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满足女性的这种心理是男性的任务,“我爱你”、“我喜欢你”这些话对女性是非常重要的。女性认为这样是显示她们内在价值和魅力的标志所在。
1、大庭广众之下的漂亮话
一提起漂亮话、甜言蜜语,很多人都会将它同隐私相联系,总是感觉只有两人独处,耳鬓厮磨时才会有漂亮话、甜言蜜语。其实不然,漂亮话、甜言蜜语,不仅仅包括“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柔情话语,同时也包括那些只有两个人才懂得的“私人用语”。比如:情侣之间的甜蜜称呼,就属于这类“私人用语”。其中意味只有你们两个知道,外人无从知觉,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也无伤大雅,还会增进感情。
小刚与其女友是同事。一日午休时,小刚见女友睡眼朦胧,无精打采,便上前问道:“你看你,睡眼惺忪的,好像只猫似的。”其女友也不示弱,立刻回敬道:“哪像你呀,吃饱了的
猴,就知道撒欢儿。”,说罢两人会心地笑了。原来小刚与其女友私下里经常以“小猫”和“懒猴”互称对方,此中传达的爱意,自是外人无法领会的。
2、分处两地的恋人间的体贴问候
老天有时候似乎总是给相恋的人一些考验,以此来验证一下他们的感情是否牢固,将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分置两地就是它常用的一种方法。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本来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在偏要将他们分开(分开的原因有很多:工作调动,出差,求学等等),这确实是件痛苦的事情。这时候双方都需要来自对方的关怀和抚慰,甜言蜜语的“电话粥”自然是不能少“煲”的了。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女:你干什么呢?
男:给你打电话啊!
女:我知道!想不想我?
男:当然想了,每天都想!
女:骗人的!
男:没有啊,我真的很想你!
女:我也想你!
男:不要紧,我马上就要回去了,不要太想我了,注意身体!
女:你也是!
从这段分隔两地的情侣的电话中,双方都在以甜言蜜语安抚对方。身处两地,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丝毫不会给人以做作,肉麻之感,相反还很令人感动,这时候的甜言蜜语已经成了双方的肺腑之言。经过了这样的分别,想念双方的感情会加深许多。
3、久别重逢的恋人间的甜言蜜语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热恋中的情侣还没有走入婚姻的殿堂,这时候的感情往往十分单纯、火热,经历了小小的分别,再度重逢,所有的关怀和问候,都化成了甜言蜜语。这时候,怎样直白的表述也不为过。你可以说:“你真的回来了,我不是在做梦吧,如果是做梦,我宁愿永远也不再醒过来。”你也可以拥着你的爱人对她说:“跟你在一起的感觉真好,我们再也不分开了。”这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恐怕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在此时使用任何甜言蜜语都不用怕羞,这时的甜言蜜语绝不会使人感到厌烦,也许还会有人认为不够呢。

点评:
处在相恋中的男人,嘴巴都像是抹了蜜糖,甜言蜜语一刻也不会少,当然,女人听多少也不嫌多。可以说男人的漂亮话是爱情的黏合剂,使双方的感情更加深厚更加亲密无间。

