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我军在河南、湖广一带激战,还有左良玉二十万大军雄踞武昌,随时可能北上,京师身处四战之地,你能确保我大顺援军一定可以及时增援吗?”

牛金星的一番话说的李自成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山海关一战,面对势不可挡的八旗精骑和铺天盖地的炮火,大顺军上下已经对清军的战力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大顺军的精锐不多,吸纳的明军精锐往往都是作为炮灰来使用,更谈不上使用明军已经固定成型的战术,因此明朝降军大部分都是出工不出力。而大顺军本身的精锐,则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的农夫和流民,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成为百战之兵,但面对着八旗如此强劲的对手,高下立判。

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才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当初进入北京城,所谓的天下霸业不过是刚刚开了一个头而已,而自己竟然那么的不可一世,现如今才发现,强敌环伺,所谓的大顺雄师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陛下不可!”李岩径直跪倒在阶下,不由得声泪俱下,“臣只怕陛下今日撤出竟是,便没有再杀回来的那一天了!”

“李林泉,你信口雌黄!”牛金星高声怒喝。

“陛下,牛丞相刚刚所说,俱是事情,臣也无力辩驳,但有一点臣必须要说明,昔年陛下征战天下,也曾遭遇挫折,其中很多次都比今天的情势要凶险百倍。如今,我大顺已经进入天下中枢,眼看便有席卷天下之势,陛下切不可为了小小挫折便轻言放弃。我大顺占有山陕、河南、河北、湖广等地,虽有百万之军,但其中不乏前明降将降卒,我大顺一旦撤出京师,便会令这些前明降将,如今的大顺督抚对朝廷失去信心,更为关键的是,如今前明太子朱慈烺已经在南京登基,到时,万一这些投降的督抚心怀异心,那眨眼之间,我大顺便会分崩离析!”

“所以,我军必须要在京师和东虏决一死战,如今东虏军中也有变故,加上远离辽东,补给困难,我军胜算不小。如果此战能够获胜,一方面可以使东虏被迫退往关外,另一方面便可以稳固我大顺朝廷,使各地督抚、武将归心,震慑南京伪明小朝廷。臣可以用项上人头担保,只要陛下将京师兵权和临机专断之权交给臣,臣愿做我大顺的于谦于少保,必定以大胜回报陛下!”

“这个!”李自成顿时有些发楞。

“李林泉!”刘宗敏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因为追赃助饷,杀死吴襄,逼反了吴三桂,刘宗明已然是被李自成怪罪。山海关之战,统率老六营大败亏输,刘宗敏更是抬不起头来。但现在,李岩要向李自成要兵权,要整个京师的指挥权,这便是刘宗敏无法再忍受的。要是真让李岩拿到了兵权,恐怕他刘宗敏便要头一个倒霉!

“李林泉,你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刘宗敏指着李岩破口大骂:“你这是要逼宫吗?”

“山海关大战正酣时,你没有向陛下禀报,便擅自引军杀死了鲁国公贺人龙,还将他麾下的兵马据为己有,如今你后营的人马膨胀至三万之众,还都是前明秦军的精锐,如今更是要向陛下讨要京师我顺军主力的兵权,我倒想问问你,你是要替大顺和东兵决战呢?还是要借机挟持天子,以令诸侯呢?”

刘宗敏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一时间让大殿中的众人都有些吃惊,牛金星则是满面红光,因为刘宗敏终于说出了他的心声,不由得暗暗叫好。

牛金星阴阴一笑,看向满面惊骇的李岩和宋献策,终于释放出了手中最大的杀器。

“宋军师,制将军,以本相来看,你们的确是心怀不轨啊!早些日子,京师中便有传言,‘十八孩儿主神器’是另有其人,看来,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恐怕……!怪不得,今日你二人一唱一和,原来……,哈哈!”

“贼子妄言!”李岩惊怒交加,手扶剑柄,刚要痛骂牛金星,却是心口一阵巨痛袭来,身子一阵痉挛,张口便吐出一大口鲜血来。

第六十七章多尔衮入京师

巍峨的北京城就在眼前,这让多尔衮不禁产生了一丝眩晕的感觉。上一次远远的看到京师的轮廓时,还是在崇祯二年的时候。这一刻,多尔衮便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回援关外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皇太后大玉儿的求救文书一早便送到了多尔衮的手中,朱平安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终于还是对满清开始动手了。只不过,就连多尔衮也万万没有想到,朱平安会将第一个目标便锁定在了关外。

接到大玉儿求救书信的那几天,多尔衮饮食不思、夜不能寐,两种截然不同的抉择在无时不刻的困扰着他。多尔衮很清楚,这次一旦回援关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很可能便再也遇不到象今次这样的天赐良机。

最终,两个人帮助多尔衮下定了决心。第一个便是洪承畴,如今的洪承畴,已经成为多尔衮幕下最重要的谋臣。这个曾经的大明督师、兵部尚书,中枢的阁臣,已经再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他所要做的便是再造乾坤,为自己的背叛找出一个合适的遮掩,帮助大清入主中原,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同样,这也是他能打动多尔衮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人,是何洛会。在他的建议下,多尔衮派遣豪格率军一万五千回师关外,救援盛京。作为八旗中最为尊贵的三位王爷之一,豪格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他的回归也能安定盛京的人心。

