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又以十万大军、广西全境来投,一路上又斩杀了袁继咸这样的割据藩镇和朱由榔这样的叛臣,现在的朝堂之上,除了已经改封为忠孝伯的郑森对其恨之入骨,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将其划进必杀之列。

一时之间,朱聿键也颇有些踌躇,看着在御阶之下叩首不已,咬牙切齿的要求杀了吴三桂为父报仇的郑森,心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那睿王的意思呢?”想了好久,朱聿键还是不愿意做这个恶人,转而问阴世纲。

“一切听凭陛下吩咐!”阴世纲硬邦邦的给顶了回来。

“这……!”朱聿键有些傻眼。一旁的黄道周连忙出来和稀泥,“陛下明鉴,杀降不祥,自古便有此论,吴三桂虽然助纣为虐,但如今已经幡然悔悟,情愿率领全军归顺朝廷,并献上质子,已经充分表示了他的诚意。此时如果朝廷不允,那广西之地将再度陷入战火,朝廷停止兵戈之乱又不知要拖延到何时。再者,朝廷如果能接纳吴三桂,对于四川的战事也是大有裨益,清军残部将面临四面围攻,军心不战自乱,剿灭指日可待……!”

朱聿键长出一口气,不由得连连点头,转头对郑森说道:“国事家事,孰轻孰重,卿应能分辨清楚,天下大乱久矣,百姓人心思定,家仇与国家安定相比,朕望卿能正确抉择!”

朱聿键如此一说,群臣又纷纷附和,郑森自然无法再坚持下去,只能是恶狠狠的瞪了阴世纲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抹着眼泪退下去。

很快,朝廷通过决议,吴三桂功过参半,但迷途知返,加之有平叛立功表现,所以不再追究以往只过,着其即刻进京,听候任用。

圣旨一出,阴世纲等人不禁对视一眼,不远处的王金发冲着众人悄悄一点头,随即轻轻的退出了大殿。

散朝之后,郑森气鼓鼓的回到自己的忠孝伯府,一气之下将自己书房中的家具、字画、古玩砸了个粉碎,忍不住放声大哭。福建郑氏当日里何等的风光,想不到今日却成了这幅局面。回想起当时父亲的所言所为,郑森才深切的感觉到他当时的无奈。

心腹陈泽悄悄的走进来,看到郑森的心绪渐渐平息,这才仗着胆子说道:“家主,有件事情属下向您禀报!”

“说!”

“这个,驻扎在城外的兄弟送进来一个人,这个人这些天以来一直在城外的军营附近游荡。咱们的人以为是旁人派来的探子,便设了个圈套将其拿住……!”

听到此处,郑森不耐烦的挥挥手,“这算是什么事情!你们是不是天天闲的没事可做,如今谁还能对我郑家上心,除了朱平安那厮还有何人,我郑家现在身在矮檐之下,抓了他的探子又能如何,不过是赏一顿好打,事后还要乖乖的把人放回去,你们给我惹这样的麻烦做什么?”

陈泽吞了口口水,走近一步,“家主却是误会了。那人却不是朱平安那边的探子,这些天以来,他始终在打听一些闯军将领的消息,还误以为咱们是从河北、江浙等地入京的兵马,所以不断的打探李过、袁宗第、高一功等人的事情……?”

“哦?”郑森一愣,“竟有此事?”

陈泽连忙点点头,“没错,兄弟们趁着夜黑风高将其弄进军营中来,好一阵拷打,此人京竟是硬气的很,居然一个字也没吐露。属下接到通报,赶赴营中探寻,也没有得到任何的线索。是以属下费尽了心思,找人在此人的落脚地详细打探,终于在他的一个落脚之处,城外的一个破败农庄中找到了这个!”

陈泽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棉布包裹的物件双手递到郑森手中。

郑森掂量掂量,着实有些分量,打开之后却是一阵金光扑面,一面金牌在灯火的照耀下熠熠生光,上面还有一行大字。

“大顺永昌元年敕封世袭义侯张!”

第七十五章我一直在等这一天

五月中的时候,在张名振的一再催促下,吴三桂才不得不带领着麾下的文武向南京进发。

即便是亲手绞杀了永历皇帝朱由榔父子,将自己的长子吴应熊送到张名振军中为质子,吴三桂心中依然是忐忑不安。隆武朝廷如今的实际掌权者是朱平安,这一点路人皆知,从巨鹿大战开始,吴三桂便与朱平安格格不入,双方之间起的冲突也不是一次两次。如今朱平安高高在上,是为监国的亲王,而吴三桂却是一员降将,身份上的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吴三桂唯恐朱平安会因为旧日的恩怨向自己举起屠刀。因此,在接到朱聿键的旨意之后,一直滞留在庆远府,迟迟不肯动身。

更何况,朱聿键旨意中包含的意味晦暗不明,对于吴三桂的举兵来投始终没有表达出一个清晰的态度,只是说既往不咎,并没有说要如何任用,这让野心勃勃、满怀希望的吴三桂不禁有些拿不准主意。

五月二十的时候,朝廷再次下了旨意前来催促,张名振也不断派人前来接洽,询问吴三桂的启程时日。而吴三桂好不容易才得知了朱平安如今尚在北京,一直未曾有回到南京的意思,这才下定了决心,在准备了数日之后,这才带着一众部下踏上了去南京的行程。

