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原本声势浩大的顺军降部如今也只剩下三万人。他们依然要在没有大型攻城器械辅助的情况下,充当清军攻上城头的垫脚石。

城墙下很快尸积如山,顺军各部欲哭无泪。但身后却是整齐划一的清军刀枪,他们此时总算也品尝到了当初驱赶流民百姓作为攻城死士的悲哀、无奈和愤恨的滋味。

一天之后,顺军各部的**便成为了清军接近城墙的屏障。城下的拒马、壕沟全部被尸体所掩埋。

博洛满意的看看远处的情形,心态轻松的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全然不顾身边吴三桂、孔有德等人颇有些不自然的神情。到了这个时候,原先的顺军各部已经全部消耗在安庆城下,就连马进忠、张先壁、马得功三人都已经变成了那尸山血海中的一部分。

“差不多了!”博洛点点头,“接下来就要看三位王爷的了!”博洛的眼神投向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说这句话的时候。博洛还不忘挖了一个坑下去。“平西王的兵马这些天攻城拔寨,又在潜山消耗了不少。这功劳嘛也要分润一些给其他人,再说了,平西王的关宁军以马军为主,日后还有大用的时候,是吧!呵呵!”

吴三桂的脸颊抽搐一下,不发一言。孔有德的心里只能叹息一声。上前说道:“全凭贝勒爷吩咐,老臣这便让乌真超哈部向安庆展开轰击!”

此次跟随博洛南下的是乌真超哈的左翼军,由汉军营的八大统带石廷柱统帅。石廷柱原为大明的广宁守备,辽东巡抚王化珍败走入关的时候,率部投降满清。如今已经成了八旗的旗人,还被授以“瓜尔佳”的姓氏。石廷柱麾下配备了两百门火炮,其中千斤以上的佛郎机炮便有八十门。火炮全线发射,自然是惊天动地。

安庆城墙土石崩裂,一轮炮击下来,原本斑驳的城墙到处都是豁口,但黄公辅却是命令民壮及时修补,尤其是城门,更是早已用条石封死。

在火炮的掩护下,清军的死兵开始慢慢向城墙靠近。皇太极创建汉军八旗,吸纳辽东汉人豪族加入,这些年来,汉八旗已经和满洲八旗的规制相差无几。攻城开始,便以死兵在前,这些死兵大多是各旗中的马甲士卒,身披两层粗劣的重甲,身前配以盾车,用来抵御明军猛烈的火器射击。往常,在死兵的身边左右还有大批的辅兵,操控打量的独轮小车,一为抵御枪弹、箭矢,二则是为填平壕沟。

但今日,顺军降部的尸身却是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因此辅兵们也换上了衣甲,加入到死兵的行列中。

清军的盾车其实也都是仓促间制作出来。都是由高高厚实的木板搭建而成,上面披着厚厚的皮革棉被,可以有效的低档明军的火器和箭矢,下面装有木轮,可以不断向前推进。

安庆的城头都都配备有守城用的铜制佛郎机炮,射程虽然不远,但好歹也可以达到五六百步的距离。加上京营守军的火器,因此当清军已进入大致的射程,城头上便乒乒乓乓的响成一片。

实心的铁弹激射而出,最前面的十余辆盾车顿时被打得粉碎,更是捎带了车旁的数名清军死兵,飞溅开来的碎片和木刺也让周遭的死兵受伤者甚众。

但这些伤亡并没有能阻止清军汉军营大队的继续前进,几十辆盾车掩护着密密麻麻的士卒脚步不停的向着城墙靠近。

等到清军进入到两百步的距离,城上垛口处分散的明军火铳手便开始发威,硝烟弥漫之后,清军的士卒哀嚎着倒地,而身后的清军则快步赶上。弹丸在城上到城下的距离之间横飞,盾车上的皮革和棉被被打的砰砰作响,清军的旗帜也不断的被击中倒折。但对于盾车后的清军士卒伤害却是不大。

靠近城墙之后,清军的弓箭手便开始放箭。破空之声大作,清军士卒纷纷张弓搭箭向着垛口处射来。这些羽箭和重箭又准又狠又快,眨眼的功夫,明军中便有不少火铳手中箭受伤。

而当清军靠近城墙之后,明军的火炮便失去了作用,只能向着后队的清军部队连续轰击。

数十架云梯相继搭上城头,清军阵中的锐兵开始加快了速度向前本来,带领着死兵敏捷的爬上云梯,一刻不停的向着城头上来。

锐兵的明甲红缨在战阵中甚是显眼,他们也成了明军火铳手的最佳目标。黄公辅的军中,包括方岳贡和史可法打造的京营中,都仿造山东军的序列设置了狙击手这样的射手。但不得不说,山东军中的狙击火铳却是眼下守军并没有配备的。所以,精确打击的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清军爬上云梯,早已准备好的滚木礌石便一股脑的丢了下来,清军的攻城士卒便像是下饺子一般跌落下来,但汉军八旗的战力也非比寻常,至少要比顺军降部强上太多。巨大的伤亡并没有使他们胆怯后退,反倒是更为勇猛的冲了上来。

