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钡牧甘掣巧佟�

经过长达数月的战斗;东北壮劳力损失巨大;而粮食和基础设施的损毁更是严重;说辽阳以南基本上是白地也不足为过。可以好不夸张的说;东北;这个满清崛起的龙兴之地;经过几个月的高强度战斗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上基本都已经被打空了。没有外力的介入;东北这个烂摊子可真不好收拾!

这是件坏事;但同时也给了徐杰机会!清王朝不可能看着东北就这样烂下去。毕竟这是满人的老家;于情于理都应该给当地人一条活路!而且现在日本完蛋了;但是俄国还在!俄国人在战争中对日本的援助即使一般人都能看出俄国对清国的企图!所以必须需要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加强军备!在这个问题上;慈禧和光绪与北洋的看法是一致的。

那好了;现在谁有能力和势力去收拾这个残局?满人不行;虽说荣禄在满人中也算有才的;慈禧也相当看重;但是让此人去搞工业去搞经济还真不行。清朝中枢已经开了允许民间办厂的口子;那北洋就绝对不允许它再合上!而荣禄肯定不适合搞这个;在关系到清国基础的问题上;即使慈禧再偏袒荣禄;也绝对不会让一个注定办不成事的人去做。

既然满人不行;那就只能是汉人。南洋的刘坤一不行;此人相对而言还算守旧;搞这些新的肯定不行;而且鞭长莫及。他在南方主政;如何能了解北方?这样一来剩下的就是李鸿章的北洋了。虽说清政府不会老老实实的将东北的控制权交给一个汉臣。但是在形式下;李鸿章争取一下至少可以获得半个东北的控制权。

除了东北以外;徐杰还需要在南方下一番功夫;清廷的财源在南方;尤其是浙江一带。这里本来就经济发达。如果能将这块控制住;北洋方面的势力就更大了。尤其是现在;闽浙总督实际上管着闽浙台三地。按照历史上来说;这一年应该是边宝泉上任闽浙总督的时候;但是呢;历史变了;为了甲午战争费尽心力的刘铭传显然应该“更进一步”!在军功和在台湾政绩的支持下;北洋努努力把刘铭传放到闽浙台总督的位子上应该问题不大吧?毕竟当年刘铭传可是要接任福建巡抚同时管福建和台湾的;后来在他的要求下;台湾单独成为一省;他成了台湾巡抚!

相对而言;刘铭传在台湾的政策;更适合民族工业的发展;闽浙一带的商家就因为台湾的政策更好;而多在台湾开矿设厂。所以在民意方面;刘铭传是有优势的;只要北洋敢要;现在势单力薄的中枢对于这个普天下第一大强番恐怕还是力有未逮的吧?而且在报纸这种可以“掌控”舆论的工具下;即使清流也说不出一二。此次大战;直隶出力最大;其次是台湾和两广。作为台湾巡抚的刘铭传更上一层楼还是符合民意的。

至于两广和四川吗;因为甲午战争的大胜;居功甚伟的李翰章肯定可以继续在两广做他的两广总督;而四川的刘秉璋吗?此人本来就是淮系出身;和李鸿章的关系还是不错;虽然对于西洋工业等不了解;但是看在老李的面子上;在四川安插一些北洋的人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的淮系部署都在北洋这杆大旗之下;有李鸿章出面;大家都能团结分到一些好处;但要是李鸿章倒了;哪估计所有人都没有好果子吃!

如此一来;北洋联盟怕是控制了直隶、闽浙台、两广和台湾;外加东北的部分控制权!这样的形势;即使当年淮系全盛之时也不过如此吧?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北洋更加团结;而且有了独立于清朝政府的军队和财力支持;经此一战后;说北洋已经是一个独立王国也一点不过分!当然了;想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怕是还有要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北洋能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抵挡俄国人侵略的步伐也不是说不可能的。

自己穿越已经接近6年了;在2000多个日日夜夜中;自己从来没有放松过;民族和国家的巨大压力让他一度有行受不住;但是到现在;他终于挺过来了。而现在;在黑暗中;他终于看见了一丝曙光。虽说还很微弱;但是却让人振奋!不管如何;中华民族已经从甲午的万丈深渊中摆脱了出来;现在该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啥也不多说了;大家尽量支持一下吧~~~~。

低二百八十章 应对裁撤

天津;金钢桥直隶总督府;李鸿章书房。结束了白天的谈判;李鸿章一点也不疲劳。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李鸿章也确实应了这句话。在白天的谈判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李鸿章无论俄国特使托尔金如何请求;坚决不松口。面对这种情况;托尔金以需要向上请示为由提议后天继续进行。而李鸿章也终于又机会来和自己的关门弟子商讨一下今后的打算了。

就在徐杰和李鸿章刚刚坐下;喝了杯茶。徐杰准备把自己在海上设想的布局和李鸿章说说的时候;张佩纶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待李鸿章看完信后;本来还算红润的脸色立即变得铁青!

“中枢对我北洋看的可真紧啊!”张佩纶悠悠的说道。

“是啊;济世你来看看这封信;俗话说兔死狗烹;这倭寇还没有赶出去呢;中枢这边就准备削弱我北洋了。”李鸿章说着将信件狠狠的甩到桌子上!

