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党,左右之人,有此至亲之势,故其贵任,万世常然之败,无世
而无之,莫之斯鉴,亦可痛矣!”(同上法诚篇)
上面指出汉代统治仅的一般形势,特别是外戚宦官的形势,既成常俗,
则失败便有其“常然”的因果关系。按中国外戚与宦竖的真正形势,一方面
要追溯到氏族宗法制度的残存,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土地国有制形势的发展。
凡古旧制度的残存,对于历史的发展总是重大的束缚,仲长统的亲近弄权的
说明,虽然未说明历史理由,但“亲近”二字已揭破土地国有制和宗法政治
相依的道理,它的结果是颠倒贤愚,混乱公私,更加重了封建法律外行动的
“一切之计”。这特殊制度,要比西洋中世纪更封建些。他的政论特别重视
此点,例如他又从心理上分析:
“汉兴以来,皆引母妻之党为上将,谓之辅政;而所赖从治理
者甚少,而所坐以危乱者甚众。??其欲关豫朝政,忙快私愿,是
乃理之自然也。??夫母之于我尊且亲,于其私亲,亦若我父之欲
厚其父兄子弟也。妻之于我爱且姐,于其私亲,亦若我之欲厚我父
兄子弟也。我之欲尽孝顺于慈母,无所择事矣,我之欲效恩情于爱
妻妾,亦无所择力矣。而所求于我者,非使我有四体之劳苦,肌胃
之疾病也,夫从此亥唾盼睇之间,至易也,谁能违此者乎?”
“宦竖者,传言给使之臣也,拚扫是为,超走是供,传延房卧
之内,交错妇人之间。??孝宣之世,则以弘恭为中书令,石显为
仆射。??后暨孝元,常抱病而留好于音乐,悉以枢机委之石显,
则氏迷雾乱之政起,而仇忠害正之祸成矣。??孝桓皇帝,起自蠡
吾而登至曾。侯暨张让之等,以乱承乱。政令多门,权利并作,迷
荒帝主,濁乱海内。高命士恶其如此,直言正谕,与相摩切,被诬
见陷,谓之党人。灵帝登自解犢,以继孝桓,中常侍曹节侯览等,
造为维纲,帝终不寤,宠之日隆,唯其所言,无求不得。凡贪淫放
纵,僭凌横恣,挠乱内外,螫噬民化,隆自顺桓之时,盛极孝灵之
世,前后五十余年,天下亦何缘得不败坏耶?”(群书治要节录)
在中国古代,所谓“党”即是“类”的狭义的术语,类即“族”系,党
即“宗”系。汉代所谓后党和宦党是相互为用的,这是古代氏族制在中古的
延长,特别在皇族和豪族斗争尖锐之时,后党宦党就成为皇族系统的外延势
力了。宦竖为变态的人物,依附于皇室,更发挥“亲亲”的恶性作用。仲长
统以宠信佞谄,骄贵外戚,是壅蔽忠正,淆乱政治的原因,比子倾危,比于
累卵。他从上面的心理分析,对于道德伦理,更有特别议论,如孝的论理,
于古有“无违”之训,然而他却说,“父母不好学问,疾子孙之为之,可违
而学也;父母不好善士,恶子孙交之,可违而友也;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济,
父母不欲其行,可违而往也。放不可违而违,非孝也:可违而不违,亦非孝
也,好不违,非孝也,好违,亦非孝也。其得义而已也。”这当是子孙相袭、
亲近皆善的反命题。
他的政论除了以上所举者外,如憎恶剥削,“横税弱人,??徭役并起,
农桑失业,兆民呼嗟”,如崇札三公,“与之从容言议,谘论古事,??琢
磨珪壁,染谏金锡”,都是中古的平等思想。他的议论中卓见之一,就是研
寻源流因果,以作借鉴,所谓“三亡之失,异世同术,我无所鉴,夏后及商,
覆车之轨,宜以为戒”(政论)。
(四)仲长统的人生归宿
后汉书本传说他“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嘆息”,他的愤世疾
俗之论太突出了,甚至他痛斥王侯贵族“心同于夷狄,行比于禽兽”,而主
张从天子以至国君公侯,要再教育。他虽然有积极求治的理想,不主张高契,
但他对于高契之士则甚同情,他说:“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彼独能介然
不为,故见贵也。”在他所谓“直正不行,诈伪独售”之时,他的思想便怀
疑于来世不知是什么,挽救之道不知该怎佯。他的“狂生”行为(本传说:“统
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节,默然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实在影响了
后来竹林七贤的人生态度。本传载述他“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
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曠,以乐其志”。
在他的乐志论中,更有老庄人生哲学的趣旨,他说:
“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大高鸿,
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
和,求至人之仿佛。??消摇一世之上,睥儿天地之间,不受当时
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
入帝王之门哉?”(后汉书本传)
他在无可奈何之时,终于要脱化超俗了。这样,他的哲学便和老庄思想
交流,逍遥自得,并连自然把握本身也奔置了,因此,他的甚天思想,到此
就不能自解了。他以暴露封建入手,而以宗教的懺悔为止,始于求变,而终
于寻到东方中古的不动性,这又是中世纪进步的思想家的天真的表现。请看
他的诗句: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遣,
何为局促?大道虽夷,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古来绕绕,
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聂地下,叛散五经,
灭弃风雅。百家杂碎,请用从火,抗志山西,游心海左。元气为舟,
微风为拖,敖翔太清,纵意容冶。”(同上)
从汉代博士笺注五经的烦琐世界,从贤良奔竞仕宦的利禄世界,脱化出
来,所谓“飞岛遣迹,蝉蜕亡壳”,来到了什么世界呢?这就是魏晋玄学的
世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