刘肇基立刻招呼着麾下士卒准备金汁。而这些烧滚的粪水的杀伤力也是不同凡响,顿时便让城下的清军士卒惨嚎不已,即便是举着硕大的盾牌,清军也是被浇了个一头一脸,一个个皮开肉绽的摔下云梯,就连身上的皮甲和铁甲都不断的升起白烟,烧的滋滋作响。

跌下城头、侥幸不死的清军士卒也是受伤不轻,身上但凡是裸露的地方,全部被金汁粪水烧的不成人样。

刘肇基的这一手,总算让清军的进攻稍稍顿挫。

但粪水的数量毕竟有限,清军在稍稍退却时候,一发现明军的粪水停止浇泼下来,便再一次向城头攻过来。

这一次,黄公辅却是调动了京营中的一个五百人的火铳队上城驻守。方岳贡和史可法悉心打造京营的时候,将南京工部造作局的积存火铳进行了大批的翻新。说起来,这些打造于天启年间的火铳却是令人惊诧的精良,一千支鲁密铳中,也仅有几十支出现了瑕疵,其余的质量都是绝无问题。再加上一些自发火铳,也就是最原始的燧发火铳的助阵,形成了集中猛烈的火力,一个照面便让再次登上云梯的清军抱头鼠窜。

观战的博洛忍不住破口大骂,对于和明军的交战,除了当年在巨鹿一役中的闻风丧胆,还害得他的阿玛和兄长埋骨他乡,到现在为止,博洛对于山东军以外明军的战力都是不屑一顾。想不到今日在安庆却是出师不利,一转眼的功夫,攻打西门的汉军营便赔上了两千多人。

博洛这一番不分彼此的臭骂却是让耿仲明有些看不下去了。再怎么说,在场的辽东三位王爷也都是跟随皇太极平定辽东的有功之臣,几遍是在当年的阿巴泰面前,也未曾受过如此的折辱,想不到这博洛区区一个贝勒竟然敢狂悖至此。

耿仲明原意是想顶撞两句,但尚可喜却是微微摇头,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

“贝勒爷,又何必心急,小王的水师已经汇聚于安庆的水门之外,倒不如同时开始进攻,一点攻破,安庆便是无险可守了!”

第九章破门而入

安庆位于江淮平原的要冲地带,素有“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之称,是进兵江南的门户,古来重镇,南临长江,北望淮河,控制着南来北往的必经要道。因为是漕运的重要据点,所以安庆的六座城门之外,各个方向还都设有规模宏大的水门。一是为漕运提供便利,二便是为城内排泄污水,遇洪灾时畅通水道只用。

其中最大的当属南面的镇海门。由于毗邻长江,漕运码头便是设于城门之外,为方便船只进出来往,便配置有一座庞大的水门。这座水门名为“安远”,设有三道三孔,每个道孔高约一丈,宽约五尺,深则达二十余步,平日里以沟渠通长江水,往来小舟或百料以下的小型船舶便从此处进出城池。

清军逼近之后,黄公辅便将水闸下放,彻底阻断了水门的进出,防止清兵由此进入安庆城。

水闸共分两道,一道为铁闸,以绞关升降,另一道则是临时添置,为一道厚重的石壁。尚可喜所说的突破点便在这里。

松山之战结束后,皇太极对于登莱水师的火力惊诧不已,也由此开始打造满洲的水师。但满人限于自身的骑射,八旗之中对于水师的建立却是不以为然。同时,由于建立水师所耗费的时间和资金的确太过漫长和庞大,也因此,清军的义州水师自从建立之后,也只是增设了一些赶缯船、巡船和多橹哨船而已。对于沿海地带的防守,其实并没有什么裨益。

义州被明军攻陷之后,义州水师撤回宁远一线,一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多尔衮便抽调他们进入到南下大军序列,作为江南攻略中的运输船队。

当日历负责筹建水师的也正是尚可喜。尚可喜投降清军之前。是皮岛总兵毛文龙的部下,担任广鹿岛副将,对于水师和火器颇有研究,也是清军中为数不多主张大力发展水师的人物。不过,由于八旗内部的阻力,水师并没有按照尚可喜期许的那样获得多尔衮等人的认可。直到现在。他麾下的这百余艘舰船组成的水师也只是充当了清军的运粮队而已。

因此,尚可喜对于此事也是耿耿于怀,迫切的希望用一场大胜来证明水师的重要性。对于安庆,他也是下了功夫研究。镇海门之内便是安庆的西正坊市,是安庆城中颇为有名的茶叶、稻米交易市场,其中房舍层叠,道路狭窄,且多有江南豪族的产业,一直以来便是安庆城防中的三不管地带。这里的兵力也最为匮乏。也就是说,只要打开水门,便可以长驱直入,拿下整个安庆。

尚可喜的建议得到了博洛的允准。吴三桂本想提醒一二,黄公辅毕竟也是大明朝中有名的老将,虽然一直以来官职并不显赫,但其人却是文官转武将的成功典型,兵事精通自然不在话下。安庆城防如此的疏漏之处应该不会不做防备。

但看看眼下的战局,以及博洛等人一心要一鼓作气尽快拿下安庆逼近南京的热切。吴三桂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尚可喜一声令下,清军水师便从长江航道向水门外的河道聚拢而来。他自己也登上了其中最大的赶缯船,矗立于船楼之上,亲自指挥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