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颂礼却是有些发呆。“朱总兵何处此言。这差事是东厂、锦衣卫与山东军一起经办的,曹公来信明言,一定要恪守机密。现在却要告知汪佥宪,这……!”

朱平安笑着摇摇头,“曹公来信中定然也曾经提过,这差事便是由本官全权指挥,动手的时机、参与的人手全由本官一言而定,是吗?”

钱颂礼点点头,“不错!”

“那便是了!既然如此,本官不日便要率兵直扑张家口,那介休一处却是无人负责,据本官所知,介休可是有叛逆的两千私兵,一旦动手,仅凭锦衣卫的人手可是万万无法控制的住的,一旦让叛贼有了可趁之机,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钱颂礼一时陷入到苦思之中,汪乔年却是听得云笼雾罩。但“介休”和“张家口”两处地名却是听得分外清楚,仔细想来,不觉大吃一惊,“朱总兵要对山右晋商动手,他们何时成了叛逆了?”

朱平安也不隐瞒,当下便将这些年来与山右商贾数次交手的经过一一讲来,其中便包括不久之前,山右商贾鼓动天津卫守军发动叛乱,劫夺漕粮的事情。

“自万历年间开始,山右八家以范永斗为首,便向草原蒙古和关外满清秘密运送盐铁等物,以此来谋取暴利,其中数额巨大,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耸人听闻的地步。满清正是在他们的全力帮助下,才日渐壮大,河北之战时,他们为南下的清军提供情报和粮草,令无数忠勇将士饮恨沙场!这一次,本官便是奉皇命要铲除这一毒瘤!”

“朱总兵的意思是,山右商贾积攒钱粮,以为鞑子所用,本官全力配合,便可以以这些资财供应我陕军使用!”汪乔年终于有些明白了。

朱平安微笑点头,“正是此意!”转头对钱颂礼说道:“钱公,此次征剿山右叛逆,务必一击即中,但机会稍纵即逝,一旦有所疏漏,范氏等人便会遁入草原,以后再想缉拿便势必登天了。介休一事,本官打算托付于汪佥宪,调动陕军兵马,轻骑奔袭汾州介休,而本官则直扑张家口,与京师居中联络指挥的众人便非钱公莫属了!”说着,站起身,深施一礼。

钱颂礼心头一热,也连忙站起身,一拱手,“义不容辞,两位放心便是,咱们同时发动,务必要全歼叛逆!”

以山右商贾的资产充作军用,汪乔年虽然对这种方法有些不齿,但兵临绝境,眼下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好的办法,也只能答应下来。朱平安和钱颂礼又将各自保管的朝廷密旨展示给他,以安其心。

“如今潼关兵马不到一万,陕军贺人龙所部追随傅总制入河南,其麾下大将郑嘉栋、牛成虎镇守蒲州和同州,还有万人的兵力。如果本官率兵前往介休,潼关势必空虚,不如调遣这两部拱卫潼关!”汪乔年说道。

旁边的杨廷麟却是一笑,这些天在路途上百无聊赖,他和孙世康以及朱平安已经将山陕、河南的战事走向推演了数次。现在李自成渐渐势大,麾下号称兵甲数十万,但真正的可战之兵不过十余万人。傅宗龙和孙传庭的兵马合兵一处,也有将近九万人,足可以李自成周旋。但目前的明军却是各自为战,仅是傅宗龙的手下,便有三大派系,一为陕军贺人龙、二为左良玉的湖广兵、三为杨文岳的保定兵。还有便是孙传庭的陕西团练兵。

诸将各怀心思,临阵不能协调配合,因此很多胜券在望的战役反倒是被流寇把握住了战机,轻松取胜。因此,杨廷麟和孙世康推出的结论是,明军在山陕、河南的战线上前景不妙。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朱平安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执行得利的话,完全可以一举扭转山陕战场上的颓势。

那便是利用剿灭山右商贾的机会,故意将整个潼关暴露于敌人的兵锋之下,以示空虚,吸引李自成铤而走险,放弃围攻开封,而转向潼关。这其中需要严格按照遇险设定的时间段来执行,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灭山右商贾,随即两路兵马即刻向潼关靠拢。这其中还需要傅宗龙的全力配合,一旦发现李自成分兵,便要立刻发动攻势,牢牢的拖住他留在河南境内的兵力。而后,调集山陕地方各部,汇聚潼关,以逸待劳,重创来犯的李自成所部。如果战事顺利的的话,完全可以消灭李闯的主力部队,一战而定山陕、河南的局势。

听完杨廷麟的说明,汪乔年半晌合不拢嘴。这朱平安看似年纪轻轻,山右叛逆还没剿灭,却又将主意打到了李自成的身上,这叫什么?好像是叫“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刚到潼关来,竟然打算下这么大的一盘棋。

“汪佥宪调遣郑嘉栋、牛成虎两部协防潼关可以,但绝对不可以将你我的动向告诉他们,山右叛逆在山陕经营多年,难保其中不会藏有他们的眼线,前往介休,汪佥宪最好能派遣信得过的部下!”

