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艾柯卡自传-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猎鹰车能轻而易举地大获全胜,部分原因是它便宜。除了价格便宜以外,猎鹰车的性能也很好。猎鹰车非常省油,尽管省油在1960年并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猎鹰车有很好的口碑——无故障、无噪音、无烦恼。因为它设计简单,维修很便宜,保险公司因而愿意为猎鹰车的保险费打个折扣。

  尽管猎鹰车非常受欢迎,但却未能如预期那样为我们赚很多钱。小型实用车利润有限,所需的附件少,而附件却常能大大增加我们的收益。在我升为福特部门的总经理之后,我开始想开发一种既受欢迎又赚钱的车型。在几年之内,我有了机会把我的想法变为现实。




第五章管理之钥(1)




  如果一定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个好的管理者所应具有的特质,我认为是“决断力”。

  36岁那年,我已是福特汽车公司——全世界第二大公司里最大一个部门的总经理,但我那时并不是很有名,在福特汽车公司里至少有一半人不知道我是谁,另外一半人则念不出我的名字。

  上帝的恩召

  亨利·福特二世(老亨利·福特之孙)在1960年12月把我叫去他的办公室,当时我觉得这仿佛是上帝的恩召——我们过去曾有数面之缘,但我们真正有机会交谈,这还是第一次。麦克纳马拉和比彻姆早先已经告诉我说他们向亨利推荐我去当福特部门的总经理,但他们要我装作不知道,好让亨利显示那是他自己的意思。

  我对这次升迁非常兴奋,但我也了解我的处境将会很微妙:突然之间我将负责福特汽车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亨利等于已经把皇冠上的宝石交给我保管了;另一方面,我的职位高居于上百个比我资深、比我更有经验的经理之上,我知道他们之中有些人对我的快速晋升相当不满,而且过去我也没有在设计和制造部门工作的经验,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种福特汽车是在我的领导下开发出来的。我心中立即有了一个想法,我必须要将过去在销售部门所受的训练——“如何与人相处”——应用到现在的工作上,而且要充分利用过去从父亲、比彻姆那儿所学到的一切,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去面对这项新的考验。

  我上任之后,华尔街触发了我的第一个灵感。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刚在4年前(也就是1956年)上市,公司如今有一大群股东,而他们最关切的就是公司的生产和财务状况。福特汽车公司也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样,每3个月寄一份详细的财务报表给每一位股东,使他们能够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同时也派发红利。

  把计划写下来是实施它的第一步。我想既然股东可以用季报表来审核我们,为什么我们经营者自己不这样做呢?我开始设计出一套管理制度,这套制度至今依然沿用。我定期询问下属重要经理人员几个基本的问题,也要求他们对其下属提出同样的问题,类推下去,一直到最低层。这几个基本问题是:你在未来的90天里有哪些目标?

  你的计划是什么?你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你的希望是什么?

  你打算怎么做,来达成你的目标?表面上看起来这套程序不过是一种要求下属对上司负责的方法,但其实这种每季审查制度也使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它不仅使经理人员思考自己的目标,也是一个有效地提醒每一个人不要忘记追求自己理想的方法。

  每隔3个月,每一阶层的管理人员都要与他的直属上司面对面坐下来,检查自己过去一季度的绩效并且定出下一季度的目标,一旦彼此对新目标达成一致,管理人员便将它们写下来,直属上司也签名以示负责——这是我从麦克纳马拉那儿学来的,把计划写下来是实施它的第一步。如果光是用嘴巴讲,天南地北瞎扯一通,可以很容易就应付过去,却可能连自己都不清楚说了些什么。但是如果要把它们写下来,就必须先用心想过,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可能具体,想自欺欺人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每季审查制度的优点

  这种每季审查的过程看起来简单却非常有效。首先,它使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定下个人的目标;其次,它使每个人自我激励,提高了生产力;第三,它可使下情上达,新的构想总能转达到上层。每季审查制度使每一个经理必须想一想他做了什么,他未来应该去做什么,准备如何去做。这是我至今所知最能提升效率、解决问题的管理方式。

  每季审查制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即使在很大的公司,优秀的人才也不会被埋没。在这套制度下,组织里的每个人每季都要接受他的上司或上司的上司直接或间接的审核,这样人才不易被埋没,想混的人也很难躲藏。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每季审查制度使每一个人必须与他的上司进行定期的会谈与沟通。在正常的状况下,我们不需要依靠这套制度来使上司和下属定期聚会,但假如上下之间相处不愉快,那么每年至少也有4次机会让他们坐下来讨论并决定未来要共同努力达成的目标。由于这种回避不了的面谈,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越来越了解对方,彼此间的工作关系通常也会改善。




