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并展开军事参谋人员的谈判,甚至谈到了沿莱茵河驻扎意军,在
奥地利边境驻扎法军。
三个月后,希特勒恢复征兵,英、法、意似乎酝酿着即将结盟。
三国政府元首在意大利度假胜地斯特雷沙( Stresa)会面,同意对抗
德国任何企图以武力改变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墨索里尼居然会召开维
护凡尔赛和约的会议,颇带有一丝历史讽刺意味,因为他素来反对此
约,认为它欺骗了意大利。斯特雷沙会议是一次大战三个胜利国最后
一次商讨集体行动。会后两个月,英德签订海军条约,这显示当牵涉
到切身的安全时,英国偏好与敌对者达成双边协议,而不愿依靠斯特
雷沙的盟友。德国在条约中同意,十年内限制其舰队在英国35%的水
准,但获得潜艇数目可与英国相当的权利。
此约的内容不及其所反映的民主国家的心态来得重要。英国内阁
当然明白,它等于是默许德国推翻凡尔赛和约有关海军的条款,因此
至少是有违斯特雷沙阵线的精神。其实际的效果则是在双边的基础上
建立新的上限,而且是对德国建造武器的能力设以外在限制,这种限
武方式在日后的冷战期间更是常见。这个海军条约也凸显出,英国宁
愿与敌人和解,也不肯劳动斯特雷沙的伙伴,此即后来被称为绥靖政
策(policy of appeasement)的政策心理基础。
此后不久,斯特雷沙阵线便荡然无存。拥护现实政治的墨索里
尼,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可以比照一次大战前的惯例,任意地扩张殖民
地。于是他在1935年展开建立非洲帝国的大业,征服了非洲硕果仅
存的独立国阿比西尼亚( Abyssinia),并借以报意大利在20世纪交替
时受阿国军队屈辱的一箭之仇。
墨索里尼的行径在一次大战前虽必会为各国所接受,但现今世界
已是集体安全及国际联盟的天下。民意,尤其是英国的舆论,对国际
联盟“未能”防阻日本征服满洲,是交相指责;而可进行经济制裁的
程序也在此期间建制完成。到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时,国联已有正
式对付这类侵略的方法。更何况阿比西尼亚是国联的一员,虽然那是
源自于正好相反的情形。意大利在1925年时,因认定英国对其有所
图谋而支持阿比西尼亚加入国联以为抗衡。英国认为像阿比西尼亚这
种野蛮国家,不配在国际社会享有完整的会员资格,不过最后还是勉
强默认了。
现在英意两国都尝到苦头:意大利是因为从事自任何角度看都是
无缘无故侵略国联会员国的行为;英国则是面临对集体安全的挑战,
而不仅只是一个非洲殖民地问题。造成情况益形复杂的是,英法在斯
特雷沙已承认阿比西尼亚是意大利的利益范围。拉瓦尔事后曾表示,
他原先的构想是让意大利仿法国在摩洛哥的角色,进行间接控制。想
当然耳,墨索里尼万万想不到,英法既已让步这么多,还会为了并吞
或间接控制阿比西尼亚之间的差别,而放弃达成近乎联盟的反德
协议。
英法始终未充分了解一个事实,即它们面对的是两个相互排斥的
抉择。若它们觉得意大利对保护奥地利十分重要,甚至意大利在洛迦
诺所保证的协助维持莱茵河非军事区,也值得重视,那两国就必须想
出某种妥协方案,以保全意国在非洲的面子,并维持斯特雷沙阵线完
好无缺。相反的,若国际联盟确实是遏阻德国及号召西方民众反抗侵
略的最佳工具,那就必须彻底执行制裁,让侵略者付出代价。在这两
者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
然而英法两国已无自信追究这两个抉择的真正含意,只想两边都
兼顾。于是在英国主导之下,国联展开经济制裁行动。与此同时,拉
瓦尔私下向墨索里尼保证意大利取得石油不会有问题。英国也采取大
致相同的做法,礼貌地询问罗马石油制裁是否会导致战争。当若墨索
里尼不出所料且虚应故事地做出肯定的回答,英国内阁便有借口结合
对国联的支持与对战争普遍的恐惧。这个政策表现在一句口号中:
“战争除外的一切制裁。”
后来首相鲍德温曾若有所指地说,当时可能发生效果的制裁多半
也会导致战争。无论如何,经济制裁是武力抵抗侵略之外的另一种选
择,这个观念有其价值。同样的主张在五十年后因如何处理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的问题,又在美国被提出,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外相霍尔( Samuel Hoare)知道英国自己的策略已乱了方寸。如
果要反制即将来临的德国的威胁,英国领袖应该与希特勒对立,与墨
索里尼修好。他们却反其道而行:讨好德国,对抗意大利。有鉴于这
种荒谬的情形,霍尔与拉瓦尔在1935年12月设想出一个折中方案:
