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商与影响力-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每次你都能按某种方式行事的话,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你如今的行事方式将慢慢占据你的脑海。重复次数越多,你过去的行事方式就越来越模糊,而新行事方式将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思想决定命运
习惯分两类: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改变行为之前先改变思维习惯,思维发生在行为之前。一个人很复杂,但是也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只要知道了这个人的思想,就可以预知他的行为。如果他能够接受你的思想,那么他的行为就在你的预测范围之内。
警察看谁都像小偷,老师看谁都像学生。所以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慈不掌兵”之说。由于从事一种职业时间长了,就养成了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所以就有职业习惯。
当你改变了自己的信念,你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拒绝或接受变化,取决于你选择相信什么。
信念可以激励人去搬山,信念比锁链和监狱更能禁锢人。人由两部分构成:有形和无形,即肉体和思维。这两部分互相影响,而且要保持一致,人才不至于痛苦,内外不协调会导致人不舒服。这就是内外协调,表里一致。所以思想、行为、习惯、命运之间就有了高度的联系。办事认真,对原则不喜欢妥协的人可以做审计;对数据敏感而不厌烦枯燥的人可以做会计;善于同人打交道,能够在短时间内把陌生人变成熟人、把熟人变成朋友的人可以去做营销员。这就是性格同命运的关系。
一个刚刚毕业来到企业的大学生,喜欢抽烟,又舍不得把好烟分给别人抽,因此在他的烟盒内装有两种档次的香烟,高档的自己抽,低档的给别人抽。结果这个人的结局比较尴尬,没有几个朋友,没有晋升,没有影响力。所以习惯岂止决定命运,习惯就是命运。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第1章 为卓越建立好习惯(2)
只是看到了好的行为和听到了好的思想,不等于是你的好行为和好思维,就像武术动作虽然好看,但不经过演练,那个动作你做不来一样。习惯的建立在于重复,包括思维和行为。思维改变了,才可能改变行为。重复可以养成一种习惯。
改变习惯需要动力
意识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这需要有动力。改变习惯同样需要有动力,动力来自哪里?动力有几种呢?
一个智者把三个胆量不同的人领到了山涧的旁边,跟他们说:谁能够跳过这个山涧,我承认谁胆子大。第一大胆的人跳了过去,得到了智者的赞美。其他两个人不跳。这时智者拿出一块金子,说谁能够跳过去我给谁金子,第二大胆的人跳了过去。第三个人还是不跳。这时此人后面出现了一头狮子,他发现如果不跳生命即将结束,一用力,也跳了过来。这三个人都能够跳过来,但使得他们能够发生跳过来的这个行为的动力不同。
使人的行为发生的动力有两类:恐惧和诱因。行为发生了,是因为诱因足够,行为没有发生,是因为恐惧不够。如果一种习惯改变了,是因为诱因足够,如果一种习惯没有改变,则是因为恐惧不足。
恐惧比诱因有更大的动力。你可以不为金钱利益所动,但是你害怕失去:害怕失去自由、害怕失去健康、害怕失去爱。所以马基雅维利说:恐惧比感激更能够维系忠诚。
改变习惯需要动力,动力分为诱因或恐惧。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在古代的时候,君主都是以武力来实现统治,即利用臣民对自己的恐惧达到统治的目的,而不是对臣民好一点,让他们产生感激来维系忠诚。因为感激是不可靠的,出于感激,人们只会在满足自己的情况下,再考虑对方。而恐惧就不一样了,它甚至可以让你先满足对方的要求,再考虑自己。
一个人要改变习惯真的很难,要让一个不喜欢学习的人每天都去学习,他会觉得很不舒服。但是到了快要考试的时候,他就有了压力,考试不及格怎么办?如果考得好的话可以拿奖学金,对以后的推荐上研究生、出国、找工作都很有好处,面对恐惧和诱因双重影响,他就会逼着自己改变习惯,因为他有了动力。
森林公园为了保护鹿,把狼赶走了。但是一些鹿却得病而死。得病的原因是缺少运动,为什么缺少运动?因为没有了天敌—狼,所以不用奔跑了。后来森林管理人员又把狼引进了公园,这样鹿们又恢复了健康。
学会放弃和选择
如果你手里已经握了一个杯子,试图用同一只手握住另外一个杯子,是不可能的。只有先放下一个,才能拿到另外一个。
