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扰之不濁,其器深广,难测量也’。注引泰别传曰:薛恭祖问
之,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也。’”(世说新语德
行第一,按后汉书郭泰传赂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
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洲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
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同上)
“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
世之干将’。”(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同上)
这种方式的题目,到魏晋之际,发展得非常普通,而内容也愈益显得空
灵缥缈,变成纯粹概念的游戏了:
“裴令公日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脩敬而入自敬。一
曰,加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锺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载。
见传蘭硕,汪廧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晋
书三十六列传卷五,裴楷传与此略同,世说新语赏誊第八上)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同
上)
“庚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场薪谀浚┲笙茫
有栋梁之用。”(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至戎云:‘太尉神姿高徹,如瑶林瓊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同上)
“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瀉水,注而不竭’。”(同书
赏誉第八下)
“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同上)
“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
(同上)
“世目周侯,嶷如断山。”(同上)
“司马太传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
(同上)
题目所要称述譬况的对象,主要的是人物的品德,性格,才能,识度。例如:
“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苟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郭林宗见王允曰:‘王生一同千里,王佐才也’。”(后汉书
卷九十六王允传)
“谢子微??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榦
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郭泰)??至京师,陈留人符融,旦而叹曰:‘高雅奇伟,
达见清理,行不苟合,言不夸毗,此异士也。’言之于河南尹李膺,
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
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友而亲之。陈留人转卓,有知人
之鉴,融见卓,以己言告之,曰:‘此太原士也。’他日,又以泰
言告之,卓曰:‘四海内士也。吾将见之。’于是骤见泰,谓融曰:
‘此子神气冲和,言合规矩,高才妙识,罕见其伦。’??(宋)子
俊曰:‘??吾尝与杜周甫论林宗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瓖玮,
学阴渊深,妙有俊才。然其愷悌玄淡,格量高俊,含宏博恕,忠粹
篇诚,非今之人,三代士也。汉元以来,未见其匹也’。”(世说新
语赏鉴第八上,王戎目阮文业条,注引宋子俊语,甚简略可参看,
后汉纪卷二十三灵帝建宁二年纪)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而理
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
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注引孙盛杂语曰:太租尝问许子将:‘我
何如人?’固周,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大笑。”(世说新语识鉴第七)
所谓“王佐才”,“异士”,“太原士”,“四海内士”,“三代士”,
“乱世英雄,治世奸贼”等,都指整个的人格,比较具体,容易理解。至于
“清识”,“至德”,“聪敲高朗,高雅密博”,“清高明雅,英达瓖玮”,
“愷悌玄淡,格量高俊,含宏博恕,忠粹篇诚”等语,都是分析了人格的内
涵,而标指品德,性格,识度的,比较的抽象,意义不甚明确。然而魏晋以
后的品题,却大都是后一种格式的,这大约就是所谓“简约玄淡,尔雅有韵”
(明袁褧世说新语序中需),为后世所称颂的名士清淡了吧。然而这佯的名士
清淡,却又被同书所载的王眉子所痛骂。王太尉问眉子:“汝叔名士,何从
不相推重?”眉子曰:“何有名士,终日妄藉!”(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
“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
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又一条语同,而事略异,世说新语
赏誉第八上)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林下诸贤,各有??才,子籍子浑,器量宏旷,康子绍,清远
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
所遗;秀子他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
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世歌
新语赏鉴第八下)
“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赐,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
道卓荦有致度’。”(同上)
“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成,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
卓朗。’桓公曰:‘精神渊箸’。”(同上)
“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陈泰)何如其父司空(陈群),陔曰:
‘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
事过之’。”(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然而,分析人格的内涵,标指真正的品德、性格、识度的,是一回事,但所
用的抽象的题目字眼,又是一回事,这种人格的分裂,在抱朴子卷三十三汉过篇
中,给我们保存了许多材料,比刘劭的人物论更近于历史实际了。今引在下面,
可以窥见当时题目的涯略是怎样:
“历览前载,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莫剧汉末。??柔媚老受
崇饬之裕,方棱者蒙讪弃之患,养豺狠而歼■虞,殖枳棘而剪椒桂。
于是做兀不检,丸转萍流者,谓之弘伟大量。苛碎峭嶮,怀螫挟毒
者,谓之公正方直。合色警慧,有貌无心者,谓之机神朗徹,利口
小辩,希指巧青者,谓之标领清妍。杂突萍鷽,骄矜轻悦者,谓之
巍峨瑰桀。嗜酒好色,闒茸无凝者,谓之率任不矫。求取不廉,好
夺无足者,谓之淹旷远节。蓬髪亵服,游集非类者,谓之通美汎爱。
反经诡圣,顺非而博者,谓之庄老之容。嘲弄嗤妍,凌尚侮慢者,
调之萧豁雅韵。毁方投圆,面从响应者,谓之绝伦之秀。懀腥ê溃
推货履径者,谓之知变之奇。懒看文书,望空下名者,谓之业大志
高。仰赖强亲,位过其才者,谓之四豪之匹。输货势门,以市名爵
者,谓之轻财贵义。结党合誉,行与口违者,谓之以文会友。左道
那术,假托鬼怪者,谓之通灵神人。卜占小数,诳饰祸福者,谓之
知来之妙。■怒弄稍,一夫之勇者,谓之上将之元。合离道德,偶
俗而言者,谓之英才硕儒。若夫体亮行高,神清量远,不谄笑以取
悦,不曲言以负心,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疑然不群,
风虽疾而枝不挠,身虽困而操不改,进则切碎正论,攻过箴阴,退
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谓之暗ɑ徒苦。夙兴夜寐,退食自公,
忧劳损益,毕力为政者,谓之小器俗吏。”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物评价的封建性的“公论”,其概念和实质原来是完
全相反的。
题目的对象,有时关涉人的形容、仪表、举止,这在魏晋以后,尤其讲
究。世说新语中,特列容止一篇,专门辑集这一方面的题目,数量很不少,
这是非常可注意的。贺昌群在所著魏晋清谈思想初论一书中,以为清谈思想
之渊源,马融为一启蒙人物,又说:“汉末魏晋时代之史传,称当时人言论
丰采之美者,以马融传为最早。”(见贺书页十四、十五)贺同志的这一指出,
相当有意义。但我们认为魏晋清谈的所谓“风度”,大抵是就那种纯粹形式
上的秀朗??逸的容止而言的。而这种容止之“美”,是和行为实践的“醜”
在一起的,从社会意义上讲来,是名门豪族在名教札俗和现实社会的生活发
生矛盾以后,取以为精神替代品而象征身份性地主阶叙的高贵地位的形式标
识,而在内容上是空虚的。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世
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人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
崩。”(同上)
“稀康身是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嗼曰:‘萧萧肃肃,爽
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
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同上)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同上)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爛爛如岩下电。”(同上)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鶢群。’答曰:‘君
未见其父耳’。”(同上)
“裴令公有??容仪,脱冠冕,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王人。
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同上)
“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爽有风姿,旦玠辄叹曰:‘珠玉
在侧,觉我形穢’。”(同上)
“有人斋王太尉,遇安丰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季胤平
子。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同上)
“王大将军称太尉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同上)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
人’。”(同上)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同上)
“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惟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同上)
“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
露其爽。”(同上)
“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