但多尔衮意不在此,之所以让豪格回到关外。其一是不想他染指南下的丰功伟绩;其二便是,多尔衮已经不能容忍他的存在,让他回到盛京,正是为了将其铲除。

当然,大顺军的积极“配合”也是出乎多尔衮的预料。很显然。这个新兴不过数月的王朝显然没有它的前任所拥有的刚烈和血性,李自成没有胆量坚守京师,他和他的新朝对于中原的掌控力度还远远不能让他做出坚守待援的决定。

于是乎,京师便像一份从天而降的礼物,正正的砸向了多尔衮的脑袋。

历经三代帝王,八旗勇士战死无数。满洲终于走进了这块土地上规模最为庞大、最为富庶、意义尤为重要的城市中。

前来迎接的前明和官员并不多,官职也不显赫,大部分的官员已经都被李自成裹挟出了京师,目前倒是以一些勋贵子弟为主,其中,内官王德化和胡荃也在其中。

随着清军大部缓缓入城,前来迎接的前明官员,包括王德化和胡荃也顿时傻了眼,想象中的王师没有见到。却是见到了曾经令京师一日三惊的东虏。这些东虏骑兵,脑后一条粗大的辫子甚是扎眼,看向自己的目光也充满了一种野兽发现实物的贪婪和凶残。

众人不敢怠慢,只能跪在街道的两边等候。终于,一个熟悉的人影进入视线,曾经的大明平西伯率领着穿着熟悉明军盔甲号衣的关宁军进入京师。

彼此视线相对,都有一丝尴尬和无奈,吴三桂下意识的将自己的头盔向下拉了拉。遮挡住自己刚刚剃发,还有些发青的头皮以及脑后并不算长的小辫子。

前来迎接的一众人等。排在最前边的是曾依附魏忠贤做到阁臣大学士后来投靠大顺的冯铨、大顺的宁夏节度使陈之龙、甘肃节度使周伯达等人。这些人都曾是大明的官员,和吴三桂自然也是异常熟识,吴三桂在他们的旁边勒住马缰,跳下马来,众人有些尴尬的互相见礼,一时间却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于是乎立刻深入到难捱的沉默中。

此时,多尔衮一身白甲信马由缰入城,一眼便看到路旁的众人,于是拨转马头走过来,“平西王。为何在此耽搁?”

转眼看到冯铨等人,却是有些疑惑,“此诸位是……?”

吴三桂连忙为多尔衮引荐众人,众人一听是多尔衮前来,连忙跪下叩头见礼。多尔衮少不得跳下马来,笑吟吟的将众人一一扶起,逐一问清了姓名和官职,温言说道:“我八旗受平西王所托,入关为大明复仇,今已将闯贼赶出京师,总算不复崇祯皇帝在天之灵。自即日起,官民人等为崇祯皇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诸位都是前朝的要员,本王便命属下众臣工从旁协助,尽快将礼部和太常寺的架子搭起来,将崇祯皇帝入土为安才是!”

多尔衮的话顿时博得了众人好感,尤其是重组礼部和太常寺的内容更是让这些墙头草们倍感兴趣。当即便有一人凑上前来,冲着多尔衮深施一礼,“敢问摄政王,我前朝汉官,还可以再度入朝为官吗?”

吴三桂连忙凑到多尔衮耳边耳语几句,多尔衮笑起来,“原来是周阁老的高足,曾为皇太子之师的杨朝彻先生,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

杨士聪一听多尔衮居然认得自己,当即便有些飘飘然起来,但他所说的话,却是如今尚在京师中混迹的大明、大顺官员的共同心声。因此一时之间,众人都是屏住了呼吸,仔细听多尔衮如何回复。

关于前明和大顺的官员任用,多尔衮在行军路上便早已和范文程、祁充格、硕托、洪承畴等人有了计议,此时得了由头,便索性在这公开的场合公布出来,也好为清军入京搏一个彩头。

迎着众人热切的眼神,多尔衮便大声当众宣布道:“今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无论大明或是流贼伪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

就在众人费劲心思琢磨多尔衮话中的意思的时候,多尔衮继续说道:“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逼迫投降者,若能归附我朝,仍准录用!”

众人愣了一下,继而便是一阵欢呼。多尔衮话中的意思已经说的极为明白。不论份属大顺或是大明的官员,抑或是,曾经的阉党、东林党人,只要归附满清便可官复原职,甚至可以加官进爵。

多尔衮上前拉住冯铨的手臂,“振鹭先生,我八旗刚刚入京,百废待兴,正需要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前辈多加指点,从旁协助。投效我朝的洪亨九曾经向我大力举荐于你,本王不才,便请先生暂任我朝内廷大学士一职如何啊?”

冯铨激动的浑身乱颤,就连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