让吴三桂稍稍宽心的是,第二次朝廷派来的宣旨的中官赵全,却是他的老相识。赵全最早侍奉于北京皇城之内的养心殿,后来供职于御马监高起潜麾下,倒是和吴三桂有些交情。吴三桂私下里和他会面,送了不少金银,也拿到了不少关于南京的消息。确实的得知隆武皇帝朱聿键没有处死他的打算,并在朝堂之上驳回了郑森关于抄灭吴三桂全族的建议。这才让吴三桂彻底放下心来。

吴三桂各部留在广西接受张名振的整编,其中也包括了他的嫡系部队关宁军。关宁军从吴三桂降清时的将近两万人,经过这些年的南征北战,到现在也仅剩下五千多人。一些后起的军中新秀如郭壮图、李本深、王辅臣、马宝、谭洪、吴之茂、王屏藩等全部被张名振找借口留了下来。跟随吴三桂一起入京的只剩下当初在辽东时便归于麾下的一班老臣子,如杨坤、秦广廉、胡守亮、方光琛等人,唯一的两个例外便是罗汝才和吉珪。

嫡系兵马和手下的将领被划走。让吴三桂心疼若斯,但眼下为了存活下去,他也只能万般无奈的接受下来。带上百余名部下和亲随黯然踏上北上之路。好在一路上只有赵全等南京来人相陪,张名振也未安排兵马押解,这也让吴三桂的心中放松了不少。

一路上寄情于山水,一直紧绷着神经的吴三桂渐渐缓和下来,通过对一些细节的观察,可以显示隆武朝廷的确没有治罪的打算。吴三桂的心里也暗暗庆幸自己走了一步好棋,总算是在朱平安的操纵和暗示下。铲除了袁继咸、朱由榔的势力,也算是为自己留下了一条生路。对于到达南京之后的仕途,吴三桂和方光琛也谋划了许久,朱平安军中,卢象升、曹变蛟都是可以搭上关系的人,凝神静气的蛰伏上几年的光阴,之后说不定便会再有复起的时机,有这几年的时间。也足够他想尽各种办法与朱平安缓和关系,谋划一条出路。

随清军南征的时候。吴三桂的家眷除了长子吴应熊一直呆在身边之外,其余的都留在北京,战乱的时候,南北消息断绝,只是前一段时间从赵全的口中得知,原先的平西王府已经被朱平安收回。却是没有为难吴三桂的家眷,另行拨付了府邸以供使用,一应的供给也都按照当年崇祯朝时平西伯的规制拨付,这个消息却是让吴三桂更是心情大定。

赵全也没有急着赶路,身为中官。平日里难得从皇城中走出来,此次也是得了吴三桂不少好处,自然是走走停停,处处都要游玩一番,这样的姿态使得众人也放松下来。

就这样,一个月之后,一行人才来到了湖广衡州府一带。吴三桂的身份如今还未确定,只能算是降官,因此地方州府也就没有义务接待。本来按照规制是应该由赵全带领前往茶陵的驿站投宿休息的。茶陵的知县也早早的前来迎候赵全。

但赵全却是临时改变了主意。前些时日,途径衡阳的时候,赵全本就打算到衡山去游玩一些时日,但由于连日大雨山路难行,不得不取消了行程,此次路过茶陵,赵全打定了主意,要去游览茶陵下辖的云阳山一游。

“阉人!拿了咱们那么多银子,却还不肯罢休,一路上吃咱们的喝咱们的,却是一刻不肯消停,荒山野岭有什么好看?”秦广廉、胡守亮等吴三桂麾下的老将们顿时抱怨起来。几个人都是武人,嗓门不是一般的大,顷刻间便传到了赵全的耳中,但赵全却是不生气,淡淡的一笑,根本未曾理会。

吴三桂和方光琛连忙喝止,又陪着笑脸说了好些话,这才忙不迭的簇拥着赵全等人向着云阳山的方向而去。

云阳山峰峦叠翠、山水秀美,是湖广衡山附近有名的消暑圣地。每年七月,百姓们在去衡山进香之前,总要先到云阳山来朝拜,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山中已经可以见到不少前来朝拜的百姓身影。

赵全游兴颇浓,一路上走走停停,甚至连山中的溶洞都像钻进去一探究竟,因此众人登山的速度并不算很快。

到了下午的时分,眼看着夕阳就要西下,随行的茶陵的向导便建议不妨前往西崖书院留宿。战乱之时,云阳山因为地处偏僻,所以未曾被战火波及,大批的百姓和士子儒生都曾到山中躲避。西崖书院始创于正德年间,房舍院落都已积聚起一定规模,当时便收纳了不少百姓避难。现在,天下重归一统,州府衙门又将书院修葺一新,如今却是在山中绝佳的去处。

道路并不算难走,也并不遥远,半个时辰之后,众人便来到了西崖附近的鹰嘴崖,这里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但令人诧异的却是山道附近的人影却是越来越多,身着寻常百姓服饰的身影不时出现在道旁林间,平白让人心头多了些疑惑。

赵全却是面色不改,还是一如往常的谈笑风生,吴三桂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看到他的模样神态,却是猜不到这背后隐藏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