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陕、河南已成死棋!”朱平安冷不丁的又说道。

孙传庭一时间呆愣无言,虽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但还是点点头。

“京师有了消息,鞑子意欲乘胜寇边,朝廷有意调我山东军回师!今后这山陕、河南的局面就要仰仗孙公了!”

孙传庭时深知朱平安的能力的,对于他所说的消息自然是深信不疑。“真要到了那一天,老夫也只能收缩在潼关一线据守,一面屯田,一面募兵,徐徐图之!”

“朝廷会给孙公这如许多的时日吗?”

孙传庭慨然长叹,“尽人事听天命吧!”

“孙公是个明白人,平安直话直说。孙公欲坚守潼关,朝廷恐怕不会让您如愿,到时候有了变故,平安不希望孙公与敌死战,为国尽忠!”

“为何?”

“冲锋陷阵、马革裹尸,固然是臣子之义,但如今大明将星陨落、人才凋零,潼关失守,京师便再无屏障,流寇可长驱直入。北境或许不保,但大明还有江南半壁,大事依然可图。到时候,如果空有兵马、粮草,却没有了国之干臣,这可如何是好?”

朱平安的话对于孙传庭的冲击甚大,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埋藏了以死明志的念头,但经朱平安这么一说,孙传庭却不由得有些动摇。

驰骋疆场这么多年,始终未能全部发挥出自己的才华,这的确是孙传庭内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遗憾之处。这么多年的疆场生涯,却始终没打几场酣畅淋漓的战役,作为始终以大明中兴之臣自居的孙传庭来说,内心的憋闷和委屈可想而知。

“你刚刚也说了,潼关乃是京师最后一道屏障,我孙传庭如果不能与潼关共存亡,那朝廷和圣上会如何看我?”

“忍一时之屈辱,以待时机,乘风而起!这一点,孙公几起几落,难道还做不到吗?”朱平安反问道。

孙传庭沉默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不一样的流寇

汪乔年部兵出潼关,沿朱阳关、卢氏、朱阳镇一路向南,沿途戒备异常,侦骑、探马、夜不收全部散发出去,却是没有遇到闯军的任何部队。就连流寇往常善用的小股部队突袭粮队、辎重的战术都没有出现过一次。洛阳附近本来还有李闯大将刘铭山一部万余人,现在却也是丝毫不见行动。

在进军途中,叶县宣告失守,镇守叶县的明军守将是原先的流寇首领闯蹋天刘国能,如今却是朝廷任命的北舞渡副将。李自成和罗汝才大军猛攻叶县长达七天,城破之际,刘国能亲自出城见李自成、罗汝才,当众自刎而死,以自己的一条性命,避免了闯军对叶县军民的屠杀。

占领叶县之后,李自成继续南下,开始攻略南阳府。而罗汝才则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向西,进入鲁阳关,以丹霞山为依托,小心戒备,摆明了对南阳战事作壁上观。

十月底,李自成大军进逼南阳城下,守将猛如虎以及知府刘如祚率军坚决抵抗。此时,不仅汪乔年率军星夜疾驰向南阳靠拢,河南巡抚李仙风也派遣游击将军高谦领兵支援,而河南总兵陈永福也从和闯军刘铭山争夺洛阳的战斗中脱身,率兵南下驰援。

南阳的形势岌岌可危,就连就藩于南阳的唐王朱聿鏼,都派遣王府中的护卫、家丁参战,更是将自己的家财都拿出来,分发给守城将士百姓,以此激励士气。因此李自成的大军虽然攻势凶猛,但却一时没有什么进展。

在这种情况下,汪乔年督促各军加快了进兵的速度,也造成了前军后军的脱节。朱平安和孙传庭两部步卒居多,数次要求汪乔年减慢速度。等候后军,也好前后呼应,以防流寇趁虚而入,但汪乔年却是执意不肯。

行至苏家沟一带时,汪乔年大部快速通过,奔赴淅川。但朱平安和孙传庭经过时。斥候却是发现了闯军的踪迹。朱平安和孙传庭不得不命令部下士卒严密戒备,缓慢的通过苏家沟的险要地形。

苏家沟莅临丹水,地势本不算险峻,但其却身处两道丘陵之间,这些年连年干旱,官府和百姓为了攫取水源,便从丹水开辟分支,引进苏家沟,由此造成丘陵被河水冲刷。到如今干涸见底,两边丘陵上的树木植物也尽皆干枯至死。而身处于丘陵之间的苏家沟则变得地势更为低矮,官道也就在其中,大批的粮草辎重车辆只能由此经过,因此两边地势颇高的丘陵便牢牢的锁住了官道的进出。

朱平安和孙传庭所部到达苏家沟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孙传庭麾下一部千人首先通过苏家沟,在最南边的出口处戒备。而丘陵地带地广人稀,地势复杂陡峭。只能加派哨探、斥候监视。

孙传庭团练军在后,朱平安所部居中,大批随军的粮草、辎重车辆开始通过苏家沟。

这样险要的地形,加上自己又是汪乔年整个支援南阳大军的关键,朱平安很清楚,闯军一定会将注意力投向自己这边。

部队摆出一字长蛇阵。缓慢进入苏家沟,当地的百姓早已逃散一空,保长、里长之类的人更是无从寻找。士卒们便在一种极为戒备、静谧的状态下进入,耳中没有任何交谈的声音,只有呜咽的风声、车轴的摩擦声和沉闷的脚步声。

半个多时辰之后。朱平安察觉到情势有些不对劲,连忙问沈恪和张耀先,“斥候又多长时间没有回报了?”