所以,为了有更好的成功与未来,有必要克服不好的习惯,建立好习惯。这些需要从改变思维做起,才能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加完美的人生。这样的人生目标,可以通过缔造高的情商实现。高情商的人首先是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自我情绪调控的工具,通过调控自我的情绪来影响自己的行为,然后再影响别人—朋友、家人、下属、上司和同级。能够影响陌生,把陌生人变成熟人,把熟人变成朋友,一旦变成了朋友关系,就有了广泛的人脉,有了人脉就有了财脉。能够影响别人就有了影响力,当有了影响力以后,就拥有了领导力,就有了个*力,有了个*力,就有可能获得职位权力,就会在一个组织中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做管理别人的人,但我们可以成为能够影响别人的人。影响别人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要拥有能够影响别人的素质和内涵,缔造基于情商的影响力,就是为你塑造这样的素质和内涵。
第1章 为卓越建立好习惯(3)
习惯是一种选择,假如在某种情况下,每次你都有这种反应,导致你以后这样做起来很容易,就形成了习惯,而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因此,你可以选择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好习惯。想使一个行为成为习惯需要两个前提:强迫它重复发生和建立情感触发器。
一个人的竞争力表现在学习力上。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的细节、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学习的实质是学与习两个字,学就是搞懂,习就是做到。学一次,习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命运
有三个人将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每人一个提要求的机会。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今天知识“爆炸”了,在爆炸了的知识面前人人自卑。
所以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布朗基说: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
我更赞成布朗基的见解,智慧是举一反三、创造知识、灵活应变的能力。
书有两类:有字书和无字书。学有两类:知识和智慧。有字书来自无字书,知识积累产生智慧。
养成习惯的六个步骤
习惯的养成需要六个步骤:做出承诺、现在行动、关注结果、不断重复、反馈纠偏、不要自责。
做出承诺:向朋友承诺你养成习惯的决心,有了这样的表白你就会坚持,因为你不会在朋友面前说话不算数。在做出承诺时要使用第一人称:我。不能说“人其实要自信”,而是要说“我要自信”。
现在行动:行动等于“行了就动”,否则会被惰性和其他事情冲淡,不能唱“明日歌”。
关注结果:看到新习惯带来的好结果,对自己是一个鼓励。《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小矮人唧唧,在寻找新奶酪的路径中,用大量想象中的奶酪来激励自己。如果你的目标结果可以衡量,那么这个结果会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不断重复:改变习惯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习惯的养成在于重复。习惯就是由于经常这样做所以变得容易的动作。
反馈纠偏:当你发现自己又出现老习惯的时候,及时觉醒。例如你要戒烟,当一段时间后你又把香烟放到嘴上的时候,你是有负罪感还是惬意?如果你真的对自己改变习惯高度承诺,那么就要立刻回到戒烟的轨道上来。
不要自责:出现反复的行为时,不要责怪自己。不要对自己说这样的话:我软弱、我没有毅力、我不行、我是一个失败者。这是一种暗示,它影响潜意识。要对自己说:我很强、我没有问题、我会成功、我能行、我很有力量。
第1章 为卓越建立好习惯(4)
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要用正面的词汇和图像,少用负面的词汇和图像,用现在时而不是将来时。肯定你的行为而不是意愿,如“我要提高演讲能力”就是意愿,而“我说话要清楚并且用词准确”就是行为。因为我们能够控制的是行为而不是意愿。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不能同时做太多的事情。要用想象中的细节来鼓励自己。例如为了克服演讲时的紧张,可以这样想象:无数双眼睛在欣赏着我、无数双耳朵在倾听我的每一个词汇、热烈的掌声在为我欢呼等。目标不要遥不可及,虽然高目标总会使人进步,但是如果改变习惯的目标太高而难以实现,你的潜意识就会惊慌,从而导致你本人整体慌乱。所以有时候追求完美并不合适。
我第一次去美国进修时,时间只有五个月。我给自己定了目标:掌握所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