第五章管理之钥(2)




  在每季的会议中,上司有责任对下属的目标计划表示意见,上司可以这样说:“我觉得你的目标定得太高了,不过如果你真有把握在3个月以内做到,可以努力试试看!”或者说:“你的计划不错,但对于应该先着手做哪些事我有点意见,我们再讨论一下。”不管讨论的内容是什么,上司将逐渐减少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而倾向于当下属的顾问或资深同事。

  假如我的下属叫戴夫,我首先会问他下3个月的目标是什么。他可能会告诉我他希望将销售额提高5%,如果我同意了他的目标,我会接着问:“好,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通常情况下确定目标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去做。许多上司不愿意让他的下属太过自主,其实如果能给他们好的指导和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表现往往比预期得更好。

  戴夫越能自己决定未来的目标,就越会不辞辛劳地去完成。因为目标毕竟是自己定的,而且上司也批准了。如果戴夫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他更会全力以赴,证明他的方法有效。

  心脏外科与接生

  假如戴夫的表现不理想,每季审查制度一样有用。通常他的老板也不必多说什么,戴夫自己就会感到抱歉而主动地表示出来,因为他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我的经验是3个月以后如果下属未能达到目标,他会在我找他之前主动走进我的办公室,怀着歉意向我解释。如果这样的状况连续发生了几季,他一定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会了解这是他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老板的错。

  纵使这种时候再亡羊补牢,也不算晚,未达成目标的人自己就会说:“这个工作我实在做不来,我可否换个别的工作?”由下属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你、对他都好。许多公司都因为未能量才而用导致损失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如果不把他解雇而把他放在另一个工作岗位上,很可能他因此工作表现极佳而且也很快乐。显然你越早发现这种放错岗位的问题,就越能做出适当的处理。

  如果没有每季审查制度,当员工未能有良好的表现时,他可能会怨恨自己的上司,怀疑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上司讨厌他。我看过太多用人不当的例子,而且当管理层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了。

  我不太赞成轮换制度,对这种流行的培养人才方式我感到很怀疑。将人员轮换调往公司各部门,仿佛所有的技能都可以互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好像要一个优秀的心脏外科医生去接生一样,我想他会告诉你产科和心脏科截然不同,心脏科的专门技巧用在接生上并不适合,同理,在企业界也是如此。

  我在福特汽车公司或克莱斯勒公司时,一直使用每季审查制度,我告诉下属:“这就是我控制全局的方法,我会证明给你们看这套方法管用。虽然我并不是一定要你们采用我的方法,但是如果你们不用,最好自己也找出一套同样有效的方法来。”

  使用每季审查制度多年之后,我注意到两个潜在的问题。第一,一般人有时会将目标定得太高而无法达成,但这倒是件好事,因为他们会竭尽所能去做,即使没有达成所有的目标,仍然有很大的贡献,任何称职的管理者都应该使自己的下属更积极才对。第二个问题是主管常有过早干预下属工作的倾向,我自己就做得很差,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而去干涉他们,后来我尽量培养自己的耐性。我发现每季审查制度可以自我校正,如果我不干涉,它的效果会更好。在这个制度运作下,大家会朝着一致的目标努力,对于此,你又夫复何求呢?

  如果一定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个好的管理者所应具有的特质,我会说“决断力”最为重要。你可以使用世界上最好的电脑,你也可以收集各种图表和数字,但最后你还是要把所有的资料做个总结,拟定一个时间表,然后开始行动。

  把握时机

  我所说的行动不是莽撞。新闻界有时形容我是个喜欢出风头的管理者,爱赶时髦,而且喜欢凭直觉做事。有时候我给别人的印象的确如此,但如果我真是这样的管理者,我是永远也不可能在这一行出人头地的。




第五章管理之钥(3)




  虽然我们的确应该尽力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尽可能做出准确的预测,但在一些关键的时刻我们必须凭信心做决定。如果决心下得太晚,对的决定也会变成错的。事实上我的管理方式一直十分保守,我一定要在各种研究和市场调查都支持我的想法时,才会去冒险,我可能会靠我的直觉行事,但必须要有事实作为依据。

  很多经营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