“要是我北洋能战之兵都裁撤掉了;这大清难道还能指望荣禄的西北练军来保卫吗?”大致浏览了一下;徐杰意味深长的说道。

“济世莫非又要借势不成?”张佩纶问道。

“这国家养兵是要养能战之军。不是去养酒囊饭袋的!裁撤军队是可以;但是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国家的国防力量。所以裁撤的主要对象应该是绿营八旗以及战斗力低下的各地练军;而不是像我北洋、两广和台湾的新军!此次清日大战中;我北洋水陆二师力挽狂澜。水师歼灭了日本联合舰队;陆师也给予日军重创。如此精锐之师岂能说裁撤就裁撤?”徐杰冷哼道。

“济世说得对。反观八旗和绿营;基本上缝战必败。如此之军只是徒耗国家钱粮而已。有百害而无一利!而荣禄的西北练军;表现虽然还算上佳;但是综合来看也远不如我北洋。这些旧军不撤;为何单单裁撤我北洋新军?怕是有些小人迷惑圣听了吧。”张佩纶笑着说道。

“嗯;不错;这个理由倒是充分。但是这北洋新军旧军十万之众;太后还是不放心啊;到时候在别的地方上给我北洋找别扭这才是最麻烦的。”李鸿章对两人的回答十分满意。随即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北洋诸军是用来保卫国家的;绝对没有不臣之心。如果我北洋所作能让太后皇上安心;那自然中枢就不会去裁撤我北洋军了;说不定还会大力支持。”徐杰笑着说道。

“此话怎讲?”李鸿章和张佩纶同时问道。

“很简单;天下最重之地是直隶;而恩师又是直隶总督;北洋大军驻扎直隶对于中书来说;自己的脖子上架着一把刀自然不放心。”徐杰分析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北洋部分军力撤出直隶向别处转移?”李鸿章眉毛一挑看不出态度。

“回中堂大人。此战过后。东北元气大伤。而且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物力。东北想要恢复都需要很长时间;而俄国人在收拾完日本后;其军力肯定会向东北方向集结。我北洋作为朝廷的精兵;自然要负担起守土之责。所以如果朝廷能够给我北洋一些好处的话;我北洋完全可以把主力驻扎东北;效仿唐朝之都护府制度;指掌东北全局。”徐杰说出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想要不付出、不让步就获得经营东北的权利;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唯有借势。清日战争后;不仅仅全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中枢也产生了巨变。慈禧所依仗的西北练军让日本人打的满地找牙。再加上前不久光绪和北洋距离的拉近;这朝廷上的风向已经有所改变。如何稳定中枢再图其它。成为了慈禧和光绪同时要考虑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压力减小;恐怕中枢自己就忙着争权夺利了;也就不顾北洋什么事情了。

而将北洋驻军大批调往东北;第一要素就是防俄。而第二点就是给中枢一个错觉;北洋无心插手中央权力。你们自己慢慢斗;我们看着就行了;只有到了必要的时候;北洋才会采取雷霆之势一锤定音!

“要是如此;这不是让中堂大人放弃了直隶总督的兵权吗?”张佩纶不满的说道。

“直隶总督可不仅仅管一个直隶啊。我们只是将厩周边地区空出来;让帝党和后党的军队进去;让他们有一些安全感。减少对我北洋的顾及和敌视。但是天津、唐山等要地。我北洋还是驻军的。更何况;相对于直隶;东北的前景更为广阔;更适合我北洋发展。”徐杰仔细解释了他的观点。

“这直隶为天下之首;如果其它军队进来;我北洋的地位恐怕就会下降吧?”张佩纶还是不放心的说道。

“好个以退为进。”就在徐杰和张佩纶争执的时候;李鸿章却两眼放光的说道:“这大事上还是济世有眼光啊。张幼樵啊;以后你可是要好好向济世学习一下。”

“还请中堂大人明鉴。”张佩纶拱拱手说道。

“直隶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治;但是我北洋无心与此;那么这直隶的政治地位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北洋需要的是什么?”李鸿章问道。

“需要的是天下对我北洋的认同;以及更快的发展。”经过这么多风风雨雨;张佩纶也早就不是哪个初出茅庐的清流了;对实力和舆论的重要性;他是深有体会的。

“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北洋要以守边拒俄为大旗;在东北谋取更好的发展。而东北更适合我北洋的进一步发展;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丰富的资源都是我北洋急需的。所以这步看似退让;实则有利的棋我们必须要走。”李鸿章得意的说道。

“那一旦中枢有变?”张佩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帝党和后党之间的争斗有扩大的趋势。

“直隶的天津;还有辽东、山东半岛不还是在中堂大人手中吗?手握北洋舰队;我们随时可以把手中的精兵送到北厩下。这不是问题。”徐杰笑着说道。

“以海制陆;济世果然不愧为是海军出身啊。”李鸿章夸奖道。“不过这点让步;恐怕还不足以让朝廷放心啊。”李鸿章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