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达盛京的第二天,朱平安便命人将被生擒的济尔哈朗送到了他的面前。济尔哈朗这个人可以说是满清逐步走向鼎盛不可或缺的人物,作为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以及皇太极时期的理政四大亲王,包括顺治朝的三大摄政王爷,济尔哈朗对于满清,的确是立下了赫赫功勋。

最为难得的是,他的父亲还是直接死在了努尔哈赤的手中。但济尔哈朗其人对于满清,却是忠诚无比,他将一腔的情感全部投放在了满人这个概念上,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对于这样一个对手,的确值得尊敬,但从明清之争的角度来看,济尔哈朗对于大明却是万恶不赦的敌人。

从黄泥洼被擒到现在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济尔哈朗却是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岁,头上的辫子已经全部变成了银丝,颧骨高高耸立,眼窝深陷,半边身子还是不能移动分毫,就连见朱平安,都是被左右千户的亲卫抬进来的。

朱平安仔细打量着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同样也在细细的观察着朱平安。一盏茶的功夫,两人竟然谁都没有说话,只是这样静静的互相看着。

朱平安站起身,旁边的王金发连忙搬了凳子跟在身后,朱平安到了济尔哈朗的近前,王金发连忙将凳子放下,朱平安就这样坐在了济尔哈朗的对面,两人之间不过咫尺的距离。

“我吩咐过手下的人,对你,不要打骂、不要虐待,一应供给都要充足,为何短短两月,你就变成这个样子?”

济尔哈朗嘿嘿一笑,但笑声中却是充满了无奈的悲怆。“国破家亡,祖宗之地尽失,任谁恐怕都不会吃得下饭,睡得着觉!”

朱平安点点头,济尔哈朗说的不错。早在黄泥洼被擒之后,济尔哈朗便已经开始绝世自杀,不过肖元腾却是想办法派人往他们口中灌食,这样才使得他的性命保存下来。可以看得出。济尔哈朗的死志已决。

“你看看这里,可还认得?”朱平安指指四周。

济尔哈朗勉强抬起头来,双眼中迸射出怒火,“你是在羞辱我吗?这里是太祖皇帝的大政殿,是我满洲曾经的军政要地,我怎么可能会不认得!”

朱平安又点点头。“你错了,天启元年之前,这里是沈阳,辽东都司沈阳中卫。大明据有这里已经两百余年了,这本就不是你们的地方!”

“哼,胜者王侯败者寇,我无话可说!”

朱平安笑笑,“郑王,你是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舒尔哈齐被幽禁至死后,你还能得到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的重用,他们对自己的儿子、兄弟都未必能有如此的信任!今日你我见面,我也打算全了你的心愿,但在那之前,我却是想和你聊一聊。”

“你,认为大清还能撑得了多长时间?”

济尔哈朗顿时大怒,“我大清受命于天。自当与天地日月同辉!睿王多尔衮的大军在中原纵横无敌,迟早有一天。他会杀回关外!”

朱平安笑着摆摆手,命王金发取过一副舆图来,并没有驳斥济尔哈朗的话语,而是手指着上面的三处地方缓缓说道:“抛开我大明的各地兵马不说,单说我山东大军,如今已经形成三个规模宏大的集团。分别是辽东、山东、河南。郑王或许还不知道。原本顺军的大将白旺、李过已经归顺于我,还顺带脚的招降了刘洪起和刘汝奎两部。如今我河南的兵事总督杨廷麟麾下已经有带甲十万之众,其中包括了我山东军岳锦峰、邱泽、张定边、高杰等部,还有李岩等顺军降将的忠贞营。”

朱平安没理会济尔哈朗的表情,继续说道:“再说山东方面。卢象昇以山东总督的身份,统领山东新军,目下就要对河北、京畿一带发动进攻。新军三卫张耀先、裴东来、武定国都在他的麾下,总兵力能达到多少,相信郑王的心理有数。”

“再有就是辽东了。李定国大都督麾下的众将不用我再一一介绍了,新加入的蒙古察哈尔部以及其他各部的兵马也在汇集之中,还有就是海西女真各部的兵马也会达到一万到两万人之间。清军南下的大军中便有不少蒙古和海西女真各部的将领和士卒,关外失陷和蒙古、海西女真各部反正的消息一传开,相信他们中不少人会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到时候,多尔衮会面临不小的麻烦。”

“当然,我的手中还握有一些别的力量。例如,我的恩师,江淮总督路大人,他麾下的新军也有相当可观的兵力。还有我的登莱水师,舰船已经达到千艘的规模,水师童万钧、施琅、施显、刘国轩枕戈待旦,别看何洛会如今守住了东昌堡一带,密布红夷大炮,重兵防守,看似铜墙铁壁一般,但水师一到,随时可以从广宁、锦州、宁远的任意一个地方发动攻击,郑王以为,他何洛会能支撑多少时间呢?”

朱平安看看济尔哈朗涨红的如同猪肝一般的脸色,继续说道:“郑王无须再提所谓的绿营大军。其实你的心里也清楚,那些绿营兵对于大清究竟会有多少的忠诚。诚然,张存仁、洪承畴是对满清忠心耿耿,但吴三桂、姜骧那些人是些什么货色,相信郑王应该比我更清楚!他们一旦得知关外的消息,心中会生出生么念头……,呵呵,犹未可知啊!”

