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人生-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样的贷款,应当寻求另一种解决方式,那就是详细的写出调查报告,争取政策,用银行的呆帐准备金进行帐销案存处理,既是对农户的支持,也是解决银行呆帐贷款、消除历史包袱、再轻装上阵的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

说完就要离开,却听得余某道:“两位同志请慢,这下山的路危险得很,何况是晚上。为了安全,我送你们一程,以便路上多个照应。”

李达和法官坚决拒绝,可余某固执地非要送他们才放心,还说需要和他们在路上说些什么。听这么一说,李达和法官不再拒绝。

那哑巴见他们有手电筒,也想一起下山,余某却说:“你就别跟着我们,还是在那竹筐里住着吧。”

大家都嘿嘿一笑,高兴地离开了一个不可想象的地方。

夜虽然还没来得太久,可高山之上的小路被枯萎的野草遮没了路面,加上寒风一吹,早就结成一层冰霜,脚还没踩稳,却已经滑了出去。从没有走过这种夜路的李达和法官,一出门就在山坡上纷纷跌倒滑落。

余某却不一样,走惯山路的他早有所准备,他穿着一双布鞋,即使在这样的夜晚和冰霜下,也如履平地一般,走得稳稳当当。见李达和法官一走一滑,他连忙让他们先停停,然后,他顺手在路边扯来一把丝茅草,搓成麻花一样的绳索,让他们牢牢实实的缠在鞋腰上。效果果然不错,李达和法官不再打滑,一个劲的感谢余某,打心眼里佩服高山上的人,要不是他在一路,李达和法官还真不知能不能下山呢。

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平坦的路上,李达叫停一停。原来,他想小便,就着一棵大树边拉开裤链,还没撒出尿来,只听得扑腾一声响,接着便是一声凄迷的长鸣从头顶掠过。天啦,这是什么?李达早已惊得一跳,连尿也尿不出来了。法官也是一紧,问余某是什么东西作怪。

余某笑着回答:“这是山上一种叫夜老鸹的鸟。别害怕,这是山上的夜晚常有的情况。”

听了余某的解说,李达好不容易才把尿尿出来。这下,他坚决不走前面。

法官说:“你不走我走。”

话没说完,却听得法官一声“妈也”,就跌倒了。

原来,法官一起步就踩到路边的枯草上,惊动了草里的一只野兔,那野兔一窜,竟然窜到法官的裤管里。突然一个毛绒绒热乎乎的家伙钻进裤管里,不受惊吓才怪呢。那一跌倒不要紧,要命的是,随着法官的跌倒,李达也因为靠得太近踢在法官的身上,向前扑倒而去,前面又正好是下坎的陡坡,李达滚落到坡下的灌木丛中,幸好被灌木和葛藤网住,才没出现大的危险。

法官还没从惊吓中回过神来,余某连忙去拉李达,可李达被葛藤网住,好半边也爬不起来。

好在那余某随身携带了一把小刀,他让李达抓住树枝不放松,又吩咐回过神来的法官举好手电,余某小心地把缠在李达脚上的葛藤割断,才把李达拉到路上来。

不过,虽然受了惊吓,但毕竟没受到肉体的伤害,加上有余某壮胆,李达和法官也从惊吓中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刺激,他们一边自我解嘲,一边取笑对方,把这种“好运”归咎于对方的晦气。

余某对他们说:“干脆我走前面,我怎么走,你们就跟着怎么走。”

李达和法官很顺从,都听余某的话,跟着余某小心前行。这下,他们没有再遇上惊险的情境,一路上,虽然不时飞起一只夜鸟,或者不时从路边窜出一只野兔,但那都是余某一边走一边有意惊动出来的,加上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李达和法官没有再受到惊吓。他们一边走,一边和余某问这问那,不知不觉就到了大路。这时,李达看表,已经晚上十点半了。余某认为前面不再有危险,便就此止步,让他们自个儿到乡政府过夜。

李达和法官感慨万端,觉得山上的环境真是太差了,他们建议余某对两个女儿要作最好的安排,就只有鼓励她们外出打工,在外面安家落户。

余某听了,长叹一声:“唉,要不是早年妻子患上令人恐怖的麻风病,我们一家人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感谢你们的提醒,也只这样,两个丫头才可能有个好的出路,如果守在山上,还真是嫁不出去也,方圆百里内,谁都知道我们家的底细,谁都视我们的家底为隐患,连我这个原本希望有一番作为的汉子,都是被那麻风病压得抬不起头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敢于大胆地吃一顿丫头做的饭,就是对两个丫头最大的安慰,就给了我们全家人最大的面子,就给了我们最大的荣耀啊。”

李达说:“人的一生,三贫三富不到老,谁敢说不会发生一些波折的事呢?我们对麻风病也有所了解,其实并不可怕,只是人们在心里产生了一种不良的阴影。我相信你们一家人以后的日子会改变的。好啦,再见!回去的路上你一个人,要当心啊。”

余某笑着说:“我走熟了的,没事。你们小心,再见!”

