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6。第106章 宫中密议 南海拜见

张毅在慈宁宫内也没有停留太多时间,这里可是一个是非窝,谁知道待时间长了,喜怒无常的慈禧老佛爷,会生出什么事来,在慈宁宫内稍稍的用过晚膳,陪同慈禧与恭亲王聊了几句,便起身叩拜告辞。

慈禧与恭亲王奕?坐在宫内,相对无言。

半晌,慈禧才问道:“老七啊,你说这个张坚之,到底怎么样?可以相信吗?”

恭亲王奕?答道:“老佛爷,臣以为这个张坚之倒是可以加以培养,此人惊才绝艳,军事、洋务、经济无不精通,昨日夜间张佩纶还与老臣见了一面,将李鸿章的书信呈上,李鸿章对此人赞不绝口,因为北洋一系未来的第一接班人,如此大才,我们若不加以笼络,一旦出事情,那就难以意料。还好,老臣看此人忠心还是有的,在朝鲜战场,每战必前,总是出现在最艰险的地方,朝鲜大战,想来没有他,仅凭着聂功亭,恐怕难以取得如此大胜。”

慈禧点点头道:“老七啊,这个我知道,如今大清国人才凋零,这偌大的大清朝廷懂得洋务的人越来越少,好多事情都是靠着李鸿章一个人维持着,如何能行,李鸿章今年也快要七十了吧,还能活上几年,等到你我这些人都百年之后,这大清的江山可是如何维持?老七,我的心里也急啊,没有后起之秀,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咱们祖宗的基业,我就舍得喂了那些虎狼吗,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奕?苦笑一声,说道:“老佛爷,如今真的不比从前了,老祖宗们留下的那一套,真的要改一改了,只说一件,如果八旗子弟有大清建国时一半的精锐,我们就不用改,可是现在看看八旗,还有一点原来的气势吗,让他们出去杀头猪估计都不敢,怎么打仗,那什么来维持大清江山?咱们不改不成啊,张坚之这样的人才,咱们大清太少了,如果多一些才好,我们也更容易施展平衡之术,如果只有他一个,咱们只能想使用李鸿章那样,继续委以重权了,别人没办法完成这样的任务啊。”

慈禧默默的点点头,他何尝不知道,只是把大清的军政大权都委在汉人身上,太危险了,与虎谋皮啊,万一身怀二心的话,那就更加难以收拾了。

慈禧无奈道:“李鸿章的忠心,哀家是清楚的,不然这些年来,百般刁难北洋一系,李鸿章早就不干了,如今不还是殚精竭虑维持着吗?只是这个张坚之,毕竟了解太少,而且自幼游历西方,我们对他的根底知道的太少了,老七剩余的事情,就多多劳你操心了,对张坚之多用点心,倾心结纳,最好能够绑到咱们的战车上来。”

奕?苦笑道:“老佛爷放心吧,老臣会用心结交的,我们都老了,这个大清江山不知道咱们还能看守多少年?”

慈禧意兴阑珊,摆摆手道:“那就这样吧,时候不早了,你也跪安吧。”

第二天一大早,张毅刚刚洗漱完毕,下面的亲随进来禀报:“大人,外面有三个人求见,这是他们的拜帖。”

张毅拿过名帖一看:南海康有为、梁启超、林旭。

张毅心头一震,昨天在才在茶社结识的梁启超,今日一大早,梁启超就带着康有为、林旭前来拜会,这些变法派看来心中想法不少啊。

张毅也来不及多想,亲自来到门前迎接。

远远的,梁启超喊道:“坚之、坚之!”

张毅拱手道:“卓如兄,今日一早便过来相见,心思也太急切了些吧,张毅见过众位。”

梁启超呵呵笑道:“坚之莫要见怪,只因昨日回到驿馆,与恩师提起此事,被恩师好好训斥一番,说我应该直接引坚之到驿馆一叙,或是传信与恩师,过来一起拜会。恩师心切,只好大早的就过来与坚之相见了。来来,我与众位引荐一番。”

梁启超指着其中年长一些的中年人说道:“坚之,这便是我的恩师,南海康有为,老师,这便是大清的英雄,张毅张坚之!”

康有为连忙施礼道:“康有为见过坚之将军。”

张毅赶忙行礼道:“南海先生客气了,今日能够识荆,幸何如之。”

梁启超将身后的那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儿招过来,说道:“坚之,这位是启超的同窗,林旭,我与他一同在恩师处就学,交情莫逆。”

张毅与梁启超几个人客气一番,进入了房间里面。

康有为首先说道:“坚之将军,此次冒昧前来,还请您多多原谅,学生闻听将军大名,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只是缘吝一面,如今借着启超,方才如愿,这真是平生一大幸事。”

张毅笑道:“南海先生,您客气了哦。在下也久闻南海先生的大名,满腹经纶,冠盖寰宇,今日能够相识,也是张毅的大幸了。”

康有为沉吟一下,说道:“将军,学生闻听将军只在京城停留三日,明日一早就要赶赴天津进行募兵了,行程紧迫,就不兜圈子了。此次前来在下就是想想将军请教一下关于变法与维新的事情,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张毅闻言,轻叹一口气,说道:“南海兄,其实今日你们一到,我就知道你们要做什么了。变法维新之事,在下十分赞同,也愿与各位携手,鼎力相助。咱们大清已经到了在不革新就要亡国的地步了。”

康有为问道:“那么,请问将军,这革新之事,应该如何行止?”

