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度成为漕运的重要流转环节带动了一系列的商业机会,这两人便放下了所谓的千户身份,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仅剩的为数不多的军户全部贱卖给了朱平安。

朱平安由此又得到了三百青壮,虽然他们的背后是三百户等值吃饭的嘴巴,但现在的朱平安可谓财大气粗。粮田不够,便从漕运下手,硬是凭借着高墙卫的大名和手下军卒的刀枪,霸占了凤阳码头的全部装卸业务。三百青壮和他们的家眷全部屯驻到码头,兴建住房和仓库,一手垄断了整个凤阳码头。不单单养活了这些个军户,还因此而大发其财。每月至少都有万两白银入账。

朱平安的本意是在凤阳弄一个类似于经济特区的设置,但目前来说,自己的实力和官位还有些差距,想在凤阳一手遮天确实是不现实。再说,凤阳毕竟是中都,处在朝廷的严密监控之下不说,还处于腹心四战之地,战略位置有着先天的缺陷,地势一马平川,如果清军南下,凤阳将无险可守,只能困守孤城,实在是不利于长远发展。基于这几点,朱平安暂时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广东又运来了将近六千斤的生铁和两千斤的精铁,黄公辅派人千里护送,打着湖广都司衙门兵备道的旗号,一路上哪里有人敢查,一路妥妥当当的运到了凤阳。有了这批材料,点心作坊的工程才不至于半路停工,立刻加大了人员和投入,全力打造神机箭车和火箭车,还有便是兵甲和弩机,这些东西都是对阵鞑子骑兵时必不可少的装备。

这些时间,朱平安便往来于码头和点心作坊之间,转眼间便是秋天,离清兵南下的时间越来越近,但却苦于在关外没有建立情报机构,因此也只能等待京师方面的消息。而朱平安则是忙于做着各项准备。

一大早,凤阳淮河码头便已经热闹起来,自苏扬而来的船队络绎不绝,而从北直隶而来的船只便相应少了许多。

王品一身素袍,身后跟着几名带刀的亲随,沿江远眺。

一艘江上常见的四百料的浅船慢慢靠岸,沿江巡视的盐丁看到陌生的船舶,便像闻见了腥味的野猫一般,哗啦啦的从四面包围上来,眼见着浅船靠岸,便想用铁钩钩住上传检视,敲诈些好处来。

此时王品已经看到船头上所立一人,正是自己要等的人物。心中一松之际,却看见四面围上来的盐丁们,顿时皱起眉头来,刚要举手命令侍卫前去解围,那盐丁们却是已然用铁钩勾住了那浅船的船舷,七八个穿着灰色盐丁号服的汉子手执短棍和铁尺飞身上船。

漕运由来已久,所运载的主要便是两样东西,盐和粮。盐丁便是漕运应运而生的产物,混迹于水上,原是查检私盐,如今却等同于匪盗一般。见到船只经过,便是群起围堵,生生要榨出些好处来。

王品的侍卫刚要上前。岸上却是忽然伸出两根长长的竹竿来,径直伸到浅船船舷的左右两边,上下左右摆动之下,刚刚跳上浅船的盐丁们躲闪不及,竟是被两根竹竿全部扫落到河中。

盐丁一愣之下,顿时呱噪起来,他们人多势众,每每出来,便是五六条船、四五十人一同行动,遇见大规模的商团船只避而远之,小规模点的包括单独行船的船舶想逃过他们的压榨,简直是万中无一。

盐丁大声咒骂,可转眼间便鸦雀无声。原因是岸边出现了二十多个身穿束身短罩袍,头包红巾的汉子,为首的一个虬髯大汉面带讥诮的看着河中的盐丁。

“你们这些杀才,莫不是皮肉又痒了,前日里的拳头又忘了什么滋味吗?”虬髯大汉冲着盐丁吐出一口唾沫,不屑的说道。

“成老大,这岸上是你们高墙卫的地盘,这水上难道也是吗?”面面相觑了半晌,盐丁中一个貌似是小头目的人这才壮着胆子回答道。

虬髯大汉仰天大笑,“笑话,咱们朱大人订下的规矩。凡是来咱们凤阳的官民士商,要么是带着银子来花销的,要么是看中了生意来投资的,要么便是凭着两膀子力气来讨生活的,再有就是读书的先生,听闻咱们凤阳如今兴旺,来观瞻一二的。如此种种,莫不是咱们凤阳的主顾,凡是到了汾阳一亩三分地的,那都是凤阳的客人。这个……”。

虬髯大汉咂咂嘴巴,显然是在回忆那位朱大人的“训示”,眼睛一亮,这才接着摇头晃脑的说道:“所谓‘远来俱是客’,万万不能让某些腌臜杀才坏了咱们凤阳的名声!”

虬髯大汉点指盐丁,“就像是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家伙,也不把眼睛放亮一点,咱们朱大人是何许人物,流贼三万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剿了个精光,你们这些个人还能入他老人家的法眼?”

“速速退去,否则,老子认得你,手里的家伙,还有凤阳的百姓未必能认得你们!”

