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想,杨震掏出纸笔,又亲自起草了给中央的一封电报。在这封电报上,杨震将自己思路的最终可能取得的最好结果和最坏的结果,以及带来的后续影响,包括对华北所有抗日根据地周边环境的影响,都向中央做了一个完整的汇报。
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无论是不是按照自己的预想那样,都要几乎涉及到整个华北的所有抗日根据地。与关内部队打交道,尤其是在自己的计划之中需要晋绥军区的全力配合,没有中央的首肯与协调,单凭抗联自己的能力是做不到的。
而如果要想取得中央的同意,就要首先需要两位老帅的支持。只要他们支持自己的这个计划,获得中央同意的几率才会大的多。否则让中央冒着一旦失利,几大军区的损失恐怕连伤筋动骨都很难保持住的风险,去下这个决心会很难的。
同时只要有了两位老帅的支持,下一步作战也才会更好的展开。尤其是政委,虽说已经调任挺进军的政委,但是现在他身上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并没有被免除。整个晋察冀军区,还是归他指挥。
而司令员目前也是一样的,身上的一二九师师长与太行军区的职务并没有被接触。整个太行、太岳军区的部队,还是他的部下。只要两位老帅都支持自己,才能将整个第二阶段作战更好的整合成一盘棋。而有了司令员做桥梁,与晋绥军区的沟通也会更加的方便。
所以此次杨震来热河,就是为了将心中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想法,事先与两位老帅沟通一下。以便争取他们同意,共同去做中央的工作。原本以为只要能取得两位老帅的支持,下一步做中央的工作会更容易做。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来的结果让他会如此的失望。自己的计划,在两位老帅这里就没有获得通过。这个结果,多少有些让杨震感觉到失望。但杨震从骨子里就有的倔强性格,却是注定了他不是一个容易屈服的人。
这封电报,就是他关于下一步作战的第二次建议。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中央也是要从全盘考虑的。答复自己,也不会太快。但中央什么时候答复那是中央的事情,能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第1136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他相信,只要自己将两个计划的优劣说清楚,以及包头地区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对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性说明白,以主席的战略眼光,会支持自己计划的。但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坚持自己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思路。
在起草完毕这封比在挺进军司令部起草的那份电报长了几乎一倍的电报后,杨震在电报上重重的画上了代表最重要电报的五个三角形。但杨震却并未停手,在犹豫了良久,在电报的最末尾加上了一句“请主席慎重考虑之”这句话。
这句话也许有些语气过重,但杨震相信主席能够明白这句话意思的。慎重考虑,是希望主席能够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扰,眼光尽可能的放的长远一些。尤其是在经济和今后下一步工业发展上,看到拿下包头的意义。
只是在做完全部工作之后,他却并没有急着将这封电报急着发出去。而是靠着车厢的挡板,在脑海之中不断的盘算着自己的这个计划那里还需要补充,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要想在取得中央的支持,必须尽可能的完善这个计划。虽然不能说做到滴水不漏,但是一定要尽可能的将漏洞弥补。
为了拟定后续作战方案,杨震在来之前与郭邴勋曾经在地图上做过多次的推演。包括西进绥远之后,第八战区那位绥远王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将与第八战区可能的冲突在内,全部都进行了地图上的推演。
那位绥远王虽说是绥远省主席,整个绥远至少在名义下都归他管辖。但眼下在日伪军的压缩之下,只占据绥远的一隅,实际控制区只有伊克昭盟以及河套地区的三个县。身后的宁夏省是马家军的地盘,而正南则是陕甘宁边区。
其所辖地区,除了河套三县尚属富裕之外,其余的地方地瘠民贫,而且境内相当一部分面积为沙漠。不仅回旋余地狭小,而且物产极为贫瘠。不要说别的,在补充兵员方面比抗联还匮乏。那点面积,居民又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可征兵源数量匮乏。
虽说此人英勇善战,对绥远日伪军作战屡屡得手。但因为实力悬殊,自保有余拓展不足。随多次主动出击,但总归因为实力有限,而无法拓展开拓空间。如果抗联真的拿下绥远日占区,这个家伙不借机扩张就不是他的为人了。甚至在抗联与绥远日军激战之时,这个家伙很有可能利用日伪军主力被抗联吸引过去的机会,而主动出击。
对于绥远,尤其是归绥与包头志在必得的杨震,为了应对这个家伙可能的动作。甚至还特地从中央,调来了那位绥远王所经历过的主要战事,以摸清楚此人的作战特点。如果不是有所顾忌,杨震甚至连此人仅剩的伊克昭盟都想拿下来。
