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世怎样炼成的-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业余比赛中,球迷观众最稀罕的还是看球踢得漂亮,业余比赛看点就是看谁的技术好,这才能引起球迷喝彩的。

所以在二世进球时,现场球迷就是鼓掌鼓励一下二世,可能还有就是看在国际友人友好的份上。

但是此时此刻,二世边路带球狂飙突进,那矫健的身姿,闪电般的速度,风驰电掣,让人看到不由得热血沸腾起来。一时间,那叫公园球场四周的球迷观众就突然安静下来。

或许球迷观众被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形给震惊了,也许是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他们确实是没有想到,一个亚裔球员能够有如此这般的速度,不由得让人开始兴奋起来。

就在这几秒钟,等牛津邮报的球员反应过来,准备两人或多人夹击二世时,二世这时已经带球冲到到牛津邮报队的大禁区边缘了,还在高速前进。

这时球场边的观众球迷终于反应过来了,倒吸一口凉气,感觉二世就是在冲击自己支持的球队的防线,把二世看作是敌人的突击手,不禁嚷嚷开来,危险!防守!危险!

那的确危险,二世进入大禁区后,迎着对方球员将球一拨球,球离开身边三米远左右,二世速度不减,两步跨到,超过对方防守人员半个身位,右脚一脚劲射,这回球压住了。

皮球就在对方后卫叉开腿的脚尖和守门员扑倒在地的手指尖指向的两条平行线的垂直相交线路沿地面飞行,窜入牛津邮报球队的大门。

现场没有音响,没有比赛解说员,没有那声歇斯底里的长长的那声“GOAL”,但是这并不妨碍南郊公园球场边这群球迷和观众在脑海中出现众多经典的足球进球画面。

南郊公园运动场边的球迷和观众仿佛自己就坐着酒吧里,看到电视上球星进球了,那解说员大喊“球进了——”。也有的球迷观众就是感觉到这不是一场业余的野球比赛,仿佛自己就是置身于英甲赛场,观看一场关键球的比赛。

等到牛津大学替补球员和教练贝克先生在场边鼓掌,跳跃欢呼时,这时南郊公园球场的球迷仿佛终于清醒过来,稀稀拉拉的掌声开始响起来,一声高过一声,一浪强过一浪,球场四周掌声终于连成一片,这时球场四周的手拉手围墙已经不复存在了,手都用来鼓掌了。

这时,现场的球迷终于真的为二世欢呼起来,纷纷打听二世是何许人也,可惜,二世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这群球迷没有一个知道二世的基本情况,只是知道二世是牛津大学的学生,剩下的都不知道,只知道二世是牛津大学学生,那是因为报纸报道这支球队就是牛津大学学生组建起来的。

场边的球迷观众也被这个技术不出彩,速度飙起来那也是令人热血沸腾的亚裔球员给倾倒了。

球赛上半场结束,比分3:1,牛津假日街头维多队领先。

。。。

第三十三章 风吹两面倒的快乐

上半场比赛结束后,在休息时,这时才有的球迷忽然反应过来,他们来到南郊公园球场是来看一场业余球队比赛的,应该没有支持某一个球队的立场,只要哪个球队球踢得漂亮就为哪个球队喝彩。

但是刚才自己怎么突然对那个亚裔球员产生了他是自己球队的对手和敌人的感觉呢?

这不科学呀?我们也不是牛津邮报球队的支持者,反而是牛津假日街头队的支持者,喜欢这帮学生球员,喜欢他们这个比赛的倡议。

也许,那个亚裔球员飙起速度,给人压力太大了,让人不由自主地为另外一支球队担心起来。

现场不少球迷现在缓过劲来,不由为自己表现大失水准,感到一丝不好意思,心理告诫自己,这是一场街头业余野赛。

下半场的比赛开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牛津邮报球队暴露后劲不足的问题了。

虽然牛津邮报队队员身体技术也不差,但是他们年龄比街头维多队的年龄要大,平时工作也忙,踢足球就是保持自己有一定的运动量,但是那也是一个星期,或者多个星期才能踢上一场,这个真的没有办法与假日街头维多队学生球员比。

本场比赛,牛津假日街头队场边还有一位主教练呢。贝克教练有时就站在场边指挥,有时就拿一瓶维多可乐,坐在一个小树凳子上,看着。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贝克教练在场边就如同古代战场上的鼓手和旗令兵,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往往就能扭转牛津假日街头球队的不利状况,这时贝克教练如同一根定海神针矗立在场边。

牛津假日街头维多队,现在比分领先,没有什么压力,牛津邮报的队员体力下降得很快,防守已经不像上半场那样紧密了。

空间大了,街头维多队的球员踢得兴起,技术花样一个接一个来,配合也开始精妙起来,赛前准备的东西终于都打出来了,队伍进入到深度磨合中。

场边人群一阵阵欢呼,比赛虽然是业余的,但是足球踢得确实太漂亮了。

特别是这群年轻学生球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走上职业球员的道路,但是小时候接受的足球专业训练到现在都基本上没有停止。