此时,岸上包红巾的汉子是越聚越多,眨眼的功夫,百十条彪形大汉边将栈台挤得满满当当,各个眼露凶光,紧盯着盐丁,让诸盐丁不寒而栗。

而水上,不知道何时也多了十余条小舟,精赤着上身,包着红头巾的汉子双手叉腰站在船头,脚下的家什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光,分明是鱼叉、短刀之类的东西。

盐丁们终于招架不住了,头目灰溜溜的冲虬髯大汉一拱手,“好,成老大,你们厉害,咱们山水有相逢,改日再会!”

“慢走不送!”虬髯大汉只是撇撇嘴,连手都懒得抬。

盐丁来得快去得也快,眨眼间便消失在远处。浅船船头站立的一位长身玉立的儒生将刚刚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嘴角挂着浅笑,眼睛肿透出好奇的神色,他冲着岸上的虬髯大汉一抱拳。

“多谢兄台解围,学生有礼了!”

虬髯大汉到时一扫刚刚的狂傲之色,很是客气的还礼,“先生客气了,既然到了凤阳,便是客人,咱们凤阳人岂有看着客人在自家门口受人欺负的道理!”

“先生且管在凤阳长住,但有事情,直接报俺们高墙卫的名号便是,一些泼皮混混都不在话下!”

“如此多谢了!”儒生躬身致谢。

看着虬髯大汉等红巾汉子散去,儒生脸上的笑意更浓。就在此时,王品等人已经来到了岸边。“伯祥兄,别来无恙啊!”

儒生抬头一看,呵呵笑着拱手示意,“王……,起琏贤弟,劳你久候了!”

王品亲自将儒生迎上了岸,两人上了马车,放下车帘,王品莞尔一笑,“如何,咱家所言非虚吧,窥一斑可见全貌,这高墙卫不简单吧?”

儒生含笑点头,“以驻守地方为家,士卒身负其责,面貌大不相同啊,走遍天下,还未尝见过如此的人马!”

“士卒?哈哈!”王品大笑起来,“伯祥先生,您可是猜错了,这仅是那朱平安手下的新兵营,驻守凤阳淮河岸边,每日操练,兼维护淮河沿岸平安,现在也仅是辅兵的身份,距离他卫所中的精锐可是相去甚远啊!”

“什么?”儒生惊呼出声,“如此壮士,仅是辅兵?”

王品点点头。

儒生不由得有些发呆,继而啧啧称道,“想不到中都竟有如此人才?”

王品拍拍手,“放心,这个人才一定让你杨伯祥见到便是!”

说完了朱平安,王品将话题重又引回到儒生的身上,“对了,这次怎么会派你伯祥先生来走这一遭,您这一离开,太子身边不是无人可用了吗?”

儒生一声长叹,“王公公还不知道吧,我已经被调往兵部职方司,将要到宣大总督卢象昇卢督师麾下效命了!”

“什么?”王品大惊失色。

第六十六章杨廷麟

见到朱平安之后,来自于京师的儒生对于他的观感却有些失望。一个原因,眼前的这个武将着实是有点年轻的不像话了,听闻王品所说,此人眼下不过十六岁的年纪,跟儒生想象中能做出“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样豪迈的境界完全不搭界。

另一个原因,便是这位朱大人,从一进得房间来,全身的注意力便被儒生拿出的那张毕懋康当年进呈给皇帝的自发火铳图样给吸引住了,竟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这个冒着风险,千里迢迢来到凤阳送图样的信使。

率领孤军,击退来犯至三万流贼;检举揭发廖永堂,除去凤阳一大毒瘤;训练士卒,整训精兵;关心民生,发现新作物。如此的桩桩件件,和眼前的这个青涩少年却是想去甚大,这让儒生不禁有些动摇。

王品力荐给太子竟然是这样一个人,会不会言过其实了。一个武夫,就算有些文采,但如果只重火铳这些旁门左道,而完全不懂得济世爱民之道,那今后也不会对朝廷社稷有什么益处。

看到儒生的脸色有些不豫,王品赶忙轻咳了一声,“这个,平安贤弟……!”

“原来如此啊!”朱平安如获至宝的捧着那张图纸,一时间如痴如醉难以自拔。“这不就是以转轮击打火石的雏形吗?果然便是燧发枪的鼻祖,我中华人杰地灵,竟然不逊于欧罗巴人发明此物!”

看到朱平安没有反应,儒生脸上的怒色更盛,王品只得站起来,起身到朱平安的身边,在他肩上重重一拍。

朱平安这才回过神来,看看王品和儒生的神情,不由得有些过意不去,连连拱手致歉。

王品咳嗽两声,赶忙再次为朱平安引荐,“这位便是从京城千里迢迢赶来的原东宫侍读讲读官,翰林院编修杨廷麟大人,现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王品着重加强了“东宫”两字,意在提醒朱平安,如果不是太子殿下帮忙,朱平安休想弄到这张毕懋康研发的自发火铳的图样。这份图样对于朱平安的意义非同凡响,王品希望以此为契机,就算不能让其现在表态效忠于太子,至少也能在心中东宫有一份感激之情存在。更何况,此次专程而来的,还是太子格外心重的杨廷麟,此人年少才高,可是朝廷中的后起之秀。他的到来,也能彰显太子对王品和朱平安的重视。

虽然,杨廷麟来凤阳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朱平安赶忙见礼。这是理所应当的,人家大老远的跑到凤阳来,就是为了帮你找一张图纸,这份情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