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要避免过度谦虚、易引起听者反感的毛病,而要小贬大褒、轻贬重褒,既能体现实事求是的态度,又能给人谦虚的好印象,并且无损自己美好的形象。

点评:
如果有人至今仍一味苛求为人谦虚,不能张扬的做人原则,那么我们不禁要为其不争而感到唏嘘,试问曹操“煮酒论英雄”是不是自夸?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不是狂妄?不要再用谦虚来充当借口,大胆的展示处自己的能力吧!

7、说的越多越显平庸,沉默也是一种力量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适时的沉默也是一种力量,沉默与说出精心选择的词具有同样的表现力,就好像音乐中心音符与休止符一样重要。沉默会产生更完美的和谐,更强烈、更恰到好处的效果。
以前,心理学家常常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事情讲出来,告诉别人,但现在人们逐渐发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尤其是在在商业或私人交际中,无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印刷业主得知另一家公司打算购买他的一台旧印刷机,他感到非常高兴。经过仔细核算,他决定以25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并想好了理由。当他坐下来谈判时,内心深处仿佛有个声音在说:“沉住气。”终于,买主按捺不住,开始滔滔不绝地对机器进行褒贬。卖主依然一言不发的倾听着。这时买主说:“我们可以付您350万美元,一个子也不能多给了。”不到一个小时,买卖成交了。
在日常交往中,沉默的倾听往往会给你带来益处。在某些场合,沉默不语可以避免失言。许多人在缺乏自信或极力表现得礼貌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不恰当的话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周恩来总理的外交生涯中,不仅是在中国,即使在世界上,也是颇有影响力的。他凭借他的睿智,风度,谈吐无不为世人所倾倒,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两国打开了外交的大门,使世界格局为之一变。基辛格到北京与周总理谈判取得圆满成功之后,周总理去为他送行。基辛格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诚恳地向周恩来担保:回去后一定多方奔走,争取早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基辛格越说兴致越高,竟不顾外交辞令,开出了时间表:“大约一年。”周恩来始终微笑着,传达出内心的赞赏和谢意。
就在飞机起飞不久,基辛格收到了发自美国的电报。原来,就在前一天联大会议上,恢复席位的提案已经通过!这当然是件好事,可他想到:这么重大的事情,周恩来肯定当时就接到了汇报,就对自己说“大约一年”的时候,面对基辛格兴致勃勃、热忱相向的面孔,周总理若直接告以真相,以基辛格的身份,他岂能不觉难堪!即使他才高八斗绝能从容应对,那也只是我方搭台让人唱戏而已,周恩来总理选择了沉默。只是报以友好的微笑。
研究谈话节奏的学者们认识到,有张有弛的谈话在人际交往中至为重要。谈话的艺术的作者、心理学教授格瑞德·古德罗解释说:“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
正确的交流由两个方面构成:既被人关注,又关注别人。安静、专心的倾听会产生强大的魔力,使谈话者更加心平气和、呼吸舒畅,连面部和肩部都放松下来。反过来,谈话者会对听众表现得更加温和。当你发怒、焦虑或自己想大发雷霆时,请你喝上一杯水或是握着自己的双手,然后露出你的微笑。这种简单的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控制住情感。
从前有个使臣送给国王三个金人,并说:“陛下,这三个金人,一样高一样重,外表造型也一模一样,但是它们之中有一个是最珍贵的,不知贵国之中是否有人能识出?”
众大臣纷纷上前观看,但没有一个能够说出答案来。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上前说:“陛下,我能辨出哪个是最珍贵的。”国王大喜。
老臣走上前去,从口袋中取出一根丝线,从第一个金人的一个耳朵穿进,结果,丝线从另一个耳朵穿出。丝线从第二个金人的一个耳朵穿进,结果丝线从口中穿出。在试第三个时,丝线从耳口穿进,却掉进了肚中。
原来那三个金人便代表世俗中的三种人,一种是对别人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知倾听;一种是从耳朵听进,便从口中说出;只有第三种人懂得倾听,又知道沉默,所以说第三个金人便是最珍贵的了。
沉默有时候胜过激烈的争论,它可给对方以有力的还击,同时也会尽显沉默者的大度与智慧。

点评:
一个人话太多就会给人平庸之感,而懂得适时沉默的人才会给人一种智慧的力量。但是,沉默并不是一言不发,而是尽量避开矛盾话题,以免造成双方不应有的冲突,从而维持良好的交际关系。

