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众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话,然而郗鉴却面不改色,似乎对此未有什么不满。不过,通过这事让郗鉴看得分明,辽东对江东缺乏好感由来已久。

“好了,尔等都胡说些什么?!”卫朔见众人越说越不像话,忙出言呵斥。

而今辽东固然已不再将江东放在眼里,但一日未脱离晋室,有些表面上的礼仪还是该维持一二。

看着众人在卫朔呵斥下,纷纷噤言,郗鉴有些震惊于卫朔的一言九鼎。早在江东时他就听说大司马在辽东声威赫赫,无论是百年世家又或者是文武臣属,几乎没有任何人敢在大司马面前放肆。

原本郗鉴对此是有些怀疑的,但而今看到眼前一幕,才晓得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从这一点来说,大司马卫朔比天子司马睿更像一国之皇帝。

“道徽莫怪,这些人平日里骄纵惯了,以往我不太与之就计较,没想到今日却在天使面前放肆,实在是有些失礼。”

“大司马言重了,辽东诸位臣属关心朝廷对大司马的封赏,乃忠臣义士应该考虑的。原本鉴有感于诸位忠心,应该将细节告之大家,但朝廷自有法度在,在下也不敢轻易破坏,万望大司马以及诸位见谅。”

听了郗鉴这一番不卑不亢的话语,卫朔不由暗暗点头,不愧是历史上辅佐过三代帝王的能臣,胸襟、气度、才华皆是不凡。

这场为郗鉴接风洗尘的宴会一直持续到傍晚方结束,而喝得伶仃大醉的郗鉴被仆人搀扶着来到厢房休息。辽东人众人亦纷纷散去,静静等待着第二日封王时刻的到来。

翌日一早,沐浴更衣后,郗鉴手捧圣旨,在香烟袅袅中,庄严地打开明黄色丝绸,轻咳一声高声念道:“大晋天子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大司马朔平灭胡虏,功绩显赫,为人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社稷,朕甚嘉之。”

“特晋升其为燕王,以辽东、燕国两郡为其食邑。”

“以蓟城王宫为燕王府,夫人裴颖儿为王妃,嫡长子峥为世子。”

当郗鉴将一切都公之于众后,现场除了卫朔,众人皆为朝廷的大手笔感到震惊不已。且先不说卫朔开了大晋开国以来异姓封王的先例,单单从食邑上来说,新鲜出炉的燕王也开了先河。

有晋一朝,亲王爵位享受的食邑最高者为获封秦王司马柬,为八万户。

一般情况下,亲王爵位的食邑大多在五万户左右。

像卫朔这样直接扩大到食邑两郡的却是首次出现,要知道作为治下最富裕的两个郡,人口数量早超过了五十万人,也就是说卫朔享受的食邑数量至少也在十万户。

但卫朔仍然稍稍感到几分遗憾,原本他以为朝廷会允许他在北地封邦建国,但现在看来朝廷上下深知厉害关系。

若允许辽东封邦建国就相当于公开承认卫朔在北地拥有独立的军事、政治、经济大权,除了名义上辽东还属于大晋外,辽东与朝廷之间的关系跟春秋时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一般无。

除非走到了紧要关头,朝廷上下应该不会让卫朔封邦建国,毕竟私下里独立与公开承认有很大区别。

“臣卫朔领旨谢恩!”

卫朔恭恭敬敬从郗鉴手上接过圣旨,心中感慨万千,没想到一眨眼功夫,他自己就从一个小小的崂山流民头子,渐渐成长为执掌整个北方大地的燕王。这中间付出多少心血,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大王,可别忘了今日陛下对您的厚恩。”郗鉴意味深长道。

“呵呵,道徽务忧,天子之意,某已知之,待时机成熟自会有所表示。”卫朔郑重承诺。

第581章 双方妥协

“哗啦!”一声巨响,王敦双臂横扫,将案几上的一切物什全扫落在地,而后满含怒火地望着心腹钱凤咬牙切齿道:“原以为朝堂一切都在掌控中,没想到北边姓卫那家伙都封燕王啦,老夫却还蒙在鼓里。”

“天子如此擅作主张,不把老夫放在眼里,真以为老夫不敢行废立之举吗?”

“主公息怒,无需为此懊恼,此次固然被天子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让我们意识到在朝廷内还有不少隐藏的敌人。”

钱凤捏着下巴继续道:“主公,天子已病入膏肓,实无再行废之必要,反而那个有英武之称的太子司马绍,若不早早除去,恐日后成为主公心腹之患。”

“嗯,世仪言之有理,上次在建邺时,若非茂宏从中作梗老夫早已废掉太子。而今错失良机,只能再寻找机会了,实在不行老夫再来一次清君侧。”

“主公,朝廷敕封卫朔为燕王对我们而言,也并非全无好处。”

“世仪何出此言?”

“主公,辽东接收了朝廷敕封的王爵,说明他们至少暂时还认可晋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做文章。眼下辽东不是对淮南虎视眈眈么?主公不妨借朝廷名义下旨逼辽东退出淮南,那卫朔刚刚获封燕王,总不能吃干抹净不认账吧?”

