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完我一听多铎这话,脸上的惧色更浓,想来是多铎曾经威胁过他,不让他将军中的某些情况告诉多尔衮。

“胡闹!”多尔衮等了多铎一眼,但出于对幼弟的宠爱,他还是没有过多苛责。努尔哈赤时期,对辽东汉人大肆杀戮,结果却造成了辽东的动荡。皇太极即位之后,虽然多尔衮对这位逼死自己额娘,甚至有传言是夺走自己皇位的四哥怨恨甚多,但对于他重用汉人,使用汉人管制,引入汉文化的做法却颇为赞同,因为这才是能使得满清不断壮大的国策。

但如今的满洲贵族,尤以多铎、豪格等人为代表,却对汉人和汉人的文化嗤之以鼻。相反,他们认为,只有坚守满洲的骑射和勇武才是能够争雄天下的根本。类似于多铎等想法的人很多,多尔衮也不好明着对他们的想法大加斥责,只能潜移默化的引导。

刚要温言抚慰宁完我一下,大帐的东南方却忽然传来了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整个八旗营地和蒙古骑兵营地顿时沸腾起来,士卒倒还镇定,只是数以千计的马匹被这爆炸的声响给吓得不轻。

多尔衮立刻有种眩晕的感觉,沿着地面传来的起伏感让他有种漂浮在水上的感觉。

“怎么回事?明军的夜袭?开什么玩笑,夜幕才刚刚降临,谁家的夜袭会这么早?晚饭时间都还没过!”此时大帐中,众人的想法和多尔衮惊人的一致。

好不容易跑进来一个戈什哈,结结巴巴的向众人报告:“启禀王爷和各位贝勒爷,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清楚天上掉下了什么东西,都扎进了蒙古人的营地和汉军旗,落在地上,又像是南人的火炮,两座营寨都乱了,请王爷速速定夺!”

一番话,让多尔衮和众将更加糊涂了,什么天外来物,什么南人火炮。南人火炮倒还可信,不外是什么虎蹲炮等小型火炮,杀伤力有限,南人的飞枪什么的也是虚有其表,卢象昇的宣大军更是南人朝廷中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哪儿来的这么许多火器。

多尔衮一脚踢飞那戈什哈,多铎将大氅披在兄长的肩上,便卫护着他出了大帐。

漆黑的夜空风势小了许多,只是能见度还是差得很,天空上看不到月亮和繁星,只有浓重的黑云缓缓流动。

然而就在这漆黑如墨的天空上,却不断有耀眼的火光划破天际,恍若关外草原上经常可见的流星,但远比流星看的真切,那分明便是一团巨大的火焰,带着风雷之势,一头扎进了蒙古人和汉军旗的营地中,落下之后,便是一朵硕大无比的火光绽开,笼罩了几乎两顶营帐大小的方圆之地。

ps:满清入寇大军右翼军团主帅为岳托,前几章误写为阿巴泰,特此更正,万分抱歉!

第九十四章真的留下来了

爆炸的火光只是一闪即逝,和多尔衮印象中的明军火器威力差不多,引起的不过是数人的伤亡,或是点燃了军中的营帐,并未对久经战场的蒙古骑兵和汉军旗士卒产生太大的影响。蒙古各部落和汉军旗的统领顶盔掼甲在营寨中大声呼喝,总算将局面控制下来。

“查看火光飞来的方向,命令散骑立刻去查探,记住,人数不可分散,明军很有可能是成建制的部队!”多尔衮审时度势,马上发布命令。

蒙古人正在狼吞虎咽的吃晚餐,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几十余支明军飞枪似的的东西给搅闹,正在火冒三丈的时候,几名部落的统领立刻大声领命,率领手下的儿郎风一般的冲出了大营,向着飞枪飞来的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还没等多尔衮松一口气,奇怪的事情再度出现,蒙古营和汉军旗大营落下飞枪的位置忽然冒出滚滚的浓烟。多尔衮一皱眉,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爆也爆过了,怎么又冒出如许多的浓烟?

而且,眼前的浓烟在夜色中显得很是诡异,原因就在于它的颜色,黄色和白色的交织在一起,互相缠绕,遇风不散,而是随风势游走,渐渐席卷了小半个营地。

多尔衮皱皱眉头,虽然还不清楚这种浓烟有无伤害,但与明军作战多年的经验还是令他保持着最敏锐的战场嗅觉。“命令各军,暂时远离这些浓烟,等烟雾驱散之后。再回归营地。”

本来就缺粮,却又在享受晚餐时被明军突袭,清军各部不免有些郁闷。在关外的战事打的顺风顺水,明朝大军,不管是如何的精兵,遇到八旗劲旅也只有挨打的份,怎么一到了这河北之地,尤其是到了这三府地区,这仗却打的如此憋屈。

满清八旗,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说穿了也就是全民皆兵。和当初纵横天下的蒙古大军有不少相似之处。皇太极继位之后。积极吸取汉文化和借鉴大明朝廷的运作结构,军制也逐步发生改变,但总的来说,还是基本保持着兵民合一的组成方式。对明作战保持惊人的胜率。并不是指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多么惊人、军事素养多么的高。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八旗军队灵活、彪悍的战法和极高的单兵作战能力。

