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料]中国当代电影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沙鸥》、《喜盈门》(《喜盈门》观众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人到中年》、《骆驼祥于》、《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影片,都体现了新、老导演在新时期开端所重新焕发出来的艺术专长和旺盛的创造力,年轻导演在这时显示出被“文革”窒息的艺术灵感和明显有别于前人的执着的艺术追求和才华。

 

《苦恼人的笑》(杨延晋 薛靖编剧 杨延晋 邓一民 导演)由杨延晋导演,表现一个正直、诚实、不愿讲假话的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苦闷和彷徨的心路历程,导演把幻境,梦境和现实交叉组接,以人物心理构成统一的线索。杨延晋的另一部影片《小街》,第一次表达了对人的尊严和对美好人性的讴歌;

 

《生活的颤音》(滕文骥编剧 滕文骥 吴天明导演)是滕文骥导演的反映“四五”运动的影片,滕文骥把影片的故事结构同音乐的曲式结构联系在一起,用音乐的情绪来衬托人物的情绪,大量高速、降格、定格和意识流手法,以及时空跳接,变焦镜头的运用,表现出对现代电影语言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的《都市里的村庄》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风气以及各色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

 

《小花》(前涉 编剧 张铮导演)改编自小说《桐柏英雄》,但是编导舍弃了小说的主线―描写1947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个重要历史转折时刻的战争形势发展以及交战双方矛盾冲突的内容,战争推到了背景,没有着力描写战争的规模、军事战略思想、将领的才智及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只采摘其中的一朵“小花”―一再推出的是兄妹情意,悲欢离合成为主要内容,编导认为只有大胆触及战争中人的命运和情感,才有可能使这部影片出现新的突破,给观众造成新鲜感,影片写了战争中的人,人的灵魂,很受观众欢迎,但专家有争议,推崇的说它是用新的手法描写战争中的人,有人情味,有新意,有意境,所以动人,持保留意见的则说它情节虚假,经不起推敲,人物的关系有意念化的痕迹。《小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都带有一定的叛逆性质”(黄健中语),影片把过去和现在的时空交替出现,并以彩色片和黑白片的格式区分出来,突破线性的叙事方式,而是以人物的情绪发展的起伏来结构影片,展现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情绪。《小花》迫于对极左思潮的后怕,还不敢正面表达男女情感,只是借兄妹之情来抒发,影片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呼应,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人到中年》(孙羽导演)根据作家谌容的小说改编,一个女眼科医生因为心脏病突发和精神崩溃,躺在病床上,她的回忆和思考,加深了当时的内省基调。

 

《归心似箭》(李克异编剧 李俊导演)里根本看不到硝烟,我们感觉到的是一位负伤的抗联战士和年轻的寡妇,碰撞出来的火化,清新的生活,细腻的情感描写。这个看似简单的创作,虽然恢复的也是五、六十年代巴人等作家提出 的“通情”、“达理”,但在当时“观念化”模式盛行的年代,已经是个不小的突破了。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编剧 张其 李亚林导演)(1980)是根据作家张弦的小说改编的,可以把这种措辞看成是对中国过去三十年看法的象征,艺术重新肯定个人的价值,特别是妇女的价值,不再避讳妇女的需求,影片以极大的热情和同情性替她们喊出了心声,作为承担着更多生活负荷和精神压力的她们更需要关怀,更需要爱。

 

七九年的创新奠定了电影文化观念转变的最初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解放

“文革”给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其中最大的莫过于“极左”政治路线统治对人性的摧残。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他们用“阶级斗争”来概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艺术家不敢说真话,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绞肉机的摧残,变成了“无人情味”,“无感情”的人,这是对人最残酷的践踏。

人情、人性、人道主义,“文学是人学”,这些观点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烂的,即使在“文革”前十七年中,也会被泼上“修正主义”的污水,然而,这恰恰是文艺最重要的东西,是文艺规律中很重要的部分,违背了这个规律,是不可能创造出感人的作品的。