“只要守住淮南,就能阻止辽东进一步威胁江东。”

王敦将信将疑道:“可……可是辽东能听从朝廷的旨意吗?要知道辽东刚把朝廷任命的徐州刺史夔安撵出彭城?”

“主公,夔安怎能跟祖约、苏峻、郭默相比,此三人都是朝廷正统官员出身,辽东固然可以不将胡虏出身的夔安放在眼里,却多少会对晋人出身的官员有所忌惮。”

“好,老夫这就给辽东下旨。”

……

由于卫朔获封燕王,让辽东上下在最近几日一直处于喜庆当中,上至文武幕僚,下旨凡夫俗子,无不为大司马感到高兴。

“太真,你跟郗鉴谈得怎样了?”

“主公,通过与郗鉴交流,臣发现天子似乎已凶多吉少,眼下朝堂真正主事的人是太子司马绍与司徒王导,太子迫切希望辽东能秘密支援一批军械与钱财。”

闻言卫朔若有所思道:“如此说来上次爆发的清君侧并未结束江左内部纷争,反而让琅琊王氏与皇族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对立起来?”

“假若上次王敦能够心狠一点儿,直接废掉天子或者太子司马绍,或许江东内部矛盾不会像现在这么尖锐。谁知大将军王敦关键时刻竟优柔寡断,被兄弟王导诓骗,轻易就放过了皇室。这就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典型。”

看着一脸嘲讽、挖苦之色的莫含,卫朔强忍住笑道:“世容想得太简单了,当初王敦并未取得压倒性优势,在江东内部有不少反对王敦的势力,故而他选择退出建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于郗鉴的建议你们有什么看法?”

“主公,为何一定要支持太子呢?以臣之见,不如两不相帮,或者暗中支持王敦取代司马氏岂不更好?”

莫含的这招借刀杀人之计让在场不少人脸色突变,然而他却不管不顾道:“只要王敦铲除了司马氏,到时辽东打着平叛的旗号南下江东,岂不一举两得?”

嗯?!不得不说莫含的提议让不少都心动了,但卫朔对此却十分冷静,此建议看似前途无量,实则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莫含太高估王敦的实力,在江东除了皇室与王敦外,还有一股强大力量即江左世家。

江左世家绝不会眼睁睁看着王敦废掉司马睿,这或许才是当初王敦没对皇室下手的关键因素,至于王导的劝说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哈哈哈,世容的建议固然很好,但却不现实,王敦没有压服江东的实力,只要他敢露出罢黜司马氏的野心,江左世家一定会毫不犹豫站出来阻止,到时王敦必然败亡。”

“说起来支持天子对我们而言也不是没有好处,在辽东彻底掌控中原、河北前,朝廷这个旗号还是有点儿用处的。”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却见郭诵匆匆走进来,将一份文件递给卫朔道:“主公,刚刚从淮南传来急报,称朝廷突然给辽东下旨,斥责我等以下犯上,要求辽东大军立即止步淮河一线,不得再往南一步。”

“什么?!朝廷这是何意?怎么会突然下这样的圣旨?”

“是不是郗鉴搞的鬼?把他抓起来审问一下!”

“辽东干嘛要听从朝廷旨意?大军不用理会什么旨意,只管南下攻取淮南便是。”

朝廷公开下旨让辽东止步淮河一线,不由激怒了在场众人,大家议论纷纷,无不叫嚣着要继续派大军南下。唯有寥寥几人眉头紧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太真对此有何看法?”

“回主公,这圣旨肯定是大将军对主公获封燕王的反击,辽东还真不能公开反对,毕竟圣旨名义上都是天子签发,辽东没有理由只接受燕王的封号,而对其他圣旨置若罔闻。”

“太真此言差矣!朝廷敕封燕王乃是对主公显赫功绩的肯定,而阻止辽东军进入淮南则显然是乱命,辽东完全可区别对待。”

温峤不理莫含质疑,继续解释道:“主公,臣建议辽东军暂时止步于淮河一线,不止是考虑到外界影响,其实还有更深的算计。”

“哦?是吗?太真且细细道来。”

“回主公,眼下江东局势很明显,王敦占据全面优势,太子司马绍虽然接收了天子不少势力,但与大将军相比,还多有不如。而我辽东虽支持太子,但毕竟中间隔着江河天险,一旦有急事发生,难免有点儿鞭长莫及。”

“若是能拿下淮南,将兵锋直指长江沿岸,固然不会有此顾虑,可臣却以为眼下尚不是取淮南的最佳良机。”

“如今坐镇淮南的苏峻、祖约、郭默三人一个比一个野心大,别看现在他们对王敦一副言听计从的样子。臣敢保证,只要辽东压力一减,他们三个肯定该对王敦阴奉阳违,重新倒向朝廷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太子成功收服淮南三将,必将增大与王敦对抗的本钱。”

“可这对辽东有什么好处?”

“说实话做出这样的选择,对辽东而言,臣也不知是福是祸。但是臣却知道,以当前形势而言,辽东不该直接拒绝朝廷旨意,尤其是在刚刚接受朝廷册封的王爵之后。而且早取或者晚取淮南,对辽东而言并无任何影响。”

“反而臣以为,将淮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