意大利可获得阿比西尼亚肥沃的平原;塞拉西( Haile Selassie)则继
续在山区的要塞内统治阿国的传统地盘。针对这些让步,英国将提供
四面都是陆地的阿国经由英属索马里亚的出海口。两人预料墨索里尼
必会接受这个安排,并由霍尔提请国际联盟认可。
可惜这个霍尔一拉瓦尔计划,在尚未向国联提出前,便因外泄让
新闻界得知而胎死腹中。在当年这种例子极其少见。因消息曝光,激
起公愤,迫使霍尔辞职下台——因促成切乎实际的妥协方案却成为群
情激愤的牺牲品。接替他的艾登( Anthony Eden)很快就回到集体安
全及经济制裁的模式,但没有必要时诉诸武力的决心。
在此后的危机中,这种应对模式便一再重演。民主国家总是夸大
对手的实力,以作为自己不愿使用武力的借口。英国自认为若缺少法
国的协助便对付不了意大利。法国虽不是真心想助英国,却把舰队派
至地中海,使它与意大利这个洛迦诺保证国及斯特雷沙的伙伴国关系
越加恶化。但即使集结了如此压倒性的军力,却始终未实施石油制
裁。而普通的制裁即使能发挥作用,也发挥得太慢,无法使阿比西尼
亚免于亡国的命运。
意大利在1936年完全征服阿比西尼亚,墨索里尼宣布由意大利
国王伊曼纽尔( Victor Emmanuel),出任改名为埃塞俄比亚的阿国的
皇帝。不到两个月后,国际联盟理事会于6月30日集会讨论这既成
事实。塞拉西提出沉痛的个人呼吁,等于是为集体安全敲下丧钟:
“这不仅是解决意大利侵略的问题,更是集体安全;国
际联盟是否能存在;各国对国际条约是否能信任;对小国保
证其完整独立应受到尊敬及保证是否能兑现的问题。这是在
各国平等原则及强将小国纳为藩属之间的抉择。”
7月15日,国际联盟撤销对意大利的所有制裁。两年后在慕尼黑
事件后,英法因畏惧德国而放弃其道义上的反对,承认阿比西尼亚被
征服。集体安全使塞拉西惨遭丧失全部国家的命运,无法保有在现实
政治下,霍尔一拉瓦尔方案所保留的半数国土。
在军事实力上,意大利跟英、法、德根本不成比例。但苏联保持
距离所造成的真空,使意国在维持奥地利独立及在某种程度上维护莱
茵非军事区,能发挥相当的作用。只要英法看起来像是欧洲最强的国
家,墨索里尼便会支持凡尔赛和约的安排,更何况他极端不信任德
国,而且起先对希特勒这个人十分嫌恶。不过他对埃塞俄比亚事件的
不满,加上对实际实力关系的一番解析,促使他相信若坚守在斯特雷
沙阵营,意大利到最后可能要承担德国侵略的所有冲击。因此埃塞俄
比亚便成为一个转折点,从此意大利在贪念与畏惧的双重动机下投向
德国怀抱,再不回头。
不过阿比西尼亚亡国的教训却是在德国留下最持久的印象。英国
驻德大使汇报说:“意大利的胜利开启了新的一页。在崇尚权力的国
度,英国的声望免不了会堕落。”意大利退出斯特雷沙阵线后,德国
向奥地利及中欧进发唯一剩下的障碍,便是莱茵非军事区所可提供的
敞开门户。希特勒毫不迟疑地迎头痛击。
他在1936年3月6日星期日的上午,下令军队进入莱茵非军事
区,象征着凡尔赛协议的最后一点保障也被推翻。根据凡尔赛和约,
德军禁止进入莱茵区及其以东50公里的地区内。德国在洛迦诺确认
这个条款;国际联盟支持洛迦诺的协议;英、法、比、意则保证其执
行。
若希特勒在莱茵区得逞,则东欧就会任凭德国宰割。东欧任何一
个新兴国,不论是独力或是结合起来,都对抗不了东山再起的德国。
它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法国能以威胁要进入莱茵区而阻退德国的侵略。
但西方民主国家再一次因无法确定希特勒的意图而犹豫不决。理
论上说,他只是重新占领德国的领土。同时他又提出种种的保证,包
括提议与法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于是同样的论调再出现,主张德国
一旦得到维护其本身国土的权利后便会适可而止,而这在所有其他欧
洲国家都是视为理所当然的。英法领袖是否有为了维持如此明显的歧
视待遇而牺牲人民生命的道德权利?另一方面,他们难道没有道德义
务在德国尚未完全武装前对付希特勒?那样或许得以拯救不知多少人
的性命。
历史给了我们答案;但当时的人却左右为难,备受煎熬。因为在
1936年时,希特勒独树一帜的狂人本能及魔鬼般意志,仍使他左右逢
源。民主国家仍认为他是个正常虽略嫌过火的国家领导人,只是想设
法恢复其国家在欧洲的平等地位。英法一心想要解读希特勒的心态。
他是否诚心?是否真正想要和平?这些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外
交政策若不考虑真正的权力关系,而只靠对另一方真正企图的猜测,
那无异于空中楼阁。
希特勒以他不可思议的长于利用对手弱点的能耐,选择了最适当
的时机重新占领莱茵区。国际联盟因制裁意大利而弄得灰头土脸,此
时更无意于与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