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救援巨鹿了,钦差明日便奔赴河北,平安的筹划已经成功了!”

木严梓语调平和,但话里话外却透着一丝讥诮。“如果没有你的暗中相助,恐怕他未必能这么轻易便得手!”

王承恩摇摇头,将怀中的一个皮囊扔给木严梓。“平安这孩子心思缜密,想的很是周全,这一点,我在他那个岁数是万万做不到的!”

“赢了又如何?”木严梓打开皮囊的塞子,喝了一口凛冽的酒水,一股热气顺着喉咙喷薄而出,“如今的朝局,他还能怎样,你又能怎样?先帝驾崩前所做的这么多安排到了现在,还能有什么起色?沈家的人都死了,只剩下追随你的一些孤魂野鬼,你王承恩虽是内廷中数得着的人物,但看现如今的官场、兵事,你能做的又有多少?哼哼,中兴大明,已经是一句笑谈了!”

王承恩眼中的精光一闪而逝,“事在人为!本以为当初的筹谋已算是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这朝局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先帝虽然不识字,醉心匠艺,但谁能想到他却是天纵奇才,魏忠贤权势滔天之际,竟然有篡位自立的念头,到了最后为什么没有得逞,还不是先帝的种种布置起了效果。只不过,这醒悟,来的晚了一些!”

王承恩悠然长叹,其中的苦涩、遗憾显露无疑。

“还有很多事情,我现在都不能告诉你,但你或许猜不到,这大明天下遇到的风雨,现在还只是开始!”

木严梓的手一抖,酒囊中的酒水洒在了袍子上却浑然不觉。

王承恩用手轻轻挑开车厢中的窗帘,看看远处巍然屹立的紫禁城,口中喃喃自语,“老木,当年陪在青荷身边的便是你我二人,先帝和青荷父亲对你我二人的期许,你还记得吗?”

“中兴大明、匡扶社稷!”木严梓缓缓说道:“现在说来,你不觉得就像一场梦吗?沈家付出了一切,扶保当今天子即位,可谁能知道他们在其中付出了多少。还有你,你的事情,当今陛下能知道吗?”

王承恩苦涩的摇摇头,“不能,绝不能让他知道。他如果知道了,就算我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大伴,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杀死我!”

“所以说!”木严梓用力的拍拍他的肩膀,脸上流露出自嘲的笑容,“你我只是当初他们无可选择之下的选择,你我能活到今天已经是洪福齐天了,哈哈!”

“我本也想放弃”。王承恩放下窗帘,扭头看向木严梓,眼神变得清澈无比,“打算安安静静的渡过余生。可没想到却让我发现了平安这孩子的潜质,你知不知道,就在得知贺有龄竟然是死在他手上的那个夜晚,我心里有多开心!”

“他身上有沈家的血脉,沈家的人必定不是凡品!”

王承恩凑近了木严梓,兴奋却又压低了声音说道:“更何况,他还是朱家的子孙,你想一想,这意味着其中有多少事情可以做!”

“哼,朱聿键那个家伙,居然又生了一个嫡子,我曾经对其下过手,但没成功。现在想想,因为牵扯到平安,盛怒之下,着实有些鲁莽了。不过,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到平安,这就是我的底线!”

看着侃侃而谈,不能自已的老友,木严梓长叹一声,为了他的所谓理想和坚持,他已经走火入魔了。这一切,都是缘于那些已经死了许久的人们。

木严梓忽然发现,怀念,其实也是一味毒药,一味能让人发疯的毒药。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木严梓将酒囊递给王承恩,“我也老了,只要语菱日后能有一个好归宿,我不介意再陪你疯几年,但我有一个要求……!”

王承恩更加高兴起来,“只要你肯帮我,你说什么要求我都会答应!”

木严梓说起来却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个,这个,我最近发现,太子似乎也对语菱……,那个,你懂的。我的意思是,你要想办法,断了太子的这个念想,不能让他对语菱有什么非分之想!”

王承恩一笑,“此事我早已知晓,你放心,语菱是平安的人,我绝不会让任何人打她的主意!”

木严梓连摆双手,“你个老家伙,别曲解我的意思啊,我可没说一定要将女儿交给朱平安!”

王承恩呵呵一笑,“老东西,到现在还还是如此迂腐,情之一物,又岂是你能阻挡的了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吴三桂之策

鸡泽,位于广平府南部,距离京师六百余里。处沙河与漳河交汇处,地势低洼,沼泽遍布,也因此水草颇为丰茂,因其中鱼虾虫草较多,非常适于鸡鸭放养,因此得名“鸡泽”。

高启潜选择鸡泽作为屯兵之处是有着极深的用意的。鸡泽既是广平府进入大名府的交通要道,又可以通过肥乡、成安一线迅速进入河南,还可以走丘县进入山东,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大抵便是如此,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鸡泽所处位置交通便利,退路多多。

巨鹿被围,但前些天卢象昇重创清军的消息还是传到了鸡泽,高启潜的反应和杨嗣昌一般无二,都是大吃一惊。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居然就打了这么一个胜仗,这让我等作壁上观的人等情何以堪。

高启潜这个时候不禁暗骂当初的大同总兵王朴无能之至。当初和陈新甲一起设定的这个釜底抽薪之计,如果成功的话,便可以轻而易举抽调走晋军的八千精锐,顺道还可以瓦解卢象昇的军心。谁料想,这王朴还没走出营门,便被卢象昇轻而易举的给杀了。

要是此计得逞,恐怕卢象昇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又哪儿来的这么多麻烦!