就拿现在来说。多尔衮的命令一下,整座大营立刻忙碌起来,但却毫无章法。八旗军队那种天然的野蛮状态立刻显露无疑。八旗军队目空一切,蒙古人是二等雇佣兵,汉军旗属于炮灰部队,三股力量混杂在一起,顿时便有热闹可看了。

事实上,多尔衮的命令下的还是有些晚了。蒙古人的军营首先出现了异常情况。先是马匹,开始异常的焦躁不安,夹杂着恐惧的长嘶响彻天空。蒙古马是一种半野生状态的马种,体格不大,四肢有力,善于长途奔袭,负重能力强,不容易出现受惊的情况。可今晚却是大行径庭,蒙古人的马匹就像是集体被惊吓到了一般,就连简易围起来的马圈都被踢断了多处,不少马匹干脆冲出了军营不知所踪。

而留在营地中的蒙古人,此时显然已经无心再照料他们的亲如伙伴的坐骑。黄白两色的浓烟已经让他们尝尽了苦头。不知道为了什么,蒙古骑兵的鼻子、眼睛开始发出难以想象的痛楚,双目不停的流泪,甚至感觉呼吸困难。这样的情况下,还如何能注意到马匹的异常情况,就连自保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更多的人则是被白色的烟雾直接熏倒在地,口吐白沫,毫无知觉。汉军旗的情况则更为严重,本来他们便是整天没有进食,多日以来的奔波,让很多人的夜盲症再次复发,汉军旗的佐领、统带在固山额真拜音图的带领下加强了对汉人士卒的控制,这些虽然也是生活在辽东土地上的子民,但待遇和地位却是与八旗有着天壤之别,充其量不过是些家奴而已。

没有食物、身体状况下降、聚集在帐篷中不得外出,这一切的巧合都注定了汉军旗的士卒将要面对比之蒙古人更要沉重的打击。

那些看来像是大明军中火器“飞枪”的东西落入汉军旗之后,大部分只是虚有其表的闪现了一下巨大的火光,就在汉军旗的满汉军官长出一口气,以为明军的火器还是和当年一般无用的时候,浓密的烟雾便在顷刻间源源不断的冒了出来,就算是用冷水泼洒也无法阻挡。

本该肆虐的狂风似乎也好奇的停下了脚步,静悄悄的注视着这一幕奇异的景致。风势骤然止歇,让浓烟得以长久的盘旋在汉军旗营地的上空,似乎便成一个巨大的笼子,将将近万余的生命全部捏在了自己的手心。

多尔衮看到这奇异的景象,和诸将一样吃惊不已。白色烟雾完全淹没了汉军旗营地,却好像也将一切声音全部紧紧的包裹在里边,没有意思声响,一个浩大的营地眨眼间便成了静谧的死地。

蒙古人狼狈不堪的退出营地,大概有两百多人因为昏迷无法再从里边脱身而出,营地内的牲畜和马匹也逃散了部分,损失不小。

此次征明,皇太极并没有允许察哈尔部的额哲出兵相助,察哈尔部新附不久,皇太极唯恐这原漠南蒙古的头狼暗中和各部落暗中联系,搞出什么小动作来。因此并没有答应额哲的出兵请求。

此次蒙古各部落出兵最多的便是皇太极的岳父家族科尔沁部,明知道征明便是发财,皇太极当然不会亏待自己妻子的娘家,更何况,这科尔沁部还是他三位妻子的娘家,尤其是其中就有他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

科尔沁部此次出兵六千,全是部落中的精壮男丁。其中的精英便是麾下各小部落的贵族子弟,跟随大军南下攻明,一是为了抢掠财货,掠夺人口,其二便是为了向满清表示消效忠之心。领兵者为科尔沁部台吉巴达礼的弟弟特木尔。

特木尔一脸烟灰,两脚虚浮的被亲卫架到多尔衮的面前,“睿王爷、睿王爷,这是长生天的惩罚,我等要速速退兵啊!”

多尔衮冷哼一声。“特木尔,你也是草原上赫赫有名的勇士。怎么被明军的烟雾一吹。便成了如此模样!”

“睿王爷有所不知啊!”特木尔一脸惊恐,“这浓烟非比寻常!我部落最勇猛的勇士,一闻到它,顿时便成了一滩泥。屎尿拉了一裤子。如今都没了生气!这是瘟疫。这是魔鬼的瘟疫!”

……

布和是科尔沁左翼前旗唐图哈朗部落的佐领,隶属于特木尔的嫡系部队。大营遭受攻击时,布和正带领着部落的五百名骑兵在四周巡视。这几日的食物匮乏,他也想趁着巡哨的机会多弄些野味来。因此走的离大营远了些。

刚刚走到汜水河边时,远处五六里外的一片树林内,突然响起巨大的轰鸣声,接着便是一团火光冲天而起,直上天空,然后又向着不远处蒙古大营的方向落下去。

布和和众骑兵被吓了一跳,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接二连三的火团向着大营方向激射过去。布和和手下们瞠目结舌的看着这奇异的景象,都愣在了原地,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不大会的功夫,八旗的游骑前来传达多尔衮的命令,命令所有在外的散骑部队搜索明军的夜袭部队,看方位,应该就在这附近。

布和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不过是南人的小把戏。心头一股欢喜之意油然而生。

要知道,这可是科尔沁部落第一次有幸跟随满清大军南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