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箔梁山聚好汉”的信息像一丛馥郁芬芳的鲜花,引得蜂飞蝶舞,闻香而来;又像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无数人才翩翩而至。
那时候,人事制度十分僵化保守。因此,一条“金箔梁山聚好汉”的标语,宛如在当地丢下一颗原子弹,震憾着人们的心灵。首先是金箔厂内部不少人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紧接着,县内、市内各路人才“毛遂自荐”,要上“金箔梁山”,争当一百单八将。
何大福殚精竭虑,要延揽四方英才,在金箔厂建立三支队伍,即:管理队伍、生产技术队伍、营销队伍。可是他遇到的障碍不仅仅是那几个与自己观念相悖的人,更大的阻力是长期以来形成固有模式的人才观、用人观。那些保守的、极左或者极右的人事政策、用人制度,成了金箔厂在人才使用上的拦路虎。
何大福深深懂得: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核心是技术的竞争和管理的竞争,而技术和管理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跟谁竞争去?县里只晓得调他到金箔厂来,可到金箔厂光靠他一个光杆司令能打好仗吗?
他决心冲破挖掘人才的阻力,在人事制度上先来一场革命!
何大福亲身经历过“###”。他说:“###中的那一套,比如大造舆论,也可以拿来用用,只要换换内容就行了!”
回想当年,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死记硬背毛主席语录。那时候,小红本本人手一册。人们早中晚、大会小会都要背诵“最高指示”。
何大福最熟悉的毛主席语录是:“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都要先造成舆论。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这段语录,何大福感悟很深。
何大福心想,要想从人事制度上来一场“革命”,必须在舆论上造势,先“安民告示”,后“采取措施”。否则,他每提拔、调整一个人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1984年下半年,何大福亲自写了一篇“安民告示”。他将这篇“安民告示”印发给全体干部职工,张贴在所有显眼的地方,并且要求各车间、科室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讨论、深刻领会”,谁马虎查谁。
这篇“安民告示”,何大福还指示登在《 金箔报 》头版头条,寄到社会上,包括市、县各有关领导。
这篇“安民告示”,题目叫:关于金箔厂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从1985年开始,全厂各车间、科室主要负责人,都要实行三种办法任用,一是厂长聘请制;二是###推荐制;三是毛遂自荐制。无论哪种办法产生出来的干部,一律实行一年履行一次手续,合格连任,不合格淘汰。凡是需要中途更换的,都得由让其担任职务的人批准,特殊情况下允许厂里主要领导行使临时处置之权,但过后还得补办手续。
担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同志,有如下七种权力:一是选挑助手和工作人员的权力;二是录用和辞退职工的权力;三是生产和工作指挥安排的权力;四是本单位财经批准动用权力;五是确定本单位工资奖金发放方案权力;六是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包括惩罚权力;七是经营活动和开发新品的权力。
本厂干部一律实行能上能下制。在职享受干部待遇,不在职回原岗位或安排其他工作,不再享受干部待遇。今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干部本身的原因,经常要有一批老一点的、能力弱一点的,或者是其他情况的干部调整下来,这在今后都是正常现象,也是历史规律。我们要坚决破除那种调整的干部都是犯错误的或者是争权夺利失败的错误看法。老干部要热情支持和扶持青年干部开展工作,不能有“当初我怎样行,现在你怎样不行”的“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的观点。能力弱的同志要积极推荐和主动让位给能力强的同志上台工作,不能有“武大郎开店,个子高的都不要”的嫉贤妒能行为。更不能像《 水浒传 》里的白衣秀士王伦嫉妒有本事的豹子头林冲。碌碌庸庸、糊糊混混、不求上进、工作无成效的干部和工作人员,要主动向组织辞职,免得“占着茅坑不拉屎”,贻误工作,坑害企业。 。。 。。
是人才不受限制,是关系严格控制(2)
在“安民告示”广泛宣传贯彻以后,何大福又编制和撰写了一系列金箔厂用人思路、用人原则、用人制度、用人政策的文章。
他还将当地多家新闻机构,包括国家级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请到厂里,向他们宣传了企业的用人思路、用人政策、用人制度,引起了记者们的极大兴趣,纷纷向何大福提问。
记者:“在用人思路上,除了‘金箔梁山聚好汉’以外,还有什么?”
何大福:“是关系严格控制、是人才不受限制;有本事的见到领导敢吵,无本事的见到领导就跑;在金箔厂你想干什么,就让你干什么!有本事你就管人,无本事就受人管!”