今日一大早,高启潜便被人从睡梦中惊醒,却是京师杨嗣昌派人日夜兼程赶来送信,他这才知道,原来朝廷已经得知巨鹿大胜的消息,闻听之后。高启潜愣是呆在了原地,消息怎么这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自己距离巨鹿尺寸之地,这也是刚刚得知没几天,怎么消息竟像扎了翅膀一般飞到了京师。

高启潜立刻琢磨出其中不同寻常的意味来。消息能传递的如此之快的,唯有锦衣卫和东厂,难道说,曹化淳也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来了?如果是这样,那他究竟想如何呢?

高启潜虽然深得崇祯皇帝信任,执掌御马监、京营等京师精锐部队。但曹化淳却毕竟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从职司上来说,他便是天下内官的总头领,高启潜虽然实力雄厚,但真要和曹化淳面对面的对抗。倒是未必能讨得了好处去。

杨嗣昌说得倒是轻巧。“时机”!

救援巨鹿的圣旨都下了。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看准什么时机?杨嗣昌这么一说,倒是有点推卸责任的意味。议和之举。是杨嗣昌、田弘遇和高启潜三人商议定下来的,如今他们在京师支撑不住了,便把担子丢到鸡泽来,世间哪儿这么便宜的事情!

但不做呢,又实在不行。在鸡泽屯驻这么长时间,如果真要出兵救援巨鹿,那等于是帮助卢象昇立下了不世之功,成就了他的名声。如此一来,不说杨嗣昌,他高启潜日后如何自处都是个难题啊!

高启潜一时间左右为难。

鸡泽城池不大,城内也不过二十万百姓,如此大半都已逃散,城内设施也是破旧不堪,县衙等衙门被前年的流贼之乱付之一炬,无奈,高启潜只得将自己的中军营帐扎在城外的城隍庙。

门外的亲兵一声禀报,一个人推门而入。

高启潜扭头看了看,“长伯,你来了!”

来者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军官,身上披着轻甲,内罩红色的武官袍,手中捧着一顶镔铁盔。浓眉细眼,只是在右脸颊的颧骨边有一道寸许长的刀疤,“义父,已经得到消息,来自江淮的粮草转眼便到,儿子已经命人出去接应?”

高启潜无力的摇摇头,“如此便好,如今各军的情绪如何?没有人再闹事了吧?”

年轻军官点点头,“士卒的情绪平定了许多。我已命辽镇军马左右夹击住宣大所部,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他们翻不起多大的浪来。义父放心,有我吴三桂在,断不会让他们生事!再说,军资粮草一到,有的吃有的穿,士卒们便不会跟着他们几个无端生事!”

高启潜点点头,脸色舒缓了一些,“这三人都是卢象昇的老部下,一早便已吵嚷着要救援巨鹿,却被咱家压到今天,心中有些不满是难免的。告诉你手下辽镇兵马,勿要和他们起了争执,堵住他们的去路便可!”

“是,儿子明白!”吴三桂抱拳行礼。

吴三桂察言观色,又问道:“义父莫非还是为了巨鹿的事情烦忧?”

看到高启潜满面忧色的点点头,吴三桂一笑,脸上的刀疤也蜿蜒起来,显得格外的诡异。“义父何须担忧,他卢象昇虽然侥幸得胜,便面对的可是鞑子的左翼主力,卢象昇就算再悍勇,又能撑得了几时啊?”

“可眼见着朝廷催促咱们进兵的圣旨就要到来,咱们总不能抗旨不遵啊!一旦救援,清军必然会后撤,等于是将卢象昇救出了苦海啊!如此一来,岂不是自留后患啊!”

吴三桂狡黠的一笑,“义父,您老人家糊涂啊!杨阁老命人给咱们送来‘时机’二字,其中可是大有深意啊!”

“哦?”高启潜一愣,“有何深意?”

吴三桂凑了过来,低声对高启潜说道:“义父,杨嗣昌的意思是,出兵可以,关键是要掌握出兵的时机。卢象昇和鞑子在巨鹿苦战,何时救援、怎么救援,那可是咱们说了算的事情。只要咱们缓上一缓,等待卢象昇和鞑子拼的精疲力竭的时候,最好是等待卢象昇战死之后,咱们这才发兵,您想一想,到时候鞑子也是损失惨重、不堪再战,咱们不就坐收渔利了吗?战后,咱们向朝廷写一份奏章,禀明卢象昇是力战而死,咱们虽然全力救援,虽然没能救下他,但却击退了鞑子大军,这还不是大功一件吗?”

高启潜眼前一亮,但随即又有些犹豫。“但朝廷的圣旨眼看着就要到来,一旦钦差催促,咱们又能如何呢?”

吴三桂嘻嘻一笑:“这个好办,儿子这就叫人将江淮来的粮草先藏起来,折腾出来一些响动,士卒无粮,自然不肯开拔,就算咱们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