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家邻居是县衙书办的小舅子的二叔的小姨子的大姨妈的二表弟的小儿子的兄弟,这事是他亲口告诉我的,怎么可能有假?”

“对,对,我也听说了!这事还是那个卫大人提出来的,卫大人护着大量流民来到咱们祝其县,为了安抚流民,就提议要给流民分配土地。”

“可土地都在豪强手中,官府拿什么分给流民啊?”

“就是,就是,官府跟世家豪强都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怎么可能会把豪强的地分给我们?”

正当众人纷纷质疑的时候,一个年轻人神秘兮兮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卫大人准备拿本地豪强开刀,只要交出土地和部曲者,均可得到一定的补偿,若不愿意则有大军前来围剿。”

“嘶!真的假的?”

“那个卫大人有这么大的胆子吗?敢朝世家豪强下手?”

“若卫大人真剿灭了豪强就好了,到时咱们就有田地了,再也不用看豪强地主的眼色过活。”

“哼!哪有那么好的事?你以为那些地主豪强是好欺负的吗?就拿咱们县的胡杨两大家族来说,每家光是部曲就有数百人。若真惹到了豪强世家,他们肯定不会束手就缚的。”

……

很快就有各种各样的流言传遍了祝其县,一些地主豪强闻听后,纷纷赶到县衙打探消息。县令梁丘按照卫朔的吩咐,以模棱两可的态度打发了前来的世家豪强们。没有从县衙内得到确切的消息,祝其县内的世家豪强们更加的坐卧不安。

这日,一直毫无动静的官府县衙终于热闹起来,一大早就有数十人打着铜锣满县城得吆喝:“县令大人有令:请各位父老乡亲快快到县衙门前集合,官府有新公告的发布!”

一些聪明伶俐之辈立马想到,今日可能是县衙公布分田的日子,顿时将手中的活计放下,心急火燎的跑向县衙,不一会儿县衙门前就聚集了数百人。为了防止有人捣乱,梁丘专门向卫朔借调了一百名士兵前来维持秩序。

到了巳时,眼见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卫朔终于带着梁丘等人出现了。人群中不时有人对着卫朔指指点点,好像在说那个就是提出分田给庶民的卫兵曹。

卫朔虎目一扫,发现现场到的人基本上都是衣衫褴褛的庶民,偶尔几个穿着规整的人,看上去都是些世家豪强派来打探消息的奴仆、心腹。他也不在意,只伸出双手往下压压,示意大伙儿安静。

现场所有百姓见此,立刻安静下来。

“乡亲们!在下卫朔,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庶民出身,故而深知百姓之疾苦!今幸得梁县令相助,决心为天下庶民百姓谋福利。按照规定,日后凡我祝其县百姓,无论贵贱只要年满十五周岁,男子即可获得田四十亩,女子可获得田二十亩。每年每亩田按照十五税一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粮食即可,官府不再加征其他和农业有关的赋税。”

卫朔的开场白雄浑有力,简单明了。对于这些时日因分田流言而闹得人心惶惶的庶民来说,他的讲话如同久旱逢甘霖,一下子说到了众人的心坎儿里,各个兴奋地不知所以。在场不少底层庶民,迫切想要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大人英明啊!”

“卫大人好人啊!”

“好!好啊!”

很多庶民百姓满含热泪的欢呼起来,他们使劲拍着手掌,恨不得将巴掌给怕烂了。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宣泄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有人甚至用指甲狠狠的掐着自己的肌肉,生怕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在做梦而已。直到将自己掐的眉头直皱,倒吸冷气,才确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切的。

更让在场庶民感到惊喜的是,县府大大降低了农税。虽然还比不上汉朝文景之时三十税一的轻徭薄赋,但与汉末三国以来繁重的税赋相比,卫朔制定的税赋已大大降低了百姓庶民的负担。

按照古代的生产效率,在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得到推广之前,通常小麦、小米等作物的亩产量不过百四十斤,也就是一石左右。四十亩田每年需向官府缴纳四石粮食。

古代一个男丁在牲畜的帮助下,可轻易打理四十亩田。但考虑到古代肥料跟不上,一般情况下,古代农户会将四十亩田分成两部分进行轮耕,也就是说每年只有二十亩田出产粮食,算下来大概有三十石。

这样下来,每年一个成年男子打理四十亩田可余下二十六石粮食,基本上可养活一个四口之家。若是家中壮劳力富裕,仅靠种田完全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基本上可过上古代小康生活。

在场还有不少沦为世家豪强的奴仆、部曲,他们得知县府有意废除奴籍并为奴仆授田,不禁也意动起来。虽然在世家当奴仆比一般庶民要好过一点,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自己当家作主自在。

如果今日卫大人说得都是真的,那意味着像他们这样的人,从今以后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他们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还可以让自己的后代读书学习,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下贱奴隶。

也许卫朔还不知道,他的一番话竟然在无形中分化了世家阵营中的奴仆和部曲,这或许就是意外之喜吧?