记者:“在用人原则上,金箔厂公布了‘三不查’、‘三不强调’、‘十不分’等,请讲讲具体内容。”
何大福:“‘三不查’:即不查档案、不查出身、不查过去有过什么错误;‘三不强调’:即一不强调‘党叫干啥就干啥’,二不强调‘一切服从组织分配’,三不强调‘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十不分’:即一不分居民农民,二不分全民集体,三不分干部职工,四不分党员群众,五不分有无文凭,六不分工龄长短,七不分男女老少,八不分岗位‘贵贱’,九不分关系感情,十不分有无过失。”
记者:“何书记公布了金箔厂招揽人才有十种渠道,请告知是哪十种渠道”。
何大福:“一是靠‘毛遂自荐’。在金箔厂,无论什么人,你想干什么,只要条件符合,就会尽量让你干什么。
二是靠‘熟人介绍’。这不是开后门,外国资本家和中国解放前的资本家,大部分是靠人托人介绍,从中发现人才。这样做好处多,可以担保,可以详细了解情况,可以协作教育。对于熟人介绍的任何人都要热情欢迎,属于照顾的都要控制,属于人才的不受限制。
三是靠‘政策引诱’。宽大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和生活政策,吸引人才改换门庭。
四是靠外单位支持输送。特殊急需有用的人才主动上门或略施小计,将其借来或挖来。
五是靠‘领导推荐’。老干部、老职工情况熟、关系多,主动为厂里推荐人才。
六是靠‘积极培养’。发现好苗子,有意放到基层锻炼或者送出去培训,逐步使其成为一名成熟的人才。
七是靠‘上级分配’。充分利用正常渠道向上级机关早挂号,经常盯,抓紧要。
八是靠‘花钱购买’。对于人家花钱培养的人才,或需付费的人才,愿出合理价格将其‘购’回来。
九是靠领导自己物色。在抓产品的同时,也十分注意能人,要及时发现,记在心中,到时派用场。
十是靠‘群众选举’。在改革承包中,群众自己推选领导人,或者由领导挑选助手都是很重要的。总之,无论哪种方法,我们的目的,就是多要人才。只要是对厂里有用的人才,在行得通和不违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不择手段地挖来。”
记者:“请问何书记,金箔厂目前需要哪些类型人才?”
何大福:“金箔厂目前需要各种综合性人才:在金箔厂什么人才都要重视。领导班子也是如此,不能光有帅才,没有将才;不能光有干事的,没有动嘴的;不能光有内向的,没有张扬的;不能光有开放的,没有稳健的;不能光有懂管理的,没有懂技术的;不能光有下死命令的,没有做思想工作的;不能光有做实际工作的,没有搞理论的。一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应当注意综合功能,注意运用各方面的人才,使之配套成龙,成为一部完整的机器。”
记者:“请问何书记,金箔厂对各种人才有什么承诺?”
何大福:“在政治上重视、在使用上大胆、在待遇上提高、在生活上关心!”
何大福在舆论上大张旗鼓造势,宣布金箔厂在人才观念和人事制度上将发生根本的改变,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报纸杂志都给予了大量报道。这下可触怒了一些地方官员,在他们看来,政权巩固与人事大权绝不能马虎。何大福这些言行,恰恰触动了他们的“要害”神经,这还了得?我们不管干部管什么?何大福连用什么干部都不通过我们,那还要我们干什么?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情更令这些官员们火冒三丈。
。。 。。
小不忍则乱大谋(1)
金东县是一个大县,有七十多万人口,23个乡镇,1500多平方公里。政府机关有1500多名部委办局干部和乡镇负责人。
为了加强领导,防止干部队伍滋生###,党对各级干部实行轮岗制。因此,常常有部委办局干部到乡镇任职,乡镇干部到部委办局任职。这些干部的交流,属于部委办局下到乡镇任职的,一般都是单人走,全家留在县城不动;而乡镇干部调部委办局任职的,则举家搬迁县城,住房由政府办负责调剂,有现房就安排,无现房就先租房后盖房分房。小孩上学也由政府出面解决,都不难。而最难的就是家属工作。政府部门再多,也难以安排这么多干部的亲属,只好由政府出面,往公有企业安插。计划经济年代,包括改革开放五六年来,在金东县所有人眼里,干部家属分到哪个单位,都是“公事公办”、“组织决定”,从没出现什么“异常”现象。
金东县有一个农业局,离金陵金箔厂只有一里多路。1985年底,谷阳乡乡长调到农业局任副局长,他的家属也迁入了县城。关于家属工作的安排,在征求副局长意见时,他提出他老婆就想到金箔厂上班,因为靠家近,便于照顾家里。县劳动局接到安排任务,将调令开到工业局,工业局立即转了一张介绍信,将其分配到金箔厂上班。
没想到,这个副局长老婆拿着介绍信报到时,金箔厂人事科长童华告之:我们何书记说,你不属我厂需要的人,不能收,必须退回去。副局长又陪着老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