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购巡洋舰?”光绪听完,感到一阵牙疼,当年采购定远舰的时候,他可是看到了,九十多万两白银,就没回来一艘铁架子,如今再买三艘,那刚刚募集的军费,就得全部扔进去才行。

可是不买又能怎么办?日本已经率先向英国采购了,大清如何没有行动的话,等到新买的三艘巡洋舰加入日本海军,那北洋水师更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了。

光绪犹疑道:“购买战舰,这,这点军费恐怕支撑不住啊。老中堂,你看这军费要如何调剂?”

李鸿章答道:“皇上,军舰之事可以让薛福成公使先与英国政府进行沟通,这样的采购,没有半年时间是确定不下来的,如今中日开战,英国人肯定会借机狮子大开口,我们需要做好艰苦谈判的准备。即使需要预付一部分现银,我想有**十万两,也已经足够了。至于后续的尾款,到时候,江南的财赋款,肯定也就到了,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只有向西方列强暂行借款了。至于其他的银两,需要拿出一百五十万两来,即刻赴德国采购火炮和弹药,而且近期就要购买下来,如果估算不错的话,聂士成部的武器弹药损耗的已经差不多了,即便打了胜仗有些缴获,肯定也是入不敷出。我们可以拨付一笔银子到江南制造局的兵工厂,即命制造局加紧生产弹药,供给前方战事。”

光绪继续追问道:“如果调兵的话,现在我大清哪处精兵可用?谁来坐镇后方?”

李鸿章稍稍有些沉默,实在是李鸿章也不知道国内到底哪里还有所谓的精兵,不得不承认,即便是他首先的淮军,如今的战斗力也是下降的厉害,早已不复当年的血性。遑论其他,算来算去,也就只有当年的湘军一部、左宗棠留下的楚军还有一些战力,其他的实在不足为道。他可是听聂士成说了,日军素质之高,犹在他的芦台练军之上,国内有比聂士成部更强的练军吗,没有,即便能达到聂士成练军水准的精锐都是凤毛麟角!

李鸿章轻叹一声,答道:“皇上,如今大清精兵尚在,只是散落各处,皇上可以下旨调刘坤一湘军所属,西北左中堂留下的楚军聚集,老臣的淮军尚有两万能战之兵,另外,盛京将军依克唐阿所部,紧邻朝鲜,可下旨命其率军先期入朝,支援聂士成部;其余各处亦有一部分精兵,调集起来,应该可堪使用。同时臣建议陛下募集新军,战场是最锻炼军人的场所,趁着中日战事,正好可以为大清在锻造一支精兵出来,自古以来,所有的善战之师都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不经历战火,军队就拿不出实打实的战力。”

光绪帝皱眉道:“如此庞杂的军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不相统属,恐怕寻常人难以令人信服,这统帅有谁担当?”

李鸿章答道:“陆军统帅需要威望素重之人方可,刘省三原可担当此任,不过今年省三抱病,恐怕不能远征,只能坐镇后方,统筹事宜。前方事宜,老臣以为聂士成如今指挥的不错,可以依旧由他统帅。”

翁同龢疑虑道:“皇上,李中堂所言虽然有道理,然则,聂士成资历尚浅,前些日子才刚刚被委任为提督,如今,各路大军进入朝鲜,有些将领资历甚至比聂士成还高,品阶也不会低于聂士成,倒时候恐怕聂士成难以制约住各部人马,可就坏了。”

李鸿章答道:“翁师傅所言在理,然则,除却刘省三、聂士成外,臣实不知还有谁能够担此大任。臣建议皇上给聂士成擅专之权,赐天子剑,助他一臂之力。”

翁同龢惊问道:“天子剑?此时万万不可!”

殿中的众多臣僚也是一片哗然,天子剑,那可不是小事情,大清自立国以来,还没有给谁赐下过尚方天子剑,这可是比代天巡狩的巡按钦差还有厉害的东西,赏给聂士成?怎么可能,即便是四大总督都没有享受到这样的荣耀。左文襄公治疆,那么大的凶险,那么高的地位,都没有得赐天子剑,一个新晋的提督,就赏下天子剑,这还有规矩吗?

其他的朝臣,也纷纷向光绪建言。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这有违祖制啊!”

“陛下,尚请三思啊!”……

殿中,群臣轰然,叫喊成了一团。

65。第65章 唇枪舌剑(四)

群臣听到李鸿章请光绪帝赐下天子剑,顿时一片哗然。

翁同龢急道:“皇上万万不可啊,天子剑历朝历代无不是朝中重臣元老代天巡狩方能赏赐,我朝更是没有赐下尚方天子剑的先例,此例一开,福祸难料啊。”

李鸿章斜睨了翁同龢一眼,问道:“翁师傅,未来两个月,诸路大军云集朝鲜,总兵不下二十位,提督都会有几位报销前敌,位高权重,聂士成不过是新任的提督,虽有武略,资历却不足,你有把握它能够震得住各路诸侯。中日之战,不比其他,一旦战败,我大清有沉沦之危,为求胜算,赐下天子剑,代天巡狩,待到战事结束,再行收回,另加恩赏,有何不可?”

