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贱,从富位自危。故夫富贵若有神助,贫贱若有鬼祸。命贵之人,
俱学独达,并仕独迁;命富之人,俱求独得,并为独成。贫贱反此:
难达,难迁,(难得,)难成。??仕宦贵贱,治产贫富,命与时也;
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故贵贱在命,不在智愚;贫富在禄,
不在顽慧。??春复囚死,秋冬旺相,非能为之也;日朝出而暮入,
非求之也,天道自然。”(命禄篇)
四、人命国命皆由天定,而国命胜人命:
“历阳之都,男女俱没;是平之坑,老少并陷。??宋卫陈郑,
同日并灾,??国祸陵之也。故国命胜人命,寿命胜禄命。人有寿
天之相,亦有贫富贵贱之法,俱见于体;故寿命修短,皆禀于天,
骨法善恶,皆见于体。??国命系于众星,列宿吉凶,国有祸福;
众星推移,人有盛衰。??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死生者,无象在天,以性为主。禀得坚强之性,则气渥厚而体坚强,
坚强则寿命是,寿命畏则不夭死;禀性软弱者,气少泊而性羸窳,
羸窳则寿命短,短则蚤死;故言‘有命’,命刚性也。至于富贵,
所禀犹性;所禀之气得众星之精;众星在天,天有其象;得富贵象
则富贵,得贫贱象则贫贱;故曰‘在天’。”(命义篇)
五、国命系于时数,非人力所能为:
“夫贤君能治当安之民,不能化当乱之世。??皆有命时,不
可令勉力也。??夫世乱民逆,国之危殆灾害。系于上天,贤君之
德,不能消却。??人皆知富饶居安乐者命禄厚,而不知国安治化
行者历数吉也。??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当治,恶人不能乱。
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治期篇)
上述备点,是王充命定验的概括。在这里,王充向我们暗示了一个哲学
命题,即偶然决定一切。
这个命题,就其本身来说,已是一个矛盾,因为在这里,偶然性扮演着
必然性的角色,行施着心然性的任务。但这一矛盾对王充的体系来说又并不
是矛盾,因为在王充看来,这种偶然性,对物来说,就是自然性;对人来说,
就是命,“偶然性决定一切”的命题在这里正是“必然性决定一切”或“自
然性决定一切”的命题。我们可以举出王充如下的几句话来参看:
“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适偶之数。??二偶三合,似
若有之,其实自然,非他为也。”(偶会篇)
“夫耕耘播种,故为之也,及其成与不熟,偶自然也。”(物势
篇)
王充明白指出:“命”即“自然之道”(自然性),同时也是“适偶之数”
(偶然性),“偶”(偶然性)即“自然”(自然性)。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王
充这样理解:
“大夫有短寿之相,娶必得早寡之妻,早寡之妻,嫁亦(必)遇
夭折之夫也。??非相贼害,命自然也。”(偶会篇)
“故军功之侯,必斩兵死之头,富家之商,必夺贫室之财,??
故厉气所中,必加短命之人,凶岁所著,必饥虚耗之家。”(偶会篇)
这许多“必”,既是偶合,又是命定。特别是后一例的“必”,客观上
说出了封建制社会的阶级矛盾的现实。从其“必”的观点看来,封建制社会,
岂不是厉气充塞、凶暴掠夺的世界么?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然性、必然性、偶然性在王充看来是一个道理:
就整个世界来说,天地之施气、人物之出生,都出于“自”或“自然”,并
非有上天在主宰,也并非出于神的某种目的;就个别的物或人来说,那末,
它的生成发展是一开始就已决定了的,这种决定,即是一种自然性的决定,
而非由于某种外力所加;这种决定,在人即谓之“命”。再回过来,就个别
物、人的相互关系而言,刚表现为一种偶合的形态或表现为偶然性的形态,
这种偶合并非是神或人故意造成的,而是自然的。把王充的命定抽象到哲学
上来就是这样一个轮廓。由此可见,(一)王充的命定论所主张的是:盲目的
必然性(偶然性)决定一切,在这种命定论中,主观上仍未给宗教或神学的观
点留下余地;(二)王充的命定论和他的“自然”原则在语义的外表上看来,
是协调的,然而从自然的原则出发而超出“自然”原则方面看来,是语义的
混乱。
我们认为,王充的命定论的错误在于把自然的必然性绝对化,它虽提到
不少幸偶,适偶,而实质上则正是”以完全否认偶然性来处理偶然性”(在王
充看来,“偶”无宁是一种假象,所谓二偶三合,“似若有之”,其实是没
有的,其实是“凡有首目之类,含血之属,莫不有命”)。恩格斯对于这样的
命定论批判道:“这样,偶然性在这里并未被必然性所说明,而倒是必然性
降低到产生纯粹偶然的东西。如果一个豆荚中有六颗豆粒而不是五粒或七粒
这一事实是和太阳系底运动规律??列于同一等级,那末事实上偶然性不是
提高到必然性,而倒是必然性降低到偶然性。”(恩格斯辩证法与自然科学,
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四年版,页六十)这样就“等于一般地把偶然性底混沌王国
宣布为有生命的自然界底唯一定律”。我们不能不在这里记起,王充论述“丈
