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为偶。’举孝廉不就,再辟司空府,弥年不到。州郡迫之,乃遁
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优游不仕,以寿
终。”(卷一百十三戴良传)
“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少为书生,性卓诡
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常于
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不好语言,而喜长
啸。宾客从就,辄伏而不视。有弟子名为颜渊、子贡、季路、冉有
之辈。或骑骑入市,乞匄于人,或悉邀诸乞儿,俱归止宿,为设酒
食。时人莫能测之。??后特征,到,拜赵相。??及到官,略不
视文书,舍中生蒿莱。征拜侍中,每朝廷大事,侃然正色。百官惮
之。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
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中常侍张让讒栩不欲令国家命
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后汉书
卷一百十一向栩传)
“延熹末,党事将作,(袁)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以母
老不宜远遁,乃筑土室,四周于庭,不为户,自牖纳饮食而已。旦
于室中,东向拜母,母恩闳时,往就视,母去便自掩闭,兄弟妻子,
莫得见也。及母殁,不为制服设位。时莫能名,或以为狂生。潜身
十八年,??五十七,卒于土室。”(卷七十五袁闳传)
从上面所引的四个人来看,我们就知道竹林七贤的虚无任达的生活态度,在
这里先已开了端绪。试取晋书阮籍传来比勘,可以发现彼此十分类似的地方来:
东汉诸人魏晋之际之阮籍
周勰少尚玄虚,隐处窜阮籍容貌瓖杰,志气宏
身,慕老聃清静,杜绝人事, 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
巷生荆棘,十有余岁。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
戴良母卒,食肉饮酒,哀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
至乃哭,有毁容。才既高达, 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议论尚奇,多骇流俗。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
向栩卓诡不伦,恒读老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
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疑。拜东平相,乘纑到郡,坏
被发,著绛绡头。不好语言, 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
而喜长啸。拜赵相,到官,略合清简,旬日而还。母终,饮
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
袁闳散壁绝世,欲投迹升。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
深林。以母老不宜远遁,乃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
筑土室,潜身十八年。声一号。吐血数开,毁瘠骨
立。
在后汉书中,黄宪是一个谜样的人物,书论风旨,无所传闻,然而当时
大家都推崇他,郭林宗对他尤致倾服。范晔论黄宪说:“(宪)言论风旨,无
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玼吝。将以道周性圣,无德而称
乎?余曾祖穆侯,以为宪聩然共处顺,渊乎其似道,浅深莫臻其分,清浊未
议其方,若及门于孔氏,其殆庶乎?”后汉书把他编在周燮徐稚姜肱申屠蟠
同卷,卷首的传论与卷未的赞,都标示“隐身”“韬伏”之旨,剔是视同隐
逸一流的。停中列记与宪往还的人物,为荀淑、袁闳、戴良、陈蕃、周举、
王龚、郭泰诸人,除陈周王三人外,其余均属同一类型可知。从这数点来推
论,黄宪实为一“儒道兼综”的人物。以儒道兼综的人物,而得到当时诸名
士的高度倾服,可知“正始之音”,汉末固已发其绪论。
颍川荀淑父子,在言论迹象上,比之黄宪,都是文献足征,容易寻求的。
后汉书本傅称荀淑“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
其知人”。其八子时称八龙,世说载其与陈实相会一节,直至夸饰为“真人
东行”,“德星聚”,“五百里贤人聚”: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贱无俘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特杖后
从,是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
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厀前。于是太史奏具人东行。注引檀道
续晋阳秋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是德星聚,太史奏五
百里贤人聚’。”(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在八龙中,负“无双”盛誉的荀爽,共与李膺一书,最足代表颍川荀氏