看着下面这些神情各异,要么激动的要命,要么是痛哭流涕的庶民百姓,卫朔也是感慨万千。是谁让占据了天下近八成人口的庶民百姓过得如此艰难?是谁剥夺了他们后代接受教育的权力?

很显然天下庶民所遭遇的一切不公正对待,都来自于魏晋时期畸形的社会。在此时的社会上,世家就该主宰着世间一切,他们理所应当得享受着庶民提供的财富。而卫朔就是要打破这一切,尽快结束这个乱世,为那些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庶民赢得一线生机。

“请诸位乡老注意啦!和均田令有关的各项法规将在近日传达到各个村,希望诸位回去之后好好跟治下百姓细说明白。日后各位有何疑问,尽可来县府直接询问。若有人胆敢威胁和阻挠县府均田令的推行,一旦发现本官决不轻饶!”

“明日,官府将派有关人员前往各地区核查人口,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做好准备。”

在这一刻,卫朔不得不为之前军中举办的各种学习班感到庆幸,若没有这些学习班,他绝没有足够的识字人才来帮他完成核查人口和土地两项重要工作。若不能清查县内的人口和土地,均田制又如何推行?

……

很快县府即将推行均田令的消息顿时传遍了祝其县,很多世家豪强得到消息后,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胡昭、杨文干作为本地豪强代表,必然要给众人一个交代,否则日后如何号令众人!

“胡兄弟,你可知卫大人为何会执意行此暴政?难不成他真要撇开世家不成?”

“小弟也看不明白,自汉以降,世家势力日益膨胀,百十年间除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外,你看还有哪个皇帝可压得住世家?卫兵曹到底仰仗了什么,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更可恶的是,他还以武力相胁!”

胡昭、杨文干恐怕再聪明也不会想到卫朔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只是遁寻着历史规律知道均田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说卫朔真正的仰仗,当然是他本身拥有的超越这个时代人的见识。

第72章 鸿门宴

自打县府对外发布了均田令后,整个祝其县的气氛就变得诡异起来。庶族百姓是暗地里欢欣鼓舞,整日盼着官府早点计口授田。可本县的豪强地主们则日夜坐卧不安,生怕哪天引来县府大军。

这样一日三惊的日子过了几日后,县府终于再次有了动作。这一次县令梁丘向祝其县内大大小小数十位豪强地主发出了邀请,邀请他们晚上戌时前往县府参加宴会。众家主接到邀请函后,纷纷前往胡杨两家商议,最后经过商议,众人决定应邀前往。

戌时未到,县府前就变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眼看过去全是衣衫华丽之辈。如果看得仔细一点就会发现,这些往日里在县里风光无限的地主豪强们,今天各个脸上带着忧愁。

且不提正往县衙赶的各位家主,单说在后房内谋划这一切的卫朔。卫朔之所以武力手段要从地主豪强手中掠夺土地分发给庶民,除了要收揽民心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根本没有本钱采取更加和缓的方法。

作为莫名来到此地的现代人,卫朔在这个时代并没有雄厚的家族财产支持,虽然他手中握有精盐之利,但与传世百年的世家比起来,他那点财富还不值一提。

为了快速积累起与北方胡人争锋的实力,卫朔只能借鉴历史经验,以暴力打破此时社会上不平衡的财富分配,重新将世家手中的财富分给庶民。

谁让天下庶民占据了人口的八成以上?卫朔只能站在大多数一方。

“梁县令,如今祝其县总共有多少人?”

“回主公,具体人口数目必须等到普查结束后才能知道。不过据在下估计,如果加上即将被释放出来的奴仆和部曲,以及迁移过来的流民,本县的民众估计有超过十万之多。”

曹宏惊呼道:“十万之多!”

“没错,至少十万众!也就是说起码得有百万亩土地才勉强可完成计口授田的任务,根据太康年间的记载,祝其县一共有土地一百五十万亩,其中九成以上是本地豪强的私田。若真能让这些豪强们突出所有土地,那大人提出的均田令就可以在全县推广了。”

“在下总算明白为何近来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了,原来大量的人口和土地都被世家大族藏匿占有了,而世家大族是不用缴纳税赋的。”曹宏脸色有些不好看,随后朝卫朔一拱手问道:“大人,今日你打算如何炮制来县府的客人?”

“嘿嘿!”卫朔嘴角露出一丝坏笑,没有说话,反正他是没打算轻易放过对方。若是对方识趣倒还罢了,否则他只好打土豪分田地喽!

……

戌时一到,卫朔带着梁丘、曹宏、张二郎出现在县府大厅内,本来闹哄哄的宴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豪强家主一眨不眨的盯着前面那个笑盈盈的年轻人。

“哈哈哈,卫某来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