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可喜一声令下,清军水师便从长江航道向水门外的河道聚拢而来。他自己也登上了其中最大的赶缯船,矗立于船楼之上,亲自指挥战事。

清军水师的船只虽然都是一些中型小型舰船,但上面却是统一配装了五十斤到五百斤不等的佛郎机铜制火炮。镇海门水门之外的河道狭窄,不过两丈左右。清军水师的船只也只能派出一字长蛇阵向前攻击。

不出尚可喜的预料,镇海门的明军还是老一套,远处便以城头的火炮轰击,逼近城门便以弓箭、火器射击,但威势和密集程度远远不及之前在康济门、集贤门遇到的猛烈。可以想见。水门被封死,镇海门无处可以攻击进入,明军由此便对这里的防御忽视了不少,毕竟黄公辅手中不过区区两万残兵,也拿不出充裕的兵力防守六座城门。

现在看来,这镇海门的确就是明军的软肋所在。

但目前讲求的便是一个“快”字,一定要在明军抽调兵力增援镇海门之前结束战斗。要是让黄公辅发现清军的水师现身,及时作出调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尚可喜特意在白日的时候让步卒试探着进攻了一次,摸清明军的火力配置和大概认识,而主攻则选在了黑夜之间,趁着月黑风高的寒冬夜晚,清军战船缓缓逼近水门。

距离水门大约三百步左右距离的时候,清军的前哨船只便触动了明军在河面上预先铺设的渔网,渔网上挂有铃铛,顿时便是一阵叮里当啷的乱响,城头顿时亮起一片灯笼火把。

“鞑子上来了!”城头的明军一阵惊呼,接着是乒乒乓乓的火器轰击。

对于这样的情况,尚可喜也早有准备,前哨的十余艘艘舰船便立刻开始对城头进行火力压制,几十门佛郎机火炮的轰鸣,顿时让城头上的明军叫苦不迭,哑了火。

就趁这个时机,八条小型的舢板从大船的夹缝中突然杀出,目标直指镇海门外被石板封死的水门。舢板上装载了大量的火药,并配以两名水师的死兵,尚可喜的意图便是以这些装载了火药的船只炸开被封死的水门,剩下的那道铁门便不足为虑,然后以船只运载大批步卒进入镇海门,安庆便唾手可得。

但明军也不是没有防备,清军的八条舢板快要逼近石门的时候,船上的清军便惊呼起来,“水上有火油!”

尚可喜一怔,但随即命令手下亲兵,继续金鼓前进。与此同时,明军士卒从城头上开始将点燃的火把丢下来,水面上顷刻间便是一片火海。

准瞬间,八条舢板已经有船只被点燃,火药轰然炸开,整个水面上都是点点火光。尚可喜的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一转身,便抢过了身边鼓手的鼓槌,用力的敲打起来,催促着前边的死兵继续向前。

但硝烟和火光却是遮挡了前边的一切,尚可喜虽然心急如焚,却是看不清前边的情势到底如何了。但随着火光的逐渐减弱,前面的声响也是越来越小,尚可喜的心也随之沉到了谷底。

但猛然间,前面水门处却是忽然传来了一声轰然巨响。尚可喜和水师的清军士卒顿时精神为之一振,齐齐的抬头向前看去,火光被风势吹散,隐约可见石板封死的水门已经展露出一个硕大的缺口来。

尚可喜激动的险些跳起来,四十多岁的人仿佛是一下子回到了青葱岁月,手臂有力的一挥,“众军向前,杀进安庆!”

身旁的亲兵还要劝慰尚可喜不要轻身涉险,但此时的尚可喜已经完全不在意这些。汉八旗如今这些王爷,听起来好听,其实也不过是满人的家奴。作为当初投靠皇太极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现在在多尔衮的麾下明显不如吴三桂来的可靠。听闻中枢也有消息传出,说是为了尽快一统南北,清廷有意分封汉王,将西南、东南诸省作为封地分封给诸位汉王,以此来激励众人奋勇杀敌,尽快结束统一战事。当此时机,尚可喜如何能不心动,便是为了子孙后代谋一份基业,也要身先士卒,立下不世之功啊!

清军水师中的所有轻型舰船一窝蜂的向这水门处涌去,后面稍大一点的舰船则是不停的以火炮轰击城头,以此来压制明军的反击。但水门被炸开以后,城头的明军显然也是再没有了战意,反击的力度比之刚才减弱了不少。

数千清军蜂拥进入水门之内,手忙脚乱的将铁门绞了起来,再次向着安庆城内进发。船只劈波斩浪,甚至于连水面上的火势都不在乎,冲开杠杆舢板的碎片,嚎叫着杀进镇海门。

进入镇海门还是一条宽阔的水道,尚可喜身边也有找来的向导,这便是供漕运使用的运粮道,不过也早已成了城内富户豪族的运货通道,整个水道内显得拥挤不堪,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船只,险一险便阻塞了整个航道。

不出意外,水道两边便是不少的商铺,只不过早已没有了人烟,耳中还可以听到周遭明军的大呼小叫,显然是看到了清军入城,已经不战自乱。

尚可喜的一颗心总算放松下来,首先进入重镇安庆,一战成功,这一个天大的功劳,便能从此奠定自己在清军中的地位了。

但身旁却是忽然传来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王爷,不对啊!”向导有些狐疑的开了口。

“哪里不对?”尚可喜毫不在意的问道。

“小人怎么觉得这镇海门内的西正坊变了模样了!”向导不停的打量着四周。“王爷请看,这店铺之后似乎还有一道高墙,以前可是没有这东西啊!小人在安庆城中出入多次,也从未见过啊!”

