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淮歌飞 作者:朱璟秋(起点2012-04-15完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以兼晨,终于,战线拉到了北京。幸好,北京城还算坚固。袁崇焕舒了一口气。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率兵,已来到北京城德胜门外扎营。
  不过,他又把这口气提了起来。第二天,皇太极就带领八旗军兵临城下了。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侯世禄手下的士兵显然是奔波已久,军容已不再齐整。不过在侯世禄的强令下,仍是严阵以待。
  皇太极亲自率领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向满桂和侯世禄的部队发起猛攻。
  侯世禄拼死力敌,却因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而兵溃如山倒,侯世禄毕竟是久经沙场,他沉着地看着仅剩的军队,决定铤而走险。他带着士兵引开了皇太极的军队。为袁崇焕和满桂的军队减轻了一部分压力。正在这时,其他的八旗军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向满桂的军队。满桂率军上前搏战。城上的大明军兵,发炮掩护满桂所率的军士,不料敌我未分误伤满桂官兵,一时间血流成河,丢盔弃甲者不计其数。满桂的军队死伤惨重。从城墙上望去,城下的伤兵如同一只只在热锅上的蚂蚁,在翻腾着;有的好似快要被煮熟的大虾,紧紧蜷缩着,只听见伤兵的呻吟声不绝于耳。满桂身上多处负伤,来不及再去顾及地上的伤兵,只带败兵一百多人逃往城外关帝庙中休整。就在德胜门之战的同一天,广渠门也发生激战。
  广渠门之战当天,三贝勒莽古尔泰率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二千兵分三路攻打袁崇焕军队,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率九千关宁铁骑血战数万八旗军及蒙古兵,蒙古尔泰和多铎率领二千精兵驻守后方稳定阵脚。多尔衮、豪格等率领八旗军队数度冲杀,激战四个时辰,转战10余里。震天的杀声和兵戈碰撞的泠泠之声让人胆寒。而战场上搏杀的兵士们都没有退缩,他们抽尽身体里的所有力气上前砍杀。他们本着一个信念,决不能让那北方的奴酋在大明的地方张牙舞爪——因为他们根本不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他们只是偏远北方的蛮子,和这泱泱大国比起来算什么?袁崇焕身先士卒,拼死力战,关宁铁骑奋力搏杀,顿时蒙古尔泰的军队被关宁铁骑冲成两截。虽是拼尽全力,莽古尔泰军仍被击败。
  蒙古尔泰心下焦躁,又不愿立即收兵,只凭着一个“勇”字还想扳回劣势。多尔衮见势不妙,一边劝说蒙古尔泰暂且收兵,一边率领正白旗斩杀身边的流兵。此一战,关宁铁骑杀敌千计,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关宁兵亦伤亡数百。“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一向是用兵高明者的强项。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又派出五百火炮手,潜往海子,距皇太极军营里许,四面攻打,硝烟四起,遮天蔽日。炮灰滚滚而下,仿佛在清兵的阵营里下了一场硝石雨。皇太极的军队猝不及防,顿时大乱,只好在仓皇间随移营出海子。
  皇太极这次深深地陷入了苦恼之中,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他不得不多费些心思。
  反间计。
  皇太极合上《孙子兵法》,又在心里回味了一遍其中的利害关系。不由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或许,转机就在这里。
  给多疑的人最致命的打击。
  对于崇祯,他还是了解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皇太极觉得这个方法太好了,一连几天的食不甘味,这一次的这个计谋似乎比任何珍馐美味都出彩,让他口颊留香。
  “仿佛已经嗅到那大明宫里的气息。”皇太极惬意地微笑,那张宝座刹那间变得唾手可得。
  那是我的万年江山,我爱新觉罗的万年江山!皇太极用力地捶着座椅。那是一张梨花木的椅子,上面铺了一张老虎皮。
  “不该是虎皮的!”皇太极抚摸着虎皮上的纹路,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
  “应该是那张雕龙的金椅!”
  “范先生!”
  “大汗!”
  “这个袁崇焕,是我的心腹之患啊。”
  “大汗似乎已想到对策,但又为何叹息?”范文程敏锐的目光足以洞察一切。
  “他是人才,我想留。”
  “留着终是祸根,何况,他不可能降。”
  “范先生此言极是,是我多虑。我有一计,你来看。”皇太极压低声音,用手指沾了杯中的酒在桌上比划了起来。
  范文程凑上前来,细细听完,不由击掌称妙。
  “还得利用一下前几天捉来的那个两个太监。”范文程“嘿嘿”一笑,不自觉地摸了摸长出来的髭须。
  “那请范先生去安排一出戏吧。”皇太极温暖的笑容让范文程很舒服,范文程答应下来,退着走出了帅帐。
  两个太监在另一个营帐里呆着。他们来探听情报却因为招式太过蹩脚被皇太极的手下看穿,被扭送了上来。
  反间计,在他们两个太监身上下功夫才是重头戏。
  皇太极命人备了酒席给两位公公接风洗尘,命副将高鸿中设宴款待。酒过三巡,一个卫兵进来,向高鸿中禀报说,参将鲍承先有要事请见,在帐外等着。
  高鸿中便用微醺的醉眼瞧着两位太监,“真不好意思,要失陪一下,两位公公海涵,你们继续享用……”
  帐外,鲍承先对高鸿中说着已经和袁崇焕联系上了,我们皇帝以清兵暂时拔营五里为约,袁崇焕叛变云云。两位太监在帐内听了,先是大惊,继而如获至宝。趁高鸿中还未进帐,又蹑手蹑脚地回到座位,显示出一副还在大吃大喝的样子。
  高鸿中进帐后显出极为兴奋的模样,顾左右而言他,说着让两位公公不要拘束之类的客套话。
  “时候到了。”鲍承先看着天色,正是月黑风高之夜,“拘禁那两名太监的营帐守卫准备换班,减少巡逻人数,开始拔营!”
