。。。。。。。。。
房遗爱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他这一番先夸大罪责再将罪责摆平,而且为众人赢得更大利益的说法使民心尽归自己,就算最后的条件苛刻大家也只是当作理所当然。至于和李世民沟通完全是骗人,反正他又不是第一次拿着李世民的名头唬人了,对此,房遗爱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其实房遗爱释放那三人完全就可以让老刘头告诉大家,但是这哪里有房遗爱亲自来说来的效果好。不然众人只会把恩情放在老刘头身上。至于这种类似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分配方式,其实房遗爱是在后期准备实行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现如今只不过是提前拿出来用而已。
房遗爱满足地看着众人的反应,而远处老刘头看着享受着众人歌功颂德的房遗爱,脸上闪过一抹苦涩。。。。。。。
第二百九十四章:制船大师
房遗爱其实是一个腼腆的人,尤其是在别人称呼他是一个好人的时候,因为房遗爱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好鸟。奈何世人愚昧,所以房遗爱就成为了人们眼中谦逊的人。
房遗爱信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刘家村发表了一出感人肺腑的演讲之后,房遗爱就返回了州府。房遗爱知道自己的这一番演讲的确令不少百姓感恩戴德,但是人性本贪,房遗爱不会把事情寄托在自己虚无缥缈的人品上,更何况自己还没有什么人品。
所以最后那仿若连坐的惩罚才是最重要的,以前盐农还只是普通的盐农,但是现在却是直接将自己卖给了官府,看似挣得钱多了,但是却没有了自由。
不要怪房遗爱心思多,将这一群百姓都卖了。房遗爱一直想做的就是开启民智,不然也不会在天下各地推广房氏图书馆。但是想要让百姓富裕,你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根本没用,只有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才可以推动,这就是根植于百姓骨子内的小农思想。
在以后这些盐农因为天气原因,或者自己生什么病了,耽误与官府约定好的产量,他们就明白这是一道催命符,而房遗爱就会略施恩惠将这些盐农的心彻底抓到手里,做事必须恩威必施,才可把握全局。
而州府往后的差役恐怕也忙了,就算房遗爱设定再严厉的惩罚,绝对也会有人铤而走险。当人们生产好官府规定的产量后,多出来的盐自己就算偷偷藏下也没人知道,而且绝对有外人来到村子里引诱村民卖多出来的盐,房遗爱绝对不会手软。
实际上房遗爱也不想这样做,对于草原上来说最重要的两样东西,铁和盐,一种是他们的兵器,一种维持他们生活所需。房遗爱造出海盐之后,盐的产量大增,必须得控制盐的销售,不然既可能会被资敌,也有可能会被扰乱大唐本来的卖盐制度。
房遗爱美美的睡在床上,倒是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以后各地出产的盐会有兄弟商号送往天下各地,由官府出售,至于其中的利钱倒是好商量。而现在马周已经被派下去统计各地盐池的产量,制定一个产量标准,然后用州府的官印写出一份份合同,与盐农们签订。而以后这些合同将会一年一签。
盐场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房遗爱将出产的海盐以及自己建设盐场的手段已经派人送给李世民,房遗爱可是一个好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向当今陛下禀报,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让长乐看见他一直在努力,没有忘记两人的事情。
房遗爱闲下来之后,思考的就是港口的问题,港口的建设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由码头,船厂,仓库建成,这里将会成为水师的基地,免去了建设集市之类的。不过房遗爱灵机一动,以后要是发展海上贸易,也缺不了码头。干脆再在其他地方建立几个民用码头。
只是码头好建,造船大师难找啊。在房遗爱的计划中,新建成的水师绝不是摆设,那是一定要参与战斗的,船只的损坏必须要有人修吧,水师最重要的肯定是船吧,那么有一个会造船的大师绝对势在必得。
可房遗爱对这个时代的造船大师没有一点印象,房遗爱生怕去找一个造船师傅,最后再把自己坑了。最好找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可是为隋炀帝造龙舟的,来护儿三征高句丽的船是谁造的,房遗爱是一点都不知道。
房遗爱正在纠结,李良却走上前来说老刘头来了,房遗爱也有些疑惑,若是说刘家村有谁能够看穿自己的图谋,那么一定是这个老头。那这个老头找自己干什么?
房遗爱依旧一脸热情地迎了上去:“老刘头,您怎么来了?”
老刘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他确实看穿了房遗爱允诺背后的实质,所以他心里很苦涩,百姓永远只是当官的玩物。可是眼前的年轻人又不一样,他确实是想为百姓做事,没有当官的架子,所以今天他才会来。
“大人客气了,老头子今天来是有事相求。”
“哦?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值得您亲自跑一趟?”
老刘头似乎在组织着语言,“听马大人说,大人还有一项改善民生的大事打算实施,不知道是何事?”
“难道百姓们靠盐场挣得钱还不够吗?”
老刘头忽地站起来:“房大人是一个好官,又何必与升斗小民一般见识?您列的合同中有一条若是产量不够可以用钱来偿还,我只不过是想为村民寻一条退路。”
房遗爱很无辜:“可是我制定的产量可是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制定的,绝对合理啊!”
“但人算不如天算。”
房遗爱一听这句话,便知道这刘老头是一个明白人,晒盐就是一个看天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