尚可喜的心中一动,立刻吩咐清军向两边的坊市扔出火把,木制的建筑立刻点燃起来。火光耀眼,向导说的不错,远处坊市的后面,的确是有一道高墙存在。

“王爷,请恕小的见识短浅,不过,这坊市似乎是被改建成了瓮城了!”

“瓮城!”尚可喜的心头像是顷刻间被火把点亮了一般,这两个字眼让他顿时冒出一身的冷汗来。

第十章义

“快!后队变前队,撤出去!”借着刚刚麾下士卒扔出火把点燃的大火,还有向导口中的消息,尚可喜立刻觉察出其中不一样的意味来。攻打水门如此的顺利,镇海门一鼓而下,凭空多了这么一道瓮城出来,这不是埋伏还能是什么!

但尚可喜说得容易,此刻攻进城来的船只已经有三百多艘,后面还在源源不断的跟上来,仓促之间,这么多人,这么多船都拥挤在狭窄的河道中,想要调头已经是势必登天。

乱糟糟的闹了一阵,除了将河道彻底堵死,清军的船队竟是丝毫动弹不得,还使得不少人在慌乱之中被挤下河去。

尚可喜急的汗出如浆,嗓子都喊哑了但却是丝毫不见起色。渐渐地,尚可喜发觉周围的情况有些不对劲,清军这边的船队乱成了一锅粥,但是四周的房舍包括那黑暗中若隐若现的一道瓮城的城墙却是寂静无声。

尚可喜扭转身子,四下仔细一打量,双腿一软,险些从船头掉下水去。

河道左右两边的瓮城,说是瓮城,其实也是粗糙的很,看得出是赶工而成,只是依托于显现坊市宅院的围墙、房舍搭建而成,只不过居高临下,死死的扼守住河道的两端,确实有一种威压的态势。如今,那并不高大的城墙上,密密麻麻全是黑乎乎的人影,灯光、火把一点一点的亮起来,河道左侧的最高处便是悬挂着一面明军的战旗,战旗下,一员身材高大的将官正在冷眼看着河道中清军的惊慌失措。

“虎大威!”尚可喜还是有些见识的,满清对于明军将领的情报还算周全,像是虎大威这样的将领,在多尔衮那里都是有相关的画像和资料的。尚可喜虽然未曾见过虎大威本人,但关于他的画像和消息却是了解的极为透彻,因此一看到那将官的容貌的身材和他身后那面带着“虎”字的战旗,便一下子猜了出来。

虎大威的脸色虽然冷峻,但心中却是乐开了花。黄公辅设下的这一个圈套,竟然钓上来尚可喜这么一条大鱼。实在是出乎意料。就连麾下的士卒都是喜不自胜,看着清军在河道中动弹不得,俨然便是困在河滩上的一块肥肉,纷纷跃跃欲试,便打算用手中的弓箭、火铳对着河道中射击。

“慢着!”虎大威摆摆手,“何须浪费我军的箭矢和弹药,扔下去些火油,还怕烧不死这些二鞑子吗!”

众人恍然大区,当即七手八脚的搬上来十几桶火油。径直向着下边的清军船队丢了下去。

火油桶落在船体上,摔了个粉碎,火油四溅。就在清军的一阵惊呼声中,耀眼的火把又从瓮城的城墙上丢了下来。

火焰顿时冲天而起,清军士卒立刻鬼哭狼嚎起来,船只拥堵在河道中寸步难行,四周又都是明军兵马,大火一烧起来。连个可以藏身的地方都没有,不少士卒纷纷下水暂避一时。

尚可喜一阵眩晕。在亲兵的扶持下才站稳了脚步,四面的热浪铺在脸上,灼热感带来的令人心悸的恐惧瞬间弥漫了全身。

“走,顺着船只走,能退出城去,便有活路!”尚可喜总算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仓促之下还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如今船只都连在一处,只要趁着火势还没有完全燃烧起来之前,完全可以将这些船只当做一条退路,徒步向城外撤去。

于是。尚可喜再也顾不上自己的麾下的兵马士卒,在亲兵的扶持下一路沿着破损起火的船只踉踉跄跄的向水门方向跑去,沿途,不断有亲兵踩到了被烧毁的甲板,顿时一脚蹬空掉进水里去。

尚可喜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一双眼睛只是死死的盯着水门的方向,幸好,那里的豁口依然存在。

“将军!”亲卫们早就盯死了尚可喜,发现他有异动,立刻指给虎大威看,“贼酋尚可喜要跑!”

虎大威淡淡的看一眼,轻轻摆摆手,身边的传令官立刻将掌中的红旗摇动起来。

就在尚可喜等人将要到达水门的时候,镇海门的城头上却是忽然传来了一阵轰天的巨响,抬头看去,大块的石头、和铺天盖地的泥沙倾泻而下,刹那间便将水门处堵得严严实实,连带着水面上的船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