张毅答道:“南海兄,昨日在茶社,我已经与卓如谈起过,现在要革新,首要的就是要革新当权者的观念,如今满朝文武,上自太后,下至小小的七品县令,大多是因循守旧之辈,不去改变他们的观念,就想要变法维新,如何能行?既然要变法,我们就要触动当权者的利益,那些人能够轻易将这些利益让出来吗?单单说一个旗饷,每年数千万两白银,就那样打了水漂,国家什么益处都得不到,但是咱们能够革掉吗,革不掉,因为大清朝廷,各个要害部门,都是满清贵族把持着,他们绝对不会让步的!因此,想要变法,就要让朝中各级官员以及平民百姓都知道,什么是变法?为何变法,变法能够给大清带来什么好处,这样才行,贸然变法,南海兄,前景不容乐观啊!”

107。第107章 纵论变法 定议留学

康有为听完张毅一席话,脸色稍稍有点低沉,沉声道:“坚之,如此说来,咱们大清变法没有半点成功的可能了?”

张毅一笑,说道:“南海兄,大清变法是势在必行的,只不过怎么样变法,如何推动变法,是从朝廷自上二下,还是从民间由下至上,还是说朝廷与民间一同发起,这路子怎么走,可是要想好了的。我且问你,大清朝廷,试问有哪几位是支持变法的,有哪几位是反对变法的,他们各自的情形是什么样的?至于真的要变法,应该从何处着手,是先变经济,还是先变教育,亦或是其他?”

康有为一愣,继而叹息道:“是啊,变法,变法,说着容易,做起来何其之难。先是太后那一关,就不好过,更不用说军机处里面的那些个满清大臣了,估计也只有老帝师一人支持变法吧。满朝文武支持变法的大臣太少了,在地方上也只有李鸿章、张之洞寥寥数人而已,这些人也都是太后的追随者……”

张毅看着康有为一脸苦涩的样子,心中也暗自叹息。康有为突然又说道:“坚之,我听说如今皇上是支持变法的,皇上励精图治,一心要中兴大清,你看我们如果支持皇上,上书请太后还政,皇上亲政,然后由此进行变法如何?”

张毅脸色一变,沉声道:“南海兄,你失言了。此等事可是你我这等人微言轻之人所能掌控的?一旦事发,咱们都要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连累到身边的无辜之人。万万不可仓促行事,如今朝廷军国大权,皆在太后手中,地方疆臣更大多是太后的追随者,岂是我们下面几个人上书言事就能改变得了的?皇上虽然也有一些大臣在支持,但是皆是一众清流,手中没有实权,怎么能够成的了事?”

康有为低声道:“坚之,如今情形不同了,这不是还有你呢吗?我知道,坚之为人忠烈,心中自然也是支持皇上亲政的,如今你在朝鲜大权在握,皇上又命你编练新军,手下自然是兵强马壮,只要你未来能够站出来力挺陛下,我想这是未必不能成功!”

张毅顿时被康有为气的乐了,这些人还真是一群书呆子,就这样把事情露骨的说出来,真不怕自己,把他们直接绑了送到有司衙门去?

张毅无奈道:“南海兄,你我尽皆是想着为国出力,重振天朝的人,我也不与你兜圈子了,至少最近这三五年,想要维新变法,难上加难,我仅仅是一个二品的总兵,现在有一些兵权,等到中日战事结束,这些兵力可都是要各自归建的,到时候我也只是孤家寡人一个,即便我手下到时候有一些兵力,难道你还想着让我这几千人跟天下众多督抚叫板吗,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啊。此事急切间做不得的。何况,还是那句话,即便真的上边同一变法,你以为凭着我这个大老粗跟众位一介书生就能够推动变法?这里边涉及到的经世致用之学,深了去了,不光经济之学,还要有权谋之术,不然的话,光是这些既得利益者的重重阻扰和重压,就会把我们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康有为满脸阴沉,他抱着满腔热诚而来,不想被张毅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心里非常的不舒服。

康有为不悦道:“坚之,那依你之意呢?难道我们大清真的就坐以待毙吗,现在可是连日本那么一个弹丸之国都敢打上门来了?以后再过十余载,还有哪个国家不敢咬上我们一口?我不敢想象,坚之贤弟会是贪生怕死之辈,为了中国富强,即便我们丢掉身家性命又如何?”

张毅心中有些鄙夷,他么的,你说的倒是轻松,拼了身家性命,那么维新失败之日,你们别跑路了,看看人家六君子,从容就义,看看你康有为,早早的就躲进日本使馆,偷偷溜掉了,只是这样的话张毅,也没有办法当面讲出来。

张毅说道:“南海兄,如今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