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离八月十五只有数天的时间,宫里虽然不预备大肆铺张的庆贺,但平日里应有的仪程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掌管着宫里土木工程、日常用物的内官监也是异常忙碌。

这天中午,贺有龄独自心事重重的在自己的值房内小酌,内官监的值司太监崔致年却是找上门来。贺有龄平素里和他关系不错,因此两人也没有过多客气,贺有龄当即吩咐小宦官多摆了一副碗筷。

崔致年一落座便是长吁短叹,满腹的牢骚,所说的无非是如今多么的为难。崇祯皇帝裁撤宫里用度,可这中秋佳节的一应物事和准备都需要内官监来预备。往常司礼监还下拨一些银子用度,但今年确实只下了命令,却完全没见一分银子拨付下来。弄得崔致年如今是焦头烂额。

贺有龄自有自己的心事,因此也只是草草应付了几句。但说话间,外边确实有人禀报,说是乾清宫皇帝传召,命司礼监和内官监的诸位前去,商议中秋节后宫中庆贺安排的事宜。

崔致年一听便苦了脸,将筷子一撂,便拉着贺有龄一起去乾清宫。贺有龄却是一愣,崔致年摆出一副笑脸,“贺公,说是乾清宫召见,其实您也知道,不外是司礼监的诸位公公要安排相关的差使。晚辈这内官监太监的位置可是刚坐了半年,司礼监诸公哪里听得进去晚辈的诉苦。您是宫里的老人,和曹公、杜公等都说得上话。这内官监的差事要做的妥当,少了您如何能成?还请您随晚辈跑一趟,将咱们这的难处说与曹公他们听一听,好歹拨些银子下来才是啊!”

崔致年说的恳切,加上平素里格外关照,贺有龄倒不好推辞,只得换上内官的官服和崔致年一起走一遭。

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干热,即便在凉荫处处的内宫,走到乾清宫附近时已是一身的透汗,更何况贺有龄已经是六十岁的年纪,虽是手下的宦官一路搀扶,也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到得乾清宫,皇帝还没有宣召。怀德便将崔致年和贺有龄两人让到值房暂且等候。

怀德紧走几步,高高的打起门帘,贺有龄道声谢,一眼瞥见屋中的两个身影,高高抬起的脚却是停在了半空。

身后的崔致年却是桀桀一声冷笑,用力在贺有龄的背上猛的一推,贺有龄收不住身形,顿时跌跌撞撞的冲进了值房。

门帘顿时放下,两扇房门也被人从里边紧紧的关上。不远处,在乾清宫阶下等候的两名贺有龄的手下宦官脸色一变。像是两只受了惊的吐字一般。飞快的远处跑去。

崔致年松了口气,冲着怀德又是拱手又是作揖,怀德也是一脸笑意,“此次缉拿贺有龄归案。崔公公立了大功。司礼监诸公一定会不吝封赏的!”

闻听此言。崔致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不过,却还是稳住了心神。“公公容禀,适才为何将贺有龄的两名从人一并拿下,为何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逃离呢?”

怀德冷笑一声,“公公放心,奉了圣上的旨意,今日里宫门闭锁,京城也会暂时戒严,全是为了全力缉拿贺有龄一党党羽,绝不会使一人落网!”

崔致年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哆嗦,虽然还不知道贺有龄究竟是所为何事被如此缉拿,但眼见着所犯的事情是决计不会小的。

贺有龄毫无防备,被崔致年推进值房,一颗心也仿佛瞬间跌进了冰窖一般,浑身上下每个汗毛孔都透出寒气来。

刚刚看到的两个人,贺有龄都是认得,一个是提督东厂的张云汉,另一个则是如今锦衣卫的指挥使骆养性,两个人平日里互不往来,如今却是同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是所为何来了。

骆养性穿着一身皇帝御赐的蟒袍,屋中还架设着数盏犹如孩童手臂的牛油火烛,气温更是远超外边。但骆养性看到了贺有龄,却是一脸的舒爽之意,满脸的皱纹似乎都在一瞬间舒展开来,笑呵呵的迎上来。

“贺公,来的倒是挺快,没有让我等众人久等啊!还不快拜见司礼监曹公!”

贺有龄禁不住一个激灵,这才发现,在灯火的背后,张云汉的身侧,还有一个身影隐身在黑暗中背对着自己。

那人慢慢转过身来,正是如今的大明内相曹化淳。

贺有龄的心脏狂跳不已,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勉强挤出衣服笑容,“曹公,您这是……?”

曹化淳的眼睛中闪过一丝笑意,并不答话,而是冲着张云汉摆摆手。张云汉一躬身,走上前来,对贺有龄大声说道:“老贺,都是宫中打拼了多年的人,咱们也不必藏着掖着。你的事情犯了,从速招出这宫内宫外你安插的同党,咱们还都留着一丝香火之情,要不然,东厂和锦衣卫你随便挑,你也上了岁数,咱们这世代相传的手艺总不好都用在你的身上!”

虽是明知道大祸临头,但贺有龄还是勉力装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来,佯作糊涂。“张督此言,我还是不太明白……!”