家传的“避就”之隐。后汉书李膺传载:
“陈蕃免太尉,朝野属意于膺。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
以圣乱世,为书贻曰:‘??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人鬼同谋,
以为夭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
扬煇,弃和取同。方今天地气阴,大人体否,智者见险,投以远害,
虽匮人望,内合私愿。想甚欣然,不为恨也。愿恰神无事,偃息衡
门,任其飞沈,与时仰扬’。”
荀爽深于易义,故书中多引易义。其易传一书,上接费氏之传,而下开
王弼易住,与正始之音,有甚深关系:固不仅书中所揭示的“怡神偃息,与
时抑揭”的生活态度,为后来林下诸贤如山涛嵇绍等开一条先路而已。荀爽
居官之后,所上奏疏,论三年之丧,论尚主之仪,论采女猥多,论臣僭君服,
均非当时紧要问题,故其所论虽非避实就虚,然而却是避重就轻。其后荀悦(爽
兄俭之子)作申鉴,亦多茹而不吐之语。而论尚主一节,更为直承其季父之作,
当是传家之学。
与荀淑同卷的锺皓,李膺常叹以为“至德可师”,范书说:“皓曰,‘昔
国武子好昭人过,以致怨本。’卒保身全家,尔道为贵。其体副所安多此类
也。则其明哲保身之道,与荀氏同风。与荀淑同卷的另一人是陈实,其名声
之盛,尤出荀淑之上。但细案实传,其为人并无奇节伟行,不过“善则称君,
过则称己”而已。然而这一点,正合乎道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的处世哲学。我们看他往吊中常侍张让父丧一事,可以知道他是很能够“与
时抑扬”的。实传称:“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风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
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实乃独
吊焉。及后复诛党入,让感实故,多所全宥。”这与荀爽就董卓之征,有异
曲同工之妙。
自荀淑以下,锺皓,陈实,都是颍川人,他们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他
们与郭林宗,在“保身怀方”一点上,是彼此相同的。
至于徐稚,则干脆是一个隐士。但他在吊丧时的“只鶏絮酒米饭白茅”
的公式,正与严子陵的五月羊裘,有同样的广告作用,虽不见丧主,不告姓
名,而商标具在,人必知其为“南州高士徐孺子”。隐身而不隐名,就是名
士之所以为名士的缘故。他曾托茅容转言郭林宗,说:“大树将颠,非一绳
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这话,是在黄琼会葬时说的,琼卒于桓帝延
熹七年,在第一次党锢前二年,那时正是郭林宗最活耀的时候,及党事起,
林宗遂转趋消极,闭门教授。可见这话对林宗是发生了作用的。
在第二节、第三节中,我们已经指出郭泰是当时清流的领袖,诸名士的
谈宗,其品题学风,曾莫可匹敌,风靡一世。所以自徐稚黄宪以下这许多人,
只能看作是郭泰的一道同风者,他们虽与魏晋清谈有血缘关系,然而使清议
转而为清谈的契机人物,我们仍得认定乃是当时的谈宗郭泰。郭泰的生活态
度,在许多地方,与上述诸人相似。颍川荀氏这一类型,避重就轻,保身圣
家,正与郭秦的虽善人伦而不危言核论相似;陈实独吊张让父丧,训譬梁山
君子,正与郭泰受凶德贾淑之吊,慰勉犯法见斥的学生左原相似,同是所谓
“贞不绝俗”。周勰向栩之流的玄虚任达,外表似与郭泰的褒衣博带,奖训
士类不同,而精神上的虚无倾向则并无二致。所以郭泰在生活的消极一面,
正是汉末那些隐逸君子与随时抑扬的明哲之士的集合体。试看一看郭泰对汉
末大局的观察与其自己处身的表白的那一番话,便足以证实我们的看法。
“(宋仲)劝林宗仕,泰曰:‘不然也。吾夜观乾象,书察人事,
天之所废,不可支也。方今卦在明夷,爻直无用之象,潜居利贞之
秋也。独恐沧海横流,吾其鱼也。吾将岩栖归神,咀嚼元气,以修
伯阳彭祖之术,为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者。’遂辞王公之命,阖门
教授。”(抱朴子卷四十六正郭篇,字句与此微异:“或劝之出仕进
者,林宗对曰:‘吾书察人事,夜看乾象,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方今运在明夷之曼,值勿用之位,盖盘桓潜居之时,非在天利见之
会也。虽在原陆,犹恐沧海流横,吾其鱼也,况可冒冲风而乘奔波
乎?未若岩岫颐神,娱心彭老,优哉游哉,聊以卒岁’。”)(后汉
纪卷二十三灵帝建宁二年纪)
郭泰与荀淑黄宪袁闳等在人事关系上是师友,而人事关系上的师友,也
正是思想渊源上的师友。这一事实,是颇为明显的。
郭泰的学术思想,后世所知道的并不多。范书说他“博通境籍”,后汉
纪说他“蓺兼游夏”,又说“其家有书五千卷,率多图纬星历之事”。可见
他决非章句之儒。从他“书察人事,夜观乾象”一段话来研究,他对图纬星
历之学是有心得的。他又说,“方今卦在明夷,爻直勿用”,则对易经也有
研究。又说,“吾将岩栖归神,咀嚼元气,以修伯阳彭祖之木,优哉游哉,
聊以卒岁”,则又以道家为归宿。再拿他的周游郡国,奖训士类的行为来看,
当初未尝不想“仰慕仲尼,俯则孟轲”,从儒家的面目出现。这些地方,都
与荀爽的为人极为接近。魏晋清谈,以易经、老子、庄子为三玄,而郭秦则
兼究其二。魏晋清谈,儒道兼综,即阮瞻所谓圣人名教与老庄自然将无同,
而郭泰也儒道兼综。魏晋之世,大大地宏揭了戠鑒品题的学风,而郭泰在汉
末即先已予从导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