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入寇山东,老父朱寿镛惊惧而死,王兄朱以派远赴济南,却做了清军的瓮中之鳖,成了刀下之鬼,朱以海的心中乐开了花,却不得不摆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来,接了朝廷册封其为鲁王的圣旨之后,便装作忧思成疾的样子躲在了王府中闭门不出。

虽然是初登王位,但朱以海却是对王府的那些事情了如指掌。大明朝的藩王不能掌权,但聚敛财富却是朝廷默认的,老父朱寿镛在世的时候,便和刘泽清坑瀣一气,掌握了山东的几项财路。到得朱以海继位,刘泽清倒是不声不响的侵夺了原属于鲁王府的两处盐场,使得朱以海得知后心疼的两晚没合眼。

但心疼是心疼,朱以海却不敢同刘泽清讲什么道理。如今的大明朝,关外鞑子、关内流寇此起彼伏,都要仰仗着这些带兵的将官四处平乱,尤其是朱以海的兖州就在刘泽清的防区之内。要是和刘泽清闹翻了,万一流寇和鞑子再次闹事,这家伙来个坐视不理,那朱以海不就不免要步德王的后尘,所以,朱以海目前只能忍气吞声。

但就是这样,登州却又出来了一个朱平安。人是崇祯皇帝御口钦封的,朱以海不敢说什么。但这个朱平安到了登州之后,却是掀起了不小的乱子。

不说别的,单说这林德远被下狱,莫皋被杀,要知道这林家和莫家可都是鲁王府的家将出身,世代跟随鲁王府,仅是登州一带吗,鲁王府便有数千亩良田交给他们打理,可现在,朱平安一声令下,林德远和莫皋被整了下来,连那数千亩的田地都收了回去。原本这数千亩的田地在朱以海的眼中并不算什么,可再怎么也架不住林家和莫家的人整日里在眼前唠叨,更何况,如今鲁王府已然给刘泽清压了一头,要是再对登州都司服软,那以后还怎么在山东立足。

朱以海主意已定,甭管他在朝中如何得意,但眼下为了鲁王府的地位和名声,必须要派人进京弹劾这个朱平安。

昨晚的彻夜饮宴,让朱以海中午时分这才清醒过来,拜托了两名宠姬的纠缠,朱以海沐浴更衣,振作起精神来,这才想起派人上京的事情,当下便在内官的簇拥下来到书房,打算给朝中的关系写两封信函,请他们也从旁摇旗助威。

到了书房,舒舒服服的饮了一杯香茗,浑浑噩噩的头脑这才恢复了清明,一旁的内官早已铺好了纸张,提起笔来,等着朱以海的叙述,好一挥而就。

但朱以海却是发现,在自己宽大的书桌上,摆着一封信函,信封上却是写着“鲁王殿下亲启”的字样。

朱以海不禁一愣,冲着一旁的内侍挥挥手,“这是给本王的信函吗?是何人送来?”

内侍睁大了眼睛,似乎有些慌乱,想了片刻还是摇摇头,“回王爷的话,早上打扫书房时,还没有这封信函!这是……?”

“混账!”朱以海勃然大怒,“这封信函是如何出现的,难不成是幽魂送进来的不成!”

内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王爷书房乃是机要重地,平日里都是奴婢带着两名小宦官亲自打扫,不敢轻疏啊!但这封信函究竟是从何而来,奴婢实在是不知啊!”

“如此糊涂,要你何用,拉出去杖毙!”朱以海冷哼道。

早有两名如狼似虎的侍卫得令进来,拖着哭喊不已的内侍出去。

一旁的心腹宦官不由得心惊胆战,悄悄放下手中的湖笔,凑到朱以海的身边,将那封信函拿了过来,作势就要拿出去扔掉。

“慢!”朱以海凝神思索了片刻,叫住宦官,“既然送来了,便打开来看看,你来念,本王听!”

“是!”宦官的心中便是一颤,只得退开数步,心中念叨着千万不要掉出些什么毒粉之类的东西,用颤抖的双手打开信函,取出一张信笺来。

看到毫无异样,宦官这才松了一口气,但骤然间便闻到了一股腥味来,宦官只得皱着没有将信纸舒展开来,朗声念道。

“王爷钧鉴,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朱平安!”

“完了?”朱以海一愣。

宦官不明所以的点点头,“是,王爷,完了,就这么多!”

“朱平安!”朱以海忽然间回过味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得知本王要弹劾与他,他竟然来信恐吓本王吗?”

朱以海一把将书案上的书籍、笔墨纸砚扫到地上,口中连连喝骂,胸膛一起一伏,一时间怒火中烧。

朱以海站起身,将宦官手中的信纸抓过来,仔细看看,没错,最末端的确是朱平安的落款。

“竖子安敢恐吓藩王,他眼中还有没有王法!”朱以海作势便要将信纸扯个粉碎,但转眼间却是停止了动作。

不对,这封信是如何到了王府书房的书桌上的。他朱平安既然能将一份书信躲过王府的如林的护卫送到这里,这不是在暗示自己吗?既然能将书信送到这里,便完全可以在无声无息间取了本王的首级啊!

