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先学会说话,后学会做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位慈善家的钵子里偷走两美元钱。
一位著名律师曾说过:在一场官司的辩论过程中,如果第七点议题是关键所在,我宁愿让对方在前六点占上风,而我在最后的第七点获胜。这一点正是我一针见血的打赢官司的主要原因。
我国有句俗语说得好,“蛤蟆从晚叫到天亮,不会引人注意;公鸡只啼一声,人们就起身干活”。的确,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人,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一句话演讲: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邹韬奋先生只用了一句话,就将鲁迅的精神说了出来。在当时,他的演讲被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即便是现在,人们仍感叹邹韬奋先生演讲的简练有力。

点评:
说话一针见血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真正会说话的人绝不是多说话的人,他们往往都是语言简明扼要,而且能做到简中求准,一针见血的道破天机,更有效的掌控着全局的。

3、把握说话节奏,养成好的说话习惯

要养成“好的说话习惯”,不仅指要准确掌握说话的内容,关键要掌握好说话的节奏。节奏该怎么掌握,指的是说话时能够清楚明了、轻松愉快、考虑周到地口头交流信息,从而给对方留下一个自信、诚恳、活泼开朗的良好印象,使你的交谈获得成功。
说话的内容是由你的见解、跟对方会面的目的以及你性格中的许多其他因素决定的,它绝大部分取决于事先的准备和才能。说话的节奏则取决你个人的说话习惯,包括精神状态、声调、口音、语言的格调、音量、音调高低、快慢速度、措辞、表达能力等方面。
不论身在何处,不论你要给谁留下好印象,有一条规则你需要遵循:努力把话说好,把握说话节奏,养成好的说话习惯。
提到说话习惯的问题,就不能不提怎么样把握说话节奏的问题了。下面六种语言节奏是口才高手们所经常运用的,你若能有效地掌握就能起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凝重型
这种节奏听来一字千钧,句句着力。声音适中,既不高亢,也不显低沉,重点词语清晰沉稳,次要词语不滑不促。用于发表议论和某些语重心长的劝说、抒发感情等。
舒缓型
舒缓型节奏,是一种稳重、舒展的表达方式。声音不高也不低,语速从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伏。说明性、解释性的叙述,学术探讨等宜用这种节奏。
紧张型
紧张型节奏,往往显示迫切、紧急的心情。声音不一定很高,但语速较快。用于重要情况的汇报,必须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实申辩等。
低沉型
这种节奏使人得到低缓、声音偏暗的效果。语速偏慢,语气压抑,语势多下行,用于悲剧色彩的事件叙述,或慰问、怀念等。
高亢型
高亢的节奏能产生威武雄壮的效果,声音偏高,起伏较大,语气昂扬,语势多上行。用于鼓动性强的演说、叙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传重要决定及使人激动的事。
轻快型
轻快型节奏是最常见的,听者不费力,而多扬少抑。日常性的对话,一般性的辩论,都可以使用这类型的节奏。以上这六种节奏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但又互相渗透,有主有辅,只有适当把握,才能显示出技巧的内在力量。
除此之外,想要养成好的说话习惯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1)认真倾听
说话技巧的一半是听的能力。听得多,就能获得更多的谈话资料,就越能学会如何去说服对方,如何塑造你想表现的形象。其实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
(2)适时表达你的意见
交流是双向沟通。在不打断对方谈话的原则下,适时地表达你的意见,这才是正确的谈话方式。用心去找出对方谈话的价值,并肯定它,这不仅会鼓励对方更兴致勃勃地说下去,而且也是获取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的绝招之一。
(3)用好肢体语言
据统计,口头语言只占整个“语言”表达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八十是非口头语言的陈述。科学家相信在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感情时,“肢体语”所起的作用比口头语言要大得多。一个会说话的人,他的非口头语言能补充口头语言的意思。但要注意使你的非口头语言和你的口头语言完全一致,只有那样你才能表现出你想要
树立的那种形象。
(4)寻求你自己的独特风格
避免养成贬低自己的习惯。提出可以让对方感觉“这个问题很好”的问题,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说话留有缺口,不要把话说绝,欢迎对方讨论。交谈时,内容应有新有旧、有浅有深、有俗有雅、有远有近,因人而异。注意自觉塑造自身角色,自知偏于呆板者应活泼些;偏于拘谨者应大方些;偏于严肃者应和蔼些;偏于轻佻者就稳重些;偏于傲慢者应谦逊些;偏于锋芒者应含蓄些……
(5)说话要注意语境和场合
有些人在交际中主观上缺乏场合意识,对人说话直出直入,惹人厌烦恼怒,落个常常把事情办砸的结果。也许他们对人很诚实,但是遇事时往往只从个人主观感觉出发,以为只要有话就应该说,心里有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不管什么场合环境就往外捅,结果有意无意地冒犯了人。自己还莫名其妙,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