夫有短寿之相,娶必得早寡之妻”之类,颇近似于确定豆荚粒数的必然性。
这种命定论在当时还不能说是反动的。而且,这种思想是有深刻的社会
根源的。恩格斯论加尔文的宿命论学说的话,可启发我们的分析:“他(加尔
支)的宿命论的学说,就是下列事实在宗教上的反映,即:在商业和竞争底世
界中,成功或破产并不取决于个人底活动和技巧,而是取决于那种不受个人
支配的各种情况。成功或破产,并非由个人意志和行动来决定的,而是由于
至大的和无形的经济权力底仁慈来决定的。这在经济革命时期是特别正确
的。??”(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本序页一九)如所周知,
加尔文教会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他的教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激进部分的
要求,这种宿命论决不是反动的。王充及其时代,当然完全不同于加尔文及
其时代,但他的宿命论正是如下事实的反映:在中世纪的黑暗时期,贵贱高
下,并不决定于才能操行,尊皓显辱并不决定于贤愚智不肖,王充既然不愿
承认这一切是合理的,而合理的时代又在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中还丝毫没有透
露曙光,于是王充就皮有从他的“虽自然亦有为辅助”的命题发展下去,反
而诉之于“命”了。同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也对王充有所限制,王充运用
的科学知识显然表现出幼稚性。但就在他的命定论中,王充还是表现了一定
的“异端”性格:(一)与当时的正宗命定论相对立,王充否定“三命”,他
说:“言随命则无遭命,言遭命则无随命,儒者三命之说,竟何所定?”(命
义篇)这是对白虎通义“三科”说的公开诘难;(二)他通过厉史的命定论否定
了圣君贤相对于世之治乱所能起的作用。他忠实地揭露出社会的矛盾,至于
怎样变革这样的矛盾,则是他所不能知道的。
此外,我们认为,王充的宿命思想,是他的具有机械观点的命定论世界
观的必然产物。列宁指出,只要在推论上多走一步,就要使真理变成错误。
王充由于建立敌对理论,过分夸大了自己的阵势,以致在真理的把握上滑出
了一大步,从目的论的反面就产生出命定论的结论,陷于形式逻辑分野的另
一极。在这里,王充的思想就露出了显明的缺点。他的这种观点也影响了齐
梁之际的范■。唐代的无神论者吕才,特别批判了王充的命禄观念,殊为卓
识。而反动派胡适著王充的论衡,竟因王充的国命论里有所谓“为善恶之行,
不在人之质性,在于岁之饥穰”的说法,遽尔硬说:
“这是一种很明了的‘唯物的历史观’。最有趣的就是,近世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是和他的‘历史的必然趋势说’是相关的,王
充的唯物观也是和他的‘历史的命定论’是在一处的。”(黄晖论衡
校释附编四页一三一五)
这话完全是胡说!总括一句话:在这六十九字的论断里,十足地证明了
胡适不但把命定论和决定论混杂在一起来态意歪曲马克思主义,而且也有意
曲解了王充!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一书中曾严格地区别开决定论和命
定论,命定论是机械的观点,而“决定论思想确定人类行为的必然性,推翻
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消灭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
行为的评价。恰巧相反,只有根据决定论的观点,才能做出严格正确的评阶,
而不致把一切都任意推到自由意志的身上”(列宁全集第一卷第一三九页)。
至于胡适恰巧从王充的命定论思想的弱点上看出了“很精彩的部分”,则又
十足地证明了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和错误的判断经常“在一处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王充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命定论思想,在
这里我们还须附带说明王充在现实批判上的弱点。
无疑的,王充的思想是汉代最大胆的“异端”,其所批判的对象,大都
是当时王室御用的“正宗”及其分泌物;其所定立的命题,也全部与当时王
室的统治精神根本不相容。但是,当问题一旦迫近于现实性的政治领域时,
王充就依违规避起来,对于“即命”的“令上”,不免束缚于君臣之义的传
统,歌颂功德。我们所指的是下列的事实:
“方今天下太平矣,颂诗乐声可以作未,传(儒)者不知也。??
臣子当褒君父,??是故周段三十一,殷颂五,鲁颂四,凡颂四十
篇,诗人所以嘉上也。由此言之,臣子当颂明矣。儒者谓汉无圣帝,
洽化未太平。宣汉之篇,论汉已有圣帝,治已太平。恢国之篇,极
论汉德非常(徒)实然,乃在百代之上。??汉家著书,多上及殷周,
诸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