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诚因为认识到口才对一个人创业的重要性,而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他也主动坦白自己正是因为表达能力的欠缺才报名参加赢在中国的,所以才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绩。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就代表这个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凡有成就的人,无论是政界领袖毛泽东、列宁、克林顿,还是商界领袖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古今中外99%深具影响力的成功人士都是善于公众表达沟通的大师,留下了许多令后人反复传诵的时代佳作。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一生指导了无数波澜壮阔、艰巨复杂的革命战争,靠的都是他出类拔萃的口才。为能恰当地表情达意,他有时进行鞭辟入里、雷霆万钧的反击,有时发情鼓舞人心、雄辩有力的演说,有时吟诵瑰丽磅礴、浪漫豪放的诗句,有时进行含蓄幽默、亲切热情的谈话。他说话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闪烁着智慧光芒,又体现着高超的人际交往水平。
抗战时期,有不少各地先进青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延安,到了后又听说中央让他们离开延安,到其他各地工作。为此不少人想不通,甚至满腹牢骚。
对于这一问题,毛泽东又是怎么解决的呢?他借着给“抗大”讲课的机会,微笑着对大家说道:“最近几天,有不少同志给中央写信,反映好不容易来到党中央身边,怎么一到就叫离开?我说对呀,中央许多同志也很赞同这些同志的想法。但是,就有那么一个人不同意,整天叽哩咕噜的。”说到这,他故意停顿了下来。
这番话勾起了众人好奇,会是谁呢?大家面面相觑,都想不出是谁。见到这种情况,毛泽东笑笑,诙谐地指指肚子,说道:“这个就是‘肚先生’,也就是我们的肚子!”他语音未落,就传来了一片笑声。有许多想不通,发牢骚的青年也在这片欢乐的气氛中消除了疑虑。
毛泽东的话风趣幽默,显得别具情趣,宽厚、和善而又饱含深意,感染了这些发牢骚的青年,终于让他们解除了疑惑。
当然,不只是做领导的人需要好口才,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口才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与周围人的交流和沟通,职业的选择和职位的升迁,与同事的协调,以及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和纷争解决等,哪一项不与自己的口才的好坏有关?一个领导者,无论是执掌政府还是经营企业,他们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同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和对话,需要产生强大的凝力,将周围的人团结在自己身边,这其中哪一项不需要口才的帮助呢?
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上有“先声夺人”,“一诺千金”之说,在政界有“金口玉言”,“一言定升迁”之语,在文化界有“点睛之笔”,“破题之语”之论……说的都是口才。可见,是否能说,是否会说,以及言谈交际能力,是直接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点评: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说的是从前没有钱人就寸步难行。而如今,电脑已经成了必备的生存工具,口才也是生活、工作中万万离不开的。所以无论是制胜职场还是惬意的生活,都离不开会说话、金钱、电脑这三件法宝。

