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皇帝虽然年少,但毕竟已经跟随两位摄政王和几名辅政大臣处理了几年的政务,心中诚然是早已经有了这样的念头,但一旦杀死多尔衮之后面对的情势,他还是心理有数的。

“可多尔衮兄弟手中掌握着我大清的主力,要是他们身死,其麾下的将领会不会……?”顺治忐忑的问道。

在岳乐看来,这样的担心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阿济格统领山陕之军,被杨廷麟和山陕的明军围困,覆灭已成定局,多铎远在河北督师,其人虽然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但在政见上的见识却不过尔尔。没有了多尔衮在朝中的支持,他万万控制不住麾下的兵马。其他的多尔衮的心腹干将,一部分在何洛会的麾下,另一部分常驻京师,只要在除去多尔衮的同时将他们一并铲除,便酿不出什么大事情来。

除去多尔衮之后。要面对的无非是明军的大兵压境。岳乐的建议是,离开京师向北进发,一路上召集八旗和蒙古各旗兵将汇合,绕道蒙古草原向着阿纳姆贡河对岸的特林、乌苏里江流域的原大元朝设置的阿速古尔千户所故地或者鲸海、木答哈、牙兰千户所故地前进。那里曾是女真的发祥之地,也曾经是大金和渤海古国的辖地,虽然人迹罕至,但却山林茂密、土地肥沃。

如今关外辽东之地全部丢失,满清再无立足之地,也只有一路向北。向着极北的荒芜之地进发,才会有一线生机。回到女真部族的故地,虽然将面临着难以想象的生存困难,但与其全部落在明人的手中任人宰割,到那偏远之地却还有存活下去的可能。假以时日,满清未必不能再度兴起。

当然,这一去何止千里之遥,一路上所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满清所要面对的伤亡和损失也是难以估算,但毕竟留下了一线希望。努尔哈赤当年何等的落魄。一介家奴之身,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不也打出来一片天地吗?顺治皇帝还年轻,大可以效法先祖,卧薪尝胆,秣兵厉马。迟早有一天会恢复大清的赫赫军威。

岳乐说完,顺治皇帝长久沉默不语。自幼长于深宫之内,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按照岳乐所说,一旦走出这个繁华的京师。他自己和整个满清八旗都将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苦难,虽然艰辛,但未来还有希望。眼下只要铲除了多尔衮,满清八旗便能完完整整的在他一人的掌控之下。回到女真故地,从头开始,这样的挑战让顺治在兴奋之余也有些不安,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这样的方略确定下来,挡在眼前的便只剩下一个问题,究竟该如何铲除多尔衮。要知道,多尔衮执掌满清军政多年,麾下的部属早已经渗透到大清的各个角落,想要杀死他取而代之,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

更何况,一连数次请见太后,顺治皇帝发现,自己的母后却是打算以身下嫁,她已经将退敌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多尔衮的身上。太后大玉儿口中所说的的“暂避眼前祸端,忍辱负重,缓缓图之”,顺治皇帝已经相信不了几分了。太后与多尔衮之间究竟有多少情分?顺治皇帝不能确定,要是眼睁睁的看着两人真的走在一起,那作为皇帝的他可谓是毫无尊严可言。

不远的将来,如果两人再有了自己的骨血,那又将他顺治置于何地。

所以,眼下,万万不能将命运寄托在他们的一念之仁上面,这个时候,顺治皇帝觉得自己一定要抢占先机,先下手为强。

“京师驻军,共计五万有余,骁骑营精锐全数跟随多铎出征山东,留在京师中的还剩下前锋营、护军营、九门步军巡捕五营、西山健锐营、火器营绿旗兵等兵马,其中前锋营、护军营和巡捕五营为主力,绝大部分都在多尔衮及其心腹之人的掌握之中。”

“宫中的兵马便只有亲军营,由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掌管,负责宫中守卫,人数共有三千。而咱们能够掌握的,也不过是驻守紫禁城顺贞门等十二处宫门的正黄、镶黄两旗包衣护军,总数不超过千人!”

说来说去,顺治皇帝忽然间发现原来自己能掌握的兵马竟然只不过千人,要想凭借这么一点的人马去对付兵强马壮的多尔衮,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时之间,顺治皇帝不由得有些沮丧。

但岳乐却是接着说下去。

“亲军营由索尼、苏克萨哈等人掌握,还有护军营的部分兵马也是由太后的心腹掌管,一旦咱们动手,他们必然会思忖进退,至少在短时间之内不会插手,这一点对咱们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而咱们所要做的,便是擒贼先擒王,无论如何要将多尔衮先行铲除,使得他的部下群龙无首,当然他的一些得力干将也要借机先行除去才是。奴才认为,一定要在宫中动手,胜算才最大!”

“可宫里到处都是多尔衮的耳目和手下,咱们……?”多禧问道。

岳乐没有回答,而是又向前膝行了一步,直接来到顺治的面前,两眼炯炯的盯着他,“主子如果信得过奴才,便将一切事宜交托给奴才来办,胜负成败,奴才不敢妄言,但只要奴才有一口气在,必然会让我大清重回主子的掌握之中!”