要想搞出那个东西,就必须由铀矿。而作为铀矿资源并不丰富的中国,在后世最大的铀矿除了新疆,就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上,也就是那个人仅剩的地盘。如果不是眼下国内政治形势太微妙,杨震真想和这个家伙较量一下,一次性全部的搞定。
为了绥远杨震可谓是费尽心思,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只要能想到的,尽可能的都想到了。甚至有些旁支细节,也做了很多的考虑。对于杨震来说要么不出手,出手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无论面前挡路的人有多么的强大,他也不会在乎。
在后续作战计划之中,西进作战需要面对的日军主要作战部队华北方面军的各个部署,可能抽出的机动兵力有多少。在目前日军整个部署上,弱点在哪里,此时早就在杨震的脑海之中,可以说已经熟的不能在熟了。这些都不用去刻意的想,都在杨震的脑海之中存在着。
他不仅一直琢磨的敌情,还有西进作战整个作战区域所要面对的地形、河流、山川,以及此次作战涉及到的日军可以快速机动的平汉线、正太线、同蒲线、平张线以及平绥线等多条铁路所经过的地形,那里是弱点都是他早就一直在琢磨的。
实际的地形他没有亲眼看过,但是在地图上这些铁路线所经过的地形,却同样早就已经深入到了杨震的记忆中。可以说只要地图上有的,每一条隧道、每一座桥梁,都早就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所以现在他即便不用看地图,闭着眼睛也可以去考虑问题。此刻在他的脑海之中,对自己的那个计划,又一次的反复琢磨着。思考自己的这个计划,还存在着什么样的漏洞和疏忽的地方。他认为要想说服中央接受自己的计划,考虑的越全面越好。
包括部队到达什么位置,日军可能出动的部队,以及可以抽调援兵的出处。甚至日军面对自己攻势时候的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反应,以及可能使出的最毒辣应对手段,都在杨震的脑海之中反复的掂量着。
在返回林西的路上,杨震一直在反复的思考,并在地图上推敲着自己关于第二阶段作战方案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包括敌情、民情、地形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反复的推敲。一直到返回林西,他才将手中已经被他握的不成样子的电报发了出去。而且他亲自到通讯车上,盯着电报员将这封长达两万字的电报发出去,并将原稿销毁后才作罢。
也就是说,他在返回林西这十多个小时的行程之中,脑袋几乎是一刻都没有停下来,始终在琢磨自己的这个计划,究竟还有什么样的漏洞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还有哪些方面自己没有考虑到,需要自己去补充和调整的。直到车停在林西王光宇的司令部前,他才停止了思考。
看到杨震安全的返回林西,过来迎接他的王光宇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却没有想到杨震第一句话还是老样子,别的不问,只问战局的进展情况。这是杨震的老毛病了,在战时下部队,第一件事情就是问战况。
而对于王光宇来说,杨震的安全归来在松了一口的同时,也减轻了很大的压力。至少在指挥作战的时候,不用分心杨震的安全问题。而对于他的问话,熟悉他这个性格的王光宇则是早就胸有成足。
面对着杨震劈头盖脸的质问,王光宇想也没有想的立即答道:“一号,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我军在反复鏖战之后,目前已经攻占林西县城,与东面的孙家营子。并先后攻占了完成对整个二十三师团的分割。”
“至于大板上一线,因为我军前一段将主要精力放在林西县城,目前还在激战之中。您也知道,我军兵力目前还多少有些不足。只能采取看住一部,集中主力围歼一部的战术,无法一鼓作气,将当面之敌全歼。”
“不过从目前整个战局来看,我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只是自从您去围场出发不久,日军突然加强了对林西机场的争夺。而且随着我军对林西县城的攻击力度增加,投入反击的兵力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大。”
“最多的一次,甚至投入了五个步兵中队和两个炮兵中队。其战术思路,就是想分散我军的兵力,减轻林西县城方面的压力。不过日军的苦心算计,反倒是算计了自己。平时想把这帮地老鼠找出来都费事,这下正好省了我很多麻烦。我军利用机场周边的各个制高点,利用我军在炮兵和火力上的优势,在激战之中消耗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
“而在林西县城被我军收复之后,日军对机场的反击力度并没有减弱,甚至有加大趋势的同时,又出动大批的兵力对林西县城发起连续不断的反击。其反击力度,一次比一次猛烈。反击的炮火,也一次比一次猛烈。”
“就在刚刚,我军刚打退一次日军在炮兵和装甲兵掩护之下的,对林西机场和县城同时发起的反击。现在我军正在林西县城与林西机场周边,与二十三师团激战。我现在决心,以林西县城与机场为两个吸引点,利用日军目前急于夺回这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