一时间,朱以海的心中翻江倒海。如此的手段,便是刘泽清也未必能办得到,他朱平安一个初到山东的毛头小子,靠了什么手段做到的这一点。他这是在警告自己,不要插手登州的事务,要不然,便会有难以预料的后果啊!

朱以海如堕冰窖,全身上下每个汗毛孔都感觉到了难以抵挡的寒意,颤抖着双手再度将揉成一团的信纸打开,却更是如同五雷轰顶一般。

原先写了字的信纸居然干干净净,本来的一行字体只能看到一些淡淡的痕迹,而且,在肉眼可以看到的情况下,这些字体正在飞速的消失,不一会儿,手中的信笺便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张白纸。

第三十九章崇祯的后着

从林家、莫家等人被朱以海从王府中乱棍打出,朱平安便知道朱以海已经是心有余悸了。不过是用乌贼汁写了一封书信,由曹无伤在王府内线的策应下,将恐吓书信放到了朱以海的案头,便收到了这样的效果,看来这朱以海第一不傻,第二嘛,这胆子也不大。至少最近一段时间之内,朱以海是生不出别的念头来了。

和洛佩斯的合作进行的也很顺利,在登州设置市舶司的奏章也已经送往京师,随奏章一起的,还有朱平安写给王承恩的一封书信,要想成功的说服崇祯皇帝答应这个请求,王承恩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其中,朱平安便提到一件事情,鉴于登州的特殊意义,朱平安建议将建议崇祯皇帝在登州设置市舶司的同时,委派心腹宦官来到登州,在这登州市舶司内设置一个秘密的内库。

关于这个建议,朱平安考虑了很久。崇祯皇帝做的是最坏的打算,但朱平安却知道,这个最坏的打算十有八,九将会变成现实。崇祯皇帝想的是,一旦敌寇攻陷北京,皇族利用海上通道撤往登州,然后在顺流而下,直抵南京。人是逃出来了,但朝廷却需要大笔的金银来维持正常运转,战乱一起,从京师将银子调往南京时不现实的,更容易被文官集团抓住口实,所以,既然市舶司设在登州,便可以从中运作,截留一部分银子留下,作为不时之需。

朱平安相信这个理由一定能说服崇祯皇帝。毕竟这些银子可是实打实落进了皇室自己的口袋,如今的大内内库可是掌管在司礼监的几位大佬手中,崇祯皇帝每当要动用银子,总会传的满城风雨,更何况,内阁和满朝的大臣的眼睛也都盯着内库,每当战事来临,总会上疏建议皇帝以内帑支付使用,就像这次洪承畴总督关外兵事,便是从内帑中支付了不下五十万两的白银。

当然。这其中还有朱平安自己的小九九。银子留在登州,便多了一份保障,真要到了危急关头,有些银子傍身总是没错的。虽然不知道历史将走向哪一步。但看眼下的局势。京师是铁定守不住的。与其将银子送往北京白白的便宜了最后进入京师的多尔衮,还不如留在自己的身边来的保险。

得出功夫来,朱平安便要处置一下在来山东的路上遇到的截杀李定国的那个满清鞑子。对于他的审问。没费什么功夫,朱平安不着痕迹的提了一句,将这鞑子安置在一间不透光的房间中,看不到一丝光亮不说,更是连一丁点的声音都传不到屋中,每日里只是供应仅够维持生命的饮水和食物,加上郭追等人的严密看守,严防此人自杀。不出五天,这个鞑子已然是濒临崩溃的边缘。八天之后,这个鞑子已经是生不如死。

这一下,就连郭追都惊诧不已。聆郎满目的刑具、创意无限的用刑手段,一样没用上,这鞑子已然是忙不迭的主动要求招供,真是闻所未闻。一连数日,郭追看向朱平安的眼神都尽是崇拜的小星星。

这鞑子名叫纳古,出身于正白旗,是多尔衮的家奴。此次奉命便是潜入山东,将孙和鼎夫妇绑回关外。清军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关外明军的决战,力图一战肃清明军在关外的所有据点,逼近山海关。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火炮助阵。满清如今也有自己的火炮部队和工匠,但生产力和效率的低下,使得他们火炮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因此,他们也打起了大明制炮工匠的主意。而恰好,孔有德向皇太极和多尔衮推荐了孙和鼎。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眼前的纳古说完了这些,已经耗费完了全身仅有的力气,一下子瘫倒在地上。郭追忙不迭的让医师过来急救,还取来了干净的衣衫,这些天,纳古的大小便都在屋中,这味道可是……,够呛!

医师诊断完毕,不过是心力交瘁,长期处于恐慌的状态中,精神状态太差了,只要休养两天便没有什么大碍。朱平安一起情知是这么一个结果,当下便让郭追将洛佩斯进献来的福瘦膏拿了过来。

“每天给他指头肚大小的一块,刚开始不要给多,十天之后,加一点量,一个月之后,断一天看看他的反应!”

郭追连连点头,听朱平安说起过此物的危害,一时间眼睛中不禁投射出惧色。小小的一块膏药,竟能让人丧失理智,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这是何等的毒物啊!

“洛佩斯那里还有一些,这几天便会送到。但用了不了多长时间,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