“啊!”济尔哈朗绝望的大呼一声,身子便向后栽倒,眼睛变得空洞无光,颤抖的嘴唇中沁出带血丝的白沫,整个身体都在不停的抖动。

朱平安一笑,站起身来,大步走向殿外,边走边说,“该说的我已经都说了,相信你也了解满清将来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安心上路吧,所有被擒的宗亲将会陪着你一起上路!”

ps:明天有事,暂停一天,抱歉海涵!

第一章平衡之道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足足下了两天,京师内外到处是一片银装素裹,百姓们虽然出行不便,但冬雪带来的关于来年的丰收的憧憬却是感染了每一个人。即便是如今风传的满清将要开始执行的“剃发令”带来的恐慌,也被这场大雪冲散了不少。

一大早,内廷长信门便由内侍打开,南海子的净军要在此时将内廷积攒的杂物、垃圾和粪便等运送出来,开门的内官一边揉着惺忪的双眼将大门缓缓推开,一边则没有好气的冲着净军内官们发着脾气。

冷不防,长信门内却是忽然冲出来几个人影。待到看清楚出来的人身上黑色皮袄上绣着的黄色龙纹,几个开门的内官连同一连串冻得瑟瑟缩缩的净军忙不迭的跪下身来。

“万岁爷吉祥!”尚未来得及打扫的白雪堆上顷刻间跪了一片的人。

净军的两轮木车上散发出来的味道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但冲出长信门的顺治皇帝却是根本浑不在意。十六岁稚气的脸上满是怒气,一张脸也不知道是被朔风吹拂的,还是因为胸中的怒火,显得红通通的。

从关外赶回来的多僖和岳乐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口中却是不停的劝阻道:“主子、主子,现在去拜谒太后是不是太早了些,也许太后还未起身呢?”

“现在还早?”顺治当即怒吼起来,“关外祖宗陵寝之地都丢了个精光,再等下去,朕的江山岂不是都要易主了吗?”

也许是因为地面湿滑,也许是因为胸中的怒气难平,顺治皇帝边说话边走路,一个不慎便是一个踉跄。吓得岳乐和多僖连忙相扶,但顺治皇帝站稳了身形却是气冲冲的甩开了两人的手,直奔北面的慈宁宫。

这个时辰,就连慈宁宫还未开启宫门,顺治皇帝将大门拍的嘭嘭作响,前来开门的内官一开门就吓得匍匐于地。谁也没见过这位少年天子这么龙颜大怒过。顺治皇帝也不理会他们,径直便向宫里走。

沿途的女官、内侍无不惊恐,纷纷匍匐于地,多僖和岳乐诚惶诚恐的跟随在身后,心中叫苦不迭。

太后大玉儿如今却是未曾居住在慈宁宫的正殿。大玉儿甚是喜爱花草,顺治皇帝侍母至孝,迁都来到京师之后,便将原仁寿宫的一部分划归到慈宁宫,由内廷大学士冯铨一手主持。将原有前明的花园扩建,改为如今的慈宁花园。

园中的建筑不多,却是广为种植珍贵草木,让大玉儿欣慰不已。

进入东墙的揽胜门,穿过花间的随墙门,向北不过二十多步,便是慈宁花园的正殿咸若馆。大玉儿如今便安居在这里。

但自从顺治皇帝无意之中看到多尔衮和大玉儿之间的幽会,便是对自己母亲搬到这里来的动机产生了怀疑。因此平日里除了问安,很少主动过来。

今天一大早气势汹汹的登门。就是极为少见的,下面的人早早通知了苏沫儿。

顺治皇帝心中有气,但对于苏沫儿却是无论如何也发不出脾气来。自幼便由她一手抚养长大,福临对苏沫儿总有一种类似于母亲的亲切。但今日里,顺治皇帝却只是哼了一声,便迈步走进咸若馆的前殿。

苏沫儿帮福临脱下外面沾满了雪花的皮氅。又吩咐下人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亲手呈递到福临的手中,没有问福临的来意,只是说太后已经起身,正在梳洗。请皇帝稍等片刻。

福临将奶茶一饮而尽,叹息一声,却是说到了别的事情上,“嬷嬷,昨日里朕已经下了旨意,齐穆赛这些年在宫里任事果敢,立功无数,在侍卫副统领的位置上着实是委屈了他。如今正在筹建九门军巡捕三营,负责京畿治安和皇城安全,朕给他留了一个提督的位置,等过完年,便去上任。你们的婚事也不要再拖了,您在额娘身边二十余年,不仅对额娘忠心耿耿,对朕也是照顾备至,这也权当是朕的一份感激之情吧!”

苏沫儿一愣,心神激荡之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还是多僖在旁边轻咳了一声,这才提醒了她,连忙跪倒在福临的面前,却是泪眼婆娑,一个劲的哽咽,却是说不出话来。

说话之间,大玉儿已经从寝殿来到,苏沫儿慌忙站起身来,知道福临这么早登门,一定是有重大的事情,因此对着大玉儿偷偷递了个眼色,边带着多僖和岳乐退了下去。

“皇帝这么早过来,有事?”大玉儿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