  “是。”
  崇祯的肝火最近旺得不行。因为两名太监跑回来战战兢兢地说袁崇焕也叛变了。
  那两名太监声泪俱下、并赌咒发誓一切是真的。崇祯冷笑了一声,信了。本来就多疑的他,并不想找出任何理由替袁崇焕开脱,他恨欺骗他的人——他将袁崇焕委以重任,让他手握重兵保家卫国,但是袁崇焕利用了他的信任狠狠地“欺骗”了他!
  没有任何人能为袁崇焕洗刷辩白,袁崇焕那所谓的赤胆忠心,崇祯算是见识到了!
  皇陵毁了,失守的城池越来越多,现在战线拉到了家门口,甚至有些大臣提出迁都。他情何以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成了莫大的笑话,他简直快要没了立足之地!
  “袁崇焕!”崇祯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生啖其肉。他痛恨背叛,可为什么他们都不能了解?还不停地背叛!
  崇祯以“议饷”为名召袁崇焕回京。袁崇焕刚走到崇祯面前跪下,便有锦衣卫数十人褫其朝服,杻押至西长安门外锦衣卫大堂,发南镇抚司监候。袁崇焕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明白自己一心为国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崇祯也不明白,他明明给予了袁崇焕至高的权利,为什么袁崇焕还会背叛他,难道真的是利欲熏心么?
  寡人,这两个字,比“朕”更能概括坐在金殿上的他现在的处境。孤家寡人——他又开始笑自己。他的嗓子已经很沙哑了。皇后询问他要不要传御医时,他总是冷冷地说一句,“朕没病。”
  可是大明的江山有病,而且病入膏肓深彻骨髓!
  他很固执,他总是对的。他是天子,天的儿子怎么会有错呢?袁崇焕该杀!他恨恨地说。
  “相信有人比我更恨他,而且有很多。”崇祯笑了,他笑得心满意足。他又为国为民除了一大害。蛀虫会少的,叛徒会少的,大明的江山会兴旺起来的。崇祯和自己说着,他希冀着明天会更好。
  祖大寿长跪大呼督师冤枉!大明可以没有祖大寿,但不能没有袁崇焕!
  于事无补的,崇祯是个死脑筋,他认定的理,你扭不过来。祖大寿,你乖乖去打仗吧!
  祖大寿憋屈着呢。他也是个犟驴子,他不起来,袁督师冤枉啊!他大喊,不止在心里喊,在金銮殿里喊,殿外也喊。
  崇祯嫌他聒噪,但他要是不再好好带兵怎么办?崇祯觉得自己又被人胁迫了。他讨厌这种感觉,一个个都对我有二心。我能信谁?我谁都不信!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袁崇焕被崇祯下了一道圣旨:“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罪不可赦,按律行磔刑,弃尸于市!”
  袁崇焕格格地笑了,他想骂天,可是他骂不出口。一生忠孝节义竟落得如此下场。
  他大笑,笑得凄厉。哀莫大于心死。他看了一眼行刑台下正向他扔烂菜叶子、臭鸡蛋的人们,眼中流出两行浊泪:“这就是老子拼死要护着的人?这就是老子拼死要保护的大明江山?”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袁崇焕的心很疼,从来没有过这种彻骨的疼。身上的伤口多得早已数不清,这次要全部崩裂开来了,这场面会很壮观的吧?袁崇焕甚至开始想象到时候有多少百姓争相涌上抢着付银子买他的肉了。“大明第一奸臣!”“丧尽天良的狗贼!”下面的百姓骂着,袁崇焕闭上了眼。他不甘心啊!
  “督师冤屈,天人共鉴!”袁崇焕的旧部喊着,他们跪着向前爬着,没有人搭理他们,只是向前涌着、推搡着——袁崇焕的肉金贵着呢,总共七尺身躯,却又数以万计的人争相购买。
  血——满腔的热血,从袁崇焕的身躯里面喷了出来,他的血,洒在了不该洒的地方。他瞪大着眼,好像在最后地流连他所挚爱的大明江山。他宛若听到,他母亲在远远的地方向他微笑着吟诵着周敦颐的《爱莲说》,教导他要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