“再见!”

他们仿佛依依不舍,都看着对方,都不想先行离别。直到双方同时背对着,李达和法官才迈步而去。一路上,他俩好久都没有说话,默默地,默默地,回想着有生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一天,想着麻风病给余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想着余家受困于麻风病的煎熬和折磨的命运。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他们关掉了手电筒,只见天空繁星闪烁,而寒风在这时像刀一样吹过面庞。这是晴朗的征兆,他们知道明天又是一个大好的晴天,希望这样的天气从此能够永远照耀着余家的前程,照耀着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当然,也希望照耀着李达和法官他们自己,照耀着所有为命运而奋斗和拼搏的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0 欲擒故纵食品站
从麻风村回到营业所,李达向文云主任详细汇报了所有余剩小额农贷的分布状况。剩下的这部分贷款已经不多,承贷的农户主要居住在偏远的高山峡谷地带,他们的生存苦不堪言,加上家庭主要成员多有变故,连起码的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为了改善环境,情况稍好一点儿的便趁着外出打工的机会,全家人搬迁到新疆、河北等千里之遥的地方安家落户,连通讯都无法取得联系。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李达建议按照呆帐贷款的管理办法,向上级行申报帐销案存处理。这些情况不需要李达多说,文云就心知肚明,他也早有这种想法,认为经过本次依法全面清收之后,对余剩少部分贷款采取核销处理的条件已经成熟。两人一合计,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分工负责,李达拟写调查报告和相关书面材料,文云负责填写相关表格,又分别跑各乡政府、派出所和法庭,找这些单位和部门出具诸如死亡、失踪等证明材料,抓住年底核销呆帐贷款的时机,将它们进行了全部核销。

李达为这些小额贷款的有效处置松了一口气,如果不采取核销的方式,不仅清收难,而且耗费在日常事务的时间很多,简直就是得不偿失。核销之后,那些贷款的账务便装进了历史的档案,不需要再去劳神费力,再说,也算为边远地区的贫苦农民做了一件好事,多多少少可以缓解他们被债务所逼的压力。

接下来,小镇食品站的贷款摆到议事日程。

食品站有贷款18万元,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结过利息;没有结付利息当然也有特殊原因,那就是发展银行成立之时,食品站的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划转到发展银行;可是,不到半年,发展银行又变成只为粮食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专业银行,其它已经划转到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又划回农业银行。这说明食品企业贷款还是只能由农业银行承担,该清收的还得继续清收。

既然非要清收不可,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进行处理,其损失将越来越严重。小镇营业所如此,全县其他乡镇的食品站以及大大小小的食品公司也一样,大多数处于关停状态;不仅食品企业如此,供销企业、茶叶企业等国有和集体企业都概莫能外,没有一家贷款企业能够依靠正常的经营活动维持生存和发展。即使勉强支撑的企业,也被新兴的个体工商户和私人企业挤压得如老牛负重,强弩之末,关闭、破产已成大势所趋,不过是迟早而矣。

那天,食品站新来的站长陈志林找到文云主任,希望营业所继续支持企业一把,条件是用临街的七个门面作抵押,申请贷款五万元用于毛猪收购,以期赚一点儿钱为职工多发一点工资。

这个要求无可厚非,谁不希望在工作方面做一点业绩出来?何况是新上任的站长,更加需要拿业绩说话,拿业绩展示自己的领导魄力。可是,食品站连利息都有好几年没结过了,还能给它注入新贷款么?文云主任当即就拒绝道:“对不起,陈站长,现在的贷款权利都被支行上收了,我们无能为力,你还是找别的途径吧。”

陈志林悻悻地离开后,李达对文云说:“你怎么就一口回绝得没有一点退路呢?这里面有文章可做啊。”

“有什么文章可做?”

“食品站不是还有18万元贷款及3万多元的利息吗?虽然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但我们毕竟还要负管理和清收责任,还得想办法收回来;何况,支行每年都下达了清收计划和任务,并且将清收业绩与奖金挂钩考核。如果没有办法收回食品站的贷款及利息,我们在考核方面就要吃很大的亏,每一个职工就要少拿成百上千元的奖金啊。”

“你有什么办法收得回食品站的贷款?”

“拍卖它的门面。”

“以前的贷款都是信用方式贷出去的,又没有拿企业的门面作抵押,如何拍卖?”

“正是这个关键问题,我才觉得陈站长来找我们申请贷款是好事,是个难得的机会。你想,七个门面至少价值二十万元,再加上企业的其它资产,少说也有三十多万吧。如果不把这些资产转化成贷款抵押物,我们以前的贷款可能一分钱也收不回来呀。”

“如何抵押?”

“就是企业若想申请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