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1996年5月31日,熊丸在台北受访。
同时,北京方面,复出的邓小平接管由周恩来负责的外事,对两蒋展开新的和平攻势。但是经国不为所动,认为人民若是怀疑他和大陆寻求和解,会在台湾——不仅是本省族群——引起强烈甚至暴力,吓跑投资人。
10月初,宋美龄飞往纽约探望病重的大姐宋蔼龄。到了美国,宋美龄经过健诊发现她罹患了乳癌,旋即回到台北。4天后,宋蔼龄病故。两姊妹斗士意志坚强的女性,她们的丈夫互相在权力上争胜,但多年下来,姊妹感情一向深厚。宋美龄托到次年才接受乳房手术,但先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接受化学治疗。她把病情瞒着丈夫,只告诉他自己得了重感冒,恐怕有一阵子不能来看他。次月,86岁的蒋介石,看来非常孱弱,和国民党9个领导人合照。这是将近18个月来,他首次正式露面①。
① 熊丸,《熊丸先生访问记录》;同上注,关于周恩来,请见:FEER 82; no。49 (December 10; 1973): 22。
同一个月,季辛吉亲口告诉毛泽东,美国“国内情势”的冲击(意即水门事件)已使得尼克松无法在第二任期内和台湾断绝关系。毛泽东发现,美中关系进入新阶段不满两年,美国人就要毁弃他们最重要的承诺——保证五年之内终结与台湾的外交和军事关系。对毛泽东而言,该承诺与反制苏联威胁(现已越来越小)的个人愿望,是他同意与“美帝”修好的基本条件;这个修好政策严重损害他的革命声誉。现在,中共党内有些人指责周恩来被季辛吉和尼克松骗了①。
① William Burr; ed。; The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New York: Free Press; 1999); pp。114…115。 FEER 84; no。19 (May 13; 1974): 30。
同时,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尼克松同意卖给蒋介石政府另一批先进武器,包括15艘驱逐舰、2艘潜水艇、60辆M…48坦克。他还批准诺斯洛普飞机生产线在台湾的装配厂打造100架现代化的F…5E防卫战斗机①。这一切都让周恩来的政敌炮火更加猛烈。此时,美、中政府已在双方首都互设“联络办事处”,周恩来、邓小平领导的温和派决心要维持对美国的突破。
① FEER 87; no。4 (January 24; 1975):22; FRUS (1969…1976); vol。17: China; pp。1119…1120。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不名誉地辞职下台,由直升机从白宫草坪载走。虽然尼克松下台时,台北天未破晓,蒋家父子可能盯着电视看,(编按:应该不可能,台湾当时电视仍未全天候播放,听广播倒是有可能)。就和肯尼迪总统遇刺一样,两蒋一定把尼克松的不名誉下台看做天谴。新任总统福特接篆后,立刻就签可了一封致周恩来的电文。由季辛吉拟稿的这份电文,保证履行前任总统对台湾问题所做的承诺。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1974年11月,华府照会蒋经国,美国固然将继续追求与北京关系的正常化,“现有(与北京)的关系形式合乎我们的需求。”①
① See th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Electronic Briefing Book; no。18; at 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19/。
蒋介石的暂时忍辱策略再次获得成效。他的儿子现在又多出几年准备时间,以迎接美国将来与台湾断交的冲击,而且美国对台军售似乎也可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至于季辛吉,他已经达成与中国修好的主要目标——“世界力量相互关系”的大改造,此一改造替美国增加了对付莫斯科的筹码,也降低了中南半岛可能崩溃的冲击。
蒋夫人的化疗没有成功,她决定到台北荣民总医院接受乳房切除术。她还是瞒着丈夫,只说要到美国去。蒋总统夫妇依然十分气美国,更气尼克松。蒋夫人养病期间,写了长达35页的长文,指控种族关系紧张、吸毒、警察贪腐、暴力犯罪等等社会奸邪,正在动摇美国的“精神力量”。她说,美国和“赤色中国”修好,只会鼓舞后者的“侵略倾向”。蒋经国对这篇从未发表的文章“又惊又怒”①。
① 熊丸,《熊丸先生访问记录》;熊丸先生1996年5月31日受访。宋美龄的报告见Laura Tyson Li; Madame Chiang Kai…shek (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Press; 2006)。
四
1975年4月5日是清明扫墓节最后一晚。全台湾、全中国都相信祖先的鬼魂四处游走,准备在当晚回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住所。当天晚上,蒋的医师熊丸在士林官邸庭院散步,抬头可见满天星斗。他回到室内就寝后不久,值班医师便紧急召唤他。蒋总统心跳停止了。熊丸披上袍子,冲到楼下蒋的寝室。打了强心针后,他的心脏恢复跳动。蒋夫人赶到病榻之侧,总统心跳又停了。医生再打了一针。
