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寮隐在官道边的一片绿柳林中,只有三间茅草屋,茶寮的旗幌纹丝不动,无精打采的挂在长木竿上,林间也偶尔传来寥寥的蝉鸣,相比于京师的繁华,这里显得安静沉寂。

院子外停靠着两辆马车,随处散落着十余个矫健的身影,虽是身着便装,却是佩戴着兵器,眼神不断巡视着四方的环境,听得马蹄声响,十余名汉子不约而同的围拢过来,手都按上了刀柄,严阵以待,直到看见领头的杨德凯,这才松了一口气。

到的茶寮门前,汉子们迎上来,恭恭敬敬的拉住卢象昇等人的马匹,卢象昇却是迫不及待的甩镫下马,笑着大喊道:“孙总督何在,卢象昇请见!”

一群汉子们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显是知道自家的大人于卢象昇交厚,平素里便是如此的说话。

茶寮中一阵慌乱,却是没见人出来,但路旁的一片菜地中,却是传来了一声笑骂:“好你个卢建斗,如今已然是少保之身,却来取笑我这败军之将!”

众人循声看去,却见菜地中站起一位年约五十的老者,头戴斗笠,身上穿着一身布衣,裤管高高卷起,双脚没穿鞋子,冷眼一瞧,便俨然是一个老农夫的打扮。

卢象昇呵呵一笑,拱手致意,“伯雅兄,别来无恙啊!说起来,你可是好大的架子啊!距离京师不过三十余里,竟然停滞不前,莫非在等着贵人亲自出城相迎吗?”

老者手中拿这些刚刚采摘的青菜,拂去尘土,从菜地中走出来,却所答非所问,“今年收成堪忧啊!北直隶、山陕、河南、河北等地已经连续大旱三年,实非国家之福啊!”

说完,将斗笠和青菜递给手下,“都拿到后边交给夫人,告诉夫人,卢少保今日登门拜访,请她亲自下厨,做几道菜,老夫要与新晋的少保大人小酌几杯!”

卢象昇顿时又笑起来,“孙伯雅牙尖嘴利,还是吃不得一点亏啊!”

朱平安这才知道,原来面前的这位酷似老农的老者竟然是朝廷刚刚任命的总督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兵马的孙传庭。

朱平安正在仔细打量孙传庭时,卢象昇却将他拉了过来。“今日并非是愚弟一人前来,伯雅兄就不要在取笑了。这位是愚弟在巨鹿结识的小友,朱平安,只是目前尚未行冠礼,也未曾有字,伯雅兄称呼他平安即可。呵呵,平安小友可是那路振飞的亲传弟子啊!”

孙传庭闻听,上下仔细端详了一番,却是马上肃然起来,郑重的向朱平安深施一礼。吓得朱平安赶忙让开。“孙大人何故如此。下官论年纪论官职都远在大人之下,如此一来,下官惶恐无状啊!”

孙出庭却一摆手,“非也。这一礼你当之无愧。不说巨鹿一战你杀敌无算。只说你救下建斗贤弟。便值得老夫向你致谢。”

孙传庭边将二人让到茶寮茅舍中。边说道:“巨鹿的情形,老夫当日也是时刻关注。以老夫对建斗的了解,早已料到他会不惜一切与鞑虏决一死战。要是没有朱小友的横空出世,建斗,不是老夫说的难听,恐怕在真定时你便会引军北上决战了吧?”

卢象昇感慨的点点头,“伯雅兄说的一点没错。当日王朴引军西归,愚弟便是束手无策,幸好平安贤弟当机立断,我大军才避免了四分五裂的结局啊!”

两人这样一说,到时让朱平安有些印樟耍皇奔洳恢萌绾斡Χ圆攀恰4耸保词谴雍笤号芾戳艘桓鍪嶙懦祺俚暮⑼茨炅洳还辶辏绶缁鸹鸬呐芰私矗煌纷步髸N的怀中。

“卢叔父,真的是你来了!”孩童睁着一双大眼睛欣喜不已,伸手便去抓卢象昇的胡须。

“世宁,不得无礼!”孙传庭当即喝道,但声音中却是没有多少责怪的意思,看来对这孩子甚是溺爱。

卢象昇看来也是对这孩童甚是喜爱,颌下的一部美髯只是在巨鹿之战时无暇梳理,如今却是整整齐齐,却是任由那孩童抓在手中。

原来这孩童是孙传庭的幼子,名曰孙世宁。孙传庭膝下两子一女,年近五十才又得了这个孩子,加上一直在京师任职,征战四方,因此才对这幼子甚是溺爱。

“世宁,不得在叔父面前如此无状!”随着后院传来的声音,一名白面的中年人、一高一矮两名年轻人簇拥着一名老妇走进前堂。

孙世宁见状赶忙从卢象昇的怀中跳出来,卢象昇和朱平安和赶忙起身。来的便是孙传庭的夫人张氏,中年人则是其长子孙世瑞,高个子的年轻人是他的侄儿孙世康,两人目前都在京师任职,这次是特意陪着孙夫人前来迎接孙传庭。而那个矮个子的年轻人生的温婉可人,与孙夫人的眉眼极为相似,却原来是孙传庭的千金孙若瑄。

孙世瑞兄妹几人给卢象昇见礼,到了朱平安这里却不知如何称呼,还是朱平安反应迅速,慌忙便称自己与孙世瑞等人年纪相当,便以平辈相交。

众人听闻朱平安原来便是街知巷闻的巨鹿之战的功臣,也是皇上亲口御封的登州副总兵,都不禁生起了结交之意,当下便与朱平安见礼。就连一只躲在父兄身后的孙若瑄也不禁偷眼打量着朱平安。孙世宁更是一脸敬仰的拉着朱平安不放,言道自己也要跟随朱平安从军,多杀鞑子,为父亲分忧。