人们对于十年浩劫的痛苦回忆,对于历史的反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意识到个性、私生活及鲜明态度的珍贵,“人们迫切地需要恢复人的尊严,提高人的价值”(《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周扬文 载《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合刊)“文革”后的文艺创作,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写好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感情的变化,对深化主题,塑造好典型形象是息息相关的。把艺术还给人,人的主题被提到了显要的地位。人的意识的觉醒,在新时期的电影中是以伤痕电影和政治电影为肇始的。1979年拍摄的《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首先来自它内在的、深刻的动因―创作者观念上对于生活和艺术认识的变化。“只有大胆触及战争中人的命运和情感,才有可能使这部影片出现新的突破”(《思考 探索 尝试》黄健中文《电影艺术》八○年第一期)

第三、四、五代导演联手,冲破了极左路线的种种禁锢和精神枷锁,从人文角度切进生活,这一时期的“伤痕电影”(《泪痕》、《生活的颤音》、《苦难的心》、《巴山夜雨》)和“反思电影”(《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透过个人命运,从裂开的、无声的伤口中,反思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作品大都具有悲剧色彩,有力地揭示地揭露了“四人帮”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揭示了造成悲剧与伤痕的历史的渊源和社会根源,不仅帮助人民群众从情感上乃至理智上同“文革”的精神枷锁作历史性告别,同时发出了改革社会、改变观念、改革传统的深切呼唤。

第三个重要主题是个人生活的价值、爱情在社会生活中的恰当地位、对爱情的否认带来的危害。对浪漫的爱情故事的偏爱只是一个征兆,预示着人们再次关心小说、故事对个人生活史的评估。对70 年代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成就加以概括的话,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反思影片的成功,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人到中年》等。(梅朵 文《新中国电影五十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55页)

 

二:对真实性的渴求

针对初始时认识上的混乱,八○年代初的电影界对于真实性的迫切需求,巴赞的写实理论和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的学说受到普遍重视。

“从具有浓郁色彩的政治宣传走向艺术现实主义的深化”,电影理论家钟惦非的评论基本概括了八○年代前半期电影创作的特征。在创作中,作为现实主义复归标志的应该首推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这些影片以人伦关系为情节框架,突破了以往政治片中光明与黑暗截然对立、迥然分明的弊端,刻画出特定历史时期实实在在的社会氛围。纪实风格的兴起,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加广泛的社会性主题。(杨远婴《艺术美学文选》)

对70 年代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成就加以概括的话,其中很明显的一点是再现历史真实,这里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电影《血战台儿庄》(田军利 费林军 编剧 杨光远 翟俊杰导演)的成功(梅朵 文《新中国电影五十年》第55页)。

而继承了三、四十年代的写实传统,并且借鉴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经验的《邻居》(郑洞天、徐谷明导演1981年)被认为是“真实地展示了当前现实生活的生动图像,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矛盾”的作品,它让观众恢复了对电影的感受力,听到了电影和生活的摩擦声,感受到了它们的体温和表情,它们的朴素与真实。在当年的金鸡奖评选中,《邻居》战胜了《西安事变》、《沙鸥》,以微弱多数票夺得金鸡奖最佳影片,它的缺陷是前后两大截,前半部分光彩喜人,后半淡泊寡味。

在写实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生存空间和普通人的生存境遇,从而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电影美学: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对现实人生的表述,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的展示来代替典型化、寓言化和传奇化,“它的核心思想,它的艺术生命, 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热烈关注,那么它的关照对象自然包括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着与其密切相关的政治生活方面。我们说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它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注,现实主义的审美追求就是以创造人的艺术形象为其最高目标,把创造独富个性、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放在首位。”(《现实主义电影的新崛起》 梅朵 文《历史与现状》 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39页)

 

三:对人生的热情。

1979…1983年,这一阶段创作者们追求真理和表现人生的热情更胜于对电影自身的探索。中国还没有到“吃饱了怎么办?”的那种人生意义的追求阶段,中国为了吃饱穿暖住好,为国家的富强繁荣、生活的安康幸福、个体的自由发展而奋斗着,像《新星》等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一时期的电影,尽管艺术上没有大的突破,甚至不一定是艺术品,但它们以其对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关怀、描写、揭露、抨击、议论,引动了人们,首先是知识分子的共鸣。

 

四:电影形态的多样性

电影创作观念的变化,必然引起审美价值观念的变化,其艺术形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