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了我们。
后来,大哥从美国回来探亲,听我们讲了这件事,花甲之年的大哥泪流满面……
这便是年迈的父亲对儿子的牵挂!
我的邻居黄鹰是一名国家干部,不幸身患癌症,几次病危,他都没有把病情告诉远在德国留学的儿子,生怕影响儿子的学业。
他盼望着圣诞节后父子能团聚。没想到,病情突然恶化!临终前,他最想见的就是儿子!他的妻子立刻通知儿子“速归”!儿子坐飞机赶回来的时候,父亲已在两个小时之前去世了。
弥留之际,黄鹰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强撑着,医生一连给他打了五针强心剂,最终没能挽救他的生命。走的时候,他眼睛都没有闭上。
这,便是年轻父亲对儿子的牵挂!
“牵挂”,沉甸甸的亲情。
第二个关键词:体贴
孩子在父母呵护下长大。
有一天,父母年纪大了,也需要呵护。
老人最怕别人觉得自己“没用了”。体贴老人,就要尊重他们,不和他们争论。他们走过了几十年人生道路,已经形成了对世间各种事物的看法,我们不必试图改变他们,在这里,顺从就是体贴。
我们要学会洗耳恭听他们的教诲——少说“不”,多说“是”。老人多年积累的人生经验和感悟非常珍贵。多听老人的话,有益无害。
老人也喜欢体验“我能行”。体贴老人,就要赞美老人,赞美他们了不起,赞美他们不容易。
第三个关键词:尊重
老人尤其需要尊重。
尊重老人,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在几十年的生活历程中,习惯成自然,硬性改变习惯,反而会发生意外,所以尊重比改变好。
一位老领导告诉我:老人要有“五老”。
一老是老本:有一个好身体;
二老是老窝:有自己的住房;
三老是老伴:有老伴陪伴;
四老是老底:有自己的存款;
五老是老友:有几个说得来的老朋友。
从这“五老”中,可以看到老人有自己的世界。做儿女的不要强求老人卖房子、装修房子,不要让老人没有“家”的感觉;也不要限制老人出去和“老友”一起玩,闲聊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鼓励老人出去走走,开开眼,散散心,和别人聊聊天。
第四个关键词:善待
老人是家庭的功臣。
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社会和家庭。如今,他们年老体弱,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家人的善待。
许多老人劳累一生,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一心想留给子女;当老人丧失劳动能力时,最需要的是子孙的照顾。
2002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东北看望婆婆。婆婆七十高龄,生了9个孩子,带大了十几个孙子。
大年初一那天,我送给婆婆一万元钱。她哭了,拉着我的手说:“我对不住你呀!”
我诧异地问:“您怎么这么讲?”
婆婆说:“你的孩子我没给你带。”我感动极了,“妈,儿子是您带大的就够了,带孙子是我的责任呀!”
我的儿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用过年得到的压岁钱,给家境困难的四姑家的小弟弟买了新书包、新文具。
临行前,我们还又买彩电送给婆婆。
回到北京后,老人打来电话说:“儿子好不如媳妇好,邻居都说,你怎么摊上这么好个儿媳妇呀!”
我很感动。老人总是要求人很少,给予人很多。
面对老人,我们要心存感激,牢牢记住四个关键词:牵挂、体贴、尊重、善待。
对老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常存良知。老人幸福了,家庭就和睦了,社会就和谐,你就快乐了。
面对单亲——需要坚强更需要快乐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现在,单亲家庭的孩子真多,他们的烦恼也真多。
一次,我应邀去北京一所小学校和孩子们“面对面”,小礼堂里坐满了中高年级的同学,他们争先恐后上台向我倾诉烦恼,许多同学说着说着就伤心地哭了,其中有不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父母离婚前,天天吵,我劝他们别吵了,他们说‘不用你管!’慢慢地我变得冷漠了,他们吵架我也不闻不问。现在,他们分开了,而我也习惯了淡漠的生活。”
“我是单亲,我跟了我爸,可是他天天喝酒,有时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就睡,叫也叫不醒,醒了就骂我,我伤心极了!知心姐姐,您说我该怎么办呀?”
“我爸出了车祸,去世了,我妈天天哭,我也跟着哭,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个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他们多数都不快乐。
我心疼这些孩子,我更想对你们说:
单亲,不是你的错,但怎样面对单亲却是你的事。那么,怎样从单亲痛苦中走出,寻找快乐呢?
这天,我看到两位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学生写的文章,感觉为相同境遇的同学找到了答案。
安徽临泉县阜临中学初一的李瑞莹同学父母离婚了,她在信中说: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对面的音像店传出这十分熟悉的歌。我快乐吗?我本来不快乐,但是爸爸有了幸福的家庭,他很快乐;妈妈也有了幸福的家庭,她也很快乐;所以我也很快乐。我把他们的快乐当作我的快乐,因此我真的很快乐,很幸福!
