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抱怨的世界2-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实者调整风帆。

对关系的过程负责,这样在任何关系中,你都会有调整“风帆”的能力。

正文 Inspire Envy:引人艳羡(1)

2010…2…5 10:19:41 本章字数:753

很多抱怨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对自身优越感的夸耀。那些抱怨者在向你暗示:“你肯定有问题,因为你不像我这样。”很多抱怨,其实就是抱怨者和被抱怨者之间一种微妙的、消极的比较。抱怨者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点也没有我所抱怨的这些缺点,你难道不想像我一样吗?”

抱怨:“我的新老板一点也不称职。”

潜台词:“我比他有能力多了。”

抱怨:“你老是用很长时间才能准备好。”

潜台词:“我很有效率,很守时。”

抱怨:“那些白痴又把我们的水费账单搞错了。”

潜台词:“如果我在那儿工作,肯定不会出错。”

抱怨:“你真蠢。”

潜台词:“我真机灵。”

人们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就会开始抱怨。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抱怨其实是一种吹嘘。你或许正在消极地谈论着某个人,可是你真正想说的就是自己比他强。你希望别人能够注意并欣赏你的这种优越性。

如果你不太相信,就请想一想那些让你在开车出行时感到心烦意乱的驾驶员吧。你只会抱怨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如果你想快点开,展示一下娴熟的车技,这时要是有哪个司机老是慢吞吞,总是挡在你前面,你可能就会隔着挡风玻璃朝他大叫;如果你想慢点开,那些横冲直撞,总是超车的司机就要遭到咒骂了。

说到开车,我和妻子桂儿风格迥异。我喜欢开快车,而桂儿却慢得要命。我是个急性子,得尽量控制速度,免得被派超速罚单,而桂儿则完全相反。每次她开车送我去机场时,我都会呆呆地盯着车窗外面,心里暗想:“求求你开快点吧!看在上帝的份上!连口香糖纸都超过我们了!”到了我开车的时候,桂儿同样感觉很不舒服,从仪表板的指甲划痕和她那一脸惊恐就能看得出来。

正文 Inspire Envy:引人艳羡(2)

2010…2…5 10:19:43 本章字数:953

事实上,那些大声的吹嘘,常会泄漏这个人心中的不安全感。通过这种“抱怨着的自夸”,说话人其实是想告诉别人:“请跟我说,我很好吧!因为现在或者是目前这个阶段,我感觉糟透了。”如果你看到哪个人如此,去听听他在批评或抨击什么,说不定他正是在这方面不太自信,才会去抱怨的呢。比如,你哪个朋友对别人的衣着发表了一番恶意评价,你就得思考一下,是不是他觉得自己穿得不够迷人呢?这时,你要试着去赞美他,让他自信一点;如果同事们都在抱怨别人的某项任务完成得烂透了,也许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最好,才会去抱怨别人,此时你可以试着寻找一种方式,给他们一些真诚、积极的评价。

如果某个人遇见你之后就开始抱怨,说明他可能正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一点。不要去跟他争吵。你有没有想过,所谓争吵只不过是两个人在那里互相斥责和抱怨,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所以你千万不能中了它的“圈套”。深吸一口气,不要让他那些消极能量影响到你,就算是别人先挑起“战争”,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响应,他们之所以要批评你,只不过是想以此来膨胀自己的消极形象,给自己找点安全感罢了。

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时,请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在用这些抱怨来抬高自己?是不是想以此来证明你比别人优秀?是不是在向别人暗示你更聪明、更有效率、更友好、更会打扮、更守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些不自信了。很多时候,你抱怨别人在哪方面做得不好,并试图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更具优势时,就说明你已经在这方面感到自卑了。

抱怨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哪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讯号,不过前提是我们愿意深入自己内心世界去寻找引发这些抱怨的原因。理论上,我们应当经常审视自己,去探究这些抱怨的根源,在还没有造成“听觉污染”时,就将它们消化掉。

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给他朋友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雷声响亮,它的确让人印象深刻,可闪电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抱怨着自夸”就是一阵雷声,它声音响亮,会引起你的注意,可是它却很空洞,不包含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雷声”去研究“闪电”形成的过程,并且利用“闪电”的能量造福自己。

正文 Power:操纵力(1)

2010…2…5 10:19:45 本章字数:876

抱怨是获得操纵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历史上几乎没人能像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一样,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累积起那么高的影响力,也几乎没人能在获得如此高的权力之后,却落得他那般悲惨的下场。

问题:一个出生于奥地利、曾经的广告牌画师,是靠什么积累起那种控制整个德国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呢?又是如何发动了一场与全世界对抗的战争的呢?