张耀先也是急匆匆的赶来禀报,“禀大帅,已经过去两刻钟了!而且不只是一个,而是所有六组斥候都没有消息!”

此时已经不用再解释什么,朱平安所部派出的斥候都是各部的精锐,出发之前,便已确定,半个时辰以随身携带的专用信号焰火为号,显示侦查情况安全与否。但直到现在,数组斥候都没有发回任何的消息,更没有一枚信号弹射上天空示警。

长长的车队已经进入苏家沟有三分之一之多,朱平安只能在此时命令士卒们停止前进,火枪手填装子弹,长枪手、刀盾兵外围戒备。掷弹兵则被严密保护起来,视线并不好,而且也并不清楚周遭的敌人埋伏在何处,数量有多少,将以何种方式进攻,所以掷弹兵这种很容易无伤的兵种还是暂时隐藏起来的好。

就连车队中的骡马似乎都感觉到了危险即将降临,开始变得烦躁不安起来,,蹄子不停的敲打着地面,溅起漫天的尘土,而大批的士卒却在这烟尘中默默的注视着四周的一举一动。

“放照明弹!”朱平安命令。

照明弹是登州研究所的发明之一,在蓬莱海战的时候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让郑家水师毫无保留的暴露在火力打击之下。而陆师携带的照明弹,相比较而言要比水师的精致小巧许多,外形看来就像是一枚巨大的烟花。

黑暗中,除了骡马的嘶叫和毫不停歇的风声,似乎已经可以听到周围远处响起的杂乱脚步声和粗重的呼吸声。

士卒们飞奔着散开,各自寻找一处土地松软的所在,将照明弹牢牢的插进泥土中,随即点燃引线,不过默数二十下,几条带着火焰的长龙便腾空而起,尾翼之后是一条闪着清晰轨迹的火光,飞射到离地面几十丈高的距离时,轰然散开,一盏明亮的耀眼的白色焰火猛然间绽开在漆黑的天空。

四周丘陵上的黑暗处,竟然同时响起颇具规模的惊呼声。

天地间一片耀眼的白色,将整个苏家沟的地域照的毫无视觉死角。

成排的火枪手早已经登上了丘陵的高处,而那一阵突兀的惊呼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明显的目标,枪口不自觉的指向那里。

干涸泛黄的土地上,整整齐齐的趴着数不尽的身影,因为照明弹的突然升起,骤然间从黑暗进入到一个明亮刺眼的环境。这些穿着土黄色号服的士卒竟然在惊愕之下,忘记了向前的匍匐前进,个个张大了嘴巴,不约而同的看向天空上的奇景。

得到了朱平安的首肯,沈恪早已从亲卫的手中接过了自己的那支明显迥异于其他火器的火枪,兴奋的爬上丘陵。照明弹慢慢的坠落下来,期间大概有半盏茶的功夫,而这一切已经足够火枪兵瞄准射击了。

早在火枪兵初建的时候,朱平安结合狗锁枪和毕懋康研制的燧发枪,由研究所孙和鼎等人研制出“登州一式”步枪。目前正在加紧研发更新式的陆军火枪,而沈恪使用的所谓狙击火枪则是“登州一式”的加强版、改良版和豪华版,仅适合远距离射击,由于枪管的家常和对射击精度的要求,狙击火枪的上弹和发射速度明显低于“登州一式”。

照明弹提供的亮度已经绝对能满足狙击手射击的需要。狙击手目前归建于新军。百名火枪手中的比例不到三人,其训练全部由沈恪的亲卫左千户完成,以朱平安亲自指导编成的训练大纲为指导,选拔的也都是各营中的神射手。猝然遇敌之下,狙击手已经不等号令,随着照明弹的升起,须臾之间便锁定了各自的目标。

闯军军制此时还属于初创阶段,以往的流寇习气还没有完全消除。但在李自成于河南再度起兵之后。尤其是在吸收了大批明军降将降卒和一些失意士子文人进入到体系内以后,已经开始着手对军制进行整顿和革新。

目前闯军的精锐便是一直跟随李自成的刘宗敏、田见秀、李过等人统帅的的老营。分为六部,其中该包含人数众多的陕西籍士卒,战力为流寇之冠。这也是当日为何罗汝才一听老六营围住自己营盘,心生胆怯不得不和李自成谈判,各退一步的原因。

闯军目前分为前后左中右五营,老营属于李自成直属战力。不在五营序列之中。其中后营便以黄色为主。因此,一看服色,便可以确定今日偷袭的闯军所属何部,但闯军编制仍旧混乱,因此。朱平安等人并无法确认面前的具体是后营哪一部。

闯军中军官沿用明军制式盔甲装备,因此在照明弹的映射下分外显眼。狙击手抢先发动的一轮射击,顿时便击毙了十余名盔甲鲜明的闯军军官,这也让闯军产生了不大不小的混乱,之后的火枪齐射则仍匍匐于地的闯军受创不小。

以朱平安与闯军作战的经验来看,闯军的战力组成部分还是以李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