6、态度诚恳,批评也可以很顺耳

批评者往往好心却难以获得好报,原因是那个被批评的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好”,反而认为批评者的话对其是有害的。因此,态度诚恳的批评就显的尤为重要。
批评作为真诚帮助他人的一种形式,它的初衷必须是善意的。也就是说,愿意指正别人错误,给予他人忠告的人,往往都是真诚的。既然是善意的,献言者就会想方设法把话说得让人容易接受,而批评之言如何让人好接受?
有的人一旦情绪上来了,肯定叽叽歪歪地说到你没有脾气为止,末了,还要再送你一句“我这是为你好,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云云。每逢此境,你是真该感谢对方呢,还是该暗骂一句“去你的吧”?
在任何一个交际圈里,总会有别人出错时需要你提出批评指示。这时,你批评指正的态度若不当,不仅会达不到目的,弄不好还会产生负作用。
有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拿了一叠他自己的摄影作品去拜访一位摄影家,请他批评指正。摄影家把他的作品看了一遍,很不客气地告诉他哪一张曝光时间长了一些,哪一张光圈小了一些,哪一张取景需要变换角度……当这位摄影家正在指正的时候,来请教的人总是找一番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不是说当时天气不佳,就是说取景时找不到合适的立足之地等等,如此,啰嗦了半天。
当那个摄影爱好者走了以后,摄影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说:“我真傻,何必说那么多的话呢。”其实这种结果是完全能想像得到的,摄影家过于傲慢的态度,怎么可能让摄影爱好者相信他是出自真心的指教而接受他的批评呢。
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确实有逆耳的时候。究其原因,就在于有些受言人在特定的对象面前容易受特殊的感情支配,以至与对方善意的有理性的认识形成认识上的交叉,这就促成了逆反情绪的再生,越是忠言越觉得逆耳。如在某个企业里,一个职员因为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情,经理便批评她,还要扣发她的奖金,结果那位职员自杀了。在某小学里,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后,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于是用红领巾上吊自杀了。在某个家庭里,儿子由于受不了父母的批评指责,挥刀将他们杀死了。
我们知道批评的本质是惩罚,是对人的一种否定。要想改善人的行为,鼓励总是比惩罚效果更明显。千万不要滥用惩罚,因为惩罚是消极的,尤其是过度的惩罚,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扭曲被批评者的行为,刚才提到的杀了父母的儿子就是这种情形。
在现实的生活中,像唐王李世民那样,对魏征说的批评能够从善如流的毕竟少得可怜,何况,有时候魏征式的批评,李世民也不一定受得了。因此,我们还是不要做魏征那样的“忠臣”或“诤友”为妙。批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批评时态度一定要诚恳,否则,方法不当,事倍而功半。
对事不对人是批评人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样可以缓解被批评者的心理压力,要是把矛头指向当事人,很容易在无意中给其造成伤害,于事无补。当批评别人时,我们要时时刻刻反问自己:“我是否在人身攻击了?”“我是否针对当事人了?”“我是否忽略失误本身了?”。
几年前,格林先生的侄女约瑟芬离开她在意大利的家,到英国去做格林先生的秘书,那时她才20岁,高中毕业不久,对于商业常识和生意上的事一点儿也不了解。有一段时间,她经常犯一些错误。有一次,格林先生真想批评她几句,但再一想,她年纪轻,阅历浅,不可太苛求,于是改用和颜悦色的方法对她说:“现在你做错了事,自然是难免的,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做的错事比你多得多,所以我相信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一定会增长才干的,现在你照着这样做不是好多了吗?”先承认自己有错,然后再指出别人的错误,令人易接受。
人们做错了事,或做了件吃亏的事,除非他自己主动告诉你时,才会坦白地承认错误,但如果是你主动指出他的错误,那么他一定找出种种理由加以辩解。你可以在周围的朋友或家人中试试看,无论是小疏忽或大错误,没有几个人能在别人指出后立即坦率地、不为自己解释地承认错误。

点评:
大部分人在被别人批评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指正。所以,要想达到批评他人的目的,就一定要讲究方法,态度诚恳。

7、先肯定后批评,不要让批评成为负面力量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往往觉察不清,需要旁观者去劝导说服。但人们常说“忠言逆耳”,生活中常见这样的情景,本来你是好意给对方提出忠告,对方却往往很不高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仅有为别人着想的良好愿望还是远远不够的,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在向别人提出忠告之前,一定要先肯定他某方面的成绩,让他觉得自己总的来说做的还是很好的。
其次,要明确忠告是为了对方,为对方好是根本出发点。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一定要语气缓和,态度和善,万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
最后,不要贬低对方,抬高别人。忠告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为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一位父亲这么忠告自己的儿子:“我说小勇呀,你看隔壁家的强强多有礼貌,多乖啊!你和他同年生,还比他大两个月哩。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个好孩子哟!”
儿子可能会说:“哼,嘴里整天是强强这也好那也好,干脆让他做你的亲生儿子算了!”
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父亲的忠告效果是适得其反的。
此时,父亲应该说:“我们小勇呀,真是个好孩子,各方面都做的很好,要是在某方面再努力一点就更好了。”
不同的人由于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年龄等的不同,接受批评的承受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批评者根据不同批评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但是,先肯定在批评的方式,绝对是任何人都适用的。
在批评的时候,除了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觉得你教训他、你假惺惺而产生反感情绪。
还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例如,当部下尽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终没有办法时,此时最好不要向他们提出忠告。如果你这时不适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