“喝交杯酒……唱歌,唱歌……新郎和新娘唱情歌,哈哈……”今天很热闹,大伙儿都特别高兴,我也高兴,因为爸爸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伴侣,他们结婚了。
妈妈刚走的时候,爸爸有好长一段时间都特别颓废,下班回家就在黑漆漆的房间里抽烟,抽了好多好多。我知道爸爸是痛苦的,悲伤的,因为他太爱妈妈了。他在我面前极力地掩饰,可是他不知道他炒的青菜是生的,糖醋排骨的糖放成了盐,锅上煮着的牛奶是上个月的……我也从来不计较,因为怕爸爸发火,怕他精神崩溃,怕他因为我而更加痛苦……
一个大男人带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能行吗?可是我们熬过来了。虽然这种生活使我性格孤僻,在同学眼里我是一个不和任何人来往的“怪物”,大家欺负我,嘲笑我。我从来不把这些事告诉爸爸,因为我已经习惯孤独了,我不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我只要有爸爸就够了。后来爸爸变了,他的话多了,精神也好起来,我知道爸爸找到了她——我的继母。她对爸爸特别好,嘘寒问暖,对爸爸的关怀总是细心周到。可是她不喜欢我,她觉得我比不上她美丽的女儿,是的,我真的比不上总是开朗快乐的姐姐。
我静静地回到了妈妈的身边,因为我要让爸爸快乐幸福,这样我才会快乐幸福。我不想让爸爸为难,更不想成为爸爸的精神包袱。
我已经不需要妈妈照顾,因为我已长大,我懂得怎样照顾自己,何况妈妈还有一个小我5岁多的儿子。他很可爱,大大的眼睛,嘴特别甜,每个人都对他疼爱有加,他身体不好,老爱感冒,妈妈极尽温柔地喂他吃药,喝水,晚上还给他洗澡,睡觉时还会给他把被子盖好,最后看着熟睡的他微笑。这时我会有一点点嫉妒,因为我没有被妈妈如此疼爱过,但是我马上会让自己快乐起来,我想,如果我幼年时妈妈没有离开爸爸,她也会像照顾弟弟一样地照顾我。所以我在想像的快乐中体会这种幸福。
妈妈的丈夫很爱她,对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对我也不坏,虽然不是亲生女,但是他爱妈妈,所以也喜欢孤僻、古怪的我。我渐渐融入了这个本不属于我的家庭,我快乐了,也许这次是真的快乐了。
我把爸爸的快乐当成我的快乐,把妈妈对弟弟的照顾当成对我的照顾。不只这些,所有人的快乐都是我的快乐,妈妈、叔叔、爸爸、还有我孤独的快乐。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玫瑰都开了……”哼着歌,我继续向前走,继续我的快乐。
读完这篇文章,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李瑞莹同学多懂事,多通情达理,多豁达坚强。
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的确是不幸的,但如果能像瑞莹那样心里装着别人,像她自己说的“我把爸爸的快乐当成我的快乐,把妈妈对弟弟的照顾当成对我的照顾”“所有人的快乐都是我的快乐,”“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快乐就是这样奇妙,付出的多得到的才多。
最近看到一本书《水知道是什么》,书中介绍了科学家的最新发现:水是有生命的。如果你能使水快乐,在杯子上贴上“美丽”二字,送去冷冻,那么当水结成冰花时,奉献给你的就是一幅美丽的图形;相反,如果你使水不快乐,在杯上贴上“混蛋”两字,送去冷冻,那么当水结成冰花时,奉献给你的将是一幅丑陋的图形。
面对单亲,有个自称“灰姑娘”的女孩创造了奇迹。亲妈去世后,她竟然给自己找了个后妈。
说起来,我应该算作现代版的灰姑娘了。呵呵,不好意思,和灰姑娘不同的是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遇到白马王子——我还不到年龄呢!这么跟大家说吧,你们看我现在很开朗、很乐观,是一个阳光美眉。其实以前的我可完全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妈妈。我是一个亲妈去世、亲爸超忙、没有人管、无法无天的疯丫头。
老爸整天忙着工作,他和我的交流都是从询问成绩开始,以拳头落下收场。我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确切地说不尽他意。其实我在班里也是前十名,还是学习委员。每次我被老爸教训,我就有不想活了的念头,真想让妈妈把我也带走算了。心里的怨恨只好发泄在我的东西上:维尼熊的肚子变成拳击沙袋、书本满天飞,还要加上震天动地的大哭——当然是在老爸不在的时候。
升了初中,我还是那个老样子:和人打架,到处疯玩,像个野丫头。不过,学习尽量保持靠前——这是我惟一可以安慰妈妈在天之灵的事情,我不能对不起妈妈。
那天,我和同学们去北海公园玩,从公园北门出来的时候还早,天气很暖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