天真的话语顿时让众人笑了起来。

孙传庭本意是让夫人亲自下厨,烹饪几道小菜,但孙夫人看来身体不佳,于是便由孙若瑄代劳。

趁着喝茶的时机,卢象昇又再次问孙传庭,为何到了京师附近却不入城,是不是除了什么变故。

孙传庭换上一身长衫,为卢象昇和朱平安斟满茶水,这才叹道:“实不相瞒,杨嗣昌虽已离京,但其党羽依然势力庞大。早先因为鞑子入寇和剿灭流寇的事情,老夫已经与杨嗣昌起了龌龊,没想到他在此时依然记恨。两位应该还记得,那洪亨九入京时,得皇上亲自召见。但老夫入京之前已经递上奏疏,阐明此次用兵的方略,却是被杨嗣昌构陷阻挠,强迫陕军入蓟辽,还令老夫不得入京直接前去上任!”

孙传庭一拍大腿,“建斗贤弟请看,这如何使得,老夫是朝廷任命的三省总督,方略未定便去赴任,这到任之后如何行事。张献忠如今在湖广声势浩大,李自成却又不知下落,不知何时便会再度起兵,没有方略,各自为战,这流寇如何剿灭?老夫气不过,便再次上疏请见圣上,没想到杨嗣昌离京之时不知在皇上面前说了什么,竟然连请见的奏疏都给驳了回来!”

第二十四章何乐而不为

孙传庭的一番话说的酣畅淋漓,可朱平安却是没了话说。史称这孙传庭为“大明最后一道屏障”,“传庭死而明亡”。遥想崇祯九年的时候,孙传庭在子午谷与闯王高迎祥血战连场,最终击溃流贼大军,生擒高迎祥与其党羽的时候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可现在居然被杨嗣昌祸害的连京城都进不了。

杨嗣昌虽然离开了京师,但却是总督各方剿贼兵马的总理大臣。崇祯皇帝做这样一个安排,未尝没有以杨嗣昌督兵事,周延儒揽朝政,两人互为制衡的意思。如今杨嗣昌出师讨贼,将陕西兵马归入蓟辽总督洪承畴麾下,这下可是抽走了孙传庭麾下的主力,孙传庭如何能接受。想见皇帝吧,却是根本见不到。

朱平安很清楚,其实细想起来,这孙传庭和卢象昇差不多算是一种人,“只知直中取,不知曲中求”,军事上的确是行家,但对于政争却是一窍不通。

孙传庭如此一味的硬抗下去,最终只能自己吃亏。

果不其然,孙传庭越说越来劲,最后直接拍了桌子,“老夫准备再上奏疏,朝廷既然让老夫总督三省兵马剿贼,便要将陕军归于老夫麾下。如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总兵都在湖广,老夫一个空头总督,拿什么来剿灭流寇!朝廷不予批复,老夫便告病还乡!”

朱平安的心头咯噔一下,这孙传庭想要和皇帝对着干,能落下什么好来!但这孙传庭已然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干才。如果真要按照历史上的走向,因为触怒朝廷被监禁三年的话,对于大明社稷也是不小的损失。

因此,朱平安向卢象昇猛打眼色,希望他能够劝谏一下孙传庭,卢象昇也明白朱平安的意思,同样不希望老友孙传庭与皇帝对着干,最终自己吃亏不说,还要连累家人。但他的劝谏孙传庭却是根本听不进去。

此时,孙夫人已然回后堂休息。孙世瑞、孙世康兄弟两个则在一旁相陪。而调皮的孙世宁则也看出了卢象昇和孙传庭两人之间的谈话不甚愉快,老老实实坐到了板凳上,就像是个小大人一般沉默不语。

卢象昇说不动孙传庭,孙传庭则是根本不认可卢象昇的说辞。反倒说卢象昇此时退出朝堂是大错特错。乃是让杨嗣昌一党继续活跃于中枢。而他此时抽身退出,虽然全了孝名,但却是于国无益。这话一说出来。卢象昇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草堂中一时陷入难捱的寂静中。

这个时候,孙若瑄却是提着食盒,和茶寮的主人,一个跛脚的老妇一起走了进来,本意是上酒上菜,但一进门却看到了自己父亲和卢象昇气鼓鼓的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两位兄长也是面面相觑,就连一向活泼的小弟也是乖巧的不敢说话,顿时便知道两人这是争吵起来。当下也不敢插话,只是将碗筷、酒菜一一摆上来。

朱平安在心中叹口气,站起身来,冲着孙若瑄一抱拳,“孙小姐,在下想问孙小姐再借几个酒盅来,可否?”

孙若瑄一阵慌乱,倒是那跛脚的老妇说道:“大人且稍等,民妇这便取来!”

不多时,老妇捧了几个略小一点的茶杯上来,抱歉的说道:“大人见谅,民妇这里只有这些个茶碗,不知合用吗?”

朱平安道了谢,接过来,冲着略有些诧异的众人一笑,“在下本是武夫出身,今日与卢少保、孙总督两位前辈齐聚一堂,的确是机会难得,于兵事上有些难题,想借此机会请教一二,不知可否?”

朱平安顺利的转移了话题,到时让草堂中的气氛为之一松。孙传庭和卢象昇互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