第五十四章火烧太庙

事到如今,满清朝堂已经充满了怀疑和憎恨,对于多尔衮,顺治皇帝恨之入骨,对于自己的母亲大玉儿,顺治皇帝则满腹怀疑。在他看来,现在的多尔衮完全就是当年祸乱秦朝后宫的嫪毐和赵姬,他们已经同乘一条船,想要谋夺他的天下和大清社稷。

所以,无论大玉儿怎样的苦心劝谏、解释、哭诉,顺治皇帝都认为自己的母亲心怀叵测,绝对不能信任,甚至于连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都让他心存疑窦。

在岳乐的劝谏下,顺治皇帝福临已经决定放手一搏,全力对付多尔衮,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尤其是在这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顺治已经没有了再等待下去的耐心。

大玉儿一面安抚自己的儿子,一面在位目前的情势担忧不已,为了能让局势迅速的扭转安定下来,对于多尔衮提出的要求她再一次选择了退让和支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眼下除了多尔衮,她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六月十八一大早,宫里便传出消息,多尔衮已经获封“皇父摄政王”,朝野顿时哗然。虽然满洲对于寡妻再嫁并不如何看重,但事情涉及到太后和多尔衮,便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这“皇父”二字耐人寻味,也就是说,一旦这个尊号确定下来,多尔衮便与大玉儿有了夫妻之名,与顺治皇帝也有了父子之名。

“皇父摄政王”的名号虽然拗口一些,但却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一个意思,多尔衮要做大清的“太上皇”了!

群臣哗然之余,也都在思虑一个问题,这大清究竟是不是要变天了。这些天来,已经有不少的汉官、汉将弃官而走。明军步步紧逼,这大清眼看着就要步大顺的后尘,谁也没能向导,这眼看着就要日薄西山的大明朝竟然缓过了这口气,重新变得强悍无比,这让不少降官悔青了肠子。就连不少跟随多尔衮兄弟南征的蒙古王爷也都是动了心思。一个个对大清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都是清一色的归心似箭,总不能让李定国和察哈尔部将漠南蒙古各部的老巢都扫个精光啊!

关于“皇父摄政王”的晋位除了那份圣旨之外,一切都表现的格外的低调,多尔衮和大玉儿是否真的成亲,就连很多与皇室关系密切的觉罗家族都不知晓,宗室中人更是缄口不言,唯恐由此惹祸上身。

多尔衮迎娶大玉儿,总算是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任凭家中后院失火,妻妾要死要活,他却是全然不顾了。和大玉儿成亲,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几名宗室中的族老例如代善等亲王、重臣还是要参加的。按照所谓“皇父摄政王”尊号的解释,多尔衮也就成了顺治皇帝的父亲,可以名正言顺的住进紫禁城的。出于对皇太极的报复,多尔衮还一力坚持要祭拜宗庙。

江山、女人。总算在有生之年全部回到了自己的怀抱,多尔衮心头郁积多年的愤恨不平都在此时宣泄出来。之所以要祭拜祖庙,等于是要羞辱皇太极这个已经逝去多年的亡魂。

七月初二一大早,迎着夏日里的绵绵细雨,多尔衮便带着一众手下,簇拥着大玉儿和代善、范文程、索海、索尼等重臣前往紫禁城东南的太庙。顺治皇帝被多尔衮的举动气得险些吐血,本不想参与。但在威逼之下,也只能乘坐御辇跟随而来。

满清进入中原不过一年的时间,早在破关南下之时,多尔衮便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灵位也一并搬到了北京。爱新觉罗家族的肇祖、兴祖、显祖和景祖等远祖被请入太庙的祧庙供奉,而寝殿目前也只有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皇帝的牌位入驻。

虽然天气不佳。但多尔衮的兴致却是不减分毫,下了车之后,体贴的将大玉儿搀扶下来。此时,一脸愁容的代善、范文程等人也早已在太庙寝殿台阶下等候。

一身簇新衮龙袍的多尔衮回头看看天子的御辇,不禁皱了皱眉头,“陛下呢?还是不肯下车?”

旁边的宁完我连忙上前回话,“摄政王容禀,已经连续派了人去请,不过那边回话,万岁爷偶感风寒,咳嗽的厉害,这唯恐惊扰了列位祖先,要休憩片刻,服些汤药才能下车!”

多尔衮冷哼一声,“我八旗以武功骑射立天下,年纪轻轻,身子便如此虚弱,以后怎能……!”

一旁的大玉儿轻叹一声,多尔衮顿觉失言,咳嗽了两声,“罢了、罢了,随他去吧!”

今天来太庙祭拜,一切事宜都刻意保持了低调,随行的侍卫除了宫中的禁卫,多尔衮身边的侍卫也不是太多,纳古作为多尔衮身边的心腹,已经擢升为侍卫首领,听到多尔衮如此说,连忙向着远处一挥手,丝竹之声顿时响了起来。

走进殿内之后,拂去身上的雨水,看着高高在上的先皇灵位,多尔衮心头的喜悦和意气风发却是一瞬间减退了不少。虽然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