这帮学生球员也是知道自己,已经难以往职业球员这一条道上发展了。平时没事训练足球时,自觉不自觉地就开始将就把足球技术动作复杂化,开始一味追求足球技术美感了。

当然,这里面不包含二世,一个是因为二世刚接触足球不久,得到的都是足球基础中基础的足球技术训练,就是这些基础动作,都是二世耗费巨大,非常人能够接受的地狱式折磨训练而得来的。

另外一个原因,二世还有成为职业球员的希望,贝克教练不会允许二世向那个将技术复杂化方向发展。就是二世凭借自己身体素质弥补自身足球基本技术缺陷的情况,贝克先生现在依然不允许,而是要求二世把这些足球基本动作做到规范、熟练,至于达到舒展、自然,那当然那时二世更本不需要用自己身体素质去弥补了,那时二世就是老虎身上插上一对翅膀,成了飞虎了。

学生球员因为这般年轻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来疯,表现**强烈。这也是年轻人一大优点,如果年轻人都没有**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毁了。

但是年轻人就是这样,疯狂表演也将牛津邮报队打得溃不成军,牛津邮报的队员毕竟足球专业训练已经停歇多年,现在踢足球只是为了兴趣,保持身体健康。

二世看着队友这些人的假动作,二世有时候感觉不是把对手晃倒了而是把自己的腰拗了。二世是没有这样的假动作的,当然二世也想拥有,不过一想到贝克先生那张木纳的脸,还有现在越来越向唐僧模式在发展,二世就打消了自己那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二世又玩了一个边路一条龙,这个贝克先生是允许的,那是速度优势,而且贝克先生鼓励二世在球场大胆的做。贝克先生认为训练中带球高速运动肯定不如球场上带球高速运动得到的磨练和实战机会好,这个应该可以培养成二世以后在职业赛场上的杀手锏,也不影响二世的足球基础技术的训练,还能强化足球技术与速度之间的灵犀把控。

这时二世又进了一个球,首场比赛,二世就完成帽子戏法了。

二世这时也想给队友表现机会,看到球队的正印前锋还没有进球,正在门前侯着呢,正好是机会。

二世快速突破到牛津邮报球队禁区,一个传球,而且还是很精准的传到位,就在乔治的面前一步远的地方,伸脚一捅就能把这个球打进。

二世传完球就在看着乔治射门。

我靠!乔治有点得意忘形了,竟然为了把球射得漂亮,采取了大力劲射。你不管黄猫黑猫,逮到老鼠都是好猫。再者,你是猫,不用爪子去抓,学狗用嘴咬,那不是找潮吗?果然,乔治在射门时竟然没有压住,球直窜云霄,找飞机去玩了。一个单刀,直接面对守门员,打不进比打进都难,竟然给他打飞了。

看着大个子乔治后悔不迭的样子,队友们都一个劲的喝倒彩,没有人去鼓励他。大家都一个劲开他玩笑,奚落他,宛如在球队训练中比赛一样,谁叫他玩脱线了呢?的确,这场比赛打到现在,已经成了球队的表演时间。

场边将近六百号的球迷也十分快乐。这时球迷观众同情心开始泛滥了,同情弱者,那是人的本性。特别在这种比赛,没有什么敌对情绪,纯粹就是寻求快乐,他们开始给牛津邮报球队加油。

但是看到牛津邮报队胜利实在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加油声也小了。这时,这个牛津假日街头维多队前锋竟然能够把打不进比打得进的球都给打飞了,这些没有立场的中立球迷和观众,这时立场却十分坚定,一齐大声、整齐的喝倒彩,羞得大个子乔治差点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双方球员和球迷观众看到如此场面,现在都哈哈大笑,十分快乐。

本场比赛在观众喝彩声音中热热闹闹的比赛结束了,最终比分还是4:1。

二世完成了人生中许多第一,兴奋得都找不到北了。这不比在瑞典欧洲杯决赛那晚丹麦夺冠的兴奋劲头差,自己的努力的成果与依靠自己的记忆不费力的取得的红利,这在心理满足上还是很差距的。

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拿着维多公司给的一千英镑的赢球奖金,又跑到孙老板的七味菜馆去吃中餐,现在他们吃中餐都吃上瘾了,中餐花样也多,一道牛肉搞出几种花样来,味道不必一般西餐厅牛排差,价格还便宜。

。。。

第三十四章 一家媒体

比赛结束后,媒体报导这场比赛,当然,只有一家媒体,那就是《牛津邮报》。

在第二天早晨,二世晨练回来,难得的转了一个弯,也买了一份《牛津邮报》看看。但是二世在家看到《牛津邮报》主题的报道,二世又一次难得的,脸红了。

为啥二世脸红呢?那是《牛津邮报》体育版面狠狠把二世誉为天才,还发起人肉搜索,留下悬念,令人遐想,吊人胃口呢?

但是这个有什么脸红的呢?问题是二世看完《牛津邮报》对本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