“如此说来,那本官便亲自走一趟!”汪乔年思量片刻大声说道:“从四川而来的还有一部人马,大约有三千人,主官孔贞会勇猛善战,曾在我麾下任职多年,绝对信得过,本官便率他这一部前去介休。”

汪乔年难得的笑了笑,“既然朱总兵还打算将李自成也吸引过来,那诱饵不妨放的大一些。我汪乔年不在潼关,想来他会更加放心!”

朱平安一笑,冲着汪乔年一拱手,“多谢汪佥宪全力相助!”

汪乔年叹息一声,“如今的局势你我心知肚明,已经是积重难返,如果关外战事获胜,大明还有希望,如若……,不说也罢。本官只愿你这一局,能够收到奇效,也能给大明争取更多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汪乔年无奈的将面前已经冷透的茶水一饮而尽,“你朱总兵年纪轻轻,一到潼关,却是紧紧的卡住了本官的脖子,只要是能弄来钱粮,你让本官上刀山、下火海,本官也得照办啊!”

依汪乔年的脾气,猛然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却是让众人都为之一愣,随即都大笑起来。

笑必,朱平安这才说道:“如此,咱们便先定下一个期限,如今是七月初,便在八月十五动手,如何?”

众人点头赞成。

“这些天,我山东兵马便先驻扎下来,本官已经派人四处打探山右叛逆的动静,到时奔袭张家口便由本官亲自领兵。介休距离不算太远,汪佥宪便在下官出发五日后再调兵前往!咱们三管齐下,速战速决,然后火速折返潼关。而潼关空虚的消息则看准时机散布出去,看能不能钓上一条大鱼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一石二鸟

七月二十,傅宗龙与孙传庭督帅三边兵马解开封之围。傅宗龙其人在崇祯年间的经历还真称得上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崇祯十一年,傅宗龙平定贵州苗乱,在杨嗣昌的举荐下回到京师接任兵部尚书一职。但傅宗龙履职之后,却没有给杨嗣昌留丝毫的面子,对于杨嗣昌一手操办的“剿饷”、“练饷”大加指责,认为这些东西除了给百姓家中负担之外,于剿贼一事百害而无一益。也因此,被杨嗣昌和高启潜联手弹劾,之后便被罢官。

但随着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日益壮大,襄阳失陷后,杨嗣昌病逝,周延儒再度向崇祯举荐了傅宗龙,其后便接任三边总督一职,负责山陕、河南剿贼事宜。但傅宗龙接手的却是一个难以形容的烂摊子,概括起来便只有四个字——“无兵无粮”。最后,还是汪乔年将陕西贺人龙和李国奇两部划归给傅宗龙,傅宗龙才有了一些资本。之后,孙传庭率领团练人马前来会师,才拼凑出两万人马,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出潼关解开封之围。

傅宗龙出潼关走东南方向,与孙传庭以及河北剿贼军务总督杨文岳会师。大军在汝河上搭建浮桥,打算东渡汝宁,前往项城,然后再直逼开封。但由于三军之间缺乏配合协调,迟迟没有能够搭建起浮桥,而此时,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大军已经闻讯逼近汝河,并抢先一步开始搭桥渡河。

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大军号称五十万。其中能战之兵也不下十五万,此次得知傅宗龙率兵来解开封之围,李自成便命麾下大将李过、田见秀继续围攻开封,自己则亲帅大军会同罗汝才前来交战。

此时已到黄昏时分,对面的明军阵营却是一片静谧,丝毫不见炊烟的升起,反倒是闯军这边,人喊马嘶十分喧闹,部队仍旧在渡河之中,而留守的士卒已经开始埋锅造饭。杀猪宰羊。沸反盈天。

李自成带领手下一众文武信步走上高坡,借着将要落下的夕阳仔细探查远处的傅宗龙大营。

一名身材颀长的年轻将领观察片刻,走到李自成的身边,较之李自成魁伟的身材。这名年轻将领便显得有些文质彬彬。细眉长目的白皙脸庞更是和一众粗豪的闯军大将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启禀闯王。看来官军缺粮的传言的确是真的,一整天的时间,对面的大营竟然没有冒出一丝炊烟……!”

李自成微笑着点点头。颌下的根根短须如同钢针一般翘起,浑身的甲叶也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响。“林泉所言极是,官军精锐尽出关外,如今关内已然式微。傅宗龙能召集这数万散兵游勇前来,已属难得,待各部齐聚,定然能一鼓而下。”

旁边的一个魁梧汉子却是冷冷一笑,似乎对那年轻将领的话语不慎认同。“大哥,官军如今的战力是一拨不如一拨,原先称得上的猛将不是死在了关外便是被咱们取了首级,对面的傅宗龙不过只有区区数万兵马,管他有粮还是无粮,难道还挡得住儿郎们的一次猛攻吗?”

李自成虽然没有因这魁梧大将的言谈而生气,却是担心他的话会令年轻将领不快,因此便绷着脸呵斥道:“刘宗敏,制将军李岩熟读兵书,更是名门之后,如今是在两军阵前,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松懈,官军缺粮于我便是有利,只要咱们运筹得当,说不定还能不战而胜!”

刘宗敏虽不敢出言反驳李自成,却是狠狠的瞪了李岩一眼,嘴里嘟囔了几句,干脆到一边再不说话。

李岩却是不以为意,反而为刘宗敏开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