救护车赶紧把委员长送到离官邸不远的荣总。不久,蒋经国也闻讯赶到加护病房,此时老先生又停止心跳。熊丸准备打第三针,夫人却轻碰他的手,叹了一 口气说:“停了吧!”距午夜还有几分钟。此时,从台北到高雄,全岛突然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即使从哈佛学成归国的官员也认为,这不只是纯属巧合①。
① 我在另一本著作中描述了蒋介石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几个小时的情况,The Generalissimo's S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321。 我在1996年5月31日访问当天在现场的熊丸医生,他提供最权威的经过之叙述。可是,熊丸在访谈中漏掉一件事,当天夜里委员长心脏病发,即可被送到荣民总医院。经国随蒋夫人之后赶到病榻之侧。关于雷电交加的反应来自FEER 88; no。16 (April 18; 1975): 20。 政府宣布蒋在晚间11时20分心脏病发,送到荣总后,于11时50分逝世,蒋夫人及经国随侍在侧。New York Times; April 6; 1975。
委员长过世后2个小时,政府发表了一份号称是一星期前写下的遗嘱。内容如下:
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坚苦奋斗。
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膺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
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
惟愿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①
① New York Times; April 6; 1975。 英文版以比较不具共产主义色彩的同僚(colleagues)取代同志(comrades)。
严家淦立刻宣誓继任总统。根据中国古礼,高官逢父丧应守丧3年,蒋经国也呈辞行政院长,但新任总统批示不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还推选他为主席。蒋经国开始1个月的守丧,期间写成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守父灵一月记》。30天的国殇期间,政府要求全国电影院、夜总会、酒吧及其他娱乐场所全部停业。禁打高尔夫、网球和棒球。电视和电台只播放有关蒋总统的纪录片或民众悼念的新闻,配上哀乐①。
① Taylor(陶涵),Generalissimo's Son; p。321;同上注。
美国副总统洛克斐勒代表福特总统于1975年4月15日抵达台北,他向记者们表示双方友谊长存,但避免提到国民政府或美国对台湾的防务承诺——1月间,福特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也避谈这个问题;洛克斐勒也没提到中华民国的新领导人,但他起码到场了。蒋介石在大战期间的其他盟友,统统没有派代表来悼丧①。
① New York Times; April 12 and 14; 1975。
前任总统尼克松从加州圣克里门住家发出唁电,称呼蒋是“我们时代的历史巨人之一。”不过,这并非各方的共识。多数历史学者和记者对他最友善的评价是,那个掌握一切优势却“失去中国”的人。贝克(Russell Baker)形容蒋的失败“壮观”、“惊人”。“他的败有如龙巴迪(Vince Lombardi,美式足球常胜教练)的胜。”许多人则重复史迪威的评语:蒋介石是傲慢、无和、无能的领导人,只知追求权力,对抗战、对中国或对中国人民毫无贡献。《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他的过世,使我们又“想起二十世纪政治史上不朽的幻想”——委员长一再宣称从他的小堡垒,他将反攻大陆、击败庞大的解放军。蒋应该很骄傲,有那么多人在那么长久的时间里,对他要击败共产党巨人的信念,深信不移①。
① New York Times; April 7; April 27; 1975。
蒋经国、蒋纬国两兄弟按习俗把父亲遗体包上白布。依照蒋的指示把他的《圣经》、《荒漠甘泉》和唐诗选集放入棺木。有人发现委员长忘了提《三民主义》,赶紧送来一本。一连五天,灵柩放在国父纪念馆。蒋曾经主持上千次的总理纪念周会,感念这位创党人提携他为国民党和中国的领导人。据报导,全台有250万人排队瞻仰遗容,其中包括被蒋关了多年的雷震。4月15日,美国的南越盟友果如蒋所预料的崩溃了。西贡在当天失陷,美国外交官和陆战队员从大使馆屋顶仓皇搭直升机逃命。
委员长的告别式于1975年4月16日,一个灰色、多云的星期三,在国父纪念馆举行。灵柩四周围满百合花,还有一座巨大的白色菊花十字架。在僧侣的诵经声中,蒋夫人戴着墨镜,向铜棺行三鞠躬,蒋经国、蒋纬国,以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