张云汉也懒得和他废话,不耐烦的一拍手,早有几个东厂的番子进来,将一个五花大绑的白服囚犯送进屋内,另将一个朱红色的木匣放在桌面上。

那人蓬头垢面,看到贺有龄却是大呼小叫的扑上来,“贺公救我!”

番子将其一脚踢倒,那人的一张脸却是凑到了贺有龄的面前,贺有龄只看了一眼,顿时魂飞魄散。“毛运举,你,你还没有死!”

曹化淳呵呵笑出声来,用手点指那个木匣,张云汉会意,连忙上前将其打开,将匣子内的物事对准了贺有龄,“贺公,你的老相识,来打个招呼吧!”

木匣内露出一张惨白的人脸,一个首级赫然其中,两只没有身材的眼睛定定的看向贺有龄,贺有龄顿时瘫倒在地,那正是前些日子里还一直求见自己的柳忠恕。

“大胆贺有龄,饱食君禄,却不知体恤君恩,与不法商贾勾结,联合关外鞑虏出卖我大明利益。今日一早,锦衣卫已经奉旨查抄柳忠恕府邸,圣上有旨意,此等不忠不孝之徒,留之何益,特命满门抄斩、夷三族!”

第一百二十一章贺寿

早在七月初的时候,朱平安愿意是打算调动张定边的精骑到潼关与自己会师,但后来在京师中了解到崇祯皇帝终于要对山右商贾动手的消息,于是便传令张定边,从山东直接潜伏到张家口一带。以此来避免大规模的运动作战,要知道,张家口距离潼关可是足足有两千里的距离,即便是最精锐的骑兵,在一人双马的配置下,不惜体力的情况下也要足足二十余天的时间,这么长时间中,难免会被范氏察觉。

于是,朱平安果断的更改了之前的计划,在和汪乔年再次商议之后,便由汪乔年亲自镇守潼关,而朱平安则带领麾下三千兵马,打着汪乔年的旗号,并抽调潼关的战马,直奔范氏老巢介休。

介休,位于山西腹地,汾州府辖地,与潼关距离七百余里。为了不打草惊蛇,七月末的时候,朱平安便将三千人马化整为零,分批进入到山西境内。山右八家在山西和张家口经营百年,两处官吏多有与之勾结者,为保持行动的隐秘性,京师锦衣卫和东厂也派出特使前往山西潜伏下来,等待着与朱平安所部会师。

但朱平安和很清楚,之所以大明中枢会前所未有的支持这次的行动,一方面是由于崇祯对于山右商贾卖国行为的“零容忍”,另一方面便是各方势力都在觊觎山右八家那令人垂涎的财富。这才是促使周延儒、曹化淳、骆养性等人促成这次行动的源动力。

事实上,在出京之前。几位大佬已经针对此次的收货做了利益分配,朱平安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只要能铲除了山右八家,又能保证自己的那份收益,朱平安又何苦去操心他们几个之间如何分账。

山西屡经战乱,高迎祥起兵的时候,便曾数次突入山西,以至于原本肥沃的三晋之地成为白地,千里无人烟,大大小小的盗匪流民更是多如牛毛。为了隐蔽行踪。朱平安并没有直出潼关。而是特意向北走了朝邑、郃阳、宜川、延长一线,然后从绥德州进入山西,一路夜行昼伏,花费的时间是多了些。但却保证了行踪的隐秘。因此这才在八月初十的时候进入到绵山。

其余各部也都在先后进入绵山区域悄悄的潜伏下来。之所以选在八月十五这个日子动手。便是来源于霍五从宁完我那里得到的消息。山右商贾八大家的首领,一年中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乡祭祖。而今年,恰逢范永斗的一位族叔七十大寿。因此各家的头面人物都会回到介休来祝寿。

在荒山中隐藏了几天,介休城中的内应总算找到了朱平安。内应不是别人,正是由沈名先推荐的介休德玉商号的常家。德玉商号登州分号的掌柜常耀在奉贤堂的帮助下,在清除了范家和王家的势力之后,成为山东境内晋商当仁不让的首领。如此一来,却是遭到了山右八家的挤兑。这些年在山东的生意是越发的红火,但在山西却是屡屡遭到山右八家的排挤。家主常威只得忍气吞声。

此次,朱平安奉命剿灭山右商贾的势力,常家便在奉贤堂的努力下成为埋在介休的一枚暗棋。说来也是难免,常家被山右八家压了这么久,难免有些怨气,如今朝廷要对山右八家动手,这八家要是一倒台,一批晋商的新贵将破茧而出,这对于常家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常家的家主常耀这几天便派人在绵山一带转悠,直到前天,来人终于被巡查的士卒发现,带到朱平安面前之后才知道,原来来人竟然是常耀的长子常欢。

常欢也没想到朱平安竟然会亲自带兵前来,虽然已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但这大半辈子却何时见过朱平安这样的正一品的高官,一见面便是大礼参拜。

朱平安亲自将其给搀扶起来,常欢却是受宠若惊,好一会都没有回过神来。问起介休城中的情况,常欢这才平复了心情,一一作答。

范家祖籍介休,其余诸如王登库、靳良玉等人也都在左近的榆次、平谷等地,但自从范家成为山右八家的首领之后,颇得关外满清信重,私下里已经封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