8、随便发怒的是疯子,而不是有修养的人

轻易的发怒会让人失态,不过说气话也只会让人蒙羞。我们在与对手较量时,一定要头脑冷静,不要被他的三言两语就给激怒了,那不是有修养的人的所为。要知道公牛就是被斗牛士的红布惹怒,贸然出击,才最终丧命的。
对于有修养的人来说,没有一种胜利比战胜自己及自己的冲动情绪更伟大:因为这是一种意志的胜利。即使当激情影响你的时候,也不要让它影响你的地位,特别是当你的地位对你很重要时。这是避免麻烦的明智之途,也是获得他人尊重的捷径。
“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领导者必备的修养,没到这层次的领导不会有什么作为。用隐忍代替怨气,以理性克制想当然,这套功夫,现在叫“情绪管理”,也叫EQ。
一个有修养的人绝不会像疯子一样对待他人,他会冷静地面对棘手问题。当一个人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时,这个人离失败就不远了。
飞扬跋扈的拿破仑将军爱发怒是出了名的,一次,在奥地利大使奥特涅面前,拿破仑就因为不够冷静,暴露出自己的软肋,而在外交上败给了老奸巨猾的奥特涅。
在拿破仑侵略俄战争失败后,俄、英、普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军,开始了反攻战争。拿破仑虽然仍能取得一些战役的胜利,但总的趋势还是每况愈下。而此时,法国的盟国奥地利的态度则变得十分暧昧,一面积极备战,一面以停止结盟相威胁,向拿破仑提出了种种条件,但拿破仑断然拒绝了这些条件。
一天,拿破仑在德累斯顿的马尔哥利宫会见奥地利使者梅特涅。拿破仑腰悬宝剑,腋下挟着帽子,威仪十足地接见梅特涅。他想借此机会威胁梅特涅,并且探听他最近和俄国沙皇会谈的结果。
问候了弗兰西斯皇帝,有说了几句事先想好的客套话后,拿破仑面孔一沉,就单刀直入:“原来你们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得你们打的。我已经在包岑打败了俄国,现在你们希望轮到自己了。你们愿意这样就这样吧,在维也纳相见。”拿破仑越说越火大,“本性难移,经验教训对你们毫无作用。我已经三次让弗兰西斯皇帝重新登上皇位。我答应永远和他和平相处。我娶了他的女儿。当时我对自己说:‘你干的是蠢事。’但到底是干了,现在我后悔了。”
梅特涅看到拿破仑已经因为愤怒,而忘掉了自己的尊严。于是他愈发冷静,故意刺激拿破仑这头好斗的野牛。他提醒拿破仑说:“和平取决于你,你的势力必须缩小到合理的限度,不然你就要在今后的斗争中垮台。”
拿破仑被彻底激怒了,声称任何同盟都吓不倒他,不管兵力多么强大,他都能战胜。接着,他说他对奥地利的军备有准确的了解,每天都收到这方面的详细情报,等等。拿破仑甚至激动地说:“你不懂得一个军人是怎么想的。像我这样的人,不太在乎100万人的生命。”说完,他把帽子扔到一边。梅特涅并没有替他捡起来。
在梅特涅这无言的蔑视下,拿破仑只得继续说道:“我和一位公主结婚,是想把新的和旧的、中世纪的偏见和我这个世纪的制度融为一体。那是自己骗自己,现在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许我的宝座会因此而倒塌,不过,我要使这个世界埋在一片废墟之中。”这明显是一种威胁,但是梅特涅无动于衷。
见威吓不成,拿破仑突然献媚的问道:“好啦,你知道事情会怎么样?你不会对我开战吧?”梅特涅马上答道:“陛下,你完了!你的易怒已经把什么都给我讲清楚了。”不久,奥地利加入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行列。
一惯以权谋多变著称的统帅拿破仑不能控制住自己愤怒的情绪,连连失态,说些大话、气话,想借此胁迫梅特涅。但很显然,在这次外交会面的较量中,胜利者是梅特涅,而不是拿破仑。
梅特涅因为冷静处事,不失时机地以言辞激怒拿破仑,使其暴露内心世界,幸而不辱使命。梅特涅的话语不多,但他一则表达了对欧洲和平的看法,即取决于拿破仑;二则也得出结论,拿破仑固执己见,不思变通,在欧洲联合进攻下,其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后来的结果,真的被梅特涅言中了。
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怒气会让你失去别人对你的敬意。随便发怒的人,会把一点点小事看得像天一样的大,过于认真让他们夸张了自身受到的伤害。而别人则会认为这样的人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轻视他。易怒的人,应该将怒气和冲动转为有建设性的工作,避免怒气冲冲,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

点评:
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仅是愤怒,一切冲动的情绪都要收到控制。修养会在发怒的过程中消耗殆尽,自尊心也会因此严重受挫。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易怒的疯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刻保持冷静和宽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