3、人才未必有口才,但有口才者必是人才

一个人没有堂堂仪表,没有翩翩风度,甚至身体上还有着某种缺陷,这都不是阻碍他成功的关键因素,最关键的是他是否有口才。
也许,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也能取得某个方面的成功,比如写作,比如从事科研发明等等。但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却一定是人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有能力的人苦于没有发挥能力的舞台,却不会见到一个有口才的人在为生计而奔波。
有口才就是成功的最大资本。比如,你的口才好,可以去做主持人,可以去做职业讲师,可以成为谈判高手,甚至成为优秀的外交家。
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的成功,靠的不不仅仅是他的智慧和能力,还有他出众的口才。
在中美准备建交之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对周恩来总理说:“我发现你们中国人走路都喜欢弓着背,而我们美国人走路大都是挺着胸!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换作是我们,大概会不知所措。只见周总理回答道:“这个好理解,我们中国人走上坡路,当然是弓着背的;你们美国人在走下坡路,当然是挺着胸的。”说完,哈哈大笑。
总理的这个回答,既有反唇相讥的意味,又带着半开玩笑的情趣;既不影响谈话的友好气氛,又符合当时说话的场景和说话者的身份。
而周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的表现更是让人叹服,那时候由于一些国家对新中国不太了解,把我们国家当成了威胁和敌人,并出语咒骂。面对这样的情况,周总理觉得很痛心,所以,在会议上第二次发言时,他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的说:“我不是来吵架的,我是为了大家求同而来的。”他当时的态度十分诚恳而谦虚,取得了一句话倒转乾坤的效果。总理的表现当场就打动了许多人,成为了外交界传扬的佳话。
事实证明,只要有口才必定能成为一名人才。即便不从事靠嘴巴吃饭的职业,也会因为口才好而受益多多。
阿里森在美国一家电器公司做推销员。一天,他去一家公司推销电机。这家公司不久前从阿里森手中买过电机,但是由于用法不当,电机的温度超过了正常的发热指标,所以,这家公司的总工程师斯宾塞先生一看到他就不高兴地说:“阿里森,你还指望让我多买你的电机吗?”
阿里森在详细地了解了情况后,发现电机温度超标并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因为该公司使用电机的房间内温度过高导致的,但是他并没有直言相告,进行强硬的辩解,而是决定以理服人。
于是他微笑着对这位总工程师说:“好吧,斯宾塞先生,我的意见和你的一样,如果那电机发热过高,别说再买,就是已买的也要退货,是吗?”“是的!”总工程师作了肯定的回答。“当然,电机是会发热的。但是,你当然不希望它的温度超过了全国电工协会规定的标准,是吗?”对方再次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如此之后,阿里森开始谈起实质性的问题了。
他问斯宾塞:“按标准,电机的温度可比室温高72F,是吗?”
“是的,”斯宾塞说,“但是你们的电机却比这个指标高出许多,简直让人无法用手摸。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阿里森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贵公司车间的温度是多少?”
斯宾塞想了一下,说:“大约是75F。“
阿里森听了后点点头,恍然大悟地说:“这就对了,车间的温度是75F,加上应有的72F,一共是140F左右。请问,要是你把手放进140F的热水里,会不会把手烫伤呢?”
斯宾塞显然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只好点点头。阿里森又趁热打铁地说:“那么,你以后就不要用手去摸电机了。放心,那热度是正常的。”
之后,这家公司不仅成了阿里森的忠诚客户,还为他介绍了几家公司买他的电机。
可以说,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行业,都离不开口才。当然,好的口才决不是只凭两片嘴皮子和三寸不烂之舌即可,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事实证明,口才好的人总是能在自己生活交往圈子内独占鳌头,其功效小到可以帮助自己顺利发展,大能利国利民、造福世界。因此,古人刘勰把口才的价值提高到惊人的高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点评:
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有一个好的口才”,人才也许不是演讲大师,但是有一个好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并且更有可能成为更加杰出的人才。

4、成功者身上的奇迹,一半是口才的功劳

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备受关注。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到民间私方,碰到一个在弹琴的编筐人,就和他聊了起来。
“你的兴致真好啊!”国王说。
编筐人说:“欢迎你,我是编筐的,一天编一只筐,既还债又得利息,养活了一家九口人,因而觉得十分快活。”
国王感觉有点奇怪,因为一只筐根本不值多少钱,怎么能够又还债还吃利息,养活九口人呢?于是问道:“你到底是怎么营生的呀?欠债多吗?”
编筐的人笑着说道:“我的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养大,我得赡养他们,这是还债;我的五个孩子,现在是我养育他们,等到我老的时候,他们就得养活我,这是我吃的利息,我的父母与孩子一共是七个人,再加上妻子和我,我不正是养活着一家九口人吗?”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个编筐人说话真有意思,就告诫他不要把刚才讲的趣话告诉给别人,否则就会掉脑袋的。
第二天,国王就回去问他的十二位大臣“有人一天编一只筐,既还债又得利息,还养活了一家九口人,是什么意思”,并许诺谁能说出正确答案,谁就有资格做首相。
十二个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面面相觑,不得其解。后来,他们费尽周折找到了那位编筐人,并用一千镑硬币从他口中买出了答案。
国王断定一定是编筐人透露了自己的答案,就把他招来,愤怒地问:“我已经对你说过,你讲的话,除非当我的面,不许告诉任何人。不然,就砍下你的脑袋,你怎么对他们讲了?来人呀!把他拉出去砍了!”
没想到,编筐人却不慌不忙地说道:“国王陛下,祝你长寿,您是嘱咐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