点评:
说话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就像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将语言的节奏化作优美的乐谱而随指轻弹,演奏出一曲动人心弦的旋律。他们对语言节奏的掌握也能随心所欲,他们说话时引经据典,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引人入胜,与这样的人谈话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4、语中要害最关键

语中要害,长话短说,不讲空话,不无的放矢,不重复别人已讲过的或众所周知的俗套,是会说话的人赢得听众的重要的说辩谋略。冗长的说教,满嘴的陈词滥调,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发言,只能引起听者的心烦和厌倦。
德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讨厌那些冗长单调而又没有多大效果的会议。
一次,有人请他参加一个作家的聚会,并让他致开幕词。布莱希特公务缠身,不想参加,便委婉地拒绝了。哪知,举办人并不罢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直至布莱希特无可奈何地答应为止。
开会那天,布莱希特准时到会,悄悄地坐在最后一排。主办人看到后,把他请到了主席台就座。
一开始,主办人讲了一通很长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贺词,向到会者表示欢迎,然后,高声激动地宣布:
“现在,有请布莱希特先生为我们这次大会致开幕词!”
布莱希特站了起来,快步走向演讲的桌子前。
到会的记者们赶紧掏出笔和小本子,照相机也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不过,布莱希特却让某些人失望了,他只讲了一句话:
“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
可见,和什么样的人说话,都要让对方在最短时间内明白自己的意思,要让对方被自己说服,就必须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语中要害,简练、有力的几句讲话,便能使人兴味不减。
一次党委为了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决定由曾在乡属企业担任过多年负责人,不久前刚调到机关工作的一位老同志负责考勤登记。这位老同志认为这项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说自己过去就是因为办事太认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训”。
听了他的话,乡党委书记委婉地讲了一个故事:某电影导演,为拍部片子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一天,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通知他准备试镜头。这个人十分高兴,理了发换上新衣,对着镜子左照右看,总感到自己的两颗“犬牙”式的牙齿不好看,于是到医院把牙齿拔掉了。后来,当他兴致勃勃地去报到时,导演一见到他就很失望地说:“对不起,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被你自己当缺陷给毁掉了,我们的影片已不再需要你了。”
故事讲出了问题的关键,这位老同志懂得了“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正是自己最好的品质,于是没有再推辞,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乡党委书记把握问题的关键,语中要害的功劳啊!
任何人如果能把语中要害的说话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对于那些善于操纵说服技巧的人来说,就足以成大事,其意义也将非同一般。
汉朝时的上林苑,是一处专为皇帝打猎嬉、游玩戏消遣而建造的一大片园林。但丞相萧何认为园林奢侈,应该缩减,便向汉高祖刘邦请求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让给老百姓耕种。
刘邦一听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钱财,才这样为他们说话办事的。于是抓捕萧何入狱。当时的法官、廷尉昏庸、谄媚,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廷尉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
就在这治罪紧要关头,一位姓王的侍卫官上前劝告刘邦说:“陛下是否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事情吗?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就不是陛下的了。您认为,丞相会在一个可谋大利而不谋的情况下,去贪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简单几句话,句句击中要害。刘邦深有感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鲁莽,对不起丞相的一片诚心,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当天便下令赦免萧何。
一般说来,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跟自己关系比较熟识的人,或者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商业谈判、会场、做报告演讲等。在这些场合下,如果你能够做到抓住要点,,没有那么多冗长的废话,就会很快地吸引听众,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主题,接下的事情无疑就会好办多了。

点评:
关于说话抓住关键的要点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说出你要谈论的主题,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