孙毓汶奏道:“皇上尚请三思啊,赐下天子剑,在我朝尚无先例,如今赏赐,有违祖制啊。”

光绪心中有些犹疑,看向慈禧太后,看看她又没有什么意见,只见慈禧却是微闭双眼,一言不发,与平时大为不同。

光绪帝心中一阵无奈,这时李鸿章厉声说道:“祖制、祖制,老夫试问孙大人,当年雍正爷设立军机处,史上有无先例?当年雍正爷改正税法,史上有无先例,是否有违祖制?这几项大政一经实施,朝廷大局为之一新,如今大清强敌环饲,你们仍旧死报祖制不放,一旦风云有变,你们有何颜面列于朝班之上?”

李鸿章为了保住淮军一系的底子,不得不战,如果避战求和,自己肯定难免背负千古骂名;战,就必须为聂士成与丁汝昌争取最大的支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战胜如狼似虎的东洋大军?

光绪帝闻听李鸿章之言,新潮一阵澎湃,是啊,康熙爷、雍正爷两代圣主不知道改了多少祖制,制定了多少方略,那一次不是阻力重重,可是两位圣主爷何尝有过退缩?无不是顶住朝臣与贵族的压力,推进改制,才有了百余年的康乾盛世,自己不敢与先祖的指挥相比较,但是起码心胸与志气,不能弱了。

光绪帝想到这里,高声道:“好,老中堂,就依你之言,传旨,赐聂士成天子剑一把,准在敌前便宜行事,先斩后奏,寄语聂功亭,奋力杀敌,勿负朕望!”

李鸿章双膝跪倒,高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

光绪帝正在于朝臣议论间,黄门官匆匆走了上来,跪奏道:“皇上,兵部主事在午门外候旨求见,有急事奏禀。”

光绪帝心头一紧,兵部的急事,肯定是关于中日之战的,不然不能这么急。

光绪帝说道:“快快宣他上殿!”

不一会儿,兵部主事急步走上殿来,跪奏道:“老佛爷,皇上,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大人发来急电,三日前,我北洋海军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大东沟一带相遇,展开了遭遇战,双方激战一日,各有损伤,黄昏时分,日本海军败退,双方暂时休兵。此战,我军损失战舰五艘,其中主力舰两艘,炮舰三艘,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冲锋在前,独挡三艘敌舰,最后导致舰体受创严重,邓世昌下令致远撞击日军主力舰只,与敌舰共同沉入海底;日军舰队损失战舰五艘,其中主力战舰四艘,炮舰一艘,其旗舰吉野舰被直接击沉坠入海底,损失更甚,如今丁汝昌提督已经率领舰队返回刘公岛休整,如何行止,请朝廷定夺。”

说着,将拟好的电文呈给光绪帝,光绪帝拿过电文,仔细的观看,心中一阵抽痛,五艘战舰,上百万两的白银啊,就这样打了水漂,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如果不是看到日军败绩,损失更重,光绪帝直接把丁汝昌剐了的心都有了。

当光绪帝看到丁汝昌在电文中讲到邓世昌为了护卫提督旗舰定远舰,只舰冲入日军舰群的时候,光绪帝的热血也被调动了起来,大清王朝不缺热血男儿,邓世昌,好样的,没有辜负朝廷的培养!

光绪帝阅读了片刻,将电文内容向朝中众臣做了详细的通报,顿时朝廷之上一片哗然。孙毓汶痛心疾首的说道:“皇上,皇上!五艘战舰,一百多万两白银啊,就这样沉入了海底,臣建议即刻召回丁汝昌问罪,另行选派他人,这一战给朝廷造成的损失太严重了!丁汝昌误国太甚啊!皇上!”

“放屁!”李鸿章匪气发作,勃然大怒,怒骂道:“孙毓汶,你有本事,你去指挥这一仗!他妈的,打仗的时候,你们谁也不敢上前敌,如今丁汝昌提督大胜归来,你竟然让陛下治罪?如此冤枉忠勇之臣,你居心何在!”

孙毓汶怒道:“李鸿章,你的北洋海军都是泥捏的吗?竟然被日本小国击沉五艘战舰,大清颜面何存?上百万两白银就此没了踪影,你怎么向朝廷交代?你还有脸面站在太后与皇上面前信口雌黄!”

李鸿章一脸冷笑,斜睨这孙毓汶,不屑道:“军国大事,你个书生懂个屁。给你五百军兵,老子只带一百人,看看你能把我打败不能。但凡两国交战,哪有不损失器械装备的,你想一支战舰、一门大炮都不损失就把日本打趴下,你是白痴吗?你以为你是佛祖,还是玉皇大帝?”

光绪帝也是心痛万分,不过毕竟脑子还是清醒的,两国交兵,毕竟不是儿戏,战争损失在所难免,所幸,此战,大清获胜了,日军不支败退,日本损失更巨。

光绪向着翁同龢问道:“翁师傅,不知您意下如何?”

翁同龢虽然与李鸿章不睦,却也不与孙毓汶站在一条线上,两个人是主和与主战两党的领袖人物,水火不容。如今孙毓汶请旨查办丁汝昌,这如何使得?再怎么样,翁同龢也知道,丁汝昌在黄海是打了胜仗了,正是需要树立大旗,鼓舞皇上斗志的时候,气可鼓不可泄,一旦自己鼓动皇上查办丁汝昌,那这中日之战,就没办法打下去了,光这一件事就会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