答案:靠的就是抱怨!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是这样写的:所谓领导者的艺术——从各个时代那些真正伟大的领导者的事迹来看——就在于联合人民的注意力,并将其集中到一个共同的敌人身上(抱怨这个敌人)。人民对同一目标的好战情绪越强,就会有越多的新成员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他们会为这种统一行为的力量所吸引。这样,这种惊人的力量就会不断增强。

在他那些怒不可遏、辛辣刻薄的演讲里,希特勒试图创造一个可以让大多数德国人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的敌人。他把德国在一战之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他所谓的“劣等民族”身上。他宣称非雅利安人,尤其是犹太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而这一说法博得了绝大部分德国人热情的支持。在他的著作和演讲中,希特勒详细描述了他那个由雅利安人统治的“种族纯净”的世界。他让追随者们确信,雅利安人才是人类生存的最后一丝希

望。他没完没了地抱怨着,让绝大多数国人相信他们的国家和世界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就这样,希特勒凭着他的花言巧语,终于爬上了权力的巅峰。

在各种关系中,人们会用抱怨把你拉到他那一边,让你和他站在一起,以便让他拥有赢得别人的力量。你的某个家庭成员对另外一个家庭成员不满意,他可能就会向你抱怨,确保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你的支持。抱怨者正为自己建造权力的基础。

有人向同事抱怨,以期这位同事能跟他联合,共同对抗管理阶层或其他同事。万一事件最后演变成“他们与我”的“战争”,他也非常希望将你拉拢过来,将其变成一场“他们与我们”的较量。

正文 Power:操纵力(2)

2010…2…5 10:19:47 本章字数:1015

在美国,我们可以在选举期间更深刻地体验这个用抱怨取得权力的过程。每逢选举季到来,就会有各种各样负面的、互相抱怨的报导从各种渠道涌来,不断冲击着我们。你可能会想,干吗要通过无线电波倾泻这么多负面情绪呢?——因为这真的很管用,只不过它可能会以某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起作用罢了。如果你是某一个政党的“死忠”,另一个参选政党并不会天真地认为这些负面报导会将你争取到他们阵营来,他们会用这些负面报导,让你对自己政党的候选人极度厌恶反感,以至于放弃投票。

而对手少得一票和他们自己多得一票是一样的,都能让这个抱怨的政党更接近竞选的职位。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1944年出版的《点头与招手》(Nods and Becks)中,富兰克林•;P•;亚当斯(Franklin P。 Adams)这样写道:“人们赢得选举,主要是因为多数人投票反对某个人,而非投票赞成某个人。”

当你深入了解人们抱怨的原因时,你会发现,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那样,人们是在用抱怨推卸责任。他们会跟你讲一大堆冗长枯燥的道理,来证明他们不能也不应该负责去改善某种状况。他们会不断地抱怨,引诱你认同他们的说法,支持他们的不作为。这就是在用抱怨获取权力。

某些人会抱怨别人总是迟到、太无礼、太邋遢、语速太快、说话太少、妄下结论等等。给对方下了这种定义后,抱怨者就像打了针疫苗一样,不用再为如何解决问题而费脑筋了。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是他们自己太懦弱,不敢也不愿去寻找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让他们把抱怨的手指指向别人。

不久前,为明确我们教会存在的目的以及未来的愿景,我们开展了一次战略规划活动。首先,我们拟定了一个长达四十五分钟的面谈,面向所有人。几个星期里,我们通过一切能利用的渠道,向教区所有人发出信件,通知面谈的事情;然后,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又设立五个不同的会场,邀请人们参加为时一天的面谈,分享对教会的看法,提出期望。好几百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最后制定出的行动计划不仅令人信服,而且颇有启发性。

不过,活动期间总有一小群人,对我们的活动方向表现出很困扰的样子,而且,他们的抱怨声越来越刺耳。教会负责人刚开始听到这些抱怨时,也很关注,担心这些人说的事我们没有考虑到。可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群人并不是直接跟我们讲,而是向其他未参加面谈的人抱怨。

正文 Power:操纵力(3)

2010…2…5 10:19:48 本章字数:502

由此,我们意识到,这群人在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抱怨,承担部分工作的责任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推卸掉了。他们站在一旁抱怨,这样不管结果如何,自己都无须负责。对此,我们也予以理解